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确把握形势 深入推进防控体系建设应用工作

2021-10-22本刊编辑部

道路交通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勤务研判警务

自2013年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全国开展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以来,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对照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大投入、加快进度,积极探索、创新应用,防控体系建设规模逐步扩大,网上网下结合的勤务模式日渐成熟,精准查缉管控方式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覆盖高速公路、国省干道的查控网络,为消除公路动态风险隐患、防范减少交通事故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工作进展不平衡、实际应用不平衡、执法针对性不强、警情与勤务不匹配等问题和不足,严重制约了防控体系的发展,必须引以重视和正视,转变思想理念、激发内生动力,深入推进防控体系建设应用工作。

一、正确认识深化防控体系建设应用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交通发展从跟跑世界一流水平转为并跑、领跑的新阶段,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催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发展拓宽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空间,为了适应时代步伐,必须摆脱几十年的固有模式,开展一场公安交管警务革命,深化防控体系实战应用成为这场革命的必然路径。

其一,这是积极适应交通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是世界上运输最繁忙的国家,日益增长的客货运输需求绝大部分通过公路运输来实现。目前,高品质的快速交通网、高效率的普通干线网横贯东西、纵贯南北,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高速公路里程以及公路客货运输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且仍然处于高速增长期。随着交通强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对统筹安全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群众对交通出行的期待从“走得了”转向“走得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顺畅、舒适出行需求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当前警务机制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情报引领不足导致的管理缺位还时常存在,迫切需要深化防控体系应用助推交通管理高质量发展。

其二,这是推动提升现代交通治理能力的客观需要。基层警力不足、老龄化日趋严重是困扰公安交管部门的现实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深化防控体系建设应用就是一条路径。前期“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给防控体系提供了强力支撑,“无感交通”“数字孪生”也许就在接下来的科技浪潮过后迅速成为现实。过去,我们曾感叹于欧美国家拥有先进的警车单警设备、智能的指挥系统,如今,通过防控体系以及各种系统平台、科技装备的应用,我们已经赶超了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要想进一步提升现代治理能力,必须要在深化防控体系应用的基础上,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支撑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型。

其三,这是助力实现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公路交通安全防控能力持续提升,交通事故连年下降,事故总量、大事故数量都大幅减少,但交通安全隐患量大面广,新特征新风险不断衍生,易肇事肇祸的违法多发,较大事故短时集中,重特大事故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减量控大”形势不容乐观。比如,疲劳驾驶、违法载人导致的群死群伤事故突出,拼车包车超员载客出行增多,还有分心驾驶等违法行为也极易引发事故,这些违法难发现、难取证、难管控,成为管理难题。一定程度上说,事故是违法的最高表现形式,但引发事故的违法却得不到查处。深化防控体系建设应用,就是为了加强对这些违法的针对性查控,实现“减量控大”的任务目标。

其四,这是推进交警系统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实现现代交通治理的关键之举。进入新时代,执法工作的敏感性和复杂性更高,人民群众对规范执法管理的期待和要求更高。多年来我们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和执法管理监督机制,取得明显成效,但交警队伍底数庞大,执法规范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很突出,个别违法违纪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在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制度“软环境”建设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完善执法管理科技“硬环境”支撑,在切实发挥队伍管理信息系统、执勤执法记录仪等硬措施的基础上,依托防控体系科学指挥交警辅警开展工作,树牢管理的藩篱,堵住违法违纪的漏洞。

二、大力推动提升防控体系警务应用效能

深化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应用,本质上是一场公安交通管理体制机制的革命,直接影响着推进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为积极适应现实需要,必须以实战实效为核心,深化防控体系建设应用,加强成果转化,创新勤务机制,推动被动、粗放、盲目、单一的传统警务模式,向主动、精细、精准、系统的现代警务模式转型。

