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鳅-虾-鱼-菜池塘共生生态养殖试验

2021-10-26李世凯王林善

农技服务 2021年8期
关键词:放养密度浮岛网箱

李 兵, 李世凯, 王林善

(1.黔东南州水产站, 贵州 凯里 556000; 2.贵州省水产研究所, 贵州 贵阳 550025; 3.台江县贵农生态科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贵州 台江 556300)

池塘内水体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生态渔业,最小限度影响生态环境、最大化利用资源的合理生态养殖容量,是发展高效生态养殖模式的基础。泥鳅-虾-鱼-菜养殖新模式的核心在于建立泥鳅、虾的养殖比养鱼单产低、效益高、投入物质少,可以降低单位水体的养殖负荷(载鱼量),减轻环境生态压力,有利于水体环境保护,同时利用鳅-虾-鱼-菜生态互利共生,可以大大提高水产品质量[1-3]。通过人工投饵,投喂泥鳅后的残饵可养虾和鱼,鱼、虾粪便可使浮游生物量增加,达到肥水的同时也可给竹叶菜提供营养。空心菜浮岛能为泥鳅提供遮阴庇护场所,防止鸟类吃食,也对养殖水体有净化作用,特别是对氨氮的吸收,能利用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合成自身有机物[4]。目前,对池塘改造、多品种放养、科学投饵、鱼菜共生管理、水质调控、微生态制剂应用、水底沉积物减少和疾病防治等生态养殖技术都有一定的研究[5-6]。为创新黔东南州现有池塘养殖模式,通过鱼菜共生生态养殖模式下不同泥鳅养殖密度对比试验,总结出最佳泥鳅-虾-鱼-菜养殖新模式,对促进黔东南州池塘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持续发展池塘、山塘、水库特色水产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准备

试验地点位于贵州省台江县老屯乡台江县贵农生态科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基地,试验池塘0.667 hm2。试验前将池水抽干、清淤、暴晒后加生石灰消毒。加水至1 m,待水质达到“肥、活、嫩、爽”时设置网箱放泥鳅苗种。

1.2 网箱设置及管理

网箱规格2 m×4 m×1.3 m,网箱有30 cm露于水面,网箱间距为2.6 m,行距为3 m,以能行船投饵管理为准,网箱吃水深度1 m,上沿高出水面0.3 m,底部与池底底泥接触。

新制网箱在泥鳅苗进箱前15 d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 min后,将网箱架设在池塘中,让网片充分附生藻类[7]。

1.3 浮岛、竹叶菜设置及管理

浮岛规格100 cm×80 cm×5 cm,为聚苯乙烯泡沫育苗板,育苗板孔洞行间距都为10 cm,孔洞距育苗板边缘为5 cm,共80个孔洞[8]。网箱水面放置浮岛,固定在网箱的两端,防止大风天气浮岛移动。网箱内放置已育苗竹叶菜的浮岛,浮岛覆盖面积为80%。

按照菜类育苗要求进行竹叶菜浮岛育苗,将合格竹叶菜苗带土或带营养钵移植到浮岛上。禁止施肥和使用药物防治病虫害,发现有病害可直接移除池塘。根据生长状况适时采摘竹叶菜[9]。

1.4 苗种放养及饲养管理

试验泥鳅为我国台湾泥鳅苗,购买于江苏省,规格为3 cm,在试验基地暂养20 d后于5月10日开展试验,5月10日、6月10日、7月10日、8月10日、9月10日进行采样测量[10]。共设置5个密度组,即200尾/m2、400尾/m2、600尾/m2、800尾/m2、1 000尾/m2,3个平行。

泥鳅苗入网箱后,在网箱外放养抱卵青虾15 kg/hm2,规格4~6 g/尾;滤食性鱼类鲢鱼350~400 kg/hm2,规格200~300 g/尾;鳙鱼150~200 kg/hm2,规格200~300 g/尾。养殖期间基本不排放养殖用水,适当补充因蒸发减少的水量,依靠竹叶菜、虾、鱼及其他水生动物(可添加藻类及水质调节药剂)共生作用下达到水质平衡。

1.5 指标测定与分析

养殖期间不定期对池塘内水体和网箱内水体进行水质测定10次,采用北京桑普生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水博士水质测试盒进行总氨氮、总亚硝酸盐氮、溶解氧及pH测定,透明度采用塞氏盘法进行测定[11-12]。

试验数据利用GraphPad Prism 9.0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差异性检验。计算公式如下:

