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研究
2021-10-24管婷婷曾劲森
管婷婷,曾劲森
(深圳市广汇源环境水务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水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也给人类社会,特别是城市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深圳,作为人口集中度最高、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为了追求经济的发展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不可避免地忽视水的生态功能,将水与人类活动隔绝开来,人为割断了以水为纽带的生态文明和以人为本的城市基础设施进步。这个过程中,集中体现在河(库)湖水环境质量降低,同时又进一步恶化生态环境,导致诸多水生态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核省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越来越强,理念越来越新,把现有水库充分利用,优化水库基本功能,以点带面的发展水战略。在城市水生态工作中,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综合性指标之一,使得水生态文明承载着新的更高要求,也赋予新的深层内涵。
深圳市水库众多,特别是中小型水库,建成之初其主要功能为农业灌溉及居民生活饮用。但常常存在“有库、没水”的尴尬局面,因为中小型水库库容不足,汛期无法存蓄洪水,枯水期无法提供足够用水。随着深圳经济及人口的快速发展,本地可用水资源匮乏的矛盾更加突出。根据深圳市供水规划,全市饮用水源主要依靠境外调水,全年境外调水量约20亿m3。
随着深圳市供水网络建成及水资源的整合,原有的众多小型水库功能已发生转变,由原有的灌溉与供水转变为单一的防洪功能。一方面,造成水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水库功能转变降低管理者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使得水库陆域及水域空间均未得到有效管控,填库,占库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条件[1]。
依据深圳市治水提质、海绵城市、生态文明及美丽深圳等规划建设需求,立足整合“水库、湿地、绿地”资源,优化水环境生态功能,通过提标改造净化水质,增加河道补水,同时建设具有生态人文特质、示范引领作用以及辐射价值的水库工程,与生态保护区的功能融合,对非供水水库实现空间管控和保护,实现安全、健康、多功能性的生态文明城市。
1 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1.1 基础条件薄弱
40年前,深圳市只是南国偏远的小渔村,可以说处处是良田,处处是稻香。改革开放的开山炮炸响了经济特区建设的号角。但起点低,基础设施薄弱,直到2002年随着最后一个以管理农业区域为主要功能的镇———沙头角撤镇设街道办,深圳的农村城市化才宣告结束,4.6万农(渔)民才改变耕作方式,陆续变成城市居民。
深圳全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部分为低丘陵地,间以平缓的台地;西部为滨海平原。其坡陡河短的地形特点,造成了年降雨量丰富,但可用的本地水资源量严重不足;而河道窄小,生态补水不足,生态调节功能缺失进一步凸显深圳市水生态方面存在的基础条件劣势。
1.2 城市化快速
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上千万人的国际化大都市,用“深圳速度”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奇迹。
但人口的激增给环境容量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2019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343.88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494.78万人,增长8.8%。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2.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二产业增加值1.1万亿元,增长5.0%;在深圳惊人的发展速度之下,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城市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集中场所,利用和消耗着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产生大量废弃或有害的污染物质,使城市环境的构成与状态受到破坏和污染。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偷排漏排,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使得水环境受到严重影响,水污染问题突出。同时在格式化的整治工程下,河道明显变窄,水面面积明显缩减,进一步影响水环境质量[2]。
城市化的另一显著特征是硬化面积增加、绿化面积减少。城市由于人口的涌入,住宅、商业建筑拔地而起,对原有绿地造成显著的破坏。以全国为例,近五十年来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几乎减少了一半,在我国典型特大城市,70%的土地被建筑物所占据,加上20%的大小道路,剩下的空地及绿地少之又少。
1.3 极端天气频发
全球气候变暖是本世纪最受关注的气候问题,其直接表现是气温上升,海水受热膨胀,冰川融化使得海平面上升。对于城市地区,“热岛效应”是气候变化的显著特征,城市热岛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气候变暖,下垫面的变化及人工热源的影响是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同时,气候变暖使得蒸发量的增加改变了原有的大气环流,大量极端天气及气候事故频繁发生。城市热岛的影响下易发生急对流天气,暴雨灾害及内涝问题频发,对城市地区的排洪防洪工作增加压力。
气候变化对于生物多样性也有明显的影响,由于气候变暖,破坏了生物自然的栖息与繁殖规律,据统计,哺乳类及鸟类灭绝种数均显著增加。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则表现为提早发芽和开花、推迟落叶和休眠,植物物种分布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植物多样性。
2 破解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
2.1 水资源短缺
