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及其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运用阐述

2021-10-22冯贺军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理念

冯贺军

【摘要】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是信息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及其在建筑规划中的运用为探讨主题,分析低碳设计的基本概念,指出其在推动环境与建筑的有机融合、减少并控制能源消耗等方面的积极意义,从科学布局建筑空间、合理选择建筑地质等方面阐述建筑规划中对低碳设计理念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建筑规划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8.038

建筑工程是城市现代化发展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速度显著加快,建筑自身的功能效用種类愈发繁多,满足大众个性化的生活需求。但随着建筑行业资源能源耗费量的逐渐增多,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污染问题,要切实推动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对能源问题的处理提高重视,将低碳设计理念渗透并融入到建筑规划中。

1、建筑设计纳入低碳理念的重要性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显著提高并改善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尤其是近年来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为大众的日常工作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多产业领域的健康发展固然能够助力社会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但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污染问题与能源耗费问题。人们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认识不足,难以身体力行地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低碳环保,工业产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未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废水、污水以污物等进行规范处理,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加重,能源短缺现象愈发显著。除此以外,无论是污染水资源,还是空气质量不断下降,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短期内过大的能源消耗量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程度上的限制与阻碍作用[1]。

将低碳理念融入到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中,意在提高整个建筑产业对低碳、环保的重视,不能一味地重视或追求短期利益,而是应将节约资源的思想理念渗透到各个施工环节中,以低碳设计作为工程规划建设的核心指导思想,最大限度内避免出现浪费问题。与此同时,在我国能源总消耗量中,建筑行业能源消耗的占比超出一半,由此可见,以低碳理念为基准,优化现有的建筑规划、改进设计图纸,对建筑施工的节能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设计人员来说,需充分了解现阶段有关低碳设计的相关政策,以及新型的多样化节能技术措施,积极促进环保技术在建筑建设施工中的广泛运用,将低碳设计与节能环保的核心理念切实贯彻到建筑规划设计的整个工作过程中,为建筑产业的环保化、节能化、可持续优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建筑规划设计中运用低碳建筑设计理念的意义

2.1推动环境与建筑的有机融合

通过观察与分析以往建筑规划设计特点可以发现,若是将特殊的设计风格过于凸显出来,则难以有机融合进周边的整体环境氛围中,无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若将低碳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规划中,需要在图纸设计初期,对自然环境与建筑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确保有效地连通起建筑物的内部与外部环境,最大化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一方面,将低碳理念在环境美化方面的实用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也为人们构建并创设出一个和谐、优美的生活环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引入低碳理念,需要重点加强对节能型材料、环保型技术的积极利用,确保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作业要求,也可以进一步强化建筑建设的节能效果。以节能环保技术的引入与运用为切入点,有利于使得实际施工中碳排放量显著下将,最大程度上高效利用可用的能源、资源,推动建筑工程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与文明共处[2]。

2.2减少并控制能源消耗

无论是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还是作业管理的各个运行环节,均会涉及到大量资源的消耗,这是引发环境污染的要点环节。研究分析有关的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建筑施工不仅会消耗较多的能源,还会产生至少30%的垃圾与污染。以低碳节能理念为核心,组织开展建筑设计工作,为建筑项目规划开辟出全新的发展思路,对于设计人员而言,需将环境保护原则落实到各个设计环节中,逐步减少建筑施工中废物、污物的产生,并合理控制能源的实际消耗量。本质意义上,将低碳理念融合到建筑规划中,意在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尽量避免或减少对周边构筑物与自然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在设计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的阶段内,工作人员应严格参照建筑标准与有关的质量要求,以绿色建筑、节能建筑为核心发展目标,着重加强对要点设计内容的把控,坚持低碳设计的基本原则,通过对节能材料、环保施工技术的引入与应用,实现建筑设计低碳化、节能化的发展目标。

2.3有机结合建筑美学与低碳理念结合

建筑特色不仅直观展现着建筑体的功能性与形象,也是设计人员理念与风格的多角度体现,在城市中,地标性的建筑风格也与整个地区的风貌密切相关。近些年,在西方建筑设计风格的影响下,许多地区的建筑都趋向于统一化、标准化的设计趋势,导致城市特色难以有力地凸显出来。将低碳理念融合到建筑规划设计中,可以在高效利用节能环保材料的基础上,与民族特点、地方文化等独特的城市风貌加以结合,体现出建筑设计与众不同的特色。这样不仅对城市规划发展给予有力的支持,还能够表达出对生态环境的充分尊重,重视地域特色与文化风貌的打造与宣传。结合对本地材料的有效利用,实现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融合,以贴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与天气特点。丰富建筑设计内的美学元素,以低碳建筑设计为全新的发展路径,灵活运用有限可用的资源与能源。将美学与低碳理念相互结合,最大程度上突出建筑设计独具特色的多样化风格,在此过程中,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建筑规划设计的固有认识,树立节能环保理念,以自身的行动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贡献力量,切实推动低碳理念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贯彻落实[3]。

