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探究单元“整体化、多元化、结构化”实施策略

2021-10-22王兴伟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20期
关键词:结构化多元化

王兴伟

[摘要] 统编教材的活动探究单元,以相关文体的关键知识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活动探究任务”。实施该单元教学要摒弃单篇教学思维,根据教材编写理念、教材内容和学情特点,实施“三化策略”,即整体化推进单元教学、多元化创设学习情境和结构化设置活动支架。其中,单元整体教学为基础,多元化的学习情境是载体,结构化的学习支架是方法,这三个策略呈现出“一体两翼,相辅相成”的关系。

[关键词] 演讲单元;活动探究;整体化;多元化;结构化

统编教材在八、九年级分别设计了新闻、演讲、现代诗和戏剧四个活动探究单元。统编教材的活动探究單元以相关文体的关键知识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活动探究任务”。“语文探究活动任务”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活动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中提升语文素养。该单元的形式类似于普通高中的“学习任务群”,主要设计意图是“尝试突破文选型教科书的框架,加大活动力度,促成教师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1]。因此,实施活动探究单元教学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这有别于传统单篇教学形式,也不同于统编教材的“教读”“自读”课型。在教学中,学生活动什么、怎么活动、教师以什么途径介入活动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活动效果。

根据统编教材活动探究单元的本质特征和学习方式的要求,笔者认为有效达成探究活动目标,需要在教学上实施“三化”策略,即整体化推进单元教学、多元化创设学习情境和结构化设置活动支架。现以八年级下册“演讲”单元为例,简要谈谈教学探索。

一、整体化推进单元教学

“演讲”单元以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稿和举办演讲比赛三大任务构成综合性学习体系。按照教材编写意图,该单元教学“阅读是基础,写作是关键,演讲比赛是亮点”[2]。教材把三个任务的关系定为递进,但笔者认为这三个任务本质上是交融的。从教材序列看,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的《最苦与最乐》涉及演讲词学习,八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设计有演讲活动;再者学生有参加演讲活动的经验。尽管学生已有的演讲知识不够系统,但教学中不得不考虑学生的背景经验,严格按照教材的任务顺序组织教学并非最佳选择。陆志平教授认为,实施活动探究单元,要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的探究性活动来设计。[3]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选择整体性教学。整体性教学,即依据单元教学目标整体推进活动任务,兼顾学情适当调整任务顺序,整合教材资源,穿插进行探究活动,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因势而教,调整任务顺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给儿童或青少年开辟自发进行探索的广阔天地,要求获得的每一个真理都是重新发明或至少是重新建构的,而不是简单的传授。”[4]根据学生既有的知识经验,教学中就可将撰写演讲稿调整为“任务一”。以此倒逼学生完成对课文的学习,从而让学生建构完善关于演讲稿的文体知识。当然,要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的典型情境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动力。比如,笔者就以“‘小升初选择洛阳市第四十四中学”为话题,设计了演讲情境。

演讲对象:小学母校或其他学校的六年级毕业生

演讲目的:“小升初”选择洛阳市第四十四中学

演讲者身份:八一班学生

写作建议:(1)你在写作中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身份,开头务必要吸引你的学弟学妹;(2)题目自拟;(3)字数500字。

学生要完成这个“打广告”的演讲稿写作,就要学习教材上的四篇课文,探究归纳演讲稿文体的共性特点;还要参考教材四篇演讲稿开头、结尾的写法,甚至还会模仿四篇演讲稿的语言风格等。比如,有学生的演讲稿开头这样写道:

“今天,我站在你们面前,想问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们一个问题:‘你们累吗?两年前,我与你们中的一些同学一样,怕苦怕累,不爱学习。所以在‘小升初的关键时刻,我做出了人生中的重要抉择——选择四十四中学。本来以为我可以安稳、轻松地度过未来的三年时光,但是没想到,我竟然被自己的选择给‘耍了!”

这个演讲稿的开头模仿《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开头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吸引听众的注意。从这份演讲稿我们可以管窥学生自主探究的建构效果。不可忽略,有的学生依然按照既有知识经验写作,没有实现对四篇演讲稿的建构。当然,这种现象的存在正凸显了“学习演讲词”的教学价值。

因“识”而教,整合课文资源。“新的单元模式以活动打通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习时‘动起来,更加充分地去体会、学习和运用这些文体。”[5]充分地让学生“动起来”是此类单元教学的必然追求,单篇教学并不否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但两者还是有差异的。单篇教学的学生活动大多针对文本的篇性特点,而活动探究单元的学生活动则指向文体的类型特点。“演讲”单元的学习,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归纳出演讲文体的共性特点。因此,对于该单元的课文学习就需要依据演讲词文体特点予以整体勾连重组。

突出核心知识,整合关键文本。核心知识具有基础性、必备性特征,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达成的目标。因此,在活动探究单元就要突出核心知识、整合关键文本,让学生通过探究、比较,归纳概括出核心知识。比如,我们根据演讲“针对性”要素的完整、典型以及文章内容难易度、语言风格等维度,可以选择将《最后一次讲演》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整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探究,归纳出演讲的“针对性”知识。

突出示例功能,整合探究任务。活动探究单元不是教师撒手不管,而是在关键处给予学生有效指导,让学生的探究活动顺利进行。因此,活动探究可以聚焦难度较大的学习重点,选择一篇文本作为示例,充分发挥示例功能,然后再让学生聚焦其他文本自主探究。比如,为了让学生把握演讲词“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可以按照难易程度调整课文顺序,把《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演讲思路结构图的补充作为示例,然后再要求学生仿照此形式列举其他篇目的演讲思路图。

猜你喜欢

结构化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体育学科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探讨
单元整体视角下的概念结构化教学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顾丽英: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借助问题情境,让结构化教学真实发生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道德与法治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多元化研究
从“跨界”现象看现代筝曲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