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实战引领 强化精准防控能力

2021-10-22本刊编辑部

道路交通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卡口支队防控

烟台:创新引领 防控体系建设应用初见成效

近年来,按照公安部交管局和山东省公安厅交管局统一部署,烟台市公安局以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应用试点为契机,围绕“一路、两长、三建、四新、五发展”思路,坚持建设先行、创新引领、赋能实战,初步构建起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型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有力助推公安交管整体工作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烟台在全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综合考核中始终名列前茅,获评全省道路交通“平安行·你我他”行动先进市。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连续4届获评“全国文明单位”。

深化“三项建设”推进体系迭代升级

“三项建设”是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的基础和关键,为此,烟台市将其列入政府“三重”任务事项和公安基层基础攻坚重要内容,重点关注、强力推进。公安部交管局、省公安厅交管局多次到烟台实地指导,为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应用指明方向、提出要求。

深化公路交通监控系统建设。本着“市县统筹、分步实施、全域覆盖”的原则,烟台市相继开展国省道、高速公路和县乡道智能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669公里高速公路、2495公里国省道和4714公里县乡道的智能交通建设任务,高速公路平均2公里1处监控、国省道5公里1处监控、主干公路10公里1处卡口。开展试点后,又相继制定 《公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增点补位和更新利旧工作规范》《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运行管理制度规范》和 《网络优化工作规范》,围绕“两点一线”升级监控系统:对前端感知点,通过新建、改建、利旧三种方式,优化完善布局点位,更新硬件设备,升级固件算法、增设标准时钟源,共新建电子监控设备479个、改建553个、利旧1339个;对网络传输线路,升级设备、优化数据传输路径;对数据中心,更新服务器、改进算法、增强算力。通过综合施策,抓拍率、识别率和上传及时率得到有效提升,数据可用率从52.3%提高到83.1%。

深化集成指挥平台建设。烟台交警支队率先完成市级集成指挥平台建设,全市24个大队强制入轨、全警应用,实现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同时,加快交通监控设备联网步伐,联网设备1.8万余个,接入率达100%,日均上传过车数据近4000万条。试点以来,又投资400余万元升级软硬件,购买高性能服务器16台、软件3套,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

深化执法站建设。支队坚决打通违法查控的“最后一公里”,在地市边界、国省道、高速公路关键节点建设执法站40处。试点后,又增设执法站10处,形成“四环五线”防控网(四环:市际环、县域环、中心环、核心环;五线:G204国道、G206、G228、G15高速、G18高速)。在此基础上,采取“1+2+3”模式加强执法站数字化建设,每个执法站配备1个数字警务室、2部4G图传执法车,每名民警配备350M手台、智慧勤务终端、执法记录仪3种执法装备,开展视频巡检、信息研判、缉查布控、网格监管、服务群众等工作。

实施“四大创新”深化体系实战应用

在加强“三项建设”的基础上,烟台交警支队坚持“情、指、勤、督”一体化运行警务实战模式,实现重点违法精准查处、重点车辆有效监管、突发警情快速处置。

创新警情搜集,实现精准识别。支队升级集成指挥平台,实现分级分类预警,彻底解决“报警量大、重点不突出”等问题,特别是新增的“车型识别、人脸识别、号牌二次识别”等功能,从海量过车数据中快速甄别涉牌涉证、失驾人员、红眼客车、货车载人、面包车超员、三轮车载人等违法信息,实现对重点违法行为的精准识别、打击,日均推送预警信息7000余条,其中“小目标”违法载人5300余条。研发重点要素管控、高速公路精准管控两大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北斗定位、电子围栏等技术,建立重点车辆超载、超速、疲劳驾驶模型,实现重点违法网上自动预警、网下精准打击,日均预警重点车辆违法590余起。

创新研判机制,实现高效指挥。支队强化情报主导警务的理念,配备精通业务、熟悉技术的人员,常态化开展三级分析研判。支队“控面”,由支队189名民警辅警担任专兼职研判员,对全市22条国省道交通违法时空分布的规律进行宏观分析,形成情报产品,推送到全市所有大队。大队“盯线”,各大队组建4至6人的研判队伍,根据支队研判结果,对辖区道路逐条进行重点分析,推送至中队。中队“管点”,各中队配备1至2名研判员,根据“点”上的线索进行精准分析,切实提高车辆查控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对发现的警情,依托支队指挥中心、大队分控中心、中队数字警务室三级指挥体系,通过分级分类布控、立体无缝监控(固定监控、车载移动监控、高空及无人机载视频)、融合一体通讯,实现“布得准、看得清、调得快”。

