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抗日联军的战略转移及后期情况

2021-10-25贾立庆

黑龙江史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联军抗联教导

贾立庆

(东北烈士纪念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1938年秋冬以后,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已处于极其困难的局面。1940年冬,根据“伯力会议”关于“逐渐收缩,保存实力”的方针,抗联部队除一少部分留在东北坚持游击活动外,大部分退入苏联境内进行政治、军事整训,先后派遣30余支小分队返回东北,用鲜血和生命换取重要军事情报。1942年8月,东北抗日联军编成苏联工农红军独立步兵第八十八旅,即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经过整训的东北抗日联军有力配合苏联红军反攻东北,准确打击并摧毁日军战略防御体系,迅速歼灭日本关东军,收复东北大好河山。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东北抗日联军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牺牲,铸就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建树了永不磨灭的历史功勋。

一、伯力会议

1940年1月24日,吉东、北满代表联席会议在苏联伯力召开(亦称第一次伯力会议)。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周保中、冯仲云、赵尚志参加会议,由周保中主持,中心议题是:总结东北游击运动的经验教训;分析形势,确定今后斗争方略;讨论与苏联远东军建立联系及相互合作问题。会议形成了《吉东北满党内斗争问题的讨论总结提纲》和《关于东北抗日救国运动的新提纲草案》两个重要文件。会议第二阶段经中苏双方商定,在不干涉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原则之下,建立苏联边疆党组织与远东军对抗联临时的工作指导与援助关系。

伯力会议增强了抗联内部的团结,统一了思想,规定了抗联新时期游击运动以保存实力为主,逐渐收缩的方针,以及抗联部队改编的原则和番号;会议还达成了一项协议,即抗联各部在战斗失利或因其他原因需要临时转移到苏联境内时,苏方应予接纳并提供方便。这进一步加强了中苏双方的互相支援与合作。

二、抗联野营建立

从1940年末到1941年初,先后过境入苏的抗联部队总数大约600人。为加强对越境抗联部队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在苏联远东设立了南北两个临时驻屯所,为了称呼上的方便,又把临时驻屯所称之为“野营”。北野营,也称A野营,位于伯力东北75公里处的苏联境内黑龙江南岸费·雅斯克村附近。南野营,也称B野营,位于海参崴和双城子之间的一个小火车站附近。

从1940年冬到1941年初,集中在野营的抗联部队,主要进行思想、组织整顿和一般军事操练。1941年2月到3月,吉东、北满省委的代表周保中、金策、张寿篯等到野营视察工作,并召开了野营领导干部会议,对部队整编,还决定由吉东、南满联合成立中共道南特委,季青任书记,委员有金日成、柴世荣、安吉、朴德山、崔贤、金润浩。这样两个野营党的组织都已健全。

营建期间,野营战士除了劳动之外,还用大部分时间进行军事训练和政治、文化学习,并加强了小部队的派遣以及东北境内的有机活动的开展。

野营的建立,不仅为抗联部队提供了临时整训的场所,也为集中整训和派遣小部队进行游击与侦察活动提供了可靠的后方基地。并为后来抗联教导旅的成立打下了基础。

三、抗联教导旅成立

由于广大共产党员和指战员深受分散作战、缺乏统一领导之苦,强烈要求实现整个东北党组织和部队的集中统一领导,结束各路军的分散状态。1942年8月,东北抗日联军编成苏联工农红军独立步兵第八十八旅,即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周保中任旅长,张寿篯任政治副旅长。旅下设四个教导营,两个直属连。1944年又增设自动枪教导营。

1942年9月13日,正式成立“独立步兵旅中共东北党组织特别支部局”(亦称东北党委员会)。特别支部书记为崔石泉(崔庸健)。特别支部局作为中共抗联教导旅委员会,是在东北党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全东北党组织统一的领导机关。

自从抗联教导旅和党委会成立后,使南北野营的整训工作更加正规化。教导旅的干部战士十分珍惜难得的学习和训练条件。当时苏联的条件也十分困难,野营的部队积极主动修建营房、开荒种地,实行粮菜自给,以减轻苏方的负担。

野营整训的主要科目是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周保中、冯仲云和张寿篯等领导,经常给干部战士讲课。通过苏联电台和报纸,学习中共中央会议的精神和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报道。1942年,野营部队集中学习了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以及《论持久战》和《联共历史简明教程》等著作。

军事训练由苏联军官担任教官。抗联干部战士特别重视射击训练,要求每个战士都具备高超的射击本领,此外对侦察、潜伏和无线电收发业务等都进行了专门的培训。

东北抗联教导旅的军事、政治整训,在较短的时间里提高了指战员的全面素质,使经过多年苦战幸存下来的抗联将士更加坚强,为解放东北做好了应有的准备。

四、小部队回国活动

从1941年春到1945年8月以前,抗联野营共派遣小部队30余支,累计人数在300人以上。小部队返回东北,获取大量的重要军事情报,为苏联出兵东北对日作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进攻依据。抗联小部队活动与苏联远东军及有关部门的联系,体现了中苏两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相互支援与团结协作的国际主义精神。

1941年春,野营派出由金日成率领的抗联第一路军第一支队人员组成的小部队,分成若干小分队,向东北珲春、汪清方向出发,到图佳铁路沿线及原抗联第一路军、第二路军老游击区一带活动。在三个月期间,帮助恢复了一些被迫停止活动的地方党组织和群众抗日团体,重建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同年,野营派出抗联第二路军王效明率领的小分队,活动与饶河、宝清一带。王效明率队首先回到原抗联第七军在饶河县爆马顶子根据地,布置了留守部队,建立了与野营的通讯联系。小部队在宝清境内拉磨山一带建立了临时住所,规定了联络信号,还选择了空降地点以备后用。王效明小部队所获得的日伪情报及当地群众的情况,受到了抗联教导旅的称赞。

