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烟草病虫害种类及综合防控

2021-10-23张文梅张志高向妙莲王广利吴家展李小珍

生物灾害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烟区烟农病虫

张文梅,张志高,邓 懿,程 谦,向妙莲,王广利,吴家展,李小珍*

(1. 抚州市烟草公司广昌分公司,江西 广昌 344900;2. 江西省烟草公司抚州市公司,江西 抚州 344000;3. 江西农业大学 农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研究意义】烟草(Nicotiana tabacumL.)隶属茄科(Solanaceae),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中国南北各省广泛栽培。江西地处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北纬24°29′~30°05′,东经113°35′~118°29′,属典型的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1]。根据全国烟草种植规划,江西属东南烟区,是我国烟草种植最适宜的区域之一[2]。20世纪80年代,江西烟草发展迅速,逐步成为江西烟区的主要支柱产业和烟农的重要经济来源。据统计,1989年江西烟叶收获面积1.55万hm2,总产量39.30万担[3];2016年,江西烟草种植面积3.09万hm2,收购量达107.79万担(数据来自江西省烟草公司)。【前人研究进展】江西烟草种植区域主要包括赣州、吉安、抚州和上饶等烟区,由于集中连片连年种植和烟田管理措施的相对滞后,导致江西烟草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发生严重。齐飞等[4]通过普查,发现烟草花叶病、青枯病、赤星病和野火病,以及烟青虫、烟蚜、斑须蝽和地老虎在抚州烟田发生且为害严重。周泽科等[5]从江西信丰、广昌和峡江采集的烟草样本中分离出烟草青枯病病菌,该病菌与广东和云南样本分离的菌株具有近的亲缘关系。胡蓉花等[6]对吉安烟区赤星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研,明确不同年份、不同烟区以及不同土壤类型间,烟草赤星病的发生程度存在差异。【本研究切入点】目前已有多位研究人员对江西局部烟区病虫害种类进行了调研,明确了重要病虫害种类发生、发展与危害的信息。但江西气候环境复杂,烟草病虫害种类多样,且在烟区间存在差异,需要全面总结江西各烟区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在烟草上的发生特点,以此来提高烟区病虫害的管理水平。【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参考江西烟草病虫害文献,结合笔者对江西烟草病虫害的认识,分析江西烟草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病虫害种类,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为开展江西烟草病虫害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1 病虫害重要种类

烟草病虫害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烟草侵染性病害有68种,虫害200多种[7]。其中,为害重且经常发生的病虫害有:普通花叶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烟草蚀纹病毒病、烟草黑胫病、烟草青枯病、烟草赤星病、烟草根结线虫病,以及烟蚜、烟青虫[8]。江西烟区发生的病害19种,发生重;虫害主要有9种,整体发生轻。江西烟草具体病虫害种类及其发生特征如下。

1.1 病害

江西烟草发生的重要病害种类有19种。真菌性病害8种、细菌性病害3种、病毒性病害5种和生理性病害3种[3-4]。其中,烟草黑胫病、烟草赤星病、烟草青枯病、烟草野火病、普通花叶病毒病和烟草气候型斑点病等6种病害,在江西各个烟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生程度重,严重影响江西烟草的生产和烟叶的质量[9]。其它13种病害,多为区域性发生,对江西烟区的影响相对较小。

从发生区域看,南部烟区病害种类比北部烟区多,且发生重;从烟草生育期看,除烟草猝倒病和青枯病主要在烟草苗期发生外,烟草病害多在烟草成株期和近收获期发生(表1)。

表1 江西烟草主要病害及其化学防治

1.2 虫害

与病害相比,江西烟草虫害种类少,发生相对较轻(表2)。常见的烟草虫害有9种,即烟青虫、烟蚜、斜纹夜蛾、烟蓟马、斑须蝽、稻绿蝽、蛞蝓、蜗牛和小地老虎[9]。其中,小地老虎、烟蚜、烟青虫、斜纹夜蛾分布广、危害重,一般田块烟株虫害发生率为10%~25%,严重地块达50%以上,是烟区主要防治对象;其他害虫在小范围内零星发生,对烟田烟株为害不明显。

