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会城市分化发展态势与区域影响
2021-10-23宋迎昌
宋迎昌
【关键词】区域经济 省会城市 发展格局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省会城市的分化发展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对省会城市的分化发展及其区域影响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多措并举、因城施策,积极探索以省会城市健康发展带动省域经济发展之路。
我国省会城市分化发展的总体态势
自2011年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进入6%—10%的中高速增长区间。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以及要素禀赋和发展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我国省会城市发展呈现出有快有慢的分化态势。以市域GDP来衡量:2010—2019年,增量最大的十个城市分别是广州、成都、武汉、南京、郑州、长沙、合肥、福州、西安和杭州,增幅最大的十个城市分别是贵阳、合肥、成都、昆明、福州、武汉、西安、郑州、海口和南京;以市域人口数量来衡量:2010—2019年,增量最大的十个城市分别是成都、合肥、济南、西安、广州、杭州、贵阳、长沙、南京和南宁,增幅最大的十个城市分别是合肥、济南、成都、贵阳、银川、西安、广州、杭州、海口和长沙;以市域GDP的全国排位变化来看,2010—2019年,排位上升的有郑州、合肥、南京、福州、兰州、西安、成都、贵阳、昆明和南宁10个城市,下降的有哈尔滨、长春、沈阳、石家庄、呼和浩特、济南、杭州、海口和西宁9个城市;以市域城镇常住人口的全国排位变化来看,排位上升的有呼和浩特、石家庄、济南、合肥、西安、杭州、广州、贵阳和银川9个城市,下降的有哈尔滨、长春、沈阳、太原、郑州、南京、南昌、长沙、武汉、福州、海口、昆明和乌鲁木齐13个城市。
综合上述多项分析指标可以发现,2010—2019年,全国层面省会城市发展格局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经济率先发展起来的广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等城市经济地位依然稳固,多项指标依然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的前列;经济发展快速崛起的城市有郑州、西安、合肥、长沙、福州和贵阳等,地位下降明显的城市有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和石家庄等。
我国省会城市分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是东南沿海地区省会城市的经济实力依然强劲。2010—2019年,广州市域GDP总量和增量一直雄踞中国省会城市第1位,从未被超越;2019年南京市域GDP总量排名第4位,杭州第5位,福州第9位。这些情况说明,东南沿海地区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地位依然稳固。
二是中西部地区一些省会城市异军突起。郑州、合肥、西安、长沙、贵阳等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迅速崛起,基本扭转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经济和人口向东南沿海地区单向聚集的“孔雀东南飞”格局,区域相对均衡的发展格局有望形成。
三是东北地区省会城市整体不尽人意。哈尔滨、长春、沈阳的市域GDP排位和市域人口数量排位两项指标都下降,市域人口数量甚至出现负增长,表明东北地区的省会城市发展进入衰退阶段。
四是南北方省会城市发展分化格局突显。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划分依据,位于南方的省会城市有南京、合肥、武汉、成都、贵阳、昆明等14个,位于北方的省会城市有哈尔滨、长春、沈阳、石家庄、济南、郑州、太原等13个。在市域GDP全国排位上升的10个城市中,南方地区有7个,北方地区仅有3个;在下降的9个城市中,北方地区有7个,南方地区仅有2个。
五是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省会城市发展差距趋于缩小。按照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划分,我国东部地区的省会城市有沈阳、石家庄、济南、南京、杭州、福州、广州、南宁、海口9个;中部地区的省会城市有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太原、郑州、武汉、合肥、南昌、长沙9个;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有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成都、贵阳、昆明、拉萨9个。在市域GDP全国排位上升的10个城市中,东部地区有3个,中部地区有2个,西部地区有5个;在市域人口数量全国排位上升的9个城市中,东部地区有5个,中部地区有3个,西部地区有1个。整体来看,东中西差距正在缩小。
六是市域GDP和市域城镇常住人口全国排位前十的城市名单整体稳定,个别城市有进有出,排名有进有退。2010年市域GDP全国排位前十的城市有广州、杭州、成都、武汉、沈阳、南京、长沙、郑州、济南、哈尔滨,2019年该名单变化为广州、成都、武汉、南京、杭州、郑州、长沙、合肥、福州、济南。新进入名单的有合肥和福州,退出名单的有沈阳和哈尔滨,排名上升的有成都、南京和郑州,排名后退的有杭州和济南;2010年市域城镇常住人口全国排名前十的城市有广州、成都、武汉、哈尔滨、杭州、南京、西安、郑州、石家庄、沈阳,2019年该名单排位变化为成都、石家庄、西安、广州、哈尔滨、武汉、郑州、济南、杭州和南宁。新进入名单的有南宁和济南,退出名单的有南京和沈阳,排名上升的有广州、西安和石家庄,排名下降的有哈尔滨、武汉和郑州。综合两项指标来看,位次上升较快的城市有合肥、福州和西安,位次下降较快的城市有哈尔滨和沈阳。
我国省会城市分化发展的基本类型
省会城市是省域经济发展的中心,肩负着带动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省会城市发展和省域经济发展是否协调,是判断省会城市和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省域层面可以将省会城市发展划分为六种类型:第一种,省会城市走强,省域经济也走强。意味着做大做强省会城市带动了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双赢”(这是最理想的发展类型);第二种,省会城市走强,省域经济走稳。意味着省会城市走强,但省域经济既没有走强,也没有走弱,说明省会城市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并不强;第三种,省会城市走强,省域经济走弱。意味着做大做强省会城市并没有带动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反可能挤占了其它城市的发展资源,导致省域经济发展缓慢(这是一种“单赢”的发展类型);第四种,省会城市走弱,省域经济走强。意味着省会城市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但是其它城市发展得不错,省域经济发展得较好(这是一种最不依賴省会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发展模式,省会城市的存在感不强);第五种,省会城市走弱,省域经济走稳。意味着省会城市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但省域经济既没有走强,也没有走弱,说明省会城市并没有影响省域经济发展;第六种,省会城市走弱,省域经济也走弱。意味着省会城市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省域经济也没有发展起来,省会城市和省域经济都没有存在感(这是一种“双输”的发展类型,也是最不理想的发展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