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从判断到护理
2021-10-25覃静
覃静
孩子腹泻,最要关注的不是止泻,而是孩子是否脱水。禁食也不是正确的护理方法,添加乳糖酶+奶制品+正常固体食物才有助于孩子尽快痊愈。
诊室镜头回放
来看诊的是一个快1岁的孩子。家长说,孩子平时经常拉肚子,大便比较软,排便次数多,每天排便三四次。可是这次比较严重,大便变成了稀水状,排便次数增加到了10多次,大便化验结果显示,孩子感染了轮状病毒。自腹泻后,家长在饮食上格外小心,只给孩子吃白粥、米糊等清淡的食物,肉、鱼、蛋、奶都停了。现在腹泻已经持续3天了,好转并不明显,家里人都非常着急。
秋季是腹泻高发季,发现孩子大便异常后,家长往往无法判断孩子是不是真的腹泻了,也不知道如何就医、如何护理、如何安排饮食。
这次,我们就从头到尾为家长理清关于孩子腹泻的思路。
是不是真的腹泻了?
判断孩子是不是腹泻,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大便性状变稀,二是排便次数增多。也就是说,相比于平时的状态,大便性状是否有明显的改变,排便次数是否有显著的增加。
案例中,家长说“孩子平时经常拉肚子”,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腹泻,因为孩子排便一直很规律,性状也比较稳定,没有其他异常症状。
感染轮状病毒后,就可以判断是腹泻了,因为大便变成了稀水状,排便次数由每天三四次增加到了10多次。
如何区分不同的腹泻?
从致病原角度来说,腹泻可以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种。
应对腹泻:
要防脱水&不要急于止泻
无论是哪种腹泻,孩子体内都会丢失大量水分,电解质也会有所流失,所以一定要注意预防脱水。为避免孩子出现脱水,在腹泻初期就要少量多次地给孩子补充水分。6个月以内的孩子,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6个月以上且已经添加辅食的孩子,还可以喝稀释后的苹果汁或米汤。口服补液盐Ⅲ在成分配置上属于低渗溶液,更适合儿童。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腹泻是一种症狀而非疾病,是肠道受损后正常的消化道反应,即身体对肠道内的病毒、细菌或不耐受的食物等排出的过程,所以腹泻其实是肠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千万不要急于止泻。止泻虽然能够抑制腹泻,却会使病毒和毒素滞留在肠道内再次被吸收,给孩子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就医前要做什么?
当孩子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以免延误病情:
● 腹泻的同时有发热、呕吐等表现,疑似感染性腹泻。
● 大便带血或有黏液。
● 腹泻严重,且有可能出现脱水。
怎么判断孩子可能会脱水?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孩子的尿少、尿黄。如果孩子在清醒状态下4个小时不排尿,就有脱水的可能。
如果决定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最好在家里提前留取大便标本,节省在医院的等待时间。
留取大便标本也是有讲究的,尤其是稀便,不能直接把排便后的纸尿裤拿到医院送检,稀便被纸尿裤吸收后,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正确的做法是:取一块保鲜膜(大约长10厘米、宽5厘米)盖在孩子的肛门上,孩子排便后,取下沾有大便的保鲜膜,放进干净的塑料盒,尽快送检(1~2小时内)。
腹泻护理:
可添加乳糖酶&不可禁食
病毒感染性腹泻是自限性的,一般不需要用药,5~7天后会慢慢自愈。细菌感染性腹泻需要抗生素治疗,一旦医生确定使用抗生素,一定要积极配合,按时按量、吃够疗程,千万不能在症状稍有缓解时擅自停药。
针对食物过敏引起的腹泻,最关键的是找到过敏原,立即停止进食这种食物,至少3个月后再尝试。应对乳糖不耐受引发的腹泻,合理的方法是补充乳糖酶制剂,通过补充“外源性”乳糖酶,就可以延续原来的喂养方式,缓解乳糖不耐受带来的不适,也能促进“内源性”乳糖酶的恢复。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何种原因引起的腹泻,都会造成小肠黏膜损伤,导致乳糖酶分泌不足,影响正常的乳糖消化及吸收,进一步刺激小肠黏膜,出现继发乳糖不耐受性腹泻,延长病程。所以,当孩子腹泻时,可以适当添加乳糖酶,以免出现乳糖不耐受性腹泻。
饮食方面,遇到孩子腹泻,很多家长就会格外小心,只给孩子吃粥、米汤,不吃肉、鱼、蛋等食物。案例中的家长就是如此。
实际上,这样做不仅不会缩短病程,反而不利于孩子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腹泻期间,只要孩子没有明显的呕吐,就可以正常饮食,少量多餐,但要调整食物的做法,比如把肉、面条做得软烂一点,粥里面加一些蔬菜、肉,好消化又富有营养。
如果腹泻早期孩子容易呕吐,可以禁食1~2个小时后再尝试进食。还没有添加辅食的孩子,必要时可以增加喂奶次数,以补充流失的水分。
特别提醒
秋冬季节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期,接种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最佳手段,从孩子6周龄开始,应尽早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疫苗虽然不能完全杜绝感染轮状病毒,但能显著降低感染的风险,即使感染,症状也会相对较轻,好转的速度更快。
本次诊室小结
● 判断腹泻,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大便性状变稀、排便次数增多。
● 孩子腹泻时,一定要注意预防脱水,不要急于止泻。
● 腹泻期间不能禁食,也不能只吃流食,可以选择好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
● 接种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最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