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实现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探讨
2021-10-25李丹阳
李 影,李丹阳
(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得以生存的厚植沃土,它催生着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使其得以不断绵延久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从中获得无穷力量。正如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讲到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不仅如此,优秀传统文化也依托思政课堂实现了现代转化,所以思政课在进行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要做到直击学生内心,让学生认同优秀传统,接受并产生文化自信的情怀。这些任务如何在有限的思政课堂实现并以切实的教学实践落实,从而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大目标,是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政课的大课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延续发展来的,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成为文化的DNA,是我们前进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它让我们在复杂激荡的世界形势中坚守根基,在追寻伟大民族复兴梦想中传承发展。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思政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1]其中有对人与自然的思考,有人与人相处的哲理,涵盖了哲学、美学、艺术以及辩证思维等等,这些都成为高校思政课堂上丰富的内容。我们讲崇尚仁爱、承诺诚信,追求大同和谐,倡导自强不息、见义勇为、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都已成为思政课堂上弘扬的主旋律,把这些代代相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注在思政课堂内,以有效的教学形式滋养思政课堂,使其以“融注”的形式,变成“熔铸”在学生内心的观念,成为指引学生未来生活的心灵灯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大课本,它不仅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还具备潜在的持久魅力和影响力。这来源于它博大的文化情怀,宽广的视野,崇高的使命担当。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等这些优良传统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崇高的价值追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内在的“家国天下”秉性,警醒鞭策的文化性格彰显出站位高远、独树一帜的优势,甚至“也能为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有益启迪,对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文化引领价值,具有穿越历史时空的恒久文化精神力量”[2]。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代的变迁、世界潮流的奔涌向前中,能不断把握时代气息,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保有更为持久深远的魅力。一个不断审视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化将是持久的文化。今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持了其独有的魅力与影响力,成为思政课堂取之不竭的大课本。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高校思政课实现历史传承、现代表达和时代创新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要承袭历史,使其得以在高校青年学生中传承,还要用适合今天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现代诠释;同时要面向未来,不断创新发展,完成创造性转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实现历史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积淀的文化精髓,它凝结着中国人的智慧,并再现着中华民族文明璀璨的光辉历史。唐诗宋词、水墨丹青承袭历史绵延至今,历经时代的变迁,战乱的动荡,却依然靓丽地呈现于世,并且声名远播。这是值得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拥有这样的文化让我们充满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在思政课堂上实现历史传承,其前提就是这种文化让我们每个人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自信。情感认同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传承弘扬它的基础。文化自信激发学生主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走向,想知晓其价值观念、鲜明特色。[3]思政课就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示出来并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受到心灵的洗礼,进而才能传承弘扬。
思政课堂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阵地。优秀传统文化“也不是一时一刻形成的,它是一个历史的积淀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传递过程。”[4]课堂上要大力推行、积极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将其融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激发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在课堂上萌生、演化,帮助学生品味历史的宏大、文化的魅力,通过厚重的历史长卷感知中华文化的力量。传统文化也在思政课堂上完成历史的穿越,从过去到现在,承袭优秀基因,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高校,由此生根发芽,并世代传扬。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实现现代表达
优秀传统文化经过现代打磨,用适合于今天的语言表达,才能具有时代气息。“优秀传统文化存在于不同历史阶段,又在不同历史阶段以不同方式再现,新的表达方式既是一个不断转化传承的过程,也是传统文化满足现代大学生精神生活需要的过程。”[5]67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是适应当下的一种自然演化,它契合了时代,也适应了新的环境,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理解视域,使富有时代特色的传统文化“既饱含传统文化的希冀,也蕴藏当代社会的企盼,以崭新的形式再现出来,符合青年的心理”[5]68。
思政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的集散地,在这里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得到教师最当代的阐释,并将其转译为现代语言,使传统文化的讲解通过师生传输与接收的过程,添加即时的文化色彩。传统文化从过去而来,却与现代生活接轨,思政课堂的讲解与接受的过程即完成了这样一种现代转化。例如儒家倡导天下为公的理想目标是实现大同社会,尽管在封建社会时期具有一定的空想色彩,但其所倡导的“公平、正义、平等、诚信”等依然在今天闪耀其真理的光辉,我们今天大力宣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与其有相通之处。再如,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和为美”演绎为今天的和谐理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转化为今天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都是优秀传统文化被赋予当代意蕴,体现了其在当下的积极现实价值,也适应今天中国发展与建设的需要。这既让思政课堂富有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又使其时代价值得到深层次的挖掘。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实现时代创新
关于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坚持有鉴别地对话,有扬弃地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6]时代变迁中,文化的背景、语境、场景等都发生了改变,时代创新就是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时代的内涵,并用全新的表现形式再现于现代生活。正是勇于革新的品格,才永葆了传统文化的活力,也让传统文化从现在走向未来。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在今天也要实现创新转化,才能更适应时代发展进步,使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创新性发展,依然成为现代文明社会所依赖的智慧之光。
