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密度”概念教学再探析

2021-10-23董慧曹小利

中学物理·初中 2021年10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密度

董慧 曹小利

摘 要:初中物理“密度”概念的学习一直是个难题.本文通过对初中生密度概念理解的测试、分析,发现教师仅采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这种量化的方式建立密度概念,不足以使学生理解密度的内涵.本文结合物理概念形成条件和建构主义理论观点,分析学生理解困难的原因,并基于物质微观结构,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课堂教学实施和教材修订提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密度;概念理解;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20-0012-03

作者简介:董慧(1982-),女,河南南阳人,博士,研究方向:物理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

曹小利(1986-),女,河南郑州人,硕士,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研究.

初中物理密度概念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因其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相当困难,不少物理教师困惑于寻找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且一直以来,该概念的教学方式单一,有不少学者也从不同视角、不同的“切入点”展开详尽的分析,但基本都是按照教材安排,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建立密度概念.而笔者认为,物理初学者对新知识的建构多以生活经验和对世界的感知为基础,教师仅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不足以让学生理解密度的内涵,因此,本文从物质微观结构入手,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此进一步探索.

1 初中生对“密度”概念理解偏误的测试

1.1 对“密度”概念理解的两个偏误

笔者对郑州市某中学(成绩在郑州市排名中等偏上)八年级三个班共160名学生进行课后测试,结果(见表1)显示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存在两个问题:不能正确理解“密度、质量、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正确分析“物质密度大小的变化”.

1.2 理解偏误的主要原因

1.2.1 探究实验中,“质量和体积”两物理量“干扰”学生对密度内涵的理解

教材按照“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给出概念”的思路安排教学.(教师按此安排授课)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得出结论并给出密度概念和计算公式[1],如图1所示.

此过程用量化的方式探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是定值”,看似直观、逻辑清晰,但学生在对密度性质的理解中,质量、体积两物理量也有干扰作用.学生疑惑:通过探究质量、体积的关系而得的密度概念,怎么又与二者无关?同时,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仅根据“同与不同”理解“物质的属性”有一定难度.可见,教师仅采用定量研究还不能使学生正确清晰地理解密度概念.

1.2.2 “利用公式分析、推断”,对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要求偏高

教材在“质量与密度”这一章的最后一节“密度与社会生活”中,采用“想想议议”的形式,通过两个小实验解释“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并得出结论(见表2)且推广至固体、液体[2].

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对“利用公式分析推断”属于认知过程维度中“应用、分析”层次,超出“理解”的认知要求.笔者曾在课上对此问题做过调查,问:橡皮膜为什么会凸起来?答:因为体积变大了.追问:密度如何变化?学生疑惑:不变?引导:试着用我们学过的密度公式来分析.学生一脸迷茫.可见,对八年级学生而言,“利用公式分析推断”的认知要求偏高,且不易想到.

2 “密度”概念教学方式选择的理论分析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是观察、实验和思维相结合的产物[3].物理概念的建立需要明确“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并通过观察、实验和思维相结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建立密度概念的过程中,学生要有“微粒(分子或原子)”和“疏密”的感性认识,从而获得“密度”的感性认识,进而明确“密度”的本质属性,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1 利用先拥经验,获得对密度的感性认识

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质量的度量”,即物质单位体积内的质量[4].物质由粒子(分子或原子)组成,则物体的质量就是其所含粒子的总质量,受“粒子数量和其自身质量”影响,又因粒子自身质量很小(不同物质间相差不大),所以物体的质量主要受“粒子数量”影响.牛顿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5]中也明确定义了物体的静质量,即质量是“物质之量”,并指出“物体的体积越大,所包含的粒子数越多,其质量就越大”,由此可见,物质的质量主要受“組成物质的粒子的数量”影响.而在单位体积内,粒子间距决定粒子的数量,间距大,数量小,间距小,则数量大.因此,物质的密度主要受“粒子间距”影响,即物质的密度反映“粒子间的疏密程度”.

而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已对物体的“疏密程度”具有清晰的认知,很容易理解“疏密程度”这一词汇的涵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先拥经验”,使学生在了解“微粒”这一微观概念的基础上,获得对微粒“疏密程度”的感性认识.

2.2 实现“观察、实验与思维”相结合,促进密度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概念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思维加工是概念形成的主要活动,感性认识是思维加工的基础.而思维加工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需要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感知,获得感性认识,再经探究、实验等手段,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此过程中,刺激、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加工是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采用观察、实验、探究等多种手段,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刺激学生的思维,促进密度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 对课堂教学的实施建议

依据以上测试及分析,本文对此概念教学提出不同的视角——从物质微观结构入手,感知密度;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解密度.教学思路如图2所示.

3.1 获得感性认识:呈现物质内部微观结构图,帮助学生获得密度的感性认识

呈现放大倍数相同的两种物质(木块和铝块)的内部微粒结构图(可以在教材上呈现,也可以是授课教师在课堂上采用PPT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物质的微观结构,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先拥经验”(对“疏密程度”的认识)获得对物质密度的感性认识.用此方式引入“密度的大小”,直观、形象地展示物质的内部微观结构:对于不同的物质,组成该物质内部的微粒间距不同,其实质是密度大小不同.

