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现代水网建设水土保持规划研究
2021-10-22牛兰兰李小芳
牛兰兰,樊 华,张 超,李小芳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北京 100120)
池州市现代水网建设全面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深入贯彻“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系统推进池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面构建空间水网、安澜水网、民生水网、生态水网、水文化网、智慧水网,着力解决水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损害等新老水问题,打造以山为屏,以水为脉,一江八水,水城相依,“六网”融合,水美池州。池州市现代水网建设“六网”融合把池州市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立“两山理论”转化的池州模式,努力把池州水网建成全国先行和示范区。
1 概况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北临长江,南接黄山,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心城市,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州市辖贵池区(含江南集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天湖风景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含九华山风景区)。
池州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是黄山山脉与九华山山脉结合地带,西北濒临长江,全市国土面积为8399km2,山区、丘陵、平原圩区面积比约为4∶3∶3,水域面积为348.4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该市地处亚热带北缘,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为1568mm。
2 水土流失现状及成因
2.1 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2018年安徽省水土保持公报,池州市水土流失面积为1207.47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4%。其中,轻度侵蚀面积为987.28km2,占总侵蚀面积的82%;中度侵蚀面积为135.42km2,占总侵蚀面积的11%;强烈及以上侵蚀面积为84.77km2,占总侵蚀面积的7%。土壤侵蚀以轻度侵蚀为主,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与2010年相比,池州市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29.86km2。池州市水土流失现状表见表1。
表1 池州市水土流失现状表
池州市不涉及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涉及安徽省九华山—牯牛降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预防区面积为4453.23km2),和青阳县杜村片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预防区面积为70.00km2)。
2.2 水土流失成因
(1)自然因素:池州市地形起伏较大,地势陡峭;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暴雨集中,再加上梅雨和台风的影响,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天然动力;该市属典型的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层浅薄,土壤抗冲、抗蚀性较差,遇特殊气候条件,极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
(2)人为因素:水土流失的形成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无论是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还是荒山荒地开发、农业耕作等带来的水土流失,从根本上都是由不合理的生产方式造成的。池州市的采矿、交通、风电等开发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开挖、取料、弃土(渣)等活动扰动原有地表,形成较多的荒裸迹地、裸露坡面,而水土保持措施相对滞后,极易产生水土流失;陡坡地开垦、农林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破坏了原有地面植被覆盖度,改变了地面抗蚀能力,加剧土壤侵蚀;城市在开发过程中,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护现象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
3 水土保持总体布局
池州市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体系中一级区为南方红壤区(南方山地丘陵区,Ⅴ区),二级区为江南山地丘陵区(Ⅴ- 4区),三级区为浙皖低山丘陵生态维护水质维护区(Ⅴ- 4- 1ws区)。在安徽省水土保持区划体系中为皖东南低山丘陵生态维护水质维护区。池州市水土保持规划进一步划分为沿江河湖水网人居环境维护区(Ⅴ- 4- 1ws- r)、东北及西南部