APP下载

简论北宋皇陵的环境保护

2021-10-26李璞

今古文创 2021年37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

【摘要】 作为承载着北宋一朝物质和精神文明传承的载体,北宋皇陵的环境保护是北宋皇陵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专门挑选“柏子户”在皇陵区域种植松柏,保护皇陵植被。守陵士兵也在皇陵的保护方面承担了一部分环境保护的义务。除此之外,北宋一朝的公卿巡陵制度以及皇家寺院的选址对皇陵的环境保护都發挥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北宋皇陵;环境保护;皇陵禁地;柏子户;公卿巡陵

【中图分类号】K24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7-0070-02

基金项目:本文为郑州市2021年度社会科学调研课题《古代北宋皇陵环境保护研究》项目(课题编号:ZSLX2021726)研究成果。

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原巩县)的北宋皇陵,埋葬着从宋太祖到宋哲宗等七位皇帝,以及被追封为宋宣祖的赵匡胤之父赵弘殷,被称为所谓的“七帝八陵”。北宋皇陵区域内共有陵墓300余座,占地面积约156平方千米。①围绕八座帝陵有皇后领、皇室宗亲墓、名将勋臣墓等300余座。相比较而言,北宋皇陵的制度传承与汉唐,但是又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北宋皇陵的环境保护是北宋皇陵制度的一小部分,但是却代表着北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

北宋皇陵的环境保护问题,从小来说,属于北宋皇陵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来说,属于陵寝制度的事实甚至皇权威望的维护。所以,皇陵的环境保护得到了北宋政府的特别重视。

一、陵园的设施取材于外地

为了保护北宋皇陵附近的绿植不被破坏,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北宋皇陵附近整体的山势环境,北宋皇陵从陵台、陵垣、列石到雕刻精美的望柱、石狮、瑞禽、瑞兽以及高大浑厚造型的人物造像所采用的石材,都是从距离北宋皇陵几十公里以外的栗子岭(今牛心山)采出。《(宋)宣仁圣烈皇后山陵采石之记》中明确表示:“本朝列圣及母后登遐,例遣官采石于(栗子)山下崇奉陵寝,自乾兴元年以来始有碑刻可考”。由此可以看出,北宋皇陵所有陵墓使用的石材绝大多数应该是从“栗子岭”采取的。按照北宋制度,皇陵修筑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如果为求方便快捷,当然是就地取材最为方便,也更加节省时间。之所以异地采石一方面是由于巩县附近的石材不完全符合建筑皇陵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从根本上保护北宋皇陵附近的山势形状,保护北宋皇陵附近的环境。众所周知,采石会对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而且在封建时代这种破坏性几乎是不可逆的,所以这样的制度、这样的措施对于环境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二、划分区域,专设“柏子户”予以保护

(一)“柏子户”为皇陵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北宋时期专门设置了皇陵禁地用以保护皇室陵园及其周围的环境。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安陵守高品皇甫玉“请禁民庶不得近陵阙穿土,及于三五里外埋葬。诏太常礼院详定,礼院言:‘按丧葬令,去陵一里内不得埋葬。’从之。”②北宋的太史局以及观测浑天仪象的官员共同负责选定山陵禁地的范围,这种方法和选定皇陵地址的方法类似,选禁地的大小、面积、方位都要上报皇帝,再由皇帝派遣专员实地考察以后才能最终确定,这种程序上的烦琐充分证明了北宋时期对于皇陵整体环境保护的重视。在圈定神宗永裕陵禁地时,秘书省认为:“依敕令勾集到太史、天文局、浑天仪象所官,同定永裕陵禁地,乞选太史局官三两原覆按,及相验禁地内补治。”朝廷诏令“差判太史局官二员,天文局官一员,余依奏。” ②被圈定的山陵禁地也被称为兆域。

从现有史料记载来看,北宋诸皇陵的兆域范围大小不一。宋宣祖安陵“四至各益地五顷”,永熙陵新定兆域三百步内不得有居人、官廨、仓库,而“永裕陵三里内系禁山”。②被圈定禁地范围的所有居民、官署都必须迁出,甚至原有的百姓祖坟也必须进行迁葬。宋哲宗时期,永裕陵的禁地范围内一次性就迁出普通百姓的坟墓1300余座。②山陵禁地的范围被清空以后,不仅仅禁地范围内,甚至在北宋诸皇陵的禁地周围,都被种上松柏,待长成以后由“柏子户”移植到陵区。

(二)“柏子户”的积极性得以调动

北宋为了保护“柏子户”的种树积极性,直接免除了他们徭役赋税。“时上封者言,陵寝已有奉先指挥给洒扫,而柏子户多富民,窜名籍中,以规避徭役,故令自上户减放之。”③由此可见,相对于同时期的其他人民,“柏子户”的所承担的赋税应该是很轻的,否则不会有人以“柏子户”的名义“规避徭役”。

三、为维护园林的生态,制定禁伐禁火措施

设置皇陵禁地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增加环境保护面积,更多的是为保护北宋皇陵及其周围环境保护不被破坏。宋真宗曾命令在山陵禁地附近严防采伐树木,专门下诏:“诸陵侧近林木禁公私樵采。”由于陵区内林木众多,预防火灾便成为守陵护陵的重中之重,为此,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五月七日,宋真宗“诏诸陵寝申防火之禁。” ②

