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隧道建设中双侧壁导坑法的应用
2021-10-24陈升油
陈升油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290
1 工程概况
某地隧道(左线816m、右线860m、最小净距18m)选址的地质情况以第四系孔隙水为主,基岩裂隙水,围岩分级为Ⅳ-Ⅴ级围岩,出口段浅埋、偏压,由此可见,施工中所遇问题多,危险系数大,此工程需做好安全防范。隧道采用分离式,其中左洞建筑限界(宽×高)为1500cm×500cm,右洞建筑限界(宽×高)为1500cm×500cm。采用灯光照明、机械通风,属浅埋中隧道。此地隧道右线暗洞K51+455~K51+475段隧道顶最小覆土厚度约3m,此段施工方法为双侧壁导坑法。
2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原理
隧道浅埋双侧壁导坑法常规操作为在开挖的同时进行浇筑作业,通常会把隧道的施工面切为6个小断面,从各个方向进行作业,使其汇合成为完整的隧道。在作业间断可以暂时利用土层的自稳能力保持一定的稳定持重,也要及时利用钢架等做好防护,一定要注意中部的受力能力。如遇砂层等类似的地质,在施工中都可使用此法[1]。
3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方法
施工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步距、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的原则,规范完成各部分的工作。作业时一定要处理好积水问题,对于雨水的情况做到检测及时、未雨绸缪、应对快速、反馈准确[2]。
3.1 土方开挖
(1)开挖步序。在1号导洞作业时,保证已做好相关支护工作。1号导洞超前2号导洞5m,再组织2号导洞的开挖作业,根据设计要求及时设置初期支护以及中隔壁,起到维持结构稳定的作用。1号导洞超前3号导洞15m,依然设置初支以及中隔壁,且此处还需增设中隔板,全面加强安全防护。3号导洞超前4号导洞5m,组织4号导洞的开挖并设初支和中隔壁。3号导洞超前5号导洞15m,进入5号导洞开挖环节时,应适时设置初支和中隔板。5号导洞超前6号导洞5m,有序地完成6号导洞的开挖作业,依然需设仰拱初期支护。可见,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施工将整个范围划分为多个区域,有序推进施工进程。
各导洞及上下左右处均要有足够的安全间隔,目的在于给后续的铺垫工作提供充足的空间。按流程施工隧道,双侧壁导坑法纵向施工步骤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双侧壁导坑法纵向施工步骤
(2)开挖导洞划分。在开挖洞室划分时要保证每个断面的大小差不多,每个洞室的面积控制在18m2左右,并且做好防护支撑。遇土层较薄弱的区域时,若采取的是台阶式开挖的方法,则需注重对台阶高度的控制,以2.5m为宜。拱脚处依靠方木及其他进行密实处理,还要开展注浆作业,以保证其固实稳定。
(3)土方开挖方法。上导洞每榀开挖前要做加固稳定作业,然后对核心土以环形的方式进行挖掘,并将其放置于台阶处,然后运往提升架处。对下导洞进行作业时,是否需要注浆加固可依据实际需要和地层情况来决定。土方开挖期间加强对单次开挖量的控制,避免超挖或欠挖的情况,使成型的轮廓可以满足形态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每循环开挖进尺按0.5m控制,对开挖成型的台阶做刷坡处理,以免坍塌。施工现场地层的承载能力不足时,为了确保开挖台阶以及掌子面核心土的稳定性,需采取行之有效的加固措施。
3.2 锚喷支护
(1)初喷扫面。拱部开挖后要立刻做扫面处理及时封顶,以免长时间的外露引发损害。
首次喷射时要按照水泥和双液浆一样的比例配置液浆作业。使用高压风喷射作业检测好砂层的稳定性,如若需要,可在其表面加厚4cm左右[3]。
(2)钢架。钢架一定要达到标准规定,每节长度和重量也必须符合使用要求,一般长度控制在2.5m左右,重量控制在100kg,这样方便后期作业。对钢架进行组装时,要保证已经做好清洁工作且垫板放置到位,其纵向组装间隔要严格遵循标准距离,并做到每个洞统一。钢架间距确认无误后,可使用ϕ22mm钢管做焊接,并且做好焊接接头的后续处理工作[4]。