创新勤务改革,实现快速处置。着眼破解“有警力无警情、有警情无警力”难题,支队坚持科学布警,充分利用集成平台的警情统计、勤务安排模块,研发人工智能勤务系统,自动分析警情高发时段、自动安排执法站勤务,勤务部署合理率由39.1%提升到79.5%,真正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坚持改革勤务,一条国省道以4个执法站为一个联动单元,每季度由一个执法站牵头组织区域联勤、错时联动、部门联合的“三联”勤务,各执法站每周启动2次即可实现全线管理;按照“平战结合、节点轮动”的原则,根据警情需要科学启动执法站,构建“四圈一网”立体防控体系;坚持优化战法,创新推出“以图搜车、以人搜车、以车找人”等网上研判技战法,“视频追踪、轨迹追踪、动态追踪”等实时追踪工作法,“红灯阻断、C型卡位、人车分离、点线结合”等路面查控技战法,既提高查缉效能,又保证民警安全。同时,对未能现场查处的交通违法,定期下发督办单,通过警务助理、“两站两员”等进村入户约谈走访、督促整改,夯实基础工作。试点以来,共下发督办单206张、约谈运输企业760家次、排查列管货物集散地291处;组织乡镇、村委开展三轮车“三见面一建档”45.3万份,喷涂交通安全标语11万条。

创新监督考核,实现闭环管理。支队围绕发现、指挥、处置、考核四个环节开展全流程、闭环式评估,并通过多维数据交叉验证,实现缉查布控一体化运作。及时发现环节,将卡口在线率、识别率、上传及时率作为考核重点,加强前端设备维护、更新,数据可用率提升30.8%,有效解决“错、漏、慢”等问题。研判指挥环节,将有效研判量及查处量作为考核重点,通过路面执法结果倒逼分析研判,准确率提升41%。精准处置环节,将拦截率作为考核重点,做到接警必拦、拦车必查、违法必处,重点违法行为查控率提升10.4%。督导考核环节,出台绩效评价办法,加强对执法站、分析研判、系统运维等岗位的监督考核,通过通报、约谈等手段,以考促管,落实责任。

助力“五大发展”推动交管工作不断向前

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应用的稳步推进,带动了烟台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系统治理实现新发展,在新型公路警务机制的助推下,支队建立交通安全管理“双路长制”,有力推动党政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事故预防实现新发展,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连续下降10.2%、18.6%,未发生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其中国省道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下降26.1%、15.1%,县乡道事故死亡人数连续下降11.3%、40.8%。路面管控实现新发展,防控体系的建设应用有效缓解了警力不足,实现警力无增长改善,管控效能进一步提高,年均查处公路交通违法117.3万起,同比提升28.9%,其中重点违法行为22.3万起,同比提升117%,全市17个执法站先后62次进入全国、全省前列。应急管理实现新发展,支队在重点路段示范建设交通事件预警系统,智能识别车辆脱落物及抛洒物、交通事故、恶劣天气等交通警情,同时建立公路突发事件处置8个应急预案,与交通、消防、应急管理等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应急演练,应急处置时间缩短21%。队伍执法实现新发展,支队结合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广应用公路一般程序交通违法应用“速裁”系统,处理程序由四个环节变为一个环节,当事人处理时间由4至6小时缩短为10至20分钟办结,公路重点交通违法结案率由60%提高到90%,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相统一。

山东:打造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应用升级版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应用工作,连续两年将此写入《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 《省政府工作报告》,分类出台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县乡道建设规范和指导意见,明确标准和要求,科学谋划推进。截至目前,山东省已完成近9万公里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建设任务,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接入智能监控设备12.86万套,其中卡口2.8万套、视频5.37万套、执法取证设备4.69万套,均居全国前列。今年以来,通过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推送有效预警224万辆次,成功拦截189万辆次,现场处罚38.4万辆次。建立完善高速公路安全防控、普通公路安全防控、源头安全管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疫情防控等“五大实战应用”,助力交管工作实现提档升级。

构建高速公路安全防控“三道防线一张网”

高速公路是交通事故预防的重要阵地。山东交警进一步贯彻落实公安部交管局在山东枣庄召开的加强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现场推进会会议精神和相关要求,强力推动建设高速公路“三道防线一张网”。

