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安徽担当

2021-10-23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长三角产业链协同

文/周 勇 孙 瑞(.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 年7 月,《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正式下发。2018 年11 月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 年8 月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三角区域要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新时期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只有实现产业协同创新,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的定位才能实现。安徽“左右逢源”、沿江近海,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十四五”时期,安徽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按照“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的要求,科学把准定位,开展差异化产业分工协作,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一、 构建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体系

要着眼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创新链高效服务产业链。一是加强与上海协同发展,以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为牵引,以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为重要载体,打造多点支撑、多层并进的创新平台体系。统筹各方创新力量,加快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积极探索国家实验室运行建设模式。二是加快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工程,推进安徽省实验室和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培育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预备队”。三是支持各市、县积极与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展开合作,加快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产业链协同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二、实施重大科技联合攻关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世界科技前沿、发展重点领域,聚焦“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组织开展联合科技攻关。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及其交叉领域,重点支持战略性前沿基础研究和新兴产业的应用基础研究,突破一批带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革命的前沿科学问题。联合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二是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积极对接国家计划,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绿色技术、新能源、智能交通等领域,通过沪苏浙皖联合科技攻关、揭榜挂帅等方式,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三是建立科技创新全产业链条。围绕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整合优势资源,充分发挥相关政策叠加效应,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加快形成集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全链条格局。支持保险机构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供保险服务。

三、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现创新成果快速转移转化。一方面,要加快技术转移转化平台体系建设。加强安徽科技大市场与上海技术交易所、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浙江科技大市场联动发展,推动技术市场互联互通,共建全球创新成果集散中心。支持合肥、芜湖、宣城等市参与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联盟,共同打造长三角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和专利信息资源库,促进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另一方面,要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实施支持科技型初创企业发展政策,探索建立科技成果限时转化机制。鼓励设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科技创新基金、成果转化引导基金。

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一是要加快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引进优质产能,把好项目准入关、投资强度关和环境评价关,推动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优势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二是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深入推进“三重一创”建设,依托比较优势,充分利用沪苏浙人才、科技和资金优势,围绕产业链承接产业转移,拓展创新型现代产业链条。积极争创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共同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制造业集群。三是要培育布局未来产业。把握科技变革大势和消费升级趋势,发挥产业创新优势,引进更多沪苏浙新兴产业主体,促进更多新兴产业资源集聚。面向人工智能、现代医疗医药、新材料等前沿产业领域,携手打造未来产业发展高地。四是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借力沪苏浙打造现代服务业集群契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强化与“上海服务”联动,共同塑造长三角服务品牌,不断提升全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五、完善承接产业转移支撑体系

强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积极承接上海非大都市核心功能疏解和苏浙产业转移,完善承接产业转移支撑体系。一是共建产业创新中心。依托优势产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创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发挥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作用,支持各类“双创”载体建设。二是高质量共建合作园区。搭建产业转移供需信息对接和磋商平台,推动全省各地与沪苏浙开展多种形式的产业合作,大力提升现有共建园区建设水平。三是建立健全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合作的成本分担、税收分享机制,完善争端处理机制。

六、优化产业协同创新环境

破除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环境。一是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向沪苏浙兄弟省份学习改革成功经验,在完善科研组织管理、健全科研评价体系、激发创新人才活力、建立科技创新联合体、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促进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二是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积极参与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建设,完善重点实验室、大科学工程等共享机制,逐步构建科技数据和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探索建立区域性创新券服务平台,推动创新券在长三角全域通用通兑。三是探索产业协同创新合作机制。鼓励与沪苏浙合作设立“创新飞地”,协商完善创新投入和成果分享机制。支持知名企业建立研发在外、落地在皖的合作新模式,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长三角产业链协同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不忘初心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大格局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