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唢呐文化研究

2021-10-25杨会青

艺术品鉴 2021年29期
关键词:唢呐内蒙古黄河

杨会青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一、地理人文环境

俗话说:“怀抱几字湾,感悟黄河魂。”在黄河中游的“几”字形区域里,几千年来,各个民族围绕在内蒙古境内843 千米长的黄河几字湾两侧演绎着文化交流的传奇。以河套地区最为代表。它有着黄河文明、草原文明多元融合文化的特点,展现了黄河几子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汇融合的黄河厚度,形成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完美结合的独特风格。这里北越阴山与广袤的欧亚大陆草原比邻,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高原接壤,东与黄土高原相望,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也是亦农亦牧的人类家园。九曲黄河是蒙汉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地区。从蒙昧的远古时代开始,这里就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诞生过考古学上著名的“河套人”与“河套文化”。进入文明时代,这里又成为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部族交流、交往的前沿阵地。秦汉长城的雄伟身姿至今仍蜿蜒屹立,草原民族的“无字天书”——岩画尚历历在目,历代戍边士卒留下的遗迹、遗物不时呈现在我们眼前……民族的交往、融合与文化的碰撞、交流成为常态,涓流汇聚、奔腾东去的黄河是中华民族伟大脊梁、初心不改的精神象征。在黄河流经内蒙古高原这片土地里,从史前人类生息繁衍的居所之地,到始前农耕、猎禽文化的出现;在北方青铜文明的开端,到雄伟长城的伫立;从历代王朝与蛮夷部落联盟的更替,到汉唐边关壮士的开垦耕耘;从辽宋夏金元到明清时期农牧交错、时农时牧的高度融合的思想意识,到清末民国以来中原农耕各族的北上荒垦,引黄灌溉。独有的自然环境条件、历代农民百姓辛勤劳作,造就了这里农牧交错经济带的独特地域经济和优厚的人文环境,也成就了其文化多元、千姿百态、交融共存的人文特色。我国典故中的昭君出塞、文姬归汉、木兰从军等千古经典与壮丽赞美史诗,正是汉蒙民族交流融合,携手并进的真谛。在内蒙古托克托县、清水河县每年“黄河文化旅游节”唢呐展演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文化特色活动。

二、历史沿革形成与发展

自古以来,黄河向世界宣言着北方草原游牧特有的文化情愫,并在激荡的历史波涛中与中原农耕文化交相辉映,挥就出草原文明与中原“礼乐”文明相融的历史交响。不论是内蒙古西部区汉族的“爬山调”,蒙汉交融的“漫瀚调”,还是内蒙古西部“二人台曲牌”等,无不彰显着在这片独特的热土上,所回旋出的人文品格和华彩乐章,也拨响了我们讴歌美丽内蒙古的音乐心弦。我国内蒙古唢呐艺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蒙古族演奏的胡笳、毕休固尔等少数民族乐器;第二类为汉族文化从山西晋北一带传入(忻州、原平、定襄、五台等)在当时艰苦的岁月中,民间艺人流浪乞讨的生活状态下,一批又一批苦难百姓背离家乡北上口外的蒙古地区,扎根实干,开发了内蒙古。作为移民主流的山西移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山西移民人数占绝大多数,因而,内蒙古的移民文化就自然的有了晋文化的特色,也可以说,是晋文化在这一地区的拓展。人口的流动,带动了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传播,又拉近了地区间的距离,增强了它们的认同感。“走西口”这一移民史诗,强有力地推动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内地的交流,为加深蒙汉之间的民族感情起到了重要的意义,对我们多民族国家的有序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内蒙古唢呐艺术是从山西、陕西等地民众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高原垦荒、经商的移民过程中(走西口)带过来的,“走西口”中的“西口”,其所在地历来众说纷纭,比较广的看法是,最久远的“西口”泛指黄河渡口“西口”,山西二人台《走西口》中词中唱到走西口路线,晋西北的河曲偏关等地可以渡过黄河“西口”,从陕北府谷(古城),进入内蒙古。后来“西口”指长城关口,由于“走西口”的群体浩荡,对于不同地区的群体而言,“西口”的确切所指实际且不同,“西口”实际上也泛指秦晋两地不同地区至内蒙古的多个要道关口。

“二人台”中极具特色的典型之作《走西口》,是当地唢呐乐人最擅长演奏的曲目,运用唢呐、管子、口琴子、龙头号、嘣杆子等乐器及表演形式,几种乐器交替吹奏表现了太原府女子玉莲,与丈夫太春新婚不久,就遇到了“咸丰正五年,山西省遭年限”,只得背井离妻,外出走西口。表现了一对无奈离别的新婚夫妇,在离别时节凄苦难舍的情景。唢呐乐人们的演奏将男女至爱、离情别绪与人生苦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饱含着时代的沧桑。

乐人们除了二人台,还演奏山西晋剧、门楼调和歌曲,是当地群众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在呼和浩特托克托县“托克托吹歌”在托县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展演活动连续举办过三届了。吹歌又称响器班,“吹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以吹管乐器为主的汉族传统器乐演奏形式,乐器以唢呐为主,配以管、笛、笙、箫、板胡、四胡、扬琴等伴奏乐器以及鼓、锣等打击乐器。以其粗犷刚劲、剽悍激昂、形式多变的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托克托吹歌”起源于晋北,迄今已有约300 年历史,是土默川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器乐演奏形式,现已形成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完美结合的独特风味,2016 年被列入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李玉红为代表的第三代“托克托吹歌”传承人将本地民间吹歌艺术带上大雅之堂,她演奏的拿手曲目《走西口》,曾获得第四届呼和浩特晋蒙陕冀宁五省区二人台、民歌大赛唢呐独奏一等奖。去年,成功入围全国第十三届民间艺术表演吹歌山花奖。

