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农业产业集群 发展乡村循环经济
2021-10-25刘艳霞
■ 矫 江 刘艳霞 苏 戈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一个时期以来,国家连续部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等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示范项目。这是国家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的新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原字号”粮食带有公益商品属性,加之寒地气候和边缘区位等特殊因素,致使出现农民增收缓慢、乡村人口减少和工业发展滞后等“粮多钱少”问题。特别是乡村缺少资金,很难加快乡村建设。因此,黑龙江省建设农业产业集群,必须在确保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引导和推动发展乡村循环经济,促进农民生产增收、加工企业增效、剩余劳动力就业和乡村增加积累。
编制产业规划,因地制宜发展。黑龙江省地域辽阔,农业资源类型多,不同区域生产情况差别大,因此,省、市、县三级都应做好顶层设计,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乡村产业发展。特别是要重视做好“玉米水稻大豆”主粮作物专用品种类型和“猪牛鸡鸭鹅”等主养品种的适宜区域发展规划。规划要打破行政界限,按生态条件划分优势生产区,避免乡村产业同质竞争和无序发展。规划主要内容应纳入各级政府“十四五”规划,特别是长远经济发展规划,确保连续稳定和有效实施。
转变发展理念,创新管理制度。黑龙江省目前没有实体产业的乡村还有很多。应转变粮食主产区单纯追求产量和对上级政府资金“等靠要”的旧思路,全面开发国土资源,加快发展地产资源加工业,实现增加乡镇政府收入和壮大村集体经济。要探索建立确保各类企业完全独立自主经营,同时乡镇政府和村集体又能有经济收益的新体制机制。例如,盘活资产出租场地,创办股份制企业和共办加工合作社等。
提倡后发理念,鼓励创业创新。“大中小微”企业对经济发展作用同样重要,必须平衡发展。企业发展有“技术创新领先和后发理念创业”的区别。针对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一是各级政府应做好招商引资,二是已有企业应重视技术创新做大做强,三是一般乡村应坚持后发理念创业。深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打工返乡农民、复员军人和初高中毕业生等,借力地产资源优势,创办小微企业。重视“拿来主义、替代主义和外销替代”,生产“大众消费品、生活消费品和终端消费品”,特别是“小而精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由小到大、做大做强,发展本部经济。
挂靠大中企业,生产配套产品。黑龙江省各级政府都重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招来的大企业,也包括本地现有大中型企业,往往都是发挥技术密集优势,生产少数主产品。但多数农产品产业链很长,如玉米可以加工成3000 多种产品,其副产品还有很多,同时这些产品也都需要配套的包装材料。因此,乡村应关注附近大中企业需求,发挥劳动密集和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生产高附加值“终端产品”,拓宽加工领域生产配套产品。例如,在大型蛋鸡场附近,可以用秸秆建厂,生产鸡蛋托盘;在生猪屠宰场附近,建设熟食制品类配套加工企业等。
重视冬季加工,实现全年生产。黑龙江省冬季漫长,“半年生产半年闲”。发展“冬季室内加工业”,既有助于解决人员外流问题,又可实现农民全年增收。目前,农村闲置房较多,应鼓励创办“家庭工场、手工作坊和乡村车间”,夏季生产原料,冬季室内加工,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干品、速冻和腌制品,以及农副产品,特别是各类包装保鲜罐头食品都可大力发展。例如,青冈县种植黏高粱,发展秸秆编织业;阿城区亚沟镇生产黏豆包,打造品牌,形成产业;兰西县大力扶持蔬菜加工产业;巴彦县利用玉米搞深加工生产系列食品等,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经营模式。
适应社会发展,拓宽销售市场。在一般农产品市场基本饱和的情况下,作为商品农业大省,必须重视产品销售问题。人民群众消费理念和产品销售渠道不断变化,不同区域消费习惯和高中低消费市场等差别很大。要适应新需求、新变化,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产地附近销售,应实现“农超对接”“农贸对接”和“农配对接”。远距离外销,应重视与销区网络对接,减少中间环节,也可与销区加工企业签订单,提供初加工或半加工产品。此外,小样品电商“线上”与大量商品物流“线下”相结合加快销售,以及与专业营销公司和物流企业进行深度运营合作等模式,都应积极尝试。
