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雷电分区与防护
2021-10-25李浩
1 漯河地理环境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南,伏牛山东麓平原和淮北平原交错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7′-114°16′,北纬33°24′-33°59′。
2 漯河气候特点
漯河市位于暖温带南部边缘,属于温暖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3 漯河市雷暴的年变化特点
雷电的空间分布受盛行气流、天气系统、地形和下垫面性质等多种因素制约。夏季6、7、8月是一年当中雷暴最多的月份,春秋两季均有雷暴出现,但出现次数较少,5月份和9月份比较明显。雷暴最早出现在2月10日(1986年),次早出现在2月22日(1978年);最晚出现在12月15日(1977年),次晚出现在11月4日;最长天数为235天,最短为61天,年平均雷暴日为27.8。
4 漯河市雷暴的月、日变化特点
雷暴月际变化呈单峰型分布,元月份无雷暴发生,雷暴日最多的月份是7月,月平均雷暴日数8.4天,次多月份是8月,月平均雷暴日数5.9天;雷暴多发生在4-9月份,出现频率为95.4%,6-8月出现频率为75.8%,其它月份仅占24.2%,说明雷暴主要出现在6-8月份。并且6—8月份的雷暴强度和破坏力最大,其它月份的雷暴强度明显减弱。通过对闪电定位仪资料分析,漯河市雷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总体呈双峰双谷形式,15时和04时为兩个峰值,两个谷值分别出现在10时和22时。总次数一般以下午14时到17时之间最多,雷击概率占总雷击的80%以上,其他时间占20%。
5 漯河市近几年雷电灾害调查分析
5.1 依据漯河市防雷减灾中心提供的近八年雷电灾害统计资料,结合历史资料,按照雷击灾害的时间、时段、地点、地形、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等六个因素进行统计,剔出部分不详资料,漯河市共发生雷击事件100多次,雷击死亡8 人,伤 2人;雷击集中发生时间在13-19时,次多发生雷击时间为20-23时,雷击伤亡多发生在13-15时;地形划分为市区(郾城区、召陵区、源汇区)、乡(镇)、田地、河边(沙澧河两岸附近)。
5.2 雷击死亡8人中,一人发生在河堤,一人发生在河堤附近,四人发生在田野,一人发生在二楼走廊里,一人发生在五楼楼顶;雷击死亡七人发生在13-15时,一人发生在二十一时,伤亡时间一人发生在六月,七人发生在七月,这个结果和雷电活动规律相符合,每是日13-15时雷电活动最频繁并且强度最大的时段发生。
5.3 市区直击雷击:2000年沙颖河管理局铁东家属院遭受雷击,变压器被击毁;2001年的税局家属院家属院3号楼遭受雷击,五楼房顶角被击毁,2002年漯河烟草专卖局遭受雷击,2005年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遭受雷击,以上雷击单位均在沙澧河两岸附近。
沙澧河以北,淞江路以南地区:漯河电视台、教育电视台、漯河市经济电视台及附近地区:电视台6-8月份都有遭受雷击的记录,2000年华山市场,2004年、2006年市气象局及附近地区遭受雷电袭击。
凇江路以北,孟庙以南地区:1999年河北平乐企鹅面粉机械集团公司,2000年孟庙水泥厂,2002年孟南国家棉花储备库有限公司遭受雷击。
5.4 农村雷击雷击记载:2001年六月新店镇新店村遭受大面积雷击,造成近五十户电器设备遭受雷击;2002年七月张村裴城一农户遭受雷击,造成两层楼毁坏;2003年六月黑龙潭村一张姓农民遭受雷击身亡。
5.5 雷击具有选择性,漯河市防雷减灾中心1998-2007年雷击事故统计资料表明,雷击具有选择性。靠近沙河、澧河两岸雷击25%,靠近电视塔及十五层以上的高大建筑物及烟囱、天线附近雷击概率为25%。稻田和导电性良好的土壤地带遭雷击3%,球雷占2%。
5.6 分析雷击多发的原因
5.6.1 受灾面扩大,雷击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
5.6.2 从二维空间入侵到三维空间侵入,从闪电直击,过电压波沿线路传输到空间脉冲电磁场从三维空间入侵到任何角落,防雷工程已从防直击雷、感应雷进入到防止雷电磁波冲,雷电灾害的空间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5.6.3 随着智能系统的广泛应用,雷电灾害的经济损失和危害程度大大地加大,特别是由于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
5.6.4 雷击对象增多,如今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电视塔越来越高,高压电线、储油罐、计算机网络、社会公共服务电子系统,特别是微电子器件是一些低压器件,雷击的范围增加。
6 雷电重点防护区域和时段
6.1 漯河市雷电灾害重点防御时间是6-8月;人员重点防御时间是13-15时,雷电灾害重点防御地形是民房和农村学校,人员雷电灾害防御地形是河堤、田野。
6.2 漯河市雷电灾害重点防御区域沙澧河两岸,教育台、经济电视台、市电视台附近地区,107国道以东京广线以西、孟庙以南凇江路以北地区。
7 雷电灾害防御措施
7.1 加强防雷宣传工作
7.1.1 加强对当地政府领导的攻关和宣传,取得当地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把防雷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的工作范畴。
7.1.2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12121等宣传媒体向全社会宣传,让全社会了解防雷常识,掌握雷击急救方法,破除迷信,让雷电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使防雷知识家喻户晓,特别是遇到典型雷击事例,大力宣传,提高人们的防雷意识。
7.2 加大防雷检测的力度和广度
每年应加强防雷装置检测,对不合格的防雷装置要及时整改。
7.3对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审核和竣工验收
实施对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审核和竣工验收,从源头杜绝不合格防雷工程,成本少,成效大,能够大大的降低雷电灾害。
7.4 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防雷技术水平
加强防雷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业务、善经营的高素质防雷人才队伍;加大科研投入和雷电研发力度,掌握雷电发展新技术和雷电研究新动态,为防雷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简介:李浩(1983-),男,本科,近10年来从事防雷理论研究、防雷检测、防雷工程设计、审核、风险评估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