三、乐人代表

察哈尔地区:

孟四金、孟德安、李二亥、张德万等。

土默特地区:

周泰、孙四虎、王二宝、白蓝刚等。

托克托县:

(1)二宝世代表作:《光棍哭妻》。

(2)二相世代表作:《跳粉墙》《送四门》,特点:悠扬婉转旋律特殊。

(3)侯二喜代表作:《打金钱》,特点:模仿唱腔。

(4)宋小红代表作:《打宫门》《走山》。

(5)王文俊(二宝世的儿子)代表作:《走西口》《山曲》。

(6)张福福代表作:《打秋千》《十对花》。

(7)薛亮代表作:《惊五更》亮调与慢板高亢嘹亮大弯大调展现了音乐的张力!细腻的口琴技巧为当地一绝!

(8)李玉红代表作:《走西口》。

四、风格及曲目

内蒙古唢呐形成了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完美结合的独特风格。内蒙古乐人所演奏的二人台、门楼调等以模仿剧种中唱腔为主,内蒙古唢呐吸取了二人台伴奏乐器“枚”的特点如:历音、琶音、喉音、连吐等技巧,通常以一个人吹唢呐另一个人耍口琴的形式演奏。内蒙古民间乐人们演奏的山西晋剧其韵味继承和保留了距今近百年的晋剧老唱段的风格,乐人们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内蒙古唢呐吹奏的二人台分为:

(一)西路二人台

代表作品:《走西口》《送四门》《打金钱》《挂红灯》《十对花》。

尽管目前学术界还存在着各种争论,关于“二人台”,还是有几个基本的事实。其形成阶段主要在同治光绪年间,且形成于内蒙古中西部阴山以南区域,并在这个区域临近的陕北、晋北和张家口地区流行。曲目反映的主要是内蒙古中西部的生产生活场景,包括语言在内的好多细节非常贴近老百姓的日常所见所闻。二人台,以及类型相对接近的艺术形式漫瀚调,都具有蒙汉文化融合的成分,并与走西口农耕文明高度关联,“二人台”从诞生之日起就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曲目内容更加贴近西口外的生产生活,择词用句及口音,也采用的是内蒙古中西部方言,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气息。

(二)东路二人台(门楼调)

代表作品:《拉骆驼》《爬山调》。

“门楼调”也称“讨吃调”以即兴编词、改词、套入固定曲调中来演唱的。是一种非常实事的表演形式,随口自由地说出来又非常自然,幽默风趣。

(三)漫瀚调

代表作品:《双山梁》《二道圪梁》《打渔划划》。

浩如烟海的内蒙古民歌中,鄂尔多斯高原有一个风格殊异并极其珍贵的歌种,这就是漫翰调。漫翰调是两个民族的人民长期相处,共同劳动、生活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歌种,是蒙、汉两个民族长期音乐文化交流的结晶,是民间山曲的结合。内蒙古自古以来地大物博,草原人多以游牧为生。自秦汉时起,汉族人民开始移居内蒙古开垦谋生。至清代嘉庆、道光以后,由于普遍实施“借地养民”政策,内蒙古王族历来就私自招民放地,使汉族人口在内蒙古大量涌现,许多地方开始形成蒙汉通融的局面,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宫廷及民间音乐文化的碰撞和衍生。久而久之,一部分民歌小调、悠扬广阔的蒙古族民歌不仅被汉族百姓所喜爱,而且还借鉴汉族爬山调灵活机动的即兴填词办法,随心填词演唱,这便是漫翰调初期的萌芽。由于用蒙古族民歌曲调填汉族歌词演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风格,给即兴填词奠定了坚实的发挥空间保障,朗朗上口的旋律很快就被蒙、汉两族人民所喜爱。随着历史的变革和蹉跎,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曲调结构——漫翰调。漫翰调以五声音阶为基础,要求演员的嗓音条件要好,漫翰调的音程跨度和张力较大,漫翰调曲调多大跳,七、八度大跳较多见,九度、十度甚至十一、十二度的大跳也时有所见。音域较宽并自由发挥为主,真假声混合演唱法跌宕起伏、随意洒脱、诙谐豪放、高亢有力。这不仅受蒙古族各种艺术很大影响,还吸收了汉族爬山调等民歌的基本特点。额尔多斯高原地广人稀,百姓性格开朗爽快、纯朴勤劳,这也孕育了漫翰调的旋律特点和艺术价值。

五、地方唢呐介绍

内蒙古唢呐艺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蒙古族演奏的胡笳、毕休固尔等少数民族乐器,第二类为汉族文化传入,从山西晋北一带(忻州、原平、定襄、五台等)走西口传入的柏木唢呐,通常以筒音为F 的唢呐为主,加以管子、口琴、龙头号等吹奏乐器。

“托克托吹歌”和“清水河民间唢呐吹奏”已被列入呼和浩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是内蒙古文化中必不可少的文化特色表演。

猜你喜欢

唢呐内蒙古黄河
唢呐手
内蒙古钢琴教育的“忧”和“思”(上)
又听唢呐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唢呐
『黄河』
内蒙古:笼罩在年味中的村庄记忆
闫锡聪
荷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