山东交警通过调整集成指挥平台配置,实现了高速公路超速等重点交通违法的实时全网预警,超速现场拦截查处率较实施前提升了23.4%,有效推动了重点违法异地查处。综合运用“两客一危”重点车辆GPS数据以及卡口通行数据,依托自建的高速公路可视化实战平台,分析研判重点车辆实时分布状态及通行规律,直接推送路面民警,今年以来,精准查控“两客一危”重点车辆违法1.7万余起。升级交通安全防控体系软硬件设备,建设近场监测系统,与公安网集成指挥平台进行联动,分级分类推送警情,实现一点发现、全域响应,做到“全省一盘棋”。为提升应急处突效率,推广“分段布警”“多点屯警”快速反应机制,在全省境内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设置108个固定执法站、200余个机动执勤点,通过驻点和流动相结合,缩小巡逻半径,打造“十五分钟出警圈”,快速处置异常事件。

提升普通公路管控效能

国省道、农村公路是交通事故预防的重点、难点。山东交警围绕“平台+机制”,切实提升普通公路交通管控效能。

山东交警依托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实现交警支队、大队、中队三级交警实战中心与执法站、民警等实战单元实时联动和同步响应。完善以数字警务室综合研判调度为支撑,路面管控、源头治理、宣传教育等工作为一体的“1+N”勤务模式,高标准建设中队数字实战单元。卡口、视频监控、公路执法取证设备全部接入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健全“监控卡口取证、研判分析调度、民警精准拦截、反馈源头治理”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

依托公路巡逻民警中队与治安派出所,以乡镇交管执法站、警保合作劝导服务站为点,辖区主要道路为线,以点连线、以线构面,建立“网格化”治理机制。高标准打造国省道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样板,以“情指勤督”一体化为引领,依托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三级交警实战中心与交管服务站、劝导站联网联控,实现网上管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今年以来,全省共查处超载、超员、疲劳驾驶、违法载人等重点交通违法682.3万余起、同比上升5.01%。

加强源头管理实现精准查控

抓好源头管理,是事故预防的基础和前提。山东交警按照“数据警务、智慧警务”的发展要求,汇集公安内部数据及交通运输、高速公路、保险、卫生健康等行业的动静态数据,建成全省“交通数据资源池”。

山东交警通过搭建省级大数据分析研判平台,开展以“人、车、路、企”等对象为主体,针对源头管理、路面防控、异常数据监管、交通安全风险防控等开展研判分析服务。对道路安全隐患、“两客一危一货”车辆、农村面包车、校车及重点驾驶人实现信息化管理,实时将高危预警信息推送给路面执勤执法单位,并同步抄告行业主管部门、当地人民政府等有关单位,搭建立体化社会共治体系。

依托公路防控体系,强化异常事件检测感知,对卡口过车信息与重点管控对象实时关联分析,实现重要警情预知报警。发挥指挥中心龙头作用,依托缉查布控系统,建立情报线索推送、违法布控预警、扁平化指挥作战、民警机动查处机制,实现精准查控。

依托平台加强应急处突能力

恶劣天气、严重拥堵等突发事件对道路交通秩序破坏力大,紧迫性强。山东交警研发应用动态安全管控系统平台,立足“五个第一时间”,高效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应急管理。第一时间收集突发事件信息,自动采集道路能见度、湿滑度、积水、结冰的实时数据;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通过高音号角、可变限速诱导屏、雾区防撞诱导系统、应急车道管理系统,以及各类媒体平台、地图导航系统及时发布预警提示,引导车辆降速控距;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按照流程采取应对措施;第一时间加强公安交管部门区域联动和职能部门联动,形成部门合力;严格按照规定第一时间上报突发事件及处置信息。2020年以来,山东交警先后妥善应对冰雪恶劣天气35次、大雾天气112次、台风3次、交通大流量27次。

全力构筑抗疫“防火墙”

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山东交警闻令而动,依托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精准查控、有效劝返重点地区来鲁返鲁车辆,最大限度阻断疫情传播蔓延。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后,山东交警建立完善“数据收集、深度研判、精准落地”的全链条闭环式管控机制,全力构筑战疫“防火墙”。

陕西:践行“两个至上” 推进防控体系深化发展

近年来,陕西省公安交管部门以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强化政府主导,创新管理体制,整合社会资源,从完善机制建设、夯实基础设施、强化科技应用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深化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应用。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全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有效预警75万余起,成功拦截72万余起,成功拦截率96.58%,同比提升25%。全省依托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现场执法查处26万余起,现场处罚一致率达到了99.84%,特别是针对超速、超员、涉牌涉证、逾期未年检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得到大幅提升。

