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数字人文:联合推动安徽文化强省建设

2021-10-23储节旺安徽大学

安徽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人文数字用户

文/储节旺 夏 莉(安徽大学)

在科技浪潮发展下,5G(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借助其高速率、高容量、低延时、低消耗等优势,引起全球企业、研究院所和高校机构的广泛关注和研究。5G 时代下,由5G技术主导的一系列新兴信息技术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2017 年文化部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应促进优秀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提高图书馆等文化场所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2019 年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 年基本形成覆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体系,实现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主要目标。当前,科技支撑文化建设的潜力释放不足,文化和科技融合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从技术支撑层面出发,分析5G 支撑数字人文发展的场景,为安徽省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提供借鉴,进而推动安徽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数字人文研究综述

近年来学界内关于数字人文的相关研究已逐渐从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在数字人文的融合研究中,数字人文的理念、技术及其作为一门学科的属性得到学者的广泛重视。目前国内外关于数字人文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数字人文的基础理论研究;数字人文的实践应用;数字人文技术与方法。

一是数字人文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数字人文的概念及对其认识。作为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数字人文的定义尚未统一,朱本军等根据数字人文概念的演化,提出其内涵是随着数字技术及其在人文领域的应用变化而变化的。Koltay立足于数据密集型研究的重要性,分析了图书馆与信息科学(LIS)及数字人文学科的认识论与方法。方法论的视角为图书馆数字人文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根本指导,夏翠娟将“数据基础设施”从图书馆数字人文研究基础设施中剥离出来,依据其需求与技术规范的阐释结合上海图书馆佐证数字人文建设的方法论贡献。

二是数字人文的实践应用研究。当前的数字人文实践是以图书馆为主,以其他人文领域为辅而展开的。图书馆进行数字人文的实践研究较为丰富,具体可以分为对数字人文项目、数字人文中心建设、数字人文馆员三个方面的实践研究。钱国富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图书馆,指出从平台服务、资源提供、合作伙伴三个方面完善数字人文项目服务。还有部分学者对历史地理数据、科研数据等不同类型数据在图书馆数字人文项目中的应用做出探究;赵生辉等对我国高校的数字人文中心建设进行研究,邓要然等则通过对美国部分高校的数字人文中心调查,提出应完善开放存取环境、加快人才培养、参与数字人文项目等建议;数字人文馆员的数据素养与技术能力是影响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实践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学者主张“馆员+人文学者”的合作模式,以完善数字人文馆员队伍,相应地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可以通过教育提高图书馆员数字人文水平来解决其技术问题。除图书馆外,数字人文被广泛应用到人文领域中,主要包括档案领域、历史领域、古籍领域等。

三是数字人文的技术与方法研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文本挖掘技术、可视化、关联数据、社会化网络等技术是支撑数字人文研究的核心技术,如Max Ionov 和Christian Chiarcos 指出将文本与字典词条进行匹配实现词性还原处理,以提高形态分析的精准;Nicole Madeleine Adair Jones 通过对《但丁的神曲》进行虚拟实境模拟;夏翠娟等通过综合各类方法,详细展示了关联数据在数字人文研究中的作用及用法。

二、“5G+数字人文”应用假设及场景

与传统信息技术相比,5G 技术在速度、密度、容量等方面有了质的提升改变,在延时、消耗上进一步改善,对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的数字人文建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将5G 技术运用于人文资源的可视化知识图谱、数字人文的远程教育或在线教育、馆藏资源的云端存储等。本文基于5G 技术设计的三大应用假设,提出“5G+数字人文”十大具体应用场景,构建数字人文中的5G 应用体系,如图1 所示。

