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对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效果研究
2021-10-22崔金伟
崔金伟
(无棣县人民医院妇科,山东滨州 251900)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临床常见手术,是一种具有创伤性的妇科疾病治疗手段[1]。相关数据显示[2],我国每年约有100万的女性接受子宫切除术,有15%~20%的女性因各种疾病切除子宫,该院妇产科每年全子宫切除术数量占妇科手术数量的37%。由于子宫全切术在切除宫颈的同时,不仅切断了位于盆底中心位置的子宫主韧带、骶韧带,而且要下推膀胱和直肠,影响膀胱和直肠的神经支配,改变盆底的整体结构和生理状态,从而影响盆底功能,逐渐出现阴道外翻,临床表现为阴道前壁伴膀胱及输尿管脱出、阴道后壁伴直肠及乙状结肠甚至小肠部分脱垂,最终引发一系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其身体及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使其生活质量明显降低[3]。随着近年来医学界对盆底功能认识水平的提高,子宫切除术后出现的盆底功能障碍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4]。该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该院因非子宫脱垂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对照,就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对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非子宫脱垂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纳入标准[4]:(1)知晓该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经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确定行子宫切除术。排除标准:(1)伴有阴道、膀胱直肠脱垂的患者;(2)合并血液性、免疫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3)伴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4)伴有认知障碍、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该研究者。该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32~47岁,平均(40.41±2.41)岁;其中子宫肌瘤21例、子宫腺肌瘤1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7例。研究组年龄32~47岁,平均(40.37±2.38)岁;其中子宫肌瘤22例、子宫腺肌瘤11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仅采用盆底康复锻炼,于术后1周开始进行Kegel运动,具体方法如下:取平卧体位或者坐位或者站立位,在吸气时尽量收缩肛门5~10 s,呼气时需要放松肛门10 s,之后再收缩肛门。首次锻炼时应收缩肛门15次,之后可不断增加次数,每日3次。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1)电刺激:选择法国杉山盆底康复治疗仪[型号:PHENIX USB 4,企晟(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53541809]开展治疗,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半卧于治疗床上,取治疗仪电极,带避孕套、润滑,置入患者阴道内,电刺激频率8~80 Hz,脉宽20~740μs,以产妇盆底肌肉有跳动感但无疼痛,或感觉肌肉强力收缩但无疼痛为宜。随电刺激治疗次数的增加,产妇对电刺激的耐受性也会增大,因此每次电刺激治疗都需对参数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治疗效果,30min/次,3次/周。(2)生物反馈:采用同款治疗仪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在压力曲线、肌肉图的基础上,针对电位值、会阴肌力和疲劳度等实际情况,将肌肉活动情况转换成视觉或听觉信号反馈给产妇并指导其依据反馈进行相应训练,包括肌肉生物反馈、A3反射、膀胱生物反馈及场景反馈等。30 min/次,3次/周。
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分别在术后3、6、12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盆底肌力分级,分为0~5级共6个等级,0级:无任何收缩功能;Ⅰ级:仅存在抽动功能;Ⅱ级:存在轻微的收缩功能;Ⅲ级:阴道肌肉不完全收缩,无对抗;Ⅳ级:收缩功能正常;Ⅴ级:存在强有力收缩功能。级别越高,说明盆底肌力恢复状态越佳[5]。
(2)分别在术后3、6、12个月,调查对比两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及漏尿量。
(3)分别在术后3、6、12个月,采用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 7,PFIQ-7)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6];在术后6、12个月,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elvic organ prolapse/incontinence sexual function questionnaire-12,PISQ-12)评估两组术后性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表示性生活质量越高[7]。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术后3、6、12个月的盆底肌力分级比较
术后3个月,两组盆底肌力Ⅲ~Ⅴ级患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盆底肌力Ⅲ~Ⅴ级患者占比均高于同组术后3个月,且研究组术后6个月盆底肌力Ⅲ~Ⅴ级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3、6、12个月的盆底肌力分级比较[n(%)]
2.2 两组患者术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及漏尿量比较
两组术后3个月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及漏尿量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在术后6、12个月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及漏尿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及漏尿量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PFIQ-7及PISQ-12评分的比较
术后3个月,两组PFIQ-7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6、12个月,研究组PFIQ-7评分低于对照组,PISQ-12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PFIQ-7及PISQ-12评分的比较
3 讨 论
现如今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等子宫良性疾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因盆底结构相对复杂,子宫切除术极易对盆底血管、神经造成程度不一的损伤,导致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且治疗难度大[8-9]。因此,如何防止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成为妇科领域研究的热点。
有研究认为[10],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尽早开展盆底康复治疗对减轻手术期间受损、加快盆底功能康复有着重要作用。盆底肌肉锻炼又被称为Kegel训练,最早于1940年被提出,是经有意识地对提肛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主动性收缩,进而增强对排尿的控制能力[11]。李秀芳等[12]通过对产妇开展早期Kegel训练,最终使其便失禁、不自主排气情况显著减少,说明经Kegel训练能发挥良好的盆底康复效果。该研究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对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预防效果,在盆底康复锻炼的基础上配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结果显示:术后6、12个月,两组盆底肌力Ⅲ~Ⅴ级患者占比均高于同组术后3个月,且研究组术后6个月盆底肌力Ⅲ~Ⅴ级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由于低频电刺激通过在会阴放入电极并利用电刺激增强盆底肌群肌力,并对盆底肌所支配的神经起到刺激作用,利用神经反射加快盆底部位肌肉收缩[13]。生物反馈借助现代化的设备对患者的部分生理功能开展描记,并转化成声、光等一系列反馈信息,促使其结合反馈信号掌握控制和调节内脏以及其他躯体功能的方法,进而对疾病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14]。而两组术后12个月盆底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是由于术后短期的干预优势随时间推移减弱,这也提示子宫切除术后的康复训练应该是长期坚持的,而并非时段性[15]。另外,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在术后6、12个月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及漏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12个月的PFIQ-7评分低于对照组,PISQ-12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进一步表明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单纯Kegel训练。
综上所述,予以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能改善其盆底肌力,促进盆底组织修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盆底疾病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