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暖宝宝发热速率的因素
2021-10-24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蔡元启吴家俊吴俞翰
◆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 蔡元启 吴家俊 吴俞翰
冬天,暖宝宝是很多人保暖的必备物品。暖宝宝是如何实现保暖的?不同品牌的暖宝宝为何发热效果不同?能否自制暖宝宝?一次化学实验课上,我们自制暖宝宝失败了,暖宝宝的秘密让我们更加着迷与费解。
目前市场上暖宝宝的质量良莠不齐,我们还了解到,几年前澳大利亚发生的一起垃圾站失火事件就与暖宝宝发热有关。查阅资料后我们发现,有的暖宝宝温度上升较快,在达到标注的最高温后,1 小时内温度仍会上升。
哪些因素会影响暖宝宝的发热速率?我们对此展开了探究。
一、实验原理
暖宝宝利用原电池加快氧化反应速度,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为了使保暖时间更长,厂家使用蛭石来保温。暖宝宝的发热材料由原料层、明胶层和无纺布袋包裹。无纺布袋采用微孔透气膜制作,外面还套了一个常规不透气的外袋。在使用时,去掉外袋,让内袋(无纺布袋)暴露在空气里,氧气通过透气膜进入里面。
暖宝宝发热的负极反应方程式为:Fe-2e-=Fe2+,正极反应方程式为:O2+2H2O+4e-=4OH-。总反应方程式为:2Fe+O2+2H2O=2Fe(OH)2,4Fe(OH)2+2H2O +O2=4Fe(OH)3,2Fe(OH)3=Fe2O3+3H2O
二、实验准备
(一)实验器材
大、小烧杯若干,试管若干,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电子天平,酒精灯,铁架台,温度传感器。
(二)实验药品
100 目铁粉(③),150 目活性炭粉(④),质量分数为5%、10%、20%的食盐水(②),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澄清石灰水,30 目、80 目、150 目树脂(①)。
图1 主要药品
三、实验过程
(一)实验A
1.实验目的
探究催化剂颗粒大小对暖宝宝发热速率的影响。
2.实验方案
取4 个大小相同的烧杯,编号1、2、3、4,往各个烧杯中分别加入5 g 活性炭粉,并倒入10 mL 10% 食盐水,再往1、2、3 号烧杯中分别放入2 g 30 目、80 目、150 目树脂,4 号烧杯中不放树脂,搅拌均匀。
接着将25 g 铁粉分别倒入烧杯并迅速搅拌,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各个烧杯中的水温,水温变化曲线如图1 所示。
图2 往4 个烧杯中倒入铁粉后的水温变化曲线
3.实验结论
树脂对于该反应而言是负催化剂,且其颗粒大小不影响其抑制发热作用,可作为抑制暖宝宝发热过度的物质。
(二)实验B
1.实验目的
探究暖宝宝残渣的成分
2.实验方案
取实验A 完成后4 号烧杯的少许残渣,将其平分成两组倒进试管,用等量的稀硫酸分别酸浸,静置沉淀后过滤。取两组滤液少许,将一组倒入少量高锰酸钾溶液,另一组倒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取出经稀硫酸酸浸后的沉淀,洗涤干燥后灼烧,将内壁被涂抹了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3.实验现象
倒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滤液中产生灰绿色沉淀,无红褐色沉淀出现。倒入高锰酸钾溶液后的滤液仍呈无色。被涂抹了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杯壁变浑浊,灼烧后的残渣中有少量红褐色固体(该现象不明显)。
4.实验结论
残渣中含有铁单质、活性炭、氢氧化亚铁。
图3 倒入高锰酸钾前
图4 倒入高锰酸钾后
图5 倒入氢氧化钠的滤液(左)和未倒入氢氧化钠的滤液(右)
(三)实验C
1.实验目的
探究食盐水浓度对暖宝宝发热速率的影响。
2.实验方案
将5g 活性炭粉,10 mL 质量分数为5%、10%、20%食盐水分别倒入烧杯,并标注为1、2、3 号,搅拌均匀。将25 g 铁粉分别倒入三个烧杯并迅速搅拌,用温度传感器测得1、2、3 号烧杯中的水温度达到40 ℃时,需要的时间分别为360 s、206 s、400 s。
3.实验结论
食盐水浓度过高、过低都会使反应速率降低,最佳浓度在10%左右。
(四)实验D
1.实验目的
探究暖宝宝中铁、炭质量比对发热速率的影响。
2.实验方案
取3 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编号为1、2、3。往3 个烧杯中分别倒入10 mL 10%食盐水。往1 号烧杯中倒入活性炭10 g、铁粉20 g,往2 号烧杯中倒入活性炭5 g、铁粉25 g,往3 号烧杯中倒入活性炭3 g、铁粉27 g。迅速搅拌均匀,用温度传感器测得1、2 号烧杯中水的温度达到50 ℃时所需的时间分别为78 s、125s,3 号烧杯中的水未升温。
3.实验结论
铁、炭质量比例过小或过大都会减缓反应速率,较适质量比约为铁∶炭=5∶1
四、实验分析
暖宝宝发热速率的影响因素有食盐水浓度、铁炭质量比、催化剂种类等,其中食盐水浓度和铁炭质量比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暖宝宝发热之后的残渣主要成分为铁、炭、氢氧化亚铁,回收暖宝宝时可酸浸残渣、固液分离,对固体(活性炭)进行干燥再利用。液体则可用氧化剂处理,再按照工业上处理三价铁离子的方法处理。
本实验还不能很好地表明树脂对暖宝宝的具体作用。
由于保温措施不到位,加之有些实验环境气温低,实验数据会有误差,用现有的数据难以探索暖宝宝创新之路,欲进一步研讨暖宝宝仍需再做一些实验。(指导老师:郑雪辉 磨学进 实验室管理员:潘翠玉)
专家点评
本项目通过实验来探究暖宝宝的发热速率,建议可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
1.论文在引用数据时,最好使用近几年的数据。
2.设计实验时,可通过文献了解暖宝宝的组成成分以及其在发热时的作用,这样对实验因子的理解不会出现偏差,实验设计的思路会更明晰,也不会出现科学性错误。
3.实验设计目的要明了。使用药品时要让读者知晓其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使读者对实验原理有全面的了解。
4.增加实验的样本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