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生态公益林,雄姿英发!

2021-10-22刘建波

福建林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公益林福建森林

文/刘建波

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昔日冷冷清清,如今新建了一条长达3.6公里的公山森林步道,变得熙熙攘攘。

公山森林步道一头连着南溪书院,一头连着天湖寺。父母喜欢带娃追寻理学宗师朱熹的故居,赴南溪书院感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读书境界,提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爷爷奶奶喜欢带孙子沿着前辈的足迹,赴天湖寺领略佛教文化的丰富内涵,寻求心灵净化的幸福。无论是文化教育还是宗教朝圣,人们最喜欢的却是在步道上休闲健身。步道曲径通幽,可以赤脚踩踩鹅卵石,来自大地的自然按摩,令人浑身酥透;步道山光悦鸟,可以尽情深呼吸,来自大森林的阵阵松香,令人心旷神怡。

这就是生态公益林在承担最绿福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的基础上,提供高质量生态产品的一个缩影,正持续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生态公益林,顾名思义就是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为主体功能,以提供公益性生态产品和服务为主要利用方向,按照国家规定和有关标准划定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福建生态公益林面积高达4295万亩,超过全省森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尤如生态雄兵,屹立于八闽群山之中,不仅捍卫着八闽大地的青山绿水,还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生态公益林首先看重“生态”。

作为全国最绿省份率先垂范。2000年,福建成立了森林分类经营领导小组,习近平亲自担任组长,指导推动全省森林分类经营工作。2001年,福建省政府下发《福建省生态公益林规划纲要》,部署全省开展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开始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工程。多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大力度持续推进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成效有目共睹。

生态功能持续增强。根据评估结果,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年总价值量达到1.22万亿元。总价值比2013年增加了2024.65亿元,增幅19.90%。全省森林生态系统年涵养水源为327.53亿立方米、固土13503.82万吨、固碳4643.78万吨、释氧10699.47万吨,林木累积氮61.88万吨、累积磷10.37万吨、累积钾48.97万吨。目前生态公益林经营区灾害性破坏明显减少,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也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脆弱地段的森林植被得到一定的恢复,生态环境系统初步形成良性循环格局,人居环境也朝着逐渐改善的趋势发展。今年8月份,峨嵋峰保护区再次拍摄到濒危物种——海南鳽亚成鸟,这是峨嵋峰保护区时隔七年再次监测到此种鸟类。以生态公益林为基础的生态保护成效越来越好,优质生态产品越来越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建宁县生态公益林高达67万亩,素有“闽山之颠、闽水之源、闽地之母”美誉,林深水美,滋润出“莲子、梨子、桃子、种子和无患子”等特色五子产业,享誉海内外,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生态公益林量质齐升。根据2018年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成果,生态公益林平均亩蓄积8.6立方米,比商品林高出1.2立方米;较2013年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生态公益林平均亩蓄积提高1.3立方米。在注重生态建设的福建,生态公益林在福建不仅有量的提高,还有质的飞跃。福建在生态公益林套种木荷等阔叶树,建成网格化防火林带,筑牢森林防火的“铜墙铁壁”,形成气势磅礴之势,成为生态公益林中一道亮丽风景线。原林业部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曾与尤溪国有林场联合拍摄科教片《木荷-绿色的防火屏障》,在全国掀起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热潮。在生态益林丰富的地区,林分结构越接近自然越稳定,森林生态系统也更加健康。比如在金铙山一带,即使遇到持续的暴雨,山上流下来的水仍然没有一丝混浊,溅起的水花如同翡翠,晶莹甜美。很多外地游客慕名前来旅游,见到世外桃源一般的美丽山村,兴奋不已,“嗅出了小时候的味道”,江西的几位游客由衷赞叹。甚至有一位从外地来的老中医,更是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退休后就常年住在金铙山下的农村,过起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好生潇洒。

生态公益林更加注重“公益”。

政府始终是“公益”的领头雁。

随着森林面积的减少,温室效应加剧,极端气候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全球各地已经意识到森林在应对生态危机所处的支配地位与作用。以“3·12”植树节为契机,中华大地每年都会掀起造林绿化高潮,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家又强化了对生态公益林的建设。

福建省委、省政府持续加大对生态公益林的投入,率先出台下游补上游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得到持续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由2001年国家级、省级每亩分别5元、1.35元逐步统一提高到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中竹林、经济林补偿标准保持每亩22元,乔木林及其它地类补偿标准每亩23元,其中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公益林再补每亩3元。另外,厦门、福州、泉州等地由市级财政补充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厦门市个人和集体部分每亩60元、国有部分每亩36元;福州市每亩26元;泉州市每亩25元。

但是生态公益林的补偿与商品林的经营收益相比仍然有差距。“下一步将继续优化完善生态公益林布局,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措力度。”福建省森林资源监测总站副站长林立更说。

林农成为“公益”的具体实践者。

福建是南方集体重点林区和东南沿海重要生态屏障,福建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莽莽林海之中,砍柴做饭,伐木盖房,卖树赚钱,森林提供了广大百姓需要的一切,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八闽子弟。但是森林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为改革开放先行省,2002年福建就出台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坚持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尤其是2018年出台《福建省生态公益林条例》,使福建成为少数颁布生态公益林地方性法规并由省政府批准出台相关管理政策的省份。

生态公益林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健全,让长期依赖砍树经济的广大林区不得不另谋出路。广大百姓,尤其是生活在大山里的农民不得不改变世代相传的生活习惯。阵痛是短暂的,当他们发现生态好了,可以为现在或将来带来更多实惠时,即使最不喜欢变通的农民也都释然了。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走在建宁县高峰村的乡间小道上,荷塘深处不时飞起一群群鹭鸟,让游客沉浸在如诗如画的乡村旅游中。谁能想象,这个美丽富饶的致富村,曾经是个远近闻名的贫穷村,是个女孩都不愿嫁的穷山沟。高峰村绝大部分林地被划入生态公益林,山上一草一木都不能砍,习惯了靠山吃山的村民不得不另辟蹊径。2006年,高峰村借助政府发展乡村旅游的机会脱颖而出,开发了皮艇漂流、古道驿站、雌雄双瀑、QQ农场等生态旅游项目。“去年人均收入超过1100元,其中40%来自旅游业。”高峰党支部村书记林长礼说。

“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等,泰宁县际溪村近年来获得荣誉无数,成为旅游网红地。然而过去的际溪村却是典型的靠山吃山的贫困村。际溪村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每周四下午,村里的小学都要组织学生上山砍柴。”泰宁县际溪村支部书记林永胜回忆他小时候上学时说。砍树是际溪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后期却有超过90%的森林被划为生态公益林,这也导致林永胜当兵复员后不得不外出打工。直到近年,当地政府立足于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村里老支书三顾茅庐之后,他才怀着迟疑的态度回村当书记,带领村民打造了森林康养基地“耕读李家”,成为福建乡村振兴典范。事实上,这个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不仅吸引着本村人的回归,还吸引了众多外乡人前来投资。10年前,浙江温州人朱孔才慕名而来,成立泰宁县滴水岩铁皮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全县100多个农民栽培仿野生铁皮石斛。得益于优越的森林资源,际溪村铁皮石斛受到市场欢迎,鲜条收购价格最高可达每公斤8000元,干货则超过每公斤8万元,优质生态产品远高于市场价格。

众人拾柴火焰高,“公益”的属性决定了生态公益林需要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付出的一项伟大事业。事实上,福建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看重的并不是短期效益,他们更看重的是倍加呵护最宝贵的生态资源,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

猜你喜欢

公益林福建森林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哈Q森林
福建医改新在哪?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