成活率Sr=A终/A始×100%

式中,A始为试验初始时泥鳅的尾数,A终为试验结束时泥鳅的尾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泥鳅不同放养密度下的成活率

从图1可知,最终成活率随放养密度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泥鳅养殖密度200尾/m2、400尾/m2、600尾/m2、800尾/m2和1 000尾/m2组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55.73%、72.69%、86.2%、63.3%和53.5%。养殖密度600尾/m2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组。

图1 泥鳅不同放养密度下的成活率

2.2 泥鳅不同放养密度下的体长

从图2看出,各放养密度下不同养殖时间泥鳅的体长存在一定差异。5月10日放养的泥鳅初始平均体长为4.96 cm, 6月10日放养密度400尾/m2、600尾/m2的体长显著高于1 000尾/m2,与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7月10日的体长有所增加,400尾/m2和600尾/m2的体长最长,显著高于1 000尾/m2。8月10日和9月10日,且均以放养密度600尾/m2的体长最长,且均显著高于1 000尾/m2,与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养殖4月后200尾/m2、400尾/m2、600尾/m2、800尾/m2和1 000尾/m2的最终平均体长为12.35 cm、12.86 cm、13.29 cm、12.53 cm和12.00 cm。

图2 泥鳅各放养密度下不同养殖时间的体重变化

图2 泥鳅各放养密度下不同养殖时间的体长变化

2.3 泥鳅不同放养密度下的体重

从图3看出,各放养密度下不同养殖时间泥鳅的体重存在一定差异。5月10日放养的初始体重为1.09 g,6月10日、7月10日、8月10日、9月10日泥鳅的平均体重均是600尾/m2最重,且显著高于1 000尾/m2,与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养殖4个月后200尾/m2、400尾/m2、600尾/m2、800尾/m2和1 000尾/m2的平均体重分别增加为18.27 g、19.54 g、20.13 g、18.33 g和17.23 g。

2.4 水质

养殖期间网箱内与网箱外的水质变化无显著变化,均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其中总氨氮变化范围0~0.3 mg/L、总亚硝酸盐氮0~0.1 mg/L、pH 7.0~8.2、溶解氧5.0~9.0、透明度22.5~28.5 cm。

2.5 产出

在泥鳅放养密度为600尾/m2时青虾总产量为124 kg,折合单产186 kg/hm2;鲢鳙鱼总产量为384 kg,折合单产576 kg/hm2;竹叶菜每10 d采摘1次,竹叶菜总产量为6 230 kg,折合单产9 345 kg/hm2。

3 小结

泥鳅-虾-鱼-菜养殖新模式,即在网箱外放养鲢鱼、鳙鱼、抱卵青虾,在网箱内放养台湾泥鳅,网箱内水面上种植竹叶菜,通过合理布局各养殖品种间的数量,可有效综合利用水体,减少水体污染,减轻生态压力,有利于水体环境保护[13-14]。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放养模式为在网箱底部接触池塘底泥,水深1 m左右,网箱水面放置泡沫浮床栽种竹叶菜100株/m2(浮床占网箱内水面80%),网箱外池塘水面放养抱卵青虾15 kg/hm2,滤食性鱼类500~600 kg/hm2的条件下,网箱内放养5 cm左右泥鳅苗600尾/m2,经过4个月养殖,泥鳅单尾重量达20.13 g,单尾体长达13.29 cm,成活率达85%以上;青虾单产186 kg/hm2,滤食性鱼类单产576 kg/hm2;竹叶菜每10 d采摘1次,单产9 345 kg/hm2。该模式基本不排放池塘水、不施肥,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达到了池塘鱼菜共生生态养殖[15-20]的效果。试验中,滤食性鱼类增产较少,可能受竹叶菜对水体的无机盐类吸收较多或产生抑制藻类生长因子影响,造成藻类等微生物生长受限,导致滤食性鱼类食物减少而减产[21]。

猜你喜欢

放养密度浮岛网箱
人工浮岛技术在水体修复中的应用
网箱养鱼中的网衣清洗方法
高密度聚乙烯(HDPE)近海养殖网箱框架抗弯刚度分析
放养密度对泥鳅育苗效果的影响
150平方公里浮岛漂向澳大利亚
放养小龙虾虾苗注意事项
不同放养密度对有机稻株型塑造的影响研究
黄颡鱼工厂化育苗技术
浙江湖州“生物浮岛”净化乡村河道
影响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产量的三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