一是推动基础建设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基础建设是开展应用的前提和基础,要转变当前“重建设轻管理”“重建设轻维护”的状况,科技、秩序、指挥中心等部门紧密协作,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建设任务,加强日常运行维护,切实强化技术保障。要精心布局调整执法站点,在现有执法站点基础上,精细分析路网查缉节点布局,有针对性地增设高速公路出口执法站点,优化调整国省道执法站点,根据违法事故特点视情增设县乡道路执法站点,配套建设近场监测系统,形成精准高效的管控网。要精心排查整改视频卡口,对现有视频卡口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升级更换一批低质低效的视频卡口,已经达到报废年限的要尽快更换,并尽可能选择高清设备,同时在未覆盖的重要地区和节点补充建设视频卡口,切实提高覆盖率。依托集成指挥平台维护工单机制,建立健全运行维护管理制度,规范系统设施日常管理,及时开展故障卡口系统治理,全面提高可用率。要精心拓展升级实用功能,不仅要侧重前端硬件建设,也要配套拓展实用功能,按照 《深化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建设方案》要求,加快集成指挥软硬件环境建设,通过探索人脸识别、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载人、假牌套牌等智能违法识别算法,提升视频卡口的自动识别、发现能力。

二是推动分析研判从“经验主导”向“信息主导”转变。要立足智慧警务理念,完善数据分析研判机制,推广分析研判技战法,常态化开展大数据分析研判。要建立专业的研判指挥队伍,特别是支队、大队指挥中心、指挥室,要做到定岗定责定人,压实责任链条,确保分析研判、指挥调度实效运转。要运用大数据精心开展分析研判,改变经验主导的研判模式,建立大数据支撑的常态化研判分析机制,深度分析辖区路面交通警情,全面把握不同路段、时段出行特点及重点违法、事故形态,提出科学合理的勤务部署建议,引导将有限警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切实提升用警效率。要靶向分析需要重点管控的对象,结合辖区实际特点和交通安全形势变化,紧盯易肇事肇祸的机动车、驾驶人和违法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布控。要建立健全“一地布控、全面拦查”的工作机制,各单位、各部门之间及时准确转递布控信息,提高布控查缉效率。

三是推动勤务模式从“传统单一”向“精准高效”转变。要立足警务实战化,着力改革传统的勤务部署模式,落实勤务部署和路面执法一体化工作机制。要落实“情指勤督”工作模式,充分依托防控体系,搭建集视频监控、指挥调度、分析研判、布控拦截于一体的指挥体系,落实研判、布控、调度、拦查等各项工作机制,强化全要素实战管理,通过高效率信息流转实现扁平化指挥调度。要落实网上网下巡逻,建立健全网上巡逻机制,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存储、回放、查证、剪辑等功能,真正实现“定点与巡逻结合、线上与线下互补”,一旦发现易肇事肇祸的违法行为,网上及时固定证据,网下迅速拦查处置。要落实路面查控要求,路面拦截处置是防控体系应用的硬指标。要组织基层一线特别是查控岗位的民警辅警,走出执法管理习惯的“舒适区”“熟悉区”,积极融入防控体系布控、指挥、查控的链路中,严格落实分级分类查控机制,根据集成指挥平台预警信息,精准查控重点车辆,总结推广实用的技战法,切实提高拦截能力,确保一旦预警必须拦截。要落实区域协作机制,打破大队、中队“各管一段、独自部署”的传统,加强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大队、中队的警务配合,支队、大队加强协调组织,实施路段联合勤务、错时勤务,既要防止长距离见不到执勤执法,也要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执法的警力消耗,减轻勤务压力,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

四是推动建用管评从“纸面文章”向“实战实训”转变。各总队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深化防控体系建设应用工作,统筹协调推进,主动向党委政府、公安厅局汇报,争取支持做好保障,确保取得实效。要常态考评督促,制定工作计划,细化任务分工,责任压实到岗到人,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扎实推进。针对建设、维护、研判、布控、指挥、查控等各个岗位制定评价考核体系,突出考核重点,加强监督管理,引导各岗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尤其要科学考核查控岗位,逐步增加重点违法查处权重,激发拦查重点违法的积极性。要加强业务培训,通过网上学习、实地观摩、跟班作业等多种形式,加大防控体系系统维护、查缉技战法等业务培训力度,运用场景化的培训手段确保通俗易懂、应知应会,提高应用水平。要开展比武实战,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比武竞赛,激发交警辅警工作热情,调动深化防控体系建设应用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勤务研判警务
徐州市超前研判 做好春节安全防范
关于消防救援队伍拓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勤务的思考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基于CRF文本挖掘的事故研判分析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基于弱定义Agent的补充勤务维修行为建模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