有了对密度的感性认识,即明白“密度的大小与组成物质粒子间的疏密程度有关”,因此,外界环境条件不变,粒子间的疏密程度则不会改变,密度大小也不改变,从而澄清“密度大小与其自身质量和体积”无关,与“外界环境条件”有关.而什么因素会影响粒子间距?“外界环境条件”具体指什么呢?联系分子热运动相关知识进一步探讨,该问题不难理解,这样从定性的角度解决“影响密度大小的因素”是外界环境条件,而非质量、体积.因此,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

依据对密度的感性认识可进一步分析:密度小的物质,其粒子间距大,相同体积内粒子数量少,质量就小;反之,质量大.可见: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大小受其自身密度大小的影响,即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密度小的质量小,密度大的质量大;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密度小的体积大,密度大的体积小.

此环节,学生观察物质的微观结构,结合“先拥经验”,获得密度的感性认识,为获得密度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其中,明白“密度的内涵指粒子间的疏密程度”是理解密度概念的关键.

3.2 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作定性分析(探究“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大小”与“物质的密度”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密度的概念

在科学课堂上,学生总是答错“棉花与铁哪个重”的问题,仔细分析其原因,在学生的直觉中,根据先拥经验,已经有“物体的‘轻‘重与物质的某种特性有关”的意识,但疑惑于内在实质.笔者曾在“密度”课前做过测试,问: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哪个重?部分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铁重.追问:怎么理解?回答:铁的密度大(通过预习,知道了密度).追问:你的意思是“因为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所以铁的质量大”喽?回答:是的.可见,学生认为“物体的质量大”是因为该物质的密度大,可以看出他们已有“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其密度有关”的意识,但没有统一的比较标准(控制变量).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问题放入真实情景中.利用上述呈现粒子内部结构的两种物质,提出问题:体积相同时(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铝块),谁的质量大?该问题强调两种物质的密度已知且不变,“体积相同”统一了比较标准.学生经过猜想、探究实验(如图3所示),得出结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体,粒子间距大的物体质量小,粒子间距小的物体质量大.

进一步提问:若使二者质量一样大,需要怎样操作?该问题同样强调两种物质的密度已知且不变,探究与操作也很简单,只需一架天平,左盘放一个铝块(密度大约2.7g/cm3),右盘中放入合适数量的木块,使天平平衡,大约五个木块(密度大约0.54g/cm3)与一个铝块质量相同(如图4所示),可以直观地发现: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粒子间距大的体积大,粒子间距小的体积小.

以上两个问题及实验,都强调两种物质的密度已知且不变,而质量和体积会因密度的不同而变化,即:体积相同时,物质密度大的质量大;质量相同时,物质密度大的体积小;而对于同种物质,质量增加,是因为体积增大,而非密度变化(同种物质,质量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体积随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走出上述问题中“‘物体的质量大一定是因为该物质的密度大”的误区,进而排除“轻”“重”问题对学生的困扰.

3.3 学生通过定量研究(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密度的概念

概念是对感性材料抽象概括的结果,是理性认识的开始.学生要形成概念,就要从对密度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上述对密度的定性研究中,学生已有“同种物质的密度是定值,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的感性认识,现需采用定量研究将其验证,笔者用铝块和木块按教材的安排实施探究实验,用“量”的研究验证“质”的分析,进一步理解密度.除此之外还需引导学生特别关注:同种物质,当质量增大时,体积随之增大;当体积增大时,质量也随之增大,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密度)始终不变.即“同种物质,质量变化是因为体积的变化,体积变化是因为质量的变化,而密度始终不变”,强调密度的大小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同时采用比值定义法总结出密度的定义及表达式.

4 对教材修订的建议

在不影响教材整体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密度概念的教学建议,笔者对教材修订提出两点具体的建议.

4.1 “质量”概念之后添加“物质构成”的相关内容

在以上教学方式选择中,要使学生获得对密度的感性认识,需先了解微观粒子的相关知识(如:物质的组成、内部结构等),因此,“物质的构成”应在“质量”一节中简单介绍,可作为“小资料”内容.即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2012年版)物理九年级中的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部分“物质的构成”的第一段,可作为“小资料”内容,安排在“质量”一节中“质量”概念之后,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密度之前明白“物質的组成”,为获得密度的感性认识奠定基础,同时也对质量的概念形成了更深的认识.

4.2 “密度与社会生活”安排在“测量物质的密度”之前,“密度”之后

学生在密度概念的学习之后,紧接着学习密度的简单应用(“密度与社会生活”),趁热打铁,有利于对密度概念更深的理解.学生在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之后,可以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实验现象,更好地解释“密度与社会生活”中的演示实验,理解“温度改变物质的密度”这一性质的实质.因此,“密度与社会生活”的内容应安排在“测量物质的密度”之前,“密度”之后,即:“质量与密度”这一章的第4节与第3节调换位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闫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吴华芳.以“物质的密度”教学为例谈物理概念的教学策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23):21-22.

[4]赵亚萍,赵玉萍,邢红军.论密度概念引入方式的科学性——与“基于学习心理学视角分析‘密度教学的引入方式”一文商榷[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49(25):55-57.

[5]刘紫微,魏舜芷,陈刚.基于学习心理学视角分析“密度”教学的引入方式[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21):34-36.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密度
巧用浮力知识测量密度
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第4讲 质量和密度专题复习
“密度”练习
密度的应用趣谈
密度的不变性与可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