3、建筑规划设计中低碳建筑设计理念的具体运用

3.1建筑空间的科学布局

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运用低碳理念,需要从多方面将低碳环保设计的实用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重视对低碳建筑技术的高效运用,以及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化布局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在居住生活中的舒适感,还能够有效引导其形成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让建筑用户的身心得到愉悦,深刻享受到居住生活的乐趣。促进建筑规划设计与低碳技术、绿色环保工艺的有机融合,需以建筑空间的整体布局为切入点,加强对各方面设计内容的科学把控:

(1)建筑体形方面的变化。设计外部形体的过程中,应参照相关的建设要求与质量标准,对建筑进深予以合理化控制,确保室内可以形成舒适的、流通的微气候环境。将建筑厚度适当缩减,在满足允许范围要求的基础上,着重强化建筑和外界的一体化,借此优化空间与外部环境的联通,使得空气可以顺畅地流通于建筑内外部环境中。

(2)重视对室外空间的充分利用。提高对室外空间的利用率,有利于形成气候缓冲带。将低碳绿色的设计思想贯穿于建筑规划的各个环节中,进而向公共空间予以适当地拓展与延伸,能够使得建筑内外得以良好衔接,留出一定的过渡空间,便于建筑有效地处理气候缓冲问题。与此同时,以室外化的形式打造公共空间,也能够为建筑内微环境的调节提供便利条件。

(3)加快对节能技术的广泛利用。热压通风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工艺技术,将其运用到建筑规划设计中,便于优化处理庭院空间,完善围护结构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作用,最大程度上削弱气候环境对建筑空间带来的不利影响[4]。

3.2建筑地质的合理选择

科学选择建筑地址,也是低碳化建筑设计的要点内容,其主要目的在于高效运用可再生能源,进而保障环境与建筑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在设计与规划建筑的构筑方案前,需针对拟建场地,详细调查环境信息,最好选择具有充足光照、丰富自然风资源的地址,为建筑设计与施工的低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实现节能环保发展的核心目标。除了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的利用,还可以将照明系统使用时间、空调使用时长大幅缩短,提高对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以便尽量降低对电能的使用与消耗,让人们在居住中感受到自然环境的清新与美好,并感受到建筑环境的舒适性。要优化对适宜建设地点的利用,还需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予以充分了解,通过对土地面积及各类资源的精准计算,对主体结构的形态、空间布局等予以科学规划,确保建筑室内外的空气流通,增加内部光照面积[5]。

3.3高效运用自然采光与通风

让建筑设计以低碳理念为核心,不仅需要关注其核心思想在各个环节规划设计工作中的深化落实,还需明确具体有效的实践措施。以建筑照明为例,要减少整个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对电能的损耗与浪费,应将关注点放在对自然光源的充分应用上,优化建筑室内外的通风,加大对自然风的合理化运用。站在设计的角度上来看,可以多样化调节建筑室内空间的朝向,亦或是改变固有单一化的窗形,为有效应用此类自然要素提供便利条件。应用多元化的现代设计手段,还有利于减少住户在照明、暖通等方面的费用支出,最大限度内减少并控制光污染,将低碳建筑规划设计的节能特性直观充分地展现出来。

3.4灵活利用新型节能材料

无论是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还是设备设施的安装作业,都离不开各类建材的应用。对于建筑低碳规划设计来说,广泛应用新型节能环保材料也是一项关键环节。在以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各专业项目都涉及到对大量建筑材料的使用,这也是消耗能源、产生污染与浪费现象的主要因素。如若缺少对材料使用的有效管控,亦或是未能对浪费现象予以严格管理,必然会逐渐带来污染问题,给周边环境造成一定负担。灵活利用新型的节能材料,不仅可以提高整个工程建设低碳性、环保化的节能水平,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对各类建材的使用量,科学控制项目施工中的污染问题。对于施工单位来说,需全方位审核应用到的建筑材料,并在选择与采购阶段优先考虑节能性、环保性、绿色化的建材,引入工业化成品,重视对可循环使用材料的再利用。除此以外,优化建筑主体框架结构的设计,缩减建筑材料的实际用量,强化结构的耐久性与强度性能,发挥其在低能源消耗方面的优势特点。以轻型钢构件为例,其自重较轻,且具有良好的复用性特点。

结语:

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融入低碳设计理念,旨在提高建筑设计与施工的节能环保水平,创新拓展建筑设计的发展思路。建筑设计需进一步推进对新型节能材料的应用,提高对节能、降耗问题的重视,优化对绿色自然资源的利用,切实推动建筑产业的低碳化、环保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阿琳.低碳设计理念在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20,10(11):99-100.

[2]谢竞.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低碳设计理念经验分析[J].智能城市,2020,6(17):24-25.

[3]叶宗思骢.低碳设计理念在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20):71-72.

[4]李孟林,马秀玲,王荣华,刘华敏,杨果.绿色低碳背景下住宅小區建筑设计规划原则[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1):29-30.

[5]吕菲.现代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理念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08):67-68.

猜你喜欢

建筑规划设计理念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分析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与建筑规划探析
探讨建筑绿色节能施工设计
生态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浅谈中医院科研综合楼的建筑规划设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