重视顶层推动 建立完善机制

开展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应用工作是公安部交管局加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提高公安交管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大举措。陕西交警借助陕西省安委会重要平台,定期组织召开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争取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支持,省政府连续3年共计投入9200余万元为基层交警配发254辆执勤执法车辆,为一线民警强化路面拦截、巡逻提供更有力支撑。积极争取政府资金2100万元建成省级交通安全指挥中心,各地先后投资3.5亿元对市县指挥中心进行升级改造。目前构建并形成了以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为基础,以全省11个交警支队指挥中心、108个大队指挥中心、125个执法站、300多个拦截点为支撑的全省立体式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

此外,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总队投资3848万元建成了“三客两危一隧道”智能监管服务平台,依托公路防控体系现行机制开展重点车辆严重交通违法查处,实现对陕西境内“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的动态监管,重点车辆驾驶人疲劳驾驶、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现场查处量明显提升。

深化试点应用 推动提档升级

陕西交警总队在全省扎实开展统一接警条件、统一报警标准、统一查控方式、统一执法流程,改革勤务部署的“四统一、一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深化公路防控体系试点工作。总队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以总队长为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为深化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试点期间,领导小组每月听取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尤其是涉及到财务、勤务等方面工作,总队长亲自主持研究。总队投资500万元对32处省际卡口进行升级改造,同时,梳理全省重要点位卡口,针对省际卡口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各支队集中整改,保障卡口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将列入黑名单的卡口系统暂停使用并挂牌督办。

与此同时,总队在全省所有执法站组织开展分级分类预警模式,针对试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一梳理解决,确保各项措施扎实落地落实。邀请科研所专家,抽调全省交警科技信息化专家库成员和业务骨干组成试点工作实战轮训教官小分队,深入全省各地一线,宣贯深化公路防控体系政策要求,答疑解惑,听取一线民警建议,助推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高速公路“三道防线”防控体系建设的通知》和《高速公路“三道防线”建设指导意见》,细化了建设工作任务,明确了各阶段工作完成时限,并投资400万元在全省13个高速公路服务区搭建服务区智能监测系统,同时要求各支队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计划,强化协作保障,夯实任务责任。优化调整执法站勤务部署,总队指导各支队依托公路交通安全防控建设体系,加强对不同路段、时段的交通违法类型以及数量进行汇总分析,为科学安排勤务、提高用警效率做依据。

强化基础建设织密道路感知网络

近年来,陕西交警坚持卡口大建设、大改造、大联网不放松,全面联网大公安自建卡口、接入ETC数据,共享“雪亮工程”资源,为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应用提供支撑,提高前端感知能力。印发《全省道路交通监控设备联网接入和运维管理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对全省公路卡口进行摸排梳理,排查整改。针对卡口识别率不高、传输不及时等问题,组织设备厂商、集成商、网络运营商进行及时整改。与2018年相比,全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新增接入卡口约4300个、累计接入卡口8.7万个、新增接入视频点位1.4万处。

青辰想了想,点头道:“嗯,你分析得好像很有道理。”他一边说,一边从腰间的兜囊中掏出一瓶专治跌打损伤的药粉,朝着胳膊腿上的伤口涂抹。那些伤口有的很深,几乎快见了骨头,药粉朝上一落,他的身子都跟着颤抖起来,但他只是紧紧地咬着牙关,不时深深地吸一口气。

总队通过印发 《关于将交警自建道路交通视频监控资源全部接入省厅的通知》,组织全省接入各地十四运会运动场馆、主要汽车站、高铁站、飞机场、5A级景区停车场和周边道路建设卡口和视频监控设备,将上述数据全部接入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此外,共享接入全省高速公路ETC龙门架525处,备案区间测速23处,日上传过车数据0.13亿条,弥补了陕西省高速公路卡口建设密度小、数据传输不稳定等不足,丰富了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数据类型,为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应用向纵深发展再添动力。

细化工作要求确保措施落地落实

陕西交警总队制定《全省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应用工作通报制度和细则》,实施严格的考核标准并根据阶段性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实现压力层层传导,任务件件落实。总队每周对全省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应用进行分析,发贺信、发督办。要求支队、大队建立每天动态巡查不少于4次的监控巡检制度,每10天对全省公路监控设备运行进行分析通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推动整改。每月对全省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应用进行考核排名,组织开展“逢五”“逢十”专项整治行动,助推防控体系应用落地。

