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挖太行山康养资源 培植邢台旅游产业新动能

2021-10-23陶斯明陈振洋李青影

旅游纵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康养旅游红色资源

陶斯明 陈振洋 李青影

摘 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康养产业成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康养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利用邢台太行山的红色资源、中医药文化资源构建特色康养产业,助力邢台太行山文旅产业提档升级,培植邢台旅游产业新动能,为“十四五”期间邢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红色资源;中医药资源;康养旅游;旅游产业新动能

中图分类号:F592.7;F71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多,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与之相伴随的养生、康养产业将面临井喷式的发展机遇。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共同发布《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明确指出到2035年,太行山成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展示国家形象、彰显文化自信的标志性山脉和国际知名的山岳型旅游目的地[1]。这为太行山沿线,拥有丰富文化、自然、红色旅游资源的邢台市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整合多种资源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康养产业,将为邢台市“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提档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一、市场及目标客户分析

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以上人口为26 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2010—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2]。2018年,中国康养产业产值超过6.85万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2%。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千亿级康养需求驱动的蓝海市场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川渝区等四大康养辐射片区。2019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94 071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9.49%;旅游业总收入为19 854.81亿元,共接待旅游人数135 078万人次,其中接待境外旅游者755万人次[3]。邢台地处京津冀片区、交通发达便利,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特色康养产业的市场潜力巨大。

二、邢台康养旅游特色资源

邢台太行山旅游资源分布于邢台市信都区、内丘县、临城县、沙河市,其中以太行山为主题的AAAA级景区13个,红色资源、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优势显著,面向京津冀以红色文化资源为核心,以太行自然环境为依托,以康养产业为抓手,以中医药文化、传统文化为助推力,实现红色生态、山水生态、文化生态、中医药文化联动发展。

(一)红色资源

《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中指出:太行山是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标志性山脉旅游区。太行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太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以及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展现。抗日军政大学曾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在浆水一带办学,八路军被服厂、兵工厂曾经设立在邢台太行深山峡谷中,冀南银行行长高捷成牺牲于内丘白鹿角,八路军129师新十旅范子侠旅长血洒沙河柴关[4]。前南峪村不仅保留着“抗大”的遗址和故事,而且还有“太行新愚公”李保国的光辉业绩,将荒山秃岭变成“山顶洋槐戴帽、山中果树缠腰、山底梯田抱脚”林木覆盖率90.7%,植被覆盖率94.6%的生态观光旅游区。2018年落成通车的邢台“抗大路”,沿线经过浆水镇、龙泉寺乡、西黄村镇3个乡镇和38个行政村,串联8个景区,是邢台市传承弘扬“太行精神”、民族精神的一项特色工程,不仅激活了沿线景区的交通,而且带动了周边村镇农产品销售,有利于推动太行山地区乡村振兴和资源经济转型,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邢台太行山的红色资源充分展现了太行精神所蕴含的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伟大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传承好太行精神,讲好太行故事,打造中华民族精神高地。

(二)中医药资源

2019年,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会同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3部门联合印发了《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扁鹊计划”》,提出了重点实施中医药文化挖掘整理等五大行动,到2025年,初步形成以扁鹊文化为核心,融合燕赵医家流派文化元素,集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研究开发、创新利用于一體的河北中医药文化体系[5]。2019年邢台市内丘县成功承办全国第三届中医药文化大会,集中签约18个项目,总投资额为67.31亿元,涉及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同年,内丘县出台了《太行山扁鹊中药材经济核心示范区建设方案》,大力推进太行山当地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内丘县瞄准大健康产业,正在建设的扁鹊康养示范基地,包含国际中医理疗康养综合体、扁鹊文化苑、鹊山百草苑、文艺康体苑等一系列项目,将以看病、康养、宜居为主题,以招医、养医、兴医为基础,以国医大师进驻坐诊为手段,以民间名中医常驻为支撑,着力打造“全国中医根据地,古今扁鹊生活区”。

开发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康养主题旅游,可以依托邢台特色中医药产业优势,围绕“太行山”核心景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开发精品民宿和度假酒店等山地度假旅游产品,积极引入医疗、康养、保健等新业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打造全国知名的山地康养旅游基地和康养度假胜地。

(三)自然与文化资源

邢台太行山系列景区位于太行山脉中段,不仅建筑风格独特、地质特点鲜明,而且历史悠久,有很多可挖掘的历史文化典故,体现了中国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为康养产业开发提供了自然、文化资源。在邢台太行山区流传着周公东征、张果老、鬼谷子、庞涓、黄巢起义等传说。邢台县周公村大小桃花村一带的周公与桃花女传说,桃树坪的跳黄河民俗,沙河市樊下曹一带的“拉死鬼”,彭硇一带的“抬九爷”,十里亭的藤牌阵,内丘交台一带的打扇鼓等等,都是传承悠久的民俗文化遗产[4]。邢台市打造特色康养产业过程中,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品质,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双向融合、相互促进。要发展文化和旅游融合重点业态,打造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载体,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相关领域融合发展[6]。

邢台太行山系列景区拥有独特的地质环境、自然景观,适合开展徒步、登山、攀岩、观光等旅游项目,其中邢台峡谷群具有垄断性石英砂岩峡谷群和典型性的嶂石岩砂岩地貌特点,在全国山岳型旅游区中独树一帜。邢台天梯山景区、崆山白云洞景区,具备北方罕见的喀斯特地质景观、洞穴岩溶景观。独特的地质环境不仅具备较高的科研价值,也是吸引北方游客的一个重要亮点。

