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联合耳穴压丸治疗抑郁性失眠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10-22张基萍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14期
关键词:耳穴针灸穴位

张基萍

(徐州市沛县嘉华医院针灸科,江苏沛县 221600)

失眠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情况,指难以入睡、睡眠时间少、睡眠质量差等,长时间失眠会造成患者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等问题,对其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等均造成不良影响[1]。抑郁性失眠即患者长时间因抑郁情绪而引起的失眠,主要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缺乏兴趣爱好等。目前临床针对抑郁性失眠多采用药物治疗方式,效果不理想,且会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不佳。中医学将抑郁性失眠归入“郁证”“不寐”范畴,温针灸能起到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配合耳穴压丸则具有调节神经情绪、改善睡眠的效果[2]。该文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46例抑郁性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温针灸联合耳穴压丸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46例抑郁性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均确诊为抑郁性失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均同意参与并积极配合该次研究。排除标准:其他类型失眠患者;抵触该次研究的患者。根据双盲法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3例,男性2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38~63岁,平均年龄(45.11±1.42)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病程(1.04±0.21)年。观察组23例,男性3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38~63岁,平均年龄(45.12±1.43)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病程(1.05±0.2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舍曲林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舍曲林(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02,规格:50 mg)每次50~100 mg,阿普唑仑(北京市燕京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429)每次0.4~0.8 mg,口服,每晚1次。共连续治疗2个月。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灸联合耳穴压丸治疗,二者可同时进行。(1)温针灸治疗:先帮助患者放松躯体肌肉状态,减少肌肉紧张对施针造成的影响。取穴包括神庭、百会、内关、足三里、印堂、三阴交、神门,还可根据实际病情添加穴位,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肝肾阴虚者加太冲、太溪;痰气郁结者加丰隆、膻中等。施针前需使用75%的医用酒精擦拭穴位周围皮肤,待酒精自然风干后施针,减少对皮下组织的刺激性。使用华佗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62270970,规格:0.3 mm×40 mm)针刺以上穴位,入针深度控制在10~15 mm,使用平补平泻手法,入针后询问患者是否感到酸麻、肿胀等,如感到即视为得气,需留针至少30 min。在留针期间还需在三阴交、内关两个穴位上放置艾条,艾条的长度为2 cm,放置前于施针部位预先铺设镂空巾单,以防止燃烧灰烬脱落后灼伤皮肤。将艾条插入毫针末端,点燃后熄灭明火缓慢燃烧即可。每天开展1次温针灸治疗,连续治疗5 d后需休息2 d方可进行下一阶段治疗,共连续治疗2个月。(2)耳穴压丸:治疗前,需先使用耳穴探测器对耳廓进行检查,借助探针由耳廓上缘向耳垂探查敏感位置,重点检查皮质下、神门、脾、心、内分泌等穴位皮肤是否敏感,待确认无异常后采用酒精常规消毒。使用消毒后的镊子夹取王不留行籽,放置在穴位点,再以医用胶布封贴,指导患者对每个穴位点进行按揉,当稍感酸麻发热后即可停止。叮嘱患者每天按揉各压丸穴位4次,每次持续1~2 min即可,待5 d后更换1次药籽和敷贴,共连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抑郁情绪消失,睡眠恢复正常)、有效(抑郁情绪明显好转,失眠质量有明显提高)、无效(抑郁情绪及失眠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2)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评分以1~3分计,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差,反之越佳[4]。(3)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4、8周后的抑郁情绪进行评估,总分54分,分数与患者抑郁程度呈正相关[5]。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分别用χ2检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对比[n(%)]

2.2 睡眠质量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对比[(±s),分]

表2 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对比[(±s),分]

组别入睡时间治疗前 治疗后睡眠时间治疗前 治疗后睡眠质量治疗前 治疗后睡眠效率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23)对照组(n=23)t值P值2.42±0.11 2.43±0.12 1.12±0.03 1.73±0.04 2.46±0.14 2.47±0.15 1.09±0.02 1.71±0.03 2.66±0.13 2.65±0.12 1.23±0.09 1.92±0.10 2.73±0.05 2.75±0.06 1.31±0.08 2.05±0.09 0.295 0.770 58.509 82.468 24.597 29.472 0.000 0.234 0.816 0.000 0.271 0.788 0.000 1.228 0.226 0.000

2.3 抑郁情绪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治疗前后抑郁情绪对比[(±s),分]

表3 患者治疗前后抑郁情绪对比[(±s),分]

组别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 治疗8周后观察组(n=23)对照组(n=23)t值P值49.24±3.55 49.25±3.56 25.53±3.01 32.18±3.05 20.22±4.19 29.94±4.13 11.17±3.02 20.03±3.04 0.010 0.992 7.442 0.000 7.923 0.000 9.916 0.000

3 讨 论

睡眠是生物体休息的重要生理活动,同时与人体生长发育、内分泌、代谢功能等联系密切,睡眠状态可以有效调节人体各脏器的代谢负荷,降低脑组织的活跃性,从而缓解脑神经系统的疲劳感[6-7]。通常因受疲劳感影响,机体会自然进入睡眠状态,而当出现神经或精神性疾病时,将会直接导致其睡眠质量下降或失眠。抑郁心理属于典型的负面心理状态,易演变为抑郁症,长时间熬夜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心理,而抑郁心理本身也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因此,抑郁性失眠属于复杂的双向影响关系,不仅会加重抑郁程度,还会加深患者失眠程度,继而发生恶性循环[8]。

目前西医治疗抑郁性失眠的方式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干预为辅,其中舍曲林是抗抑郁治疗的常用药物,其不仅可以缓解抑郁症状,还能够降低复发几率,但大剂量服用后不仅会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还可能加重失眠症状,故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如阿普唑仑,可有效针对抑郁性失眠进行调节,同时缓解抑郁症状和失眠程度,但服用后会出现口干、恶心等多种不良反应[9]。

我国中医则将抑郁性失眠归类于“郁证”和“不寐”的范畴,其病机在于心脾亏虚,兼经络营卫失衡,外因与久病体痨、饮食无度、情志损耗等有关,因此治疗时需以调理心脾为主,和营卫、安心神为辅[10]。温针灸治疗的优势在于利用针刺穴位的方式刺激经络内气血流动,同时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针灸可刺激人体神经系统,对失眠症状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11]。该研究所选针刺穴位中,百会有开窍醒脑的功效,三阴交有调补肝肾气血的功效,内关有调理心脉气机流转的功效。配合艾灸治疗,艾条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借助毫针传导入皮下血脉之中,从而加快血液循环,为神经功能恢复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12]。

耳穴压丸则是中医用于治疗失眠的独特方式之一,其在耳廓的穴位上放置王不留行籽,再通过医用敷贴固定,每天定时进行按揉,利用药籽对各腧穴产生刺激,继而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大脑中枢的兴奋性,有效调节失眠。所选穴位通常包括皮下质、神门、脾、心等,以对应抑郁性失眠心脾两虚的主要病机,发挥安神宁心、调理阴阳的功效[13-15]。

该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温针灸联合耳穴压丸治疗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治疗后抑郁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抑郁性失眠患者采用温针灸联合耳穴压丸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还能缓解其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耳穴针灸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