除了防止私自砍伐和预防火灾,在北宋皇陵的周边甚至严格禁止游玩宴饮。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有大臣进言:“京畿提刑司准朝旨体量郑州官吏,于园陵顿下纵人游观,又于幕殿侧用妓乐筵会等事,乞重行贬黜。” ②从这里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对于违反山陵禁地约束的处罚是相当严重的。不要说游玩宴饮,在皇陵陵区周围擅自动土都是要“以违御笔论”②的。由此可见,北宋皇陵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封山育林的重视。

四、专有军队守陵,保护陵园

北宋时期曾经专门设置过守陵士兵,用以保护皇陵。守陵士兵原本属于厢军一部,但是因为其特殊的职能与地位,因而晋升为禁军,名号为“奉先”或者“奉园”。守陵官兵除了肩负着维护皇陵的威严与安全之外,应该还有另外一项重要职能就是皇陵的防火。相对而言,虽然北宋皇陵中已经设置了“柏子户”,但数量相对不足。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七月三日,上封者言:“诸陵及会圣宫见占柏子户稍多,并是上等人户,影庇差役,乞行相度减省。”诏“三陵柏子户各存留四十人,永定陵物是人非,会圣宫一十人,宜令河南府从上等户内减放归农。”④偌大的皇陵只有几十人(户)的柏子户,皇陵内部的绿植养护、防火等工作必然有很大一部分落在人数相对宽裕的守陵士兵身上。

五、巡陵制度督查陵园环境保护

(一)公卿巡陵的作用辐射范围

北宋时期还专门设置了独具特色的公卿巡陵制度。《宋史》中关于公卿巡陵的内容不止一处。大中祥符四年(1081年)“命礼官定春秋二仲遣官朝陵仪注,以祭服行事,专差宗正卿一员朝拜三陵,别遣官二员分拜诸陵……其后添差陵庙行礼官四员,选朝官、京官宗姓者充。”⑤这里虽然规定了巡陵官员必须是与皇室同宗同姓,但是并没有严格规定官员的品级。所以虽然巡陵官员为皇室同姓宗亲,但是官爵品级并不高。后来北宋皇室接收了翰林学士钱惟演的建议,将春秋巡陵的官员品级确定在三品和三品以上,不必同国姓。这一条建议看似不用宗亲参与,但是却在事实上提高了巡陵的规格,接受皇室命令去进行巡陵对于官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荣誉。随着北宋整体国力的不断提升,公卿巡陵也就逐渐的不限于每年的春秋仲月。宋仁宗景祐初年,增加了寒食节上陵朝拜;庆历二年(1042年),寒食节和十月朔,宗师中官秩至刺史以上者,“听更往朝陵”。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诏令文臣大两省、武臣閤门使以上的官吏在经过皇陵时允许朝拜。接着又下诏:“自今臣僚朝拜诸陵,除见任、尝任执政官许进汤,余止奠献、荐新,不特拜。”⑤,使得公卿巡陵的范围被进一步扩大。

公卿巡陵不仅仅是代替皇帝祭祀祖先寝陵,还包括了一些其他职责,如巡检、修缮、装饰陵寝和汇报陵寝状况,以及“每春秋二仲,春去枯朽,秋芟繁芜”指的就是对于皇陵区域内植被的检查、更新和保护。

(二)皇家寺院的隐形职责

北宋皇陵中的皇家寺院也负担着一部分陵园环境保护的职责。这些皇家寺院都位于陵区的西北部,一般距离陵区很近。有的寺院是与所在的帝陵的上、下宫同时修造,说明它是陵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寺院周围必然栽种有各色松柏,更何况这些专门为统治者推行孝道服务的皇家寺院。而这些寺院里的寺僧也必然负担着陵区内外一部分的环境保护及植被保护的职责。

六、北宋皇陵绿化的原因分析

晋代的《葬经》一书中曾记述,“葬着,乘生气也”。而“草木郁茂,生气相随也”,“草木不茂,生气不来也”。所谓生气,此后的风水家在《葬经注疏》中进一步解释为“经着春风吹拂后的花木,自不期然而然的有欣欣向荣之概……这便是所谓生气”。树木的职责不仅可以萌护风水,更可使生气发越,使“形势理气”更加尽美。可见树木是等同于“龙、穴、砂、水”的重要风水要素之一。可能这就是北宋时期如此重视皇陵及皇陵附近绿化的原因。

北宋皇陵的环境保护只是北宋皇陵各种内容中的很小一部分,但这一部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部分。一方面是由于植被维护的成本巨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优势由于植被十分容易被破坏。赵宋南渡以后,北宋皇陵便迅速被破坏,除去女真金国、偽齐刘豫政权等大规模的破坏,普通百姓对于皇陵田地的侵占、伐树复垦的不断出现都使得北宋时期百多年的皇陵环境保护努力付之东流。

参考文献:

①刘正:《中国名胜旧迹》,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页。

②(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333页.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0,景祐四年七月癸卯,第2834页。

④(清)王先谦,《汉书补注:楚元王传第六》,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953页。

⑤(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二十三,志第七十六,礼二十六,中华书局1977年版。

作者简介:李璞,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历史学。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对策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公布
政策
加强环境保护法规教育是中职院校法律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
全面做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准备工作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