近年来,邢台太行山区域涌现大量生态农业产业园,如前南峪生态农业产业园、沙河红石沟休闲生态农场、河北金沙河面业集团开发的红树岭项目,集生态农业种植、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此外,近年来还出现很多以游客参与为主的生态农业基地,邢台太行山区成熟的生态农业发展也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托。

三、构建特色化康养旅游,培植邢台旅游产业新动能

在2020年河北省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旅、体育、家政、物业、寄递等服务业,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在丰富的红色资源、自然文化资源、中医药资源的基础上,邢台应抓住“十四五”发展契机,将康养产业作为提升太行山旅游产业品质的重要抓手,开发“红色资源+中医药文化+自然文化生态+旅游”的康养产业新模式,优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形成多点支撑、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推动区域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健康产业协调发展,利用京津冀优势资源,打造邢台经济发展新亮点。

(一)将康养产业作为提升太行山旅游产业品质的重要抓手

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很多在邢台太行山旅游的65岁以上游客对太行山旅游餐饮、住宿等方面的服务接待能力并不满意,游客希望能够短期住在山区里体验红色文化、感受自然风光,实现康养目的。近年来,高端度假酒店、特色民宿的出现,虽然满足了部分高端客户的康养需求,但是在文化内质、特色呈现上仍然有明显不足。邢台太行山旅游产业发展受季节、气候限制较大,回头客较少,难以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开发特色康养产业将能有效解决太行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人口就业等问题,并且随着目标客户健康意识的提高、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康养产业具备广阔市场前景。

(二)构建“红色资源+中医药文化+自然文化生态+旅游”康养产业模式

第一,当地要利用现有优势,围绕自然文化资源、休闲农业,主打黄金季节康养模式。转变景区经营思路,改变门票单一营利方式,提升住宿、餐饮、交通方面的接待能力,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在景区黄金季节(3—11月)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加游客的重游率,留住客户脚步。

第二,要开发“红色资源+旅游”新模式,打破旅游季节限制,打造运动康养、精神疗愈康养新亮点。例如,从抗大路到前南峪纪念馆,客户在学习抗大精神理想信念、参观李保国感人事迹的过程中,能够实现“精神疗愈”康养效果。开发徒步、自驾等“红色”旅游路线,打造红色康养小镇、面向不同年龄层次游客开展主题康养夏令营,亲身体验“抗大”生活,感受抗大精神,学习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实现精神疗愈。

第三,打造中医药养生新亮点,为客户提供疗愈与研学相结合的康养体验,健康一点、学会一点、带走一些。以现有的中医药产业链为依托,围绕“医疗+养生+酒店”三大要素打造康养基地,携手专业中医资源,以中医药调养、推拿、针灸、茶道、食物养生等为手段,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有针对性的功能调理,让客户在重获健康的同时,学会一些中医药文化常识,带走一些中医药产品,让客户达到身体疗愈康养、研学康养双重目的。实现以康养产业带动邢台旅游产业、中医药产业、服务行业的新发展。

第四,利用现有红色资源、自然文化资源、中医药资源构建养老型社区,打造太行山特色康养基地。针对老龄化社会以及客户的养老康养期待,在养老型社区中重点打造3个维度的特色,首先在健康保障方面,开发科学饮食、中医药、专业医疗、专业运动养生等度假模式,利用太行山独特的自然环境、优质空气质量提升客户体验;其次在精神疗愈方面,利用太行特色红色资源、文化资源,鼓舞人心;最后,利用人文资源通过冥想、瑜伽、禅修、武术、太极等方式达到康养目的。要逐渐形成特色康养旅游业态与观光、度假、体育旅游、研修旅游等旅游业态的产业联动,实现与本地医疗业、绿色有机农业、养老产业等融合发展[8]。

四、结语

邢台市信都区太行山区拥有优质的自然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在“十四五期间”应把握契机,加强政府指导下的协同合作,提升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康养产业发展质量,促进多种产业融合发展,让康养产业成为激活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新动能,实现邢台太行山文旅产业提档升级,为“十四五期间”邢台地区经济发展做出实质贡献。

參考文献

[1] 社会司.一图读懂《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规划(2020-2035)》[EB/OL].(2020-10-22)[2021-08-19].https://www. ndrc.gov.cn/xxgk/jd/zctj/202010/t20201022_1248759. html code=&state=123.

[2] 林宝.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内涵、目标和任务[J].中国人口科学,2021(3):42-55.

[3] 周圩,孙东亮,孙彤.京津冀协同背景下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1(11):164-168.

[4] 李振旭.邢台中太行自然历史文化特征及发展太行山区旅游的措施建议[N].邢台日报,2017-08-31(6).

[5] 唐宝水,梁雪,张新.邢台中医药健康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探究[J].当代旅游,2021(14):34-3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EB/OL].(2021-06-04)[2021-08-19].http://zwgk.mct.gov.cn/zfxxgkml/zcfg/ zcjd/202106/t20210604_925006.html.

[7] 人民雄安网.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 OL].(2020-11-17)[2021-08-19].https://baijiahao.baidu.com/ s id=1683577449472005373&wfr=spider&for=pc.

[8] 人民网.国家旅游局发布《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EB/OL].(2016-01-08)[2021-08-19].http://culture.people. com.cn/n1/2016/0108/c172318-28030008.html.

猜你喜欢

康养旅游红色资源
康养旅游的特征与差异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舟山康养旅游基地建设研究
石柱县康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问题研究
“大众旅游”背景下康养旅游的研究
浅析特色旅游开发
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为何丰富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