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拯救滇金丝猴 先改变人的生计

2021-10-23杜玮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38期
关键词:猴群生计玉龙

杜玮

从丽江市区出发前往老君山,不到100公里的路程,开车要走两个多小时,山路蜿蜒。我的目的地玉龙县利苴村周边的林区,正是滇金丝猴老君山猴群的栖息地。老君山猴群是整个滇金丝猴群中最濒危的基因型,只有300只左右。

来之前,我得知此行基本不会见到滇金丝猴的真颜。过去几十年来,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索取和对环境的破坏,让滇金丝猴不断往高海拔迁徙,有的种群数量已急剧减少,甚至灭绝。虽然偷猎、森林砍伐现象如今已大幅减少,但放牧、采集等人类对林下资源的高强度利用,仍对滇金丝猴造成影响和侵扰。

根本问题在于当地民众的生计。到利苴村那两天,正值云南雨季,上山沿路塌方不断,巨大石头、土块滚落路边。利苴村村委会副主任跟我说,今年村里才有自己的挖机、铲车可以随时清理路障,往年疏通道路要一周左右。

利苴村民大多依山而居,居住海拔在2600米以上,当地林地多,耕地少,村民们只能“靠山吃山”。为了创收,每年雨季,村民都要冒雨走几个小时山路,去采竹笋、松茸菌。如果幸运,这两三个月的奔波能赚到上万元,相当于当地一户人家半年的收入。

对于生计改善,当地也想过办法。玉龙县林草局推荐当地民众种植过核桃、梅子。NGO也介入其中,开展过养蜂,成立农业生态合作社、销售农产品等项目,但效果并不明显。这其实也是全国多地为保护环境,找寻村民替代生计时面临的困境。一方面,要有专业技术力量参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民众一起去探索可持续的生计。而且,这一探索应是长期的,不能一阵风,不能项目资金一用完,专家就溜之大吉。另一方面,政府要真正负起责任,听取专家意见,统筹资源,调研市场需求,为村民生计找出路,而不能被一些老板、公司忽悠。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当地民众造血能力。

只有找到当地民众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护滇金丝猴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封面反馈

37/2021 總第1015期

@TT: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读者来信

《<监察法实施条例>如何强化法治属性?》

这很好,反腐反贪不能停在现职公务员上,退休了甚至是死了,对其腐贪也要追究,不能让退休退职成了免责的保护盾。(@康乐)

猜你喜欢

猴群生计玉龙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分析
猫 缘
月赚万元的茶叶包装骗局
印度猴群杀人母亲与4个孩子遇难
猴子吃灵芝
悬崖上的猴群
冰天雪地的生计与浪漫
从玉米到蔬菜:一个山镇生计变迁的文化生态解读
玩具店长
猴群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