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探究

2021-10-23袁媛李馨华崔醴元

商业文化 2021年26期
关键词:法治基层群众

袁媛 李馨华 崔醴元

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在国家治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乡村与社区的社会治理能力提升,乡村与城市的治理基础才能更加夯实。本文将从我国社会治理的现状出发,探讨在新的政治环境下,如何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下沉到“城乡社区”(2014)。“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2020)但是在目前的基层社会治理系统中,由于管理人员认识不到位、管理方式不合理、社会治理主体过于单一等因素,导致我国部分地区的社会基层治理比较落后,不能满足人民对于政府的期望。需要有效通过“数字治理”等方式,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治理水平。

创新社会基层治理的价值

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诸多障碍,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社区乡镇政府的治理资源匮乏。基层社会治理,是指“基层社会治理的共同体”在治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乡镇政府通过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共同体完成向基层党组织、社群组织借力”,同各个治理主体协同有效配合,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涉及面广,下沉越细微,人员参与越广泛,对基层百姓的生活影响越大。

首先,基层社会治理是整个社会与国家实现有效治理的基础。伴随着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近年来城市的发展水平不同。社区是为人民服务的最小单位,对城市提高城市人民生活发挥着重要的责任。基层治理服务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乡镇人口仍占据着较大的基数,只有基层治理下沉到乡镇一级,才能进一步化解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的现实矛盾。众多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都需要基层治理机构的有效运行,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需要理论创新的指导。基层治理方式的更新,也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

从整体上看,社会治理薄弱的主要环节集中在基层社会治理。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主体比较单一、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不浓,基层群众对于政策治理的配合度不高都是基层治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只有凝聚人民的力量才能解决社会矛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有利于提高相关部门为人民服务的水平,获得人民的支持与理解,提高相关部门的公信力。基层治理机构与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体层治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

基层治理的困境

政府履职协同不到位

政府履职协同治理不到位。群众面临的问题往往不是一个单位能够自主解决的,需要多个单位之间的协同治理,但是各单位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反而存在互相推脱责任的现象。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只有各个部门协同合作,才能缩短百姓解决问题的路径,提高治理效能。

基层治理基础薄弱

党建引领社区、乡镇府、社会团体等协同发挥基层治理作用,党建引领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当今社会思想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基层群众的思想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需要更加扎实地开展,赢取百姓更广泛的支持。基层工作力量不足。群众无小事,解决问题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社会治理资源明显不足,力量较小。治理主体单一,目前还是以政府的治理为主,需要更多更有效地吸引、组织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共同治理。

法治建设不完善

基层干部的法治意识不足,对于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不够。群众工作能力还有待提升,有时扮演"和事佬"的角色。缺乏创新社会治理的意识,学习提升处理问题的方式。个别群众法律意识淡薄,通过激烈的方式表达诉求,这也间接反映出了法治环境仍存在不完善的情况。

基层治理的机遇

国家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摆在了重要议事日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通知。各个地方政府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成果。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社会整体处于稳定发展的阶段。我国对于新时期的主要矛盾有清醒的认识,对于社会治理提出了更多的构想和理论,为我国开展治理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国家对于基层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地方政府开展活动提供了政治支撑。

“数字治理”扩展治理的手段

移动互联网和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媒体技术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扩展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模式。国家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建构和实施“数字治理技术”,在基层治理过程中产生“数字信息”。微博和微信已经成为开展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平台,短视频在近年来也成为政务信息的传播平台。网络舆论成为重要的沟通平台。网民的意见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见解。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虽然国家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基层社会治理中仍然有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部分。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基层治理机构为人民服务的力度和质量,比如说医保和养老保险,在传统时期只有到相关部门才能完成,并且程序烦琐,费时费力,现在只需要打开手机App就能处理相关业务,便捷了人民的生活,提高了基层治理机构的办事效率。

人民素质不断提高

我国进入新时期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国民素质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重点在于对人的治理。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群众的精神素养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中有了更多的意义,丰富多样、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文化建设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大家的文化素养。人们在潜移默化接收文明理念和文明意识的熏陶,使得社会的风气更加清明。同时由于我国不断开展普法活动,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有所提高,虽然闹事现象仍然存在,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基层群众对于法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探讨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积极使用政务新媒体

进入新媒体传播时代,简洁、准确、高效而有趣味的信息,更有利于传播基层社会治理中提高与人民的互动是有效传达政府信息的重要方式,政务新媒体以民生新闻为主,重在解决民生议题。社交媒体时代的主要受众以年轻人为主,刻板的单向宣传不适应年轻人的诉求。政务新媒体更新方法,才能更好地与受众加强沟通,增强信任。

基层政府优化治理模式,积极使用新媒体与百姓沟通民意民情。政府通过微博和微信平台,推行电子政务,快速发布信息,与群众加强互动。政务新媒体发布信息要实现从宣传到沟通的转变,做出有人情味的新闻产品,赢得群众的信赖。

转变治理理念注重开放共治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广泛的社会力量共治,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新时期政府要转变治理理念,构建开放共治的新型治理体系。倾听群众呼声,进一步组织公众参与,提高基层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人民建言建策是推动创新基层治理的有力手段。

加强法治建设强化法治引领

构建法治国家的目标,我国是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理的社会主义国家,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两种重要手段。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就要加强法治建设,让规则意识融入每一个人的脑中,让法律内化成为人民的信仰。首先国家要加大普法活动的力度,将普法活动加入扶贫工作中,构建文明乡村和城市,真正提高基层百姓的法律意识,在服务中普法,在普法中服务。其次要提高基层治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基层服务的水平,也要加强对于政府人员的监督,提高基层服务人员的责任意识。

基层治理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秩序的正常运行,但是社会的发展中也伴随着一些矛盾,基层社会治理机构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充分利用技术红利,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基础做好根基才能稳定,要在基层治理的基础上提高国家的建设水平,解决社会矛盾,为我国时间和谐社会的目标奉献新的智慧。

(山西临汾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法治基层群众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基层巡览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