高校思政课堂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把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契合创新发展下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就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时代创新。无数先进共产党人经过反复艰苦卓绝的尝试,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解决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问题,使中国人民经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变革。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了契合点,使其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其不断创新的品格,“紧跟潮流,完成历史蜕变,把陈旧的表现形式进行改造创新,使具有价值的内涵保留下来,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得到补充、拓展、完善、增强”[7]。我们要在思政课堂上引入这些教育内容,在守正开新中延续中华文化,滋养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实现传统文化的适配融通,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从现在到未来的无缝对接与有机结合。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实现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高校思政课堂亟需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与传承的有效途径,从而切实可行地激发学生的文化情怀,并再次证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能获得普遍的关注,在思政教学实践中得以清晰展示,拥有直指人心的伟大力量。(如图1)
图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实现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指向示意图
首先,在教学语言上师生同频,构建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思政课话语平台,突出其时代性。话语是思政课的重要元素,是思政课上沟通师生的主要媒介,其表达方式、运用技巧等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作为一种传播形式,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但其中无论何种,最重要的是要与学生产生共鸣。师生在同一磁场中叙述同一事件,感受同一事实,才能产生同样的情感。思政课的教学语言要鲜活,源于现实生活,不能脱离时代。马克思曾经典阐释现实的重要性:“‘思想’一旦离开‘现实’,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8]思政课堂直接扣动学生心弦的就是教学语言,所以要推进思政话语的创新,与时代密切融合,寓深奥的道理于鲜活直观的现实事例中,展示思政话语的时代新形式,并能用学生接受的方式解释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同时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蕴不变,话语导向不变,让思政话语既富有传统文化气息,也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引领,用富有正能量的话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思政话语,既要带着当下的热度,还要有传统文化的场域,使思政课堂与传统文化形成共通点、结合点,让思政课堂富有活力和时代气息,也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追根溯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来解读思政课的学理逻辑,突出其理论性。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时要追根溯源,梳理历史脉络,从历史逻辑上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学生从教学内容的历史逻辑中得出必然的结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这种学理逻辑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要优化教学内容解读理论,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加工、转化以及整理,选取恰当的部分理顺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之间有着某种契合点,厘清其内在生成逻辑必然会加强课堂的学理性。“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9]这是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强调的,理论要有魅力,令人信服。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用传统文化的底蕴构筑教学内容学理性的基础,厚植于传统文化的情怀之上,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达到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头脑的目的。
再次,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传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让传统文化活化于思政课堂,突出其创造性。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应用是当今时代科技、教育技术更新的必然产物,将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融入思政课堂,给传统文化的讲解带来了新的契机。现代教育技术的采用吸引了学生目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触发了他们的兴趣点,直观形象地把学生带进传统文化所阐述的情境中,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起来,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无形中增进了师生间互动交流的共通点。只有学生参与进来,有了共同的话题,课堂才能成为师生共享的课堂。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凭借自身直观、新颖等优点,较之传统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大教育信息量,将声音、图片等元素融合到一起,将传统文化中不易理解的部分以一种鲜活的模式再现、演示、补充出来,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激起学生的兴趣。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便利,把传统文化融进思政课堂,巧妙地贯穿于课堂讲解中,把思政教育的说理性与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交织起来,实现情理交融,增强课堂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在教学实践上激发兴趣,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引发学生内心思考,突出其启发性。教学实践活动的根本目标在于提升教学效果。任何的实践活动都是要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理论之外还能得到更直观的传统文化活性再现。教学实践要把无法用言语描述的传统文化创造性生动地再现出来,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的理解和领悟。这种教学实践可以是课堂上的研讨、主题设计,也可以是因地制宜利用高校本身的人文资源,通过校史馆、档案馆,从历史发展进程的人文景观以及相关的社团、工作坊等感悟文化的氛围。另外,当地的地方文化资源也可充分利用,这些都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契合点。作为课堂延伸的教学实践,不仅承担着从课堂到社会的桥梁作用,也承担着从对课本的思考到可感的实践的转化。教学实践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内心形成形象、真实的印记,拉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知识与现实感悟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综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高校思政课实现历史传承、现代表达和时代创新。由此得以力证,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而思政课堂也有效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文化情怀,充分回应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