表2 江西烟草主要虫害及其化学防治

续表1 江西烟草主要病害及其化学防治

续表2 江西烟草主要虫害及其化学防治

2 发生原因

江西烟草病虫害的发生危害,与当地的气候环境、种植的烟草品种、烟田的种植管理以及化学农药的施用等密切相关。

2.1 气候环境适宜

江西气候环境适合烟草病虫害越冬、发生和发展。病虫源越冬阶段,赣南地区冬季最低温度为-3 ℃,持续时间短,各种越冬病虫源存活率高;赣北地区-9 ℃,持续时间较长[10],部分越冬病虫源死亡。这种气候环境,导致赣南烟区病虫害种类多、发生早、危害重,赣北烟区病虫害种类相对少,发生轻。烟草生育阶段,烟草为春季、夏季作物,每年3月上旬至7月中旬江西境内降雨连绵,温度多在20~30 ℃,适合各种烟草病虫害发生发展。例如,2014年7月上中旬,中上部烟叶成熟采收期,雨日多,温度适中,导致各大烟区赤星病集中爆发,部分田块上部叶片绝收[6]。烟草生育后期,境内与烟草相似的寄主作物种类如茄子、青椒、马铃薯和番茄等均广泛种植,为烟草上病虫害过渡到越冬阶段提供食物条件。

2.2 品种感病感虫

烟草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烟草属内有60多个品种[11]。江西烟区,近年种植的烤烟品种主要为K326、云烟87,少量试验品种,且产区单一,品种连续种植常见。K326属于中抗黑胫病,中感青枯病、赤星病,感花叶病、气候斑病;云烟87属于中抗黑胫病、青枯病,低抗赤星病,易感TMV。2013年7月上旬永丰县潭城乡村前约10.67 hm2连片示范区,烟草赤星病严重发生;而峡江、安福示范区,烟草赤星病发生较轻[6]。可能原因,烟草常见病虫害在烟田的发生,与烟草品种关系有所弱化;而受气象环境、田间管理,尤其是降雨和施肥的影响大。

2.3 管理措施粗放

烟草病虫害在江西烟区连年发生,田间监测与防控措施相对滞后。一是,江西省对烟草病虫害的调研和监测工作开展力度不够。全省烟草病虫研究的科研人员少,对烟草病虫害的分布特点和发生规律不清楚,或者部分烟区开展了一些田间调研监测工作,也存在烟草病虫害综合系统的调研数据仍然不足,制约了防控工作的开展。二是与河南、山东、云南、甘肃和湖南等重点烟区相比[12],江西烟草碎片化种植严重,不利于烟草病虫害防控工作的开展。目前采用的农药防治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促进了烟草病虫害的发生。三是烟农追求当年烟叶种植效益最大化,田间农事管理粗放,尤其是越冬阶段,没有对越冬病虫害源头进行有效管理,越冬存活率高,致使翌年病虫害严重发生。以上管理和研究的不足,致使烟草病虫害在江西烟区不断发生、发展和危害。

2.4 农药施用不当

随着烟叶绿色防控技术开展,烟农对绿色、环保、安全生产认识有所提高,但因种植布局分散,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开展防效不佳,还是存在部分烟农为了追求节约成本、防效快而选择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措施。因先进农业技术相对匮乏,缺少现代化、科技化技术的运用,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借助自身的判断力去实施农药喷洒,自然也就存在不科学的问题,造成新病虫害的出现;农药自身拥有一定的毒性,在杀伤病虫害的同时会给植株造成一定的损伤,降低烟草的免疫力,增加了感染病虫害的可能性。

3 综合控制

3.1 科学选地

烟草对土壤的适应性强,除重度盐碱土壤外,其余各类土壤都能够健康生长。但在种植基地选择方面,需要注重三个问题。一是,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适合烟草生长的田块,田块尽量集中连片,以便于田间杂草、肥水和病虫害综合管理。二是,烟草基地周边少种植茄科类作物如番茄、茄子和马铃薯等,避免病虫害交叉感染,降低管理难度。三是,实施有效的轮作栽培措施,旱地、坡地与花生、甘蔗等作物进行2~3年轮作,水田每年实施烟稻、烟莲轮作,降低越冬阶段病虫源在土壤、病株和杂草上的存活率[13]。