(3)挂网。双层铺设,采用ϕ6.5@150mm×150mm钢筋网片,网片裁切宽度为0.7m。挂网工序,先将外网捆扎在钢架拱背部位,然后进行钢架安装作业,钢架组装完毕后再进行内网捆扎。挂网铺设时,保证网片与钢架紧密坚固。
(4)超前导管。钢架组装成型后,在中间穿入超前导管,导管长度控制在2~3m,用ϕ32mm×3.25mm焊接钢管制成,在其顶部做切削处理,形成尖形并予以封口。打孔,但尾部500mm范围内予以保留,即该处不设溢浆孔。沿拱部、侧导洞中隔壁轮廓线有序将制作完成的超前导管设置到位,随后用棉纱封堵孔口,保证严密性,启用高压注浆泵,用该装置完成注浆作业,材料选用的是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5)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要使用专业的喷护工具KS-7Z,其厚度和强度也要严格达到标准规范。在正式喷射混凝土前,对接茬部位做详细的清理,避免杂物附着。其作业时从下面展开,一层喷射完成后再往上喷射,不要漏喷,尽量做到严密紧实。下台阶作业不要忘记对前一台阶采取修护复喷,使其达到足够的整洁平滑。
4 土方开挖施工控制要点
(1)分步开挖,施工期间严格控制安全间隔。两个导洞的上下、左右间隔分别需达到5m以上、15m以上。做好每日施工统计,记录要明确详尽。分步施工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保证每个洞的作业情况都达到设计规定。
(2)每个导洞作业都要使用台阶法循序渐进,避免一次作业过高影响地层稳定。
(3)注意把握每循环开挖进尺,开挖一榀支护一榀,使整个作业循环起来,减少土层外露时间,避免土体临空较长[5]。
(4)环形开挖要尤其注意掌子面的稳定情况,一定要预留核心土,并且保证其的高品质,一般核心土的预留大小都有规定,都要超过1m,这样才能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从而对掌子面形成保护。如作业时还发现土质疏松问题,其核心土还要做坚固工序,以此提高土质的质量,最终起到保护效果。
(5)合理规划,有序地将各部分的土方开挖工作落实到位,尽可能缩短土层的暴露时间。上层边导洞作业由下向上,先从拱脚开展,作业一段后要及时使用固沙剂,作业到拱顶后使用钢架做安全防护。上层中导洞作业一般会由外到内,两侧作业完毕清洁后再到拱顶,同时要注意避免两侧位置的过长暴露。
(6)土方开挖完毕做好面纱层的防护,使用固沙剂加固面纱层地层,使其稳定性得到进一步保障。
(7)及时注意开挖揭露地层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若需要可对掌子面采取措施。每次循环作业时,都要进行注浆检查,并结合地质土层做出后续施工作业计划。
5 安全控制措施
(1)充分遵循“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测量”的原则,做到规范化施工,及时加强防护。
(2)以施工机具的性能、施工队伍的工作能力等为立足点,合理控制导坑开挖孔径以及台阶高度,形成相协调的作业关系。
(3)在围岩性质较差地段施工时,每循环纵向进尺以50cm为宜,其恰好等同于一榀工字钢的长度;在围岩性质较佳地段施工时,可以将该值调整为100cm,即对应的是二榀工字钢的长度。
(4)侧边开挖工作完成后,中央部分呈悬空的状态,且受开挖的扰动性影响,该部分缺乏稳定性,若未加强控制,则容易导致临时壁墙受损。对此,不宜采取爆破开挖的方法,且需要有效测量与控制。
(5)分多次逐步完成开挖作业,避免超欠挖。只有围岩达到稳定状态后,方可拆除临时侧壁墙。
(6)隧底两隅与侧墙联结处较为薄弱,该处应做到平顺开挖,不可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部分膨胀性围岩的变形能力较强,容易出现大幅度的变形,此时可在两隅预先打入锚杆,起到加固的作用。
6 结束语
双侧壁导坑法在工程施工中一般会从6个面展开作业,因而其稳定性尤为重要,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加强检测与控制,创设安全的施工环境,在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完成隧道的建设工作。文章围绕双侧壁导坑法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要点展开了探讨,旨在给类似工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