依托全省公安交警科技信息化专家库平台,总队成立防控体系建设应用工作服务队,组织专家定期深入支队、大队、指挥中心、执法站,向一线民警面对面地讲、手把手地教,提升民警业务能力。目前,全省12个交警支队均成立了工作服务小分队。工作服务队的组建和常态化指导机制对全省深化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应用工作推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南阳:积极探索 聚力精准防控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对照防控体系“三建一应用”总体目标,不断探索、规范、完善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在硬件投入和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在精准布控和有效拦截上做文章,深度挖掘集成指挥平台系统实战应用,实现数据采集更精准、指挥调度更及时、分析研判更智能、拦截查处更科学。今年以来,集成指挥平台有效预警22.31万起,成功拦截车辆22.29万辆,预警拦截率达99.93%,处罚一致率达99.96%,全市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环比下降12.78%、54.53%,无3人以上交通事故发生。

河南省公安厅领导多次带队实地调研、现场办公,省总队专班驻点督导,为缉查布控系统改造升级提供“源动力”。市委市政府将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纳入“大数据”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为各项工作的有序、有力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打造312国道交通安全文明示范路中,市政府协调沿线5县2区建立联动机制,划拨专项资金完善基础建设,支队以沿线5个执法站、8个勤务中队为支点打造数字化基层中队,在“人防、物防、技防”环节予以倾斜。

支队抓住创新完善工作机制这个关键,紧盯“人、车、路、设施、企业”等重点管控要素和国省道、农村等重点区域,探索实行“四单一表”动态排隐除患机制,深化拓展查缉应用工作,即将全市源头隐患、信息异常、重点关注车辆全部列管,并根据隐患等级分类,精准制定任务清单、标准清单、责任清单、流程清单和具体风险隐患排消台账明细表。全支队上下牢固树立侦查思维、专案机制,做到重点隐患“一车(人)一方案”,一般隐患全部“定人、定车、定时、定责”,以支队指挥中心为主导,交警大队、机动中队、数字警务室、执法站等实战单元同步响应,协同开展严密定点查控,做到重要警情“一呼百应”。今年以来,共研判关注车辆3633次,查获群众举报套牌车辆52辆、注销仍上路行驶车辆65辆、涉嫌非法营运车辆27辆。支队进一步建立“公安+城管”“公安+交通”“小红帽+小黄帽”(即交通志愿服务+行人、非机动车轻微违法者“体验式”执勤)共建共治共享的交管新模式,整合特警、治安等社会防范力量,全方位组织集中统一行动,及时发现违法,排查化解隐患,路面管事率明显提升。

南阳市公路交通安全风险防控取得的成效是支队坚持以交管大数据分析研判聚力精准防控的结果。支队先后搭建25个应用系统和9个综合应用平台,构建了指挥调度、视频监控、业务监管、信息采集、综合研判“五位一体”指挥调度体系,将传统的人海战术向科技建警转移。整合现有“平安南阳”、鸟瞰系统等5万余个视频资源,突破卡口接入限制,实现社会视频资源充分整合,借力“雪亮工程”大数据云计算处理平台,组建“刀锋、猎鹰”数据图像分析团队;自主研发数据魔方平台,对比碰撞失驾信息,利用人脸识别确认违法、精准查处。为基层一线配发PDA移动警务终端487台,实现了对车辆及驾驶人、在逃和吸毒人员、业务信息等实时查询、现场处置快速录入、现场打印法律文书等功能。改造升级移动执法战车20辆,搭建公安网无线接入平台,配备笔记本移动警务终端183套,推动执法服务站建设由固定向移动转变;优化传输结构和边界平台,实现信息采集、入库毫秒级响应,有效避免延时预警降低精准率。

从发现到查处,战机稍纵即逝,必须锤炼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及机动能力。支队始终践行“紧贴实战抓应用”理念,落实“练指挥、练人员、练处置、练装备、练预案”五练要求,叫响“不懂信息化,必须离岗培训”的口号,引入数据研判、视频追踪、应急处置等“五个维度”上岗考核制度,将有限警力、业务骨干运用在刀刃上,多岗位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让教科书式执法成为新常态。建立全警考评机制,强化结果运用,全方位提升队伍士气、激发干劲;以选树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引领,掀起实战练兵“比学赶帮超”新高潮,推进交警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建设。