3.2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烟草病虫害防治的核心,如果使用得当,可以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目前,以下农业措施对防控烟草病虫有效,一是,源头控制烟草病虫害。冬耕时,对历年病虫害发生严重的田块,采用秸秆还田、撒施生石灰等处理土壤,减少土壤、病残体内越冬病虫数量,降低次年田间病虫感染几率。二是,控制烟草苗期病虫害。选择优质基质,清洁水源,通过控温、控肥和控水,培育优质烟苗,做到苗齐、苗壮、苗匀、无病虫害;适龄移栽,提升烟苗抗逆性。三是,控制大田烟草病虫害。适时早栽,延长大田有效生育期,使烟草早成熟、早采烤,避开有利于烟草发病的高温阵雨季节;平衡施肥、合理密植、培育“中棵烟”、及时打除脚叶,增加烟株通风透气,降低病虫害发生危害。四是,烟株收获后,及时清除烟株根茎及田间杂草,及时耕地,熟化土壤,恶化病虫存活生境,降低田间病虫越冬密度[9]。

3.3 物理防控

烟草苗期,悬挂40~60目防虫网,或覆盖银灰色地膜,物理隔离烟苗与病虫源接触。烟草大田,一是,烟田四周可以种植玉米、向日葵等一些高干作物,阻挡各种害虫和病源从冬寄主或田边杂草转移进入烟田;二是,大田内采用黑光灯诱杀小地考虑、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等趋光性害虫,也可使用专一性强的性信息素或食物诱剂,诱捕小地老虎、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等有趋性的害虫[14];四是,黄板诱捕有翅烟蚜,以此来降低烟草受害,促进烟草生长发育。

3.4 生物防控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其产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在烟草种植过程中,田间释放烟蚜茧蜂、蠋蝽等寄生或捕食性天敌,来控制虫害尤其是烟蚜发生危害[15-16]。另一方面,推广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源杀虫剂、农用抗生素和植物免疫诱抗剂等生物农药,来控制田间烟草病虫害,以提升烟草抗病抗虫能力,降低烟草病虫抗药性产生。例如,在烟苗移栽时,田间可使用荧光假单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调控烟草根际微生态,防止田间根茎病害发生;也可以使用苦参碱水剂或烟碱乳油替代吡虫啉,防控烟田蚜虫等害虫[17]。

3.5 农药防控

烟草病虫害一旦发生,化学农药仍然是关键防控措施,具体农药种类如表1~2所示。在施用化学农药时应注重以下事项。一是,要根据田间病虫种类,正确选用农药,做到对症下药,提高防控效果;二是,结合病虫害田间发生规律,制订最适用药时间,做到用药时机恰当、有效;三是,根据田间病虫分布情况,突出防治重点对象田块,做到挑治兼治,减少施药频次,降低农药用量和用药次数;四是,施用农药要做到高效、低毒、低残留,降低对土壤、水体、空气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五是,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来取代化学农药防控措施。只有注重以上问题,才能在防控好烟草病虫害的同时,既提高烟叶质量,又保护好生态环境。

4 问题与对策

多年来,江西境内烟草病虫害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主要原因,一是烟农对病虫害的防控意识淡漠,等到病虫害在烟田发生严重时,才会想到需要采用防控措施;但往往为时已晚,防控措施只能依赖化学农药。二是与施用化学农药相比,其它防控技术相对复杂。烟农往往不会使用信息素、黑光灯、黄板诱捕和寄生蜂释放等环境友好技术,更不清楚相关防控技术能够防治哪些有害生物,影响了烟农对相关防控技术的选择。三是江西开展烟草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研究的科研人员少,对境内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分布特征掌握不全,影响了防控工作的开展。此外,许多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控技术往往比化学农药防治的成本高,烟农不愿接受。因此,为有效防控好我省烟草病虫害,保护好生态环境,我们需结合制定相应扶持政策加以引导,开展烟草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提升烟农病虫害防控技术水平。总体来看,烟草病虫害对江西烟叶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是显著的,需要引起烟草相关技术人员的密切关注,需要制订合适的烟草病虫害防控技术措施,并在烟叶生产过程中推广使用,以提高烟草病虫害的防控效果,降低病虫害对烟叶生产的影响。

猜你喜欢

烟区烟农病虫
数字化转型中烟农社区平台的建设
——以韶关市为例
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松桂镇烟农结构变化与对策分析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打顶调控对烟叶碳氮代谢主要产物的影响
甲金水库烟区水源工程灌区输水项目的设计优化
2019年全国烟农增收现场会聚焦“自主品牌、共建渠道和产业融合”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