图1 5G 技术应用场景体系图

1. 5G 技术基础应用假设

5G 技术设计了三大应用场景,即eMBB(增强移动宽带)、uRLLC(高可靠低延时连接)、mMTC(海量物联),这些应用为数字人文实践提供了新优势。

(1)基于5G 的eMBB 技术,可以实现大规模的超高清数字人文活动或展览会视频展示,容纳更多读者进行交流、学习,同时在高速率宽带支持下能够为非在场用户或其他场所用户提供无线直播或互动,为用户展现即时、全面的人文活动内容和服务。

(2)采用5G 的uRLLC 技术,主要用于增强虚拟知识服务、研讨会、特殊人群服务、自助智能导航和现场实景体验等服务,如支持大量用户使用VR 眼镜,进行人文历史场景的再现还原。依靠及时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在线,灵敏精确地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人文服务的稳定性。

(3)通过5G 的mMTC 促进数字人文中的跨界融合,结合多个终端设定和应用,不同学科、不同机构及不同科研人员的边界变得模糊。跨界合作开展数字人文项目的难度降低,从人员到人文资源再到终端之间紧密联系,数字与人文的鸿沟将越来越小。

2.“5G+数字人文”十大应用场景

在5G 技术的支持下,云计算、AI 智能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些技术的升级与结合可以垂直应用于数字人文建设的具体场景。从“数据”和“用户”出发,5G 等多元技术的应用针对人文数据的提取、挖掘、整合、集成、呈现及用户获取需求展开。基于前文提出的5G 应用场景基础假设,结合中国信通院发布的相关报告和数字人文服务实际需求提出如下十个具体应用场景。

(1)纸质资源数字化。为更好地管理纸质人文资源,需要将非数字的人文资料转换为数字化的内容,将非结构化的信息文本进行规范化标注,通过建设数据资源专题、人文数据库及文本编码标准使人文学科的文本挖掘更为便利。5G 为人文资源数字化铺建信息高速公路,相比于4G 而言不仅带来信息传输速率的提高,更促进了以不同形式存在的人文资源间的联系。

(2)5G 人文阅读。2020 年9 月,由中图公司与华为合作打造的5G全景阅读体验中心展示了动态、全景、3D 形式《皆山园图卷》《圆圆的肥皂泡》等作品,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立体的多维阅读体验。中图云创则表示未来将借助“华为云”,推动5G 阅读展厅项目在国家图书馆的落地。利用VR、AR 创建立体阅读情景,提供集“听、看、读”为一体的阅读服务,能够使读者获取“人书交融”的新体验。5G 基于eMBB 场景下高速度、强稳定的网络承载能力为VR 视频数据传输和画面高清展现提供了有力保障,以“内容上云”的方式实现用户端的移动化。5G 阅读突破传统人文阅读的单向性和一维性,将纸质书籍、文物、记忆等静态抽象的人文资源以动态形式展现,赋予人文阅读沉浸式、交互式功能。

(3)人文项目众包。数字人文项目众包指的是利用社会大众的盈余知识共建人文项目,在降低项目建设成本的同时实现用户与人文学科的互融。人文项目众包依赖于交互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保护技术等基础技术,在5G 的超高速率的技术优势下,用户参与的实时性得到极大提升,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及文化机构能够进行在线即时协作;面对海量人文资源及不同的数据标准编码,通过5G 良好的网络承载能力能够更快更精准地进行文本编码、语义搜索、API 服务等人文数据管理;众包联结社会大众,5G 的网络切片技术能够将不同任务、不同情景隔离开来,确保社会公众的信息隐私及人文资源的版权与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

(4)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包括非遗和文物保护,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主要涉及抢救性记录及预防性保护,其中抢救性记录包括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预防性保护主要是利用5G 技术的高传输速度及大网络容量优势解决如数据传输速率等问题。借助5G支持下的4K/8K 超高清技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以超高分辨率的图片或录像形式得以保存,也能够使被破坏的文物得以数字化修复。通过引入5G 技术可以解决文物保护中的“护用难题”,基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智能终端布局,5G 的融入能够有效实现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

