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黑洞”引发的家庭矛盾大爆发

2021-10-25李原

父母必读 2021年10期
关键词:祖辈养育黑洞

李原

都说手机像“黑洞”,可以把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进去,不论老少。可是当带娃的主力掉入手机的“黑洞”里,该怎么办才好?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篼宝的姥姥从千里之外的家乡盼到了北京,我不禁松了口气:有了老人来帮忙,自己终于可以轻松一下,全身心地回归职场了。

爱刷手机的姥姥

没想到姥姥来了没几天,我心里却悄悄滋生出了一丝丝复杂的小情绪,一度认为姥姥来了不仅没有帮上忙,反而还添了“堵”,因为我发现姥姥在带娃时总沉迷于刷手机。比如,周末姥姥带篼宝在客厅玩玩具,自己却只顾和家乡的小姐妹视频,我在厨房看见篼宝好几次在叫姥姥陪他一起玩,姥姥都不耐烦地摆摆手;我和姥姥一起带篼宝去公园,我一手抱娃一手推车,手忙脚乱,姥姥却只顾自己拿着手机拍风景视频,完全没有看到自己的女儿需要帮忙的窘态;白天我上班,希望姥姥能给篼宝读绘本、讲故事,谁知姥姥却经常拿着手机,打开美颜软件和孩子玩起拍照“大变身”……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几次后,我内心是有些生气的,暗暗地觉得姥姥“不称职”。曾经有多期待,现在就有多失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不满情绪越积越多。

一次周末,我和篼宝爸爸带着孩子在外面“遛”了一天:上早教课、去游乐场、去超市采购,一天下来,累得筋疲力尽。好不容易到家了,一进门,姥姥既没有帮忙拿一下大包小包的东西,也没有帮忙抱一下扑腾的孩子,仍旧稳坐在沙发上,盯着手机看。看到这个情景,又累又烦的我终于忍不住了,冲姥姥大喊:一天到晚刷手机,还不如不叫你来呢! 激动之下,我历数了姥姥带娃时的种种不是,将心里积压的情绪全都发泄了出来。姥姥听完后也生气地说:“我是孩子姥姥,又不是你们的保姆!”然后生气地表示要立刻买票回老家。

看到生气的姥姥和吓得哇哇大哭的篼宝,我开始后悔了,后悔不该这样冲动地对着老人大喊大叫,这样不尊重老人,也没有给孩子做好表率。要是气走了姥姥,吓坏了孩子,真是得不偿失,但是维持现状,又如何解决姥姥爱刷手机的问题呢?

相信我遇到的情况,很多新手爸妈都遇到过:由于有了孩子,原本的两口之家变成了三世同堂,祖辈以新的身份和角色加入到家庭中。此时虽然其乐融融,但是年轻父母与祖辈之间的关系问题、沟通问题,都会以某种形式在某一时刻集中爆发出来,成为家庭生活中令人“头秃”的难题。

不得已,我开始跟周围的“过来人”诉苦,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

小区阿姨的“现身说法”

第一个给我意见的,是小区里的一个阿姨,她和篼宝姥姥的情况一样,也是只身来到北京帮女儿带娃的辛苦老人。她和女儿也曾经因为养育孩子的问题发生过争吵,不过现在已经完美解决了。阿姨和我说,希望年轻父母记住,无论什么时候养育及教育子女的第一责任人都是孩子的父母,这个责任不能也不应该转移到祖辈身上。很多年轻的父母刚开始对祖辈带孩子都怀着请长辈来“帮忙”和“辅助”的心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孩子妈妈回归职场后,却希望祖辈能替自己完成的教养目标。然而,受新观念、新思潮的影响,新一代父母对孩子的教养目标与祖辈抚育子女时的目标早已相去甚远,尤其对那些年龄大,生活环境、受教育条件与年轻父母相差较大的祖辈来说,显然是难以承担起新时代父母的育儿期望的。就好像我觉得姥姥在与孩子互动时应多给孩子做一些阅读启蒙,姥姥却认为美颜变身的相机更能逗孩子开心。养育理念上的差别,让我忽视了姥姥付出的辛苦,只感觉到姥姥的 “不称职”。

和阿姨聊完,我心里酸酸的。是啊,我曾经那么期待有人能来帮我看看孩子,只要保证孩子的安全就好。可是慢慢的,我想要的就越来越多,是我偏离了自己的初衷,把养育的责任和压力扔给了老人。