江门:多维协同发力 提升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应用成效

近年来,广东省江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坚持以预防和遏制道路交通事故为主线,以“智慧新警务”和“智慧新交管”为抓手,全面推进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应用。2020年以来,支队依托公路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深化集成指挥、重点车辆动态监控和视频监控等平台应用,加强违法打击效能,全市共现场查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2.8万余起,其中查处五类重点违法行为1.1万余起,查获假套牌车821辆,全市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3.9%,公路交通事故预防成效显著。

为推动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应用工作稳步开展,支队坚持把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应用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作为科技强警、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来落实,并纳入智慧新交管、智能交通工程同步规划、设计、建设。江门公安局分管副局长每月组织科信、警保、交警等部门和相关系统运维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研究解决建设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江门市道安办实行每月会商审议制度,邀请交通、公路、财政部门及公路业主单位、管养单位共同商议,协调解决建设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支队把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应用工作纳入对各地智慧新交管和防事故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相关的设备联网联控、现场重点违法查处、查缉布控等工作事项逐一明确目标要求,实行每周一通报、每月一考核。对工作进展落后、措施不力的地方约谈主要负责领导进行整改。

为筑牢公路防控体系应用基础,支队紧紧依托情报信息网、指挥调度网及执法查控网“三张网”,强化网上网下同步联合作战,实施“靶向勤务”,推动缉查布控工作由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变,实现“监控预警发现、研判分析调度、民警精准处置、反馈源头治理”的“四位一体”勤务工作机制,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同时,按照“能接尽接,应接尽接”的原则,将4054套视频监控、1850套卡口、3683套电子警察接入集成指挥、重点车辆动态监控和视频监控等平台,强化路面信息数据采集,不断扩充机动车路面数据的“蓄水池”,为掌握全市车辆动向提供数据支撑。逐步升级优化全市过车数据库,处理好服务器硬件支撑问题,保障过车数据、图片传输稳定,并加强前端监控设备的建设和改造升级,共新建和升级监控设备1674套,提高卡口运行质量达标率和视频在线率。

支队全力推动大队指挥调度室和数字中队、数字警务室建设,全市10个基层勤务大队全部建成指挥室,实行24小时不间断滚动监控,积极发挥集成指挥、重点车辆动态监控和视频监控等平台作用,实时掌握辖区各类交通动态信息,及时指挥一线民警对交通事件进行处置,实现扁平高效指挥。支队按照固定查控与流动查控相结合的原则设置执法站点。目前,全市共有固定执法站10个,主要设在市际、县际主干公路交界处以及高速公路出入口。流动执法点由各大队根据各卡口预警情况,选择在有视频监控的地点开展执法工作。各执法站不设置长期固定上班时间表,根据预警数据特点,科学安排警力和上岗时间,根据监控和预警信息快速对交通事件进行处置。另外,针对高速公路、城市快速干线主线拦车难的问题,各级公安交管部门灵活采用电话通知的方式,联系车主通知驾驶人从最近的收费站或服务区驶出接受处理,并采取“击鼓传花”的方式,加强协调联动,提高拦截率。

为确保公路防控体系取得实效,支队加强运维巡检制度,实行每天两检查一通报,通过重要点位联网联控考核,加强数据流转检查,发现任意一个环节出现异常,及时反馈维护部门进行处理,并定期进行故障统计和平台数据备份,确保及时优化故障盲点和腾出存储空间。同时,加强交警支队技术部门运维人员与一线执法民警沟通,建立工作群,提供全天候的技术咨询服务,特别是民警开展执法工作前,先进行轨迹查询,确定设卡拦截点位数据正常。由支队牵头组建研判工作专班,落实“每天一研判、每天一总结”,根据获取的情报信息,强化轨迹数据分析,提取目标车辆出行路线、时间等特征,预判其出行时间地点,提前进行布控,通过集成指挥平台和重点车辆动态监控平台预警处警,大幅提高查处截获率。积极推动勤务模式从“一警多能”“以专制专”向“合成作战”转变,突破原有单警作战“线短面窄”的短板,构建以多警种联合新格局为基础,联动盘活巡特警、派出所等警种警力,充分发挥多警种合成作战的整体效能。

猜你喜欢

卡口支队防控
敌军工作与昆张支队敌后坚持之道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黑龙江举行“蓝焰突击-2021”跨区域抗震救灾实战演练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L卡口“马拉松”联盟的前世今生
武警江西总队一支队深入扶贫点进行健康义诊活动
长江支队入闽67周年纪念大会在厦门市召开
高速公路车道高清卡口系统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