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无法设计造物的民族无法引领世界

2021-10-22周洪涛

设计 2021年18期
关键词:造物家具设计

周洪涛,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威斯康辛大学艺术学硕士,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博导、创意工场主任,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米兰国际家具卫星展永久收藏馆中国区主任学术委员。他主要从事艺术与设计学科的研究和实践,曾获美国亚特兰大家具博览会金奖、美国夏威夷木工艺术大展一等奖、中国国家艺术基金和美国赫德兰艺术中心荣誉基金等。他的作品应邀展出于法国蓬皮杜中心40周年庆典开幕展、威尼斯双年展欧洲文化中心、米兰三年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作品被蓬皮杜中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术馆、弗吉尼亚大学等机构和个人永久收藏。

周洪涛提出,设计造物教育不仅是家具学科亟需提升的领域,同时对于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更是意义重大。历史上,任何一个具有引领能力的民族或国家,都具有强大的设计和造物能力。他分析道,历史不断印证,一个无法设计造物的民族无法引领世界,而强国需要强人,每一个个体都代表着国民素养,每一个人的创造性和创造能力对所在社区、城市和国家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唯有人人自强,人人创造,才能实现民族素质的整体提升和源源不断的生产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球引领。

《设计》周洪涛

《设计》:请您介绍下同济大学创意学院在家具设计方向上的特色和培养目标。

周洪涛: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家具设计主要隶属于工业设计专业方向,主要由莫娇副教授统领不同专业的专业教师、工坊技术人员和国内外主流家具设计师联合执教,让学生们在低年级的时候就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出一把椅子,这里不仅有明确的产品特征,同时兼顾艺术性、材料研究、结构研究、制造研究、可持续研究和品牌研究。因为学院本科三个专业中的环境设计、视觉与媒体传达设计和工业设计具有很强的交互和共通性,因此学院的家具设计方向兼有很强的系统与服务属性和交互与传达属性。选择家具设计的学生具有多元交叉的专业背景和多样的方向选择,体现了极大的探索性、一定的系统性和更多的不确定性。基于以上特点,家具设计的培养目标也相应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不仅注重家具设计的功能、材料、结构、造型、工艺和文化,而且结合时代做出适时的目标判断,鼓励破圈,主张跨界,形成了同济大学家具设计多元并进的目标机制。

《设计》:请介绍下您的研究方向。

周洪涛:我本人具有复杂的教育背景,大学从化学专业起步,逐步进入家具、室内、雕塑和建筑领域,目前主要从事家具设计、环境设计、雕塑装置、现代木工、材料创新、可持续设计、手工艺研究、艺术策展及高校工坊实验教学研究。

《设计》:在美国的学习经历对您的教学和设计有哪些影响?

周洪涛:美国的家具设计教育非常多元,具有内容上的宽泛与开放性和一定的学科之间的顽固壁垒,导致其家具设计出现特色鲜明的小众倾向,有利于个性表达。我在学习期间了解到,美国的家具设计学科主要存在于林产工业、工业设计与建筑和艺术三大教育领域,分别形成了不同的专业学科协会和领军人物,与国内的家具设计学科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由于我本人的教育背景在以上三个领域都有涉及,一段时间内,也是在美国大学体系内从事家具设计与木工教育的唯一华人教授,曾参与不同协会的大会交流,因此点对点地了解了中美两国家具设计在历史上的关联,应该说,美国家具设计领域的发展特点和教学模式,曾对新中国林业大学、综合性大学和艺术类大学的家具设计教育产生过学术关联影响,甚至至今仍能够为国内家具设计不同学科发展和改善教学方式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这段经历对我个人的影响更大,我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锻炼出很强的动手能力,不仅可以随心所欲地造物,还可以相对自由地在以上不同领域汲取营养,进行跨界创作,这也完全符合目前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对学生的培养机制。

《设计》:在家具设计方向我们的教学实践和国外还有哪些差距?