建设原料基地,发展现代农业。树立“大食物”理念,全面开发优势地产资源,建设专用特色原料生产基地。一般粮食生产应加快土地流转,以50~100公顷为目标扩大生产主体规模,同时鼓励种植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和发展各类养殖业。以服务生产主体为目标,加快建设农机服务、防治病虫害和养殖防疫等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生产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步发展,实现现代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降低原料生产成本,确保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可靠优质原料。
区分加工产品,重视精深加工。突出产品特色和产地环境优势,打造产地和生产者品牌。除大面积主粮和规模化养殖发展订单生产外,其他农业领域都应重视特色品种生产,并作为原料,以产业基地、合作社加工和小微企业等形式发展加工业。蔬菜清理、杂粮小包装和米面小加工等初加工类型,尽可能做到不出乡村。加温、发酵、腌制和提取等规模较大的精深加工,也应尽可能不出县域范围。同时,要尽早动手注册商标,打造产品品牌。要重视生产多种原料复合的大众终端消费品,像黑龙江的克东腐乳、贵州的老干妈辣酱等,都是可以借鉴的典型代表。
发挥科技优势,完善支撑体系。黑龙江省涉农科研机构较多,能够为破解农业产业化领域问题提供强大智力支持。要探索建立服务乡村产业“农科教一体化”体制机制。各地种养业技术推广中心,应向“产加销”全方位科技支撑转变。科研工作应重视资源产业化实用技术创新,探索“专利转让、科技入股、有偿服务、咨询指导”等利益共享形式,加快科技成果向乡村产业转化。提高农民创业培训效果,做好“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试点。各级产业协会应通过专题研讨会和学术交流等,探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
佳木斯市郊区打造“达勒花海”乡村旅游扶贫基地带动贫困户长效增收(资料图)
重视产业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坚持“大农业”理念,发展农业产业文化和“创意农业”。通过特色种植和养殖生产竞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升产量和品质,同时促进产品销售和发展乡村旅游。国内如吉林的查干湖冬捕、甘肃山丹县的“美羊节”,国外如以色列的“奶牛选美节”、西班牙的“斗牛节”等,都是体现当地资源优势和文化特点的趣味活动,也都是“创意农业”的好典型。黑龙江省农村特别是城市周边乡村,可从中借鉴经验,让农业融入文旅元素,吸引客人“吃、住、看、玩、学、购”,促进乡村实现文化繁荣和产业发展。
早做乡村规划,实现稳步发展。为应对乡村人口减少大趋势,要尽快出台乡村建设长远规划。集中使用政府投入资金,按小城镇标准建设乡村,逐步解决集中供热、上下水、卫生环境、医疗保障和义务教育等关键问题,引导分散的小村屯农民到乡村小城镇居住。目前,农村交通条件已发生变化,应规划分散建设大农场和大牧场,实现人畜分离,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城乡一体化。黑龙江省地方、农垦和林区交叉分布,小城镇应统一协调规划建设,还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建设沿边乡村小城镇。
舆论宣传引导,创造发展环境。新闻媒体应多宣传报道乡村产业振兴好典型,充分利用国家“双创活动周”契机,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包括城市待业人员,到乡村养殖、加工和服务领域创业就业。克服“重大轻小、重招商轻创业”思维,发展小微企业。策划打造知名商品品牌,以小商品搏击大市场,创造大效益。各县(市)、区应开展评选本地知名产品活动,并有计划地推动升级为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知名品牌。各级政府应多表彰本地好典型,切实起到带动同类产业发展的作用。
建设农业产业集群,是一项影响因素多、涉及面广的复杂系统工程。要针对黑龙江省乡村气候、区位和商品粮生产特殊性,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调动起广大乡村干部和农民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实现农民大幅增收、乡村产业振兴、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