(5)智能文本挖掘。数字人文需要对海量多元的人文资料进行组织、分类、标引、分析、利用,涉及书籍、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资料形式,其核心在于文本挖掘技术。面对海量的人文资料,目前的信息检索与分析仍未解决对非结构化信息的语义识别与隐性知识深度挖掘的问题,通过引入人工智能以支撑文本挖掘技术成为知识创新的热门研究内容。在5G 技术海量物联的特性下,通过部署云端和大量的传感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文本处理、机器学习、聚类分析等技术进一步发展,能够协助相关组织和机构进行人文资料文本挖掘的智能化,从而降低人工浏览、提取、判断的精力成本。

(6)智慧知识服务。5G 技术环境下的毫秒级别时延及超高移动宽带能够有效解决人文知识服务中存在的沟通不便、反馈延迟等问题,以满足用户获取人文知识服务个性化需求。在5G 环境下,人文成果展现方式更加多元化,通过对海量人文知识进行快速传输与处理,用户能够获得即时三维的人文体验。5G 与云、AI 密不可分,将5G 技术的低时延、高宽带和广密度作为基础设施架构,辅以云端计算能力与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处理优化,在5G 技术的驱动下数字人文实践的智能化将逐步落地。AI 智能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人文数据的资源存储、文本挖掘、知识分析、数据关联和拟实呈现,促使数字人文服务更加直观化、智慧化和便利化。

(7)海量数据库。进入5G 时代,云作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成为文化机构提供数字人文服务的切入口,人文数据管理应向云计算方向发展。经过资源数字化建立起的人文数据库完成人文素材的数字化映射,但传统数据库管理维护成本较高,且人文数据不断增长,利用云端具备的高容量存储特性将人文数据传至云空间,将极大减轻数字人文服务的数据管理压力和成本。云计算相较于传统计算具有更灵活的服务模式和更标准规范的服务模式,5G 技术支持下云计算所提供的服务能够以高密度、低功耗、低成本的方式进行人文数据管理,主要表现在通过虚拟化为任意位置的移动终端提供服务、利用多副本容错等技术措施提供比本地计算机更高的可靠性、利用高速的计算能力实现应用的高扩展等。

(8)可视化。依托数字孪生、文本挖掘和GIS 可视化技术,能够对古籍文本数据和历史中的动静态事件进行复原及重构,从而向用户展现直观形象的文史变化规律。可视化对数据交互和实施操控技术要求较高,在5G 技术的高速网络传输下,数字人文的可视化更加自由,相应地也极大提高了人文数据的及时性和可读性,使用户能够快速理解人文内容和实施决策。通过可视化呈现,用户对人文学科的认知不再局限于单调晦涩的文本数据,而是以一种更真实、直观的视觉体验方式来获取知识服务。人文数据可视化具有更高的信息密度和更低的知识学习要求,在可视化图像或视频中,能够利用AI 为不同信息素质的用户人群生成多样的可视化界面,按照用户需求进行人文数据解读,以拓宽知识信息理解宽度与广度。

(9)跨界协同。数字人文属于跨领域形成的交叉学科,在进行数字人文实践探索中亦需要多方协同创新,特别是图书馆类文化机构间的交流合作。5G 技术的高速与稳定能够有效结合物联网技术,组建智能人文部门系统,将不同机构、不同学者进行业务连接,以实现行业间的互联互通。在高速率、大宽带传输的5G 网络中,无线直播、高清会议等人文交流模式能够流畅实施,计算机学者与人文学者可以通过更便捷的方式进行合作。在跨界合作中形成的经验成果存储在5G 支持下的云端空间,具备安全性更高、存储形式不受限等优点。