2020年,深圳市缺水规模在6.9亿m3。按照目前的发展模式估算,即使不计入生态用水,到2030年缺水总量将达到8.9亿m3。必须通过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形成分质供水体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率等来从根本上解决水生态水资源的问题。
2.2 水污染突出
深圳作为经济和人口大市,生态空间和环境容量却相对较小,建成区密集,且目前城市仍处于开发建设活跃期,治理难度大。深圳市水质问题主要体现在河流中下游,水质问题十分突出且较难实现根本性改善。
2.3 生物多样性单一
林子种群单一,深圳林子主要以经济林为主。深圳市民人均绿地面积不足10m2。
2.4 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深圳市智慧水务建设仍处于初步阶段,与国际化创新城市的发展目标不相匹配,智慧水务建设有待全面推进。
3 共享水库空间
为化解深圳市水资源不足、分散型中小水库供水保证率低等不利因素,提出了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西江引水工程),实现东西两个境外引水项目,互为备用,彻底改变深圳供水格局。详见图1。
西江引水工程旨在解决深圳、东莞、广州南沙等地发展缺水问题的同时,有效改变以往受水区单一供水格局,提高城市的供水安全性和应急保障能力,对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将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战略支撑。西江引水工程从西江干流——顺德的鲤鱼洲取水,经三级泵站加压,分别输水至广州南沙、东莞、深圳,可保证深圳市长远的水资源需求。西江引水工程已于2018年底全面开启,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为深圳市增添约7亿m3优质水源。
图1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图
为此需深入研究分析西江引水启用后,对深圳市水资源的保障、供水安全及水生态价值带来的变化,并相应优化和调整全市供水系统。随着供水安全的提升,水库及中小河的流防洪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区域防洪体系进一步健全,河道旱季补水量增加,水环境质量得到提升,生态环境将趋于健康发展。
根据深圳市水库工程优化调整工作方案,确定45座供水水库功能不变,调整21座水库为备用水源,改变94座小型水库功能为非供水水库,为河道防洪和生态补水等综合利用提供了可能。
3.1 理顺管理,创新管控
全面梳理与水库空间有关的管理部门、条例和法规,清理相互冲突和不切实际的内容,提升管理的有效性。有利于市民共享山水资源。有利于水库空间及资源的有效管控。有利于深圳市重大基础设施和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创建绿色、开放、共建、共享、共管的空间管控机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和解决主要问题,需要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空间和高品质的生态空间。而深圳外部空间有限,内部共享生态空间开发利用尤显重要。在城市建设方面着力于旧城改造,在城市生态品质建设方面着力于有序、科学、合理释放水库生态空间,从而满足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需求、满足保护生态多样性的需求、满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求、满足建设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需求,满足建设海绵城市和治水提质的需求。
3.2 释放水库生态空间,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深圳市土地面积1997km2,常住人口1138万人,总人口近2000万人,10015人/k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足10m2,多年来,深圳的公园、绿地也在不断增加,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0.92%和45.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45m2。),山水资源享用面积更低。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面积为974km2,非供水水库约85%在生态控制线范围内。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图,见图2。
图2 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图
通过对非供水水库湿地性能、价值以及辐射能力的评价,借助于工程和非工程生态技术提升湿地内涵及外延,提出这些水库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定位,保障水库所在流域治理的长期效果。
这些水库可朝着功能型、生态型、共享型三型一体的水库方向发展,这样的水库是生态系统安全、健康、多功能的综合载体。将有利于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美丽深圳;有利于广大市民共享山水资源;有利于水库空间及资源的有效管控,同时也有利于水库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实施河道补水,加快海绵城市建设。
3.3 规划先行,示范建设
在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五年建设期,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和政府各部门专项规划,用两年的时间开展“城市水库空间生态价值及水库湿地综合技术研究”等一批课题,编制形成一个“水库绿色空间、生态空间、共享空间建设规划”及其实施方案。随后用两至三年时间建设1-3个示范项目。
4 结 语
深圳的城市规划总体目标是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水生态文明是其中重要的指标之一。水生态文明建设,希望在水,关键在水,瓶颈也在水。深圳市作为一个缺水的城市,通过境外引水,优化供水布局,实现中小型水库的共享生态空间,用好每一滴水,保护好每一汪水,最大效果的发挥其生态价值。
以水库水环境为重要节点,积极建设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人工湿地和调蓄湖等,丰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将深圳建设成“青山绿水、河海安澜、岭南文明”的现代化城市。
通过相应的工程建设,不仅有力地保障了城市居民对于防洪安全、水质安全的基本需求,而且满足对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等方面的更高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