明确家庭成员的角色及职责,降低不适宜的期望

根据实际情况来明确家庭成员的角色职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避免这样的矛盾。在考虑邀请祖辈来帮忙带孩子之前,爸爸妈妈可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养育方法等),和他们明确地划分养育角色和任务,比如老人是只需要协助年轻父母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还是需要在年轻父母上班期间完全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或者在完全照顾孩子生活起居的基础上,还要承担带孩子上早教课等任务?爸爸妈妈对老人可以胜任的工作有了一个明确的划分后,便可以尽量减少将不适宜的教养期望加诸于他们身上。此外,即使明确地划分了养育角色后,年轻父母也要经常自我提醒:自己是养育孩子的主要责任人,要自己付出更多的精力陪伴孩子成长。

姥爷的“旁敲侧击”

第二位给我意见的,是篼宝的姥爷。那天的矛盾爆发之后,姥姥哭着给自己的老伴儿打电话诉说委屈,我也哭着给爸爸打电话倒苦水。爸爸一直很冷静,耐心地听完了我们双方的哭诉。然后,篼宝姥爷告诉我,手机也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机上有很多吸引人的精彩内容,而且他也得每天通过手机了解篼宝姥姥和我们的日常生活,通过视频看见可爱的小外孙。所以他说,篼宝姥姥从老家来到了千里之外的陌生城市之后,成天拿著手机更是很正常的事。新环境和新的生活方式既会给人带来新鲜与新奇感,让篼宝姥姥想分享给家乡的亲朋好友,同样也给她带来了紧张与压力。尤其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公园、菜市场,生活难免会有诸多不适,这时手机或许就成为了释放情绪与压力的出口。

篼宝姥爷的话让我一下子想到,如果我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紧张不安,可能也会想要成天捧着手机吧,因为只有这么一件物品能连接起自己原来熟悉的生活了。

年轻人对老人要理解,多多换位思考

作为子女,我们也应该多采取一些措施,帮助来帮我们带孩子的祖父母更好地适应和融入新的环境。比如,多与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情绪状态;专门抽出时间陪伴他们熟悉周边生活环境和新的生活方式(如用新的支付方式买菜等);陪伴他们认识和熟悉小区的同龄人(其他带孩子的祖辈、周边的同乡等),帮助他们更快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更快地适应新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指望老人一下子就能适应和接受,要有非常大的耐心等待他们慢慢进入角色,尽可能地包容老人的一些旧习。

老公的开诚布公

最后,是篼宝爸爸来跟我聊的。他说,其实我在夫妻关系中就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不直白,我总是想当然地认为他作为丈夫,应该可以敏锐地捕捉到我的每一次情绪变化和需要,无须我多言,但现实是,他真的不知道我为什么又生气了,他也真的不知道我到底需要什么。作为整件事情的亲历者和旁观者,他认为我在与亲密的人的接触中,需要做出一个重要的观念上的改变,那就是:在亲密关系中,“你不说我就知道”的默契只是个童话,只有当我们能正确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时,关系才能更亲密。

他提醒我,其实我对篼宝姥姥的一些做法早有“意见”,却一直回避沟通;当我需要姥姥出手相助时,又认为姥姥应该“懂我”而无须将需求说出口,却发现姥姥并不“懂我”且没有帮忙时,又很失落。久而久之,这种失落感和不满的情绪被不断地压抑和发酵,最终导致了这次矛盾大爆发。

我确实曾经很向往那种“我不说你就知道”的浪漫关系,但是现在我动摇了,可能“有话直说”才是一个家庭正常的交流模式吧。

及时、适宜沟通,避免问题和情绪过度发酵

实际上,亲密关系和谐的第一要义,就是“好好说话”。及时、适宜的沟通,是避免问题和情绪过度发酵的关键。尤其在祖辈、孩子作为新成员加入大家庭时,我们更需要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充分地沟通,将彼此的期望、需求、困难准确地表达出来,获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应对生活的变化与挑战。比如篼宝妈妈在公园时,如果能很自然地说一句:“妈妈,快来帮我抱一下宝宝。”“妈妈,快放下手机,我需要你来帮我。”那么很多后续的问题和情绪也就不会累积、爆发了。

猜你喜欢

祖辈养育黑洞
一张图了解黑洞
给黑洞拍张照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黑洞什么样,有图有真相
枯叶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