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1-10-25陈小凤
陈小凤 李 瑞
一、泗县概况
泗县位于安徽省宿州市,东与江苏省泗洪县交界,西与灵璧交界,南至五河,北与江苏省睢宁县交界,总面积1857km2,辖15 个乡镇和1 个经济开发区。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874.8mm,降雨年际变化大,最大年降雨量1620.5mm 是最小年降雨量469mm 的3.45倍;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6—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量的54%。区域地势较为平坦,总体上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在黑塔镇、屏山镇、墩集镇有部分岗地。区域地表水系较发育,自北向南分布有徐洪河、奎濉河、怀洪新河三大水系,有控制面积大于10km2的大沟65 条,小(2)型水库11 座。
2018年,全县常住人口85.1 万人,GDP231.3亿元,三产结构为21.7∶29.7∶48.6。泗县位于国家农产品主产区的淮北平原,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业是主要的支柱产业,粮食种植面积211315hm2,主要作物为小麦、大豆、玉米、棉花、油料等。
二、水资源量
参照全省水资源分区,泗县四级分区属于沱濉河下段区,根据区域水系细分为徐洪河水系、奎濉河水系和怀洪新河水系,面积分别为200km2、841km2、816km2。全县1956—2016年多年平均面降水量874.8mm,地表水资源量35767 万m3,径流深192.6mm,地下水资源量31751 万m3,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5901 万m3。泗县各分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详见表1。
表1 泗县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统计表(单位:万m3)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供水量
2018年泗县供水总量为17500 万m3,其中地表水、地下水、其他水源供水量分别为7175 万m3,9990 万m3,335 万m3,占比分别为41.0%、57.09%、1.91%。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持续推进,2010—2018年泗县供水量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从2010年的17363 万m3增加至2016年的18285 万m3,后降至2018年的17500 万m3,泗县2010—2018年供水量统计见表2。
表2 泗县2010—2018年供水量统计表(单位:万m3)
2.用水量
2018年泗县总用水量为17500 万m3,农田灌溉、林牧渔业、工业、城镇公共、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用水量分别为9550 万m3、1310 万m3、2965 万m3、357 万m3、3050 万m3、268 万m3。2010—2018年间,泗县总用水量基本为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农业灌溉、城镇公共、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用水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农林牧渔、工业呈减少趋势。泗县2010—2018年用水量变化见图1。
图1 泗县2010—2018年用水量变化图
3.耗水量
2018年泗县耗水总量为10310 万m3,耗水率58.91%;其中农田灌溉、林牧渔业、工业、城镇公共、居民生活、生态环境耗水量分别为6750 万m3、995 万m3、732 万m3、110 万m3、1493 万m3、230万m3,耗水率分别为70.68%、75.95%、24.69%、30.81%、48.95%、85.82%。
4.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
(1)水资源禀赋条件
泗县水资源同时存在资源型、工程型和水质型缺水,降水总量适中但并不丰沛且时程分布不均,是易旱易涝、水旱灾害频繁地区,水资源天然禀赋条件较差。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59 亿m3,人均水资源量774m3,仅为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70%;亩均水资源量350m3,仅为全省亩均水资源量的42.4%。泗县地处淮北平原区,拦蓄水工程有限,雨洪资源和过境水未被充分利用。由于地形地势与区域位置等因素,存在蓄水与防洪排涝相冲突的矛盾,大规模增加调蓄库容有一定难度,因此地表水开发利用存在一定难度和限度,工程型缺水依然存在。区域地表水水质状况整体欠佳,现状仅新汴河满足饮用水要求。新汴河受上游省外来水影响,存在突发性水污染风险;受多级闸坝蓄水和不同行政区用水竞争的影响,干旱年水量保障程度不高。区域内部河道、大沟多流经乡镇,生活污水依然存在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现象,加之农业面源、畜禽养殖等污染,地表水质状况整体欠佳,水质型缺水问题依旧突出。
(2)开发利用程度
以多年平均水资源量和2010—2018年年均实际供水量为依据,分析泗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指的是地表水源供水量占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的百分比,现状泗县当地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约为23.65%(无外调水量)。浅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指的是浅层地下水源供水量占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的百分比,区域现状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率约为31.46%,泗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总体较高,总体而言还有一定的潜力。
(3)用水效率
随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推进,近年来泗县生活、工业、农业用水效率均有一定提升,然而与国内其他节水先进地区和城市相比,开发利用水平和用水效率仍有差距。