周洪涛:在家具设计方向,我们的教学实践和国外整体上差距很多,个人认为,我国家具设计的教学实践和国外的关键差距在于造物素养的缺失和实操环节的教学不足。

家具设计是一个需要将创造性思维和实现能力相结合的创新活动,思维和思维的实现两个层面互相依托、互相促进、互相激发,不可分割。欧美发达国家的家具设计课程基本都是在工坊里进行,从设计初步、材料认知、结构制作、工具使用、设备操作、漆饰方法到专业摄影等全流程都要求学生独立掌握。这不仅要求小班上课,还对任课教师的技术、工坊的硬件设备、技工人员支撑和安全管理提出严苛的要求。

对于一个以造物为核心的家具设计课程,仅仅在课堂上讲授理论、总结过去是不够的,这是家具史论研究的主要授课方法。家具设计课程必须依托工坊教学,将设计与现实联系起来,将头脑中的概念设计与实际的结构和工艺联系起来。思维和思维的实现两个层面具有很多鸿沟,同时也蕴含着海量的挑战与机会,在解决其中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创新。这些创新有可能是关于设计作品本身的,还有可能是相关技术的发明的,又或是其他无关领域的。

实际上,家具的设计与制作不仅仅是家具设计师实现专业梦想的专利,很多艺术家、建筑师和政治人物都在此环节精进成就,如我们熟知的 Alvar Aalto、Frank Lloyd Wright、Mies van der Rohe、RenzoPiano、Zaha Hadid 和我国前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等。能够设计和制造出属于自己的家具,是令很多人为之荣耀的梦想,更何况是从事家具设计专业的学生,这是一种职业本能。

《设计》:您的作品经常参展,您认为国内外展会有哪些差异?

周洪涛:我所参与过的国内外展会涵盖林产工业、工业设计与建筑和艺术三大领域,其差异主要存在于原创性和探索性。不同领域的展会在内容上可能有偏向商品交易、工业设计、材料创新、生产设备和艺术创意等不同的侧重。从规模上,中國的展会不输国外,从交易量上也可能胜出一筹,也有很多展会创意独特形成经典,但是讲到原创性和探索性,总体而言,中国的展会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仍需加强。尤其是从可持续性上而言,大批量的展具垃圾和能源消耗是对人类环境的巨大破坏。全世界的展会都要探索如何低碳环保的进行革新,对中国的展会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历史机会。

《设计》:您认为家具设计和艺术的关系是怎样的?

周洪涛:家具设计与艺术无法完全分离。

虽然家具设计的教育主要存在于林产工业、工业设计与建筑和艺术三大领域,但是他们之间的关联从未完全割裂,因为家具设计本身

是一种功能艺术,家具必须能够综合运用功能、材料、结构、造型、工艺和文化元素。或许有些家具的设计更多偏重艺术,在国外就出现了功能艺术方向,或者有些家具的设计更多偏重工艺,于是也出现过家具领域的工艺美术运动。我个人认为,任何优秀的家具设计都具有良好的艺术性,这是家具本身必备的要素之一。

《设计》:您认为家具设计的创新点有哪些?

周洪涛:未来家具设计的创新点很多。无论从材料探索、结构创新、功能塑造还是系统构造,都有可为领域。而我个人认为,家具设计的创新对于设计师或者兴趣爱好者而言,是独特设计语言的打造,只有创造出自己原创的设计语言,才能破圈立新。

《设计》:从策展的角度,您认为未来家具设计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周洪涛:对我而言,策展是对未来的挖掘,我关注的是寻找新兴的设计和有潜力的设计师。策展未来家具设计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多元的,是对家具人的关注。我个人偏重可持续方向的家具设计和功能艺术领域的家具设计,这是两个不同的家具细分领域,但是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

前者是关乎产业和地球的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家具设计师和品牌都应该关注的领域,如同家具设计的要素一样,可持续设计的原则应该早已成为所有产业遵循的重要标准之一,不应该被刻意的强调提及,然而这一重要准则在真实世界的应用依然没有在产业领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应用,因此需要再次强调。后者的功能艺术领域家具设计则更加有趣,是个人兴趣。因为它能够发挥艺术和创意的灵性的设计,是更加自由和表现的创造,并能够走入社区和公共领域,实现艺术功能化。

《设计》:您对年轻设计师和学生有哪些寄语?