1941年夏,抗联野营和苏联远东军区共同派遣四支小部队,到北安至黑河的铁路沿线和牡丹江、林口一带,联络失散的抗联部队,向群众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发展抗日力量,同时进行侦察敌人军事部署、兵力调动和边防军事设置等情况。

1941年10月原抗联第三军军长赵尚志率领的小部队,越过黑龙江,在萝北、鹤立、汤原一带与敌多次战斗。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壮烈牺牲。

1941年3月,在王明贵率领下,抗联第三路军第三支队60多人重返东北战场,在北黑铁路辰清车站北的烧炭窝棚收集日军构筑边境阵地的情报时,与日军“讨伐队”遭遇。第三支队甩开敌人,向孙吴县进发,袭击一处木营,缴获60匹马和部分粮食,接着又回师辰清,缴获枪支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日伪军发现了第三支队的行迹,进行了“讨伐”。第三支队变步兵为骑兵向嫩江县境转移。

6月23日,第三支队袭击了黑河罕达气金矿,消灭了炮台守敌,矿警四散,缴获子弹1万余发、现款1万余元及其他战利品。

第三支队西渡嫩江,袭击了日本准备修筑铁路囤积物资的八站腰站,将20余名伪满国境警察队的警察缴械,接着又向阿荣旗、甘南一带转移,先后袭击“日满鲜木业”四号和五号木营,缴获大批粮食和食品。

不久,第三支队进入毕拉河流域的鄂伦春族聚居地,向鄂族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各族人民团结抗战的道理。第三支队队长王明贵以及王钧、陈雷等,按照鄂族的习俗与首领结为兄弟,表示共同抗日的决心。

此后,第三支队又进行了袭击格尼河日本采伐储蓄处,击毙顽抗的日本老板金井宪太郎;攻克阿荣旗振威庄伪警察署;打散了许家围子伪警察所;袭击了宝山镇伪警察署等战斗。

抗联第三支队在1941年3月至1942年初,驰骋于大兴安岭、嫩江流域七八个县的广阔地域,进行大小战斗十数次,毙俘日伪军130余名,缴枪160余支、子弹1.8万余发和其他许多物资。

第三支队在打击日伪军的同时,积极向群众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深得广大群众的拥护,扩大了抗联的影响。

1941年至1943年间,抗联野营又陆续向东北派遣若干小部队进行游击活动,一直坚持到1943年冬季。

抗联野营派出小部队返回东北,从各方面获取的大量的重要军事情报,为苏军出兵东北对日作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进攻依据,为东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

五、“二战”最后一役

1945年7月,抗联教导旅派出340名指战员作为先遣支队到苏军,进行统一军事训练,其中160人分到第一方面军,80人分到第二方面军,100人分到后贝加尔方面军。他们作为先头部队的向导执行特种作战任务。7月底,又派遣290名指战员,组成20多支特遣队,秘密伞降牡丹江、佳木斯、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沈阳等地进行战前侦察,将关东军的17个战略地堡及中苏边境上的3道边防线情况,无一遗漏地标注成空袭目标。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红军以150多万的兵力从西、北、东三个方向,向驻守在中国东北的70余万日本关东军发起猛烈进攻。8月9日,抗联教导旅派遣的先遣支队和先期潜伏东北境内的地下抗联小分队战士们,从黑龙江流域到小兴安岭或在边界引领地面部队,与苏联空军进行地空导航电讯联络。苏联空军在抗联教导旅侦察员电讯信号引导下,准确摧垮了日本关东军所有的军事目标,日本关东军经营了数十年的东北防线顷刻瓦解。抗联教导旅战前派遣的两批上百名侦察员绝大多数牺牲,生存者寥寥无几。教导旅还奉命配合苏军远东第一方面军步兵第384师等部攻打拒绝投降的日军东宁要塞。经过21天的苦战,东宁要塞终于被攻克,教导旅官兵为此付出伤亡18人的代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六、抗联完成历史使命

抗联教导旅返回东北后,迅速占据战略要地,维持社会秩序,开展建军、建党、建政工作。1945年9月中旬,东北抗日联军扩编为东北人民自卫军,至10月达4万余人,10月31日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合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东北抗日联军胜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与其他人民军队一起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抗联人员随同苏军迅速占领东北各战略要点,接收东北。从8月29日到9月12日,抗联分期、分批乘苏联派的运输机返回东北。几天之内,抗联迅速进驻了长春、沈阳、哈尔滨、齐齐哈尔等东北57个大中小城市。抗联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苏军驻该城市的卫戍副司令的职务,协助苏军占领和管理各该城市,维持革命秩序,搜剿敌人武装,肃清敌伪和一切反革命分子。并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建党、建军、建政工作,同国民党在东北反动残余作坚决斗争,迎接党中央,与八路军、新四军会师。

东北抗日联军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各族人民组织起来的抗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指战员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高举抗日救国旗帜,长期坚持开展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消灭了大批敌人有生力量,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积极支援、配合了全国抗战。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为东北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联军抗联教导
传承东北抗联精神
一粒米
痛悼抗联老战士李敏
英法联军为何不烧紫禁城?
抗联英雄赵尚志
撒谎
长幼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