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着草香的小孩

2021-10-25大容

莫愁 2021年30期
关键词:草香破坏者小树枝

☺大容

儿子小时候有个特殊的爱好——滚草,就是躺在草地上打滚。他只要到了户外,见到绿油油的草坪,就会卧倒,开始滚草。上小学时放学回家,我们俩的对话常是这样的:“儿子,你身上怎么一股青草香?”“我在学校草地上打滚的。”

我喜欢这样带着泥土和草香的小孩。

儿子的这个爱好,可能是他幼年时我无意中种下的。他几个月大时,我经常带他去家旁边的一所大学校园里玩。校园里有一处小山坡,小山坡上种着青青绿草,我带块野餐垫,找一块平坦的地方,把垫子往地上一铺,把儿子一放,就任由他趴在上面玩了。不会爬不会翻身时,他就老老实实地趴在垫子上晒太阳;会爬会翻身了,他就时常爬到垫子外的世界探索——用小手揪揪草叶,再送到嘴里咬一咬。我都不阻拦他,任由他胡乱玩耍。有时候,他摆脱了地垫,直接在草地上爬来爬去,爬累了就躺下,躺一会儿翻个身再玩。

我想,或许正是这些在草地上玩耍的愉快时刻,或者青草和泥土混杂的清新气息,带给了他很深的“刻印”,引得他对草地特别热爱。无论走到哪里,看见草地,就要往上一躺,开始打滚。至于衣服会不会弄脏,会不会遭到父母的批评或者旁观者的嘲笑,全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自然,我们也不介意他把衣服弄脏,我们只会笑着,看他自得其乐地换着花样玩。

儿子滚草时,有一套自我保护的方法,就是会把连帽衫的帽子掀起来,扣到头上,再使劲用手扯着帽檐往下拉,挡着脸,这样草就不会扎着他的脸和眼睛了。

他告诉我,滚草时,闭着眼睛闻着草香使劲滚,有时候就会滚错方向。比如,从山坡上开始,应该要往下滚的,结果因为不辨方向,身体翻错了方向,竟然是往上滚了,简直要挑战地心引力。

小孩子是天生喜欢自然的,他们与自然万物有一种身体性的关系,可以凭借直觉感受花开、叶落、风吹、雪舞;他们喜欢踩泥坑、玩沙子、爬树、捡树叶,那些所谓的“脏”“不干净”的概念,都是成人灌输给他们的。

有些父母将孩子小心翼翼地包裹在安全世界中,竭尽全力为孩子提供优渥条件,却始终想不通为什么孩子越来越脆弱,健康成长似乎越来越艰难。其实,与自然的隔绝,是难辞其咎的原因之一。对于儿童远离自然,从而出现一系列行为和心理问题的现象,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提出了“自然缺失症”这一概念。

自然是有疗愈作用的,当孩子沉浸其中时,他的身心一定是和谐而安定的。

德国电影《系统破坏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9 岁的小女孩因为幼年遭遇虐待,而成为一个“系统破坏者”。她无法适应任何社会系统,比如家庭、学校、医院等的运转规则,极度暴躁、易怒,满口脏话,受惊会厉声尖叫,具有强烈攻击性。小小年纪,已经连接遭遇37 家相关儿童机构的拒绝。后来,她的伴读老师将她带到了森林中,对她实施森林疗养培训计划。他们在森林中伐木、劈柴、搭木屋,踩着青苔、枯叶散步,在森林的一角倾听回声,打着手电筒偷看猫头鹰的窝……女孩的心灵在森林的滋养下,渐渐得到疗愈。遗憾的是,她不能一直待在森林中,假期时间一到,她又得回到都市,回到“系统”中去,她还未痊愈的心灵又破碎了……

记得儿子小时候,只要走进大自然,随时随地就会投入玩的状态:一片草地会让他欢快地打滚;他会折断一根小树枝,抓着一头磨啊磨啊,打磨出一支笔杆;他会捡起小河边被冲洗得圆滚滚的石头,一粒一粒塞进兜里,鼓鼓囊囊地走很远的路,如果有不小心掉出来的,还要再捡回去,一粒也不能少……

这些小树枝、落叶、石头,比不上精美的玩具,到底会带给孩子什么样的感受,孩子无法描述,大人不得而知。可是,当你看到他观察蚂蚁时的专注神情,听到他在草地上像小熊般打滚时的欢快笑声,你不觉得这才是孩子应该拥有的童年吗?

猜你喜欢

草香破坏者小树枝
树和斧子
老橡树的选择
浸透生命的草香
树和斧子
瘸子黄毛的爱情
撑春
“破坏者”王巍
小鸟的房子
机器人“破坏者”
关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