周洪涛:追求原创,精工实践,勇于探索,敢于破圈。

《設计》:请分享一个在家具设计领域您关注的话题。

周洪涛:如前所述,我最关心工坊教育。鲁班的传人不会用锯子,制造大国的国民不会用电钻,这些基本的造物常识看起来很小,实际上无论是对个人生存、生活改善、兴趣创造还是创新创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设计造物教育不仅是家具学科亟需提升的领域,同时对于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更是意义重大。历史上,任何一个具有引领能力的民族或国家,都具有强大的设计和造物能力。近代的德国、苏联和美国,通过强大的军事、工业和贸易引领时代,无不依赖国民的科技创新和强大的制造能力来支撑国家梦想。中国历朝历代繁荣鼎盛更是与百工巧匠的兴盛关联密切,并总结出了《天工开物》这样的巨作。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天工开物》涵盖了机械、砖瓦、陶瓷、造纸、兵器、火药、纺织等极其丰富的设计与造物技术,不仅指导百工进行实践与创造,还对造物的教育和普及起到了巨大作用,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国际传播,为中华民族在世界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应该说,任何一个引领世界的国家在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卓越表现。同时,设计造物的国民教育在这些国家的教育系统里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他们的具体教育方式和场景有所不同,但是都取得了各自的成效。有些国家让青少年在娱乐造物的环境中生长,或者是在家庭中的车库工坊中与父母共同营造学习,亦或是在充满实践教学的学校课程体系中动手操作、探索未知、勇于试错。这种在非应试教育系统中培养出来的下一代,具有超凡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交互能力,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都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和自信心,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抗挫能力,很多世界著名的家具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和艺术家都是在这种具有浓厚造物色彩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然而,反观我国过去的几十年,在设计造物素养以及工匠能力方面的教育培养严重缺失,甚至部分民众对动手造物的专业和职业具有一定程度的“歧视”,被社会和职场误解为“低级职业”,不能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尊重和推崇,由此导致我国大多数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但在动手造物实现自己想法和创造力等方面具有先天的缺陷,不用说自己设计和制造家具,有些人连自己家的灯泡也不能换,螺丝也不会拧,从宜家购置的家具要找他人上门帮助安装。这些教育的不足自然会在创新活动过程中使得思维的实现环节无法完成,导致很多想法得不到现实的检验,更不用说推动创新构想的迭代演化和成功。这种缺失不仅存在于高等院校,更存在于小学和初高中的基础教育阶段。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和制造大国,动手实践环节教育被忽略的这一现象需要从根本上得到扭转,需要有更多的学生有能力去实现想法,能够使用基本的造物材料与工具,实现人人有想法,人人能创造的教育目标,为国家的长期发展提供雄厚的建设人才储备。

基于这一挑战,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在几年前就开展了一系列的设计造物普及尝试,开辟了广阔的创意工场造物空间,确立设计创意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开放式工坊课程体系面向同济大学所有学生、同城高校和上海青少年进行通识教育,取得了良好的专业成效和社会效果。学院依托设计创意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意工场),开展了大量的设计造物的普及教育探索,针对设计大类 (设计、建筑、规划、景观、测绘、汽车)的新生、设计专业的硕士和博士、上海市设计类高峰学科同城五校的相关专业学生和社区居民进行基础造物培训,让他们能够基本了解木工、金工、3D打印、手动工具、数字增材制造和数字减材制造等造物手段,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造物技能,有力地支撑他们的创意想法,从而推进设计造物教育。同时,在互联网、金融和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物理层面的设计造物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设计造物的外延在不断变化,造物教育拓展到这些新的领域,中心在复杂和多变的背景下,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

工坊教育,不仅仅是家具设计专业的支撑,也不单单是设计艺术学科的必要环节,它实际上是一个关乎民族振兴和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我们需要源源不断地培养各类人才,其中具备基础设计造物能力的人才是一个国家创造力和建设能力的根本源泉。尤其对中国而言,制造业是根本,提高生产力,解决民生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命题。传承固本和创新突破的设计造物教育对民族复兴意义重大,在双减和国民素质教育提升的背景下,如何鼓励下一代学生和广大民众的创造力得以释放,如何教会他们动手造物以支撑他们实现需求,如何让中华百工文明结合技术前沿再度辉煌世界,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命题。历史不断印证,一个无法设计造物的民族无法引领世界,而强国需要强人,每一个个体都代表着国民素养,每一个人的创造性和创造能力对所在社区、城市和国家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唯有人人自强,人人创造,才能实现民族素质的整体提升和源源不断的生产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球引领。

猜你喜欢

造物家具设计
汲古怀远造物归真
物物与共,美美与共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BUBA台灯设计
家具设计·互动
以木造物
有种设计叫而专
淘宝造物节引爆创造力的盛会 华晨宇献唱 天天兄弟PK奇葩说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