2018年泗县人均综合用水量为204.4m3/人,远低于全国432.0m3/人和全省452.0m3/人的平均水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75.7m3/万元,低于全国66.8m3/万元的平均水平,高于全省95.2m3/万元的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用水量138.8L/d(含城镇公共用水),低于全国225L/d 的平均水平,略高于全省127.5L/d 的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用水量79L/d,低于全国89L/d 和全省88.7L/d 的平均水平。全县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154.9m3/亩,远低于全国365m3/亩和全省265.9m3/亩的平均水平;综合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06,高于全国0.554 和全省0.538 的平均水平。亩均灌溉用水量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高低不仅与作物生长期有效降雨密切相关,而且与当地灌溉制度、节水措施等因素密切相关,泗县旱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大部分为井灌,因此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高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全县一般工业的单位增加值用水量为54m3/万元,低于全国41.3m3/万元的平均水平,高于安徽省78.1m3/万元的平均水平。2018年泗县用水水平详见表3。
表3 2018年泗县用水水平分析表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挖掘现有工程潜力、优化供水结构
根据用水需求和用水结构变化对现有水源进行优化配置,充分挖掘河道、沟渠、水库、塘坝等地表水源工程,对年久失修不能发挥其效益的供水工程进行疏浚、清淤、加固或重建,新建大中沟蓄水闸坝工程,有效存储雨洪资源,逐步建成沟网灌溉体系,最大化使用当地地表水资源。
泗县现状对地下水过度依赖,而地表水所占比重小,需逐步优化供用水结构,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整合城区与乡镇中心水厂,新建地表水厂实施联合供水,以城镇供水设施辐射周边农村,城乡统筹促进农村用水事业发展,同时加强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地区的饮用水工程建设,保证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生活用水以饮水安全为原则,以水质优良的深层地下水为主,浅层地下水为辅;工业用水要逐步压缩深层地下水开采使用量,逐渐过渡到以地表水为主;农业灌溉以因地制宜为原则,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兼用,严格执行地下水限采和禁采方案,合理控制浅层地下水的开采量。
2.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鼓励再生水利用
全面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持续推进农业、工业、生活节水载体建设。农业节水主要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推进水肥一体化方案实施。工业节水主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对部分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加强用水全过程监管,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全面提升工业水重复利用率。生活节水主要是对老旧供水管网进行改造,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加强节水宣传以提高全民节水、惜水、护水意识。
鼓励再生水源利用,可起到节水和减排双重作用。泗县工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园区,政府应根据工业园区工业企业的用水水量和水质需求,推进中水工程建设和管网配套,在政策和资金两方面进行鼓励,扶持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开展再生水利用。
3.加快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为泗县供水
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二期安徽段规划情况,重点解决安徽省蚌埠闸下淮北、淮南沿淮以及高邮湖地区当地水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供水范围以传统的洪泽湖灌区为主。安徽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范围确定为蚌埠闸以下淮北及淮南沿淮、沿高邮湖地区,总面积2.47 万km2,其中蚌埠闸下汇入洪泽湖的流域面积为2.24 万km2。泗县应充分利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完善泗县调水方案和线路,积极申请跨区域调水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问题,完成泗县境内配套调水蓄水工程建设,满足城镇生活、工业及农业用水,解决泗县日益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4.全面加强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保护力度
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实施地下水压采方案,实施水量水位双控方案,在具备供水条件地区逐步压缩深层承压水开采量,分期分批关停部分地下水井。加强新汴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高水源地水量和水质安全保障程度,完善水源地监控体系和管理体系,加强应急备用水源地和供水管网建设及完善应急供水预案,提高枯水年与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供水能力,保障社会经济正常秩序。全面提高新汴河等地表河湖水体的生态需水保障程度,落实生态流量保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