(10)人文传播。数字人文传播的网络、形态及信息组织在5G 技术的影响下发生新的变化,5G 下网络传输能力具有超高速、广密度、高容量等特点,移动传输使得其网络传播更加自由化,“无所不传”给数字人文的深入推广提供了条件。从基础层面上看,5G 应用的超高清视频及移动性终端使数字人文理念传播和教育咨询更加有效快速,在eMBB、mMTC 的影响下,人文数据传播的核心从“渠道”转变为“数据”。从深度层面上看,图书馆在5G 技术驱动下将促进其人文精神的传播,例如在4G 时代,中国在2010 年开办的上海世博会中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其中《清明上河图》作为图像被赋予全息视屏的形式,将静态的人、事、物虚拟动态化,推动了中国人文绘画、人文历史和人文精神在世界的传播。而5G 进一步促进了互联网应用,虚拟现实类应用场景将向着“视频化”和“超视频化”趋势发展。

三、“5G+数字人文” 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数字人文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技术支撑,这些技术作为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发挥重大作用。一方面数字人文技术是提供人文服务和人文项目的工具和手段,另一方面也为文化组织和用户需求建立了桥梁。5G 与传统的通信技术相比具有极大优势,对数字人文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人文服务的精准化与泛在化、人文馆员的专业化与合作化、人文资源的数字化与开放化。

1.人文服务的精准化与泛在化

数字人文服务围绕用户需求和人文资源展开,以技术为辅将人文资源中的符号、文字、记忆等进行分析管理和可视化呈现,通过虚拟场景构建、人机交互、知识图谱等形式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体验。在5G 技术引领下,数字人文服务从二维走向三维,将数据、结构、功能进行一体化智能分析与表达,能够从完整获取用户需求开始,对用户的地理位置、需求属性、内容要求、表达形式等进行全面分析,最终通过PC 终端或手持终端提供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智能定制人文服务。

人文服务的精准化能够同时降低馆员与用户的时间成本,在5G 支持下文化机构呈现出智慧服务的优势。人文服务的泛在化指的是随时随地为需求者提供服务,5G 具备的高速率低延时特点让实时服务成为可能,同时云计算能够根据用户的普遍需求与问题得出适用的解决办法或资源,通过云端存储数据,在用户需要时能够触发关键词实时调动。

2.人文用户的精简化与合作化

本文中的人文用户主要指的是在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内的馆员,面对人文馆员稀缺、专业技术能力不强等问题,5G 的到来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图书馆数字人文馆员大多由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兼任,其数字人文水平素养还有待提高,馆员的学科联络能力、数据管理分析能力等对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下,通过“人—机—物”融合一体化,能够准确解读用户信息需求,迅速传输数据信息并将馆藏资源可视化呈现,通过智能处理减少人员运作时间,从而弥补馆员数字人文素质不足或馆员稀缺而导致的服务缺陷。

5G 环境下,机器学习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智慧技术的辅助下人文馆员的工作能够得到进一步精简与优化,例如让机器人完成重复性工作、进行馆内咨询服务、人文知识导航、展示人文成果等。通过5G 技术支持,数字人文岗位可以进行合并,各岗位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数字人文所具有的交叉性、跨界性对研究者而言具有较大的实践挑战,联合图书馆馆员、人文学者、计算机人员协同构建人文队伍能够有效提高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能力。

3.人文资源的特色化与共享化

随着数字人文实践的不断深入,人文资源越来越复杂与多元,其收集、存储、传播方式不断向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建设具有特色的人文资源库与实现人文资源的开放共享是数字化人文资源管理的方向之一。

在进行数字人文建设过程中应当将人文资源相关知识产权问题纳入考虑。在5G 的高速率数据传输下,密码验证方式更加多元,验证速度更快,文化机构可以设置安全性更高的人文资源加密模式,如多重验证、身份ID 验证、地址验证等。不同文化机构所在地区的人口特征、人文特征、历史风貌等均存在差异,建设具有特色的人文资源库是体现区域数字人文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以5G 技术为核心支撑人文资源数据库平台的构建、运行与维护,结合云存储、数字孪生等辅助技术,进而能够有效推动人文资源的特色化。

5G+云平台的服务模式能够实现各个图书馆、博物馆、数据库资源、应用软件之间的有效衔接,在云服务模式下,用户只需使用WEB 站点或客户端就可检索与获取其所需人文资源。在当前研究中,数字人文与众包模式的结合已成为一大热点,通过向不同群体分享人文资源以解决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与精力。利用5G 推动数字人文资源的共享化不仅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优化与完善文化服务的必然趋势。

四、 安徽省数字人文实践保障策略

5G 技术作为人类移动通信社会的一项颠覆性革新技术,对数字人文实践而言具有巨大的机遇与挑战。5G 时代中技术革新引起了人文知识组织、服务、传播等的形式变化,在应用更宽更深的场景下,文化机构需要技术创新,才能把握5G 带来的红利,使区域的文化发展赶上智能化和数字化社会发展的前端。新技术下,处于转型中的文化产业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创建绿色、可持续的人文生态环境,保障与推动其数字人文实践。

1.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

在5G 与数字人文实践融合的积极探索中,需要对以5G 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进行网络化布局规划,明确技术应用的需求、目标及其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思路。数字人文建设涉及人文服务、人文馆员、人文项目等多个维度,在5G 技术的应用中首先要明确与抓住数字人文建设的重点,将资源有限分配给类似数字人文项目的核心部分。其次要对数字人文建设进行更清晰的维度划分,厘清不同维度间的逻辑关系,以推动5G 在数字人文中的全面应用。最后要以满足用户更高的数字人文需求为核心,针对不同文化机构数字人文建设制定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调整目标。为保证文化技术创新融合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要对5G 与数字人文建设进行充分规划设计。

2.稳中求进,注重基础建设

从辩证的角度看,5G 与数字人文建设中,5G 应用为前提,促进数字人文发展为目的。5G 技术作为成熟中的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具备一定的挑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此,应坚持稳中求进的理念,从5G 的基础设施建设做起,在基础技术落实的基础上逐步渐进。例如在开展大型数字人文项目之前,可以先进行局部区域的试点项目,充分验证人文项目的可行性。在数字人文建设中,要保证5G 技术的稳定应用,才能为数字人文全面创新提供有利的条件。5G 技术对任何行业领域而言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在安徽省数字人文建设中势必会出现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此时充分利用“稳”与“进”的方法论,才能掌握创新发展全局。

3.凝心聚力,坚持合作共赢

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下,组织机构和人员被5G 网络更紧密地联系起来,社会多方协作得到发展。政府机构、科研院所与行业组织的相关政策与引导为数字人文服务提供了宏观方向指南。例如针对数字人文项目开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可设置多类专项基金助力文化机构优化知识服务所需核心技术与设备设施,减轻公益性图书馆的服务压力。5G技术在电子行业发展迅速,通过与科技企业的合作研发适用于不同文化场所数字人文管理的智能服务系统与产品,能够有效实现文化机构与技术企业的双赢。一方面,文化机构通过合作协议能够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实现5G 技术的深层嵌入。另一方面,科技企业在数字人文传播的同时也得到了相应的推广普及,间接推动其企业发展,以实现“科技向善”和“智能融合”。

五、结语

5G 的发展为实现科技强国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技术支撑,是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知识服务的关键力量。在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下,建设安徽文化强省势在必行。借助5G 网络高速传播和智能应用的优势对数字人文发展进行优化提升是技术驱动下的绝佳选择,目前智慧城市的研究已成为一大热门,也成为众多省份的发展方向。“智慧”的本质源于技术,在5G浪潮迎面而来的趋势下,安徽省应抓住这个契机,充分利用技术优势进行数字人文实践,满足人们更美好的人文需求与精神需求。

猜你喜欢

人文数字用户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答数字
信用卡资深用户
数字看G20
两新党建新媒体用户与全网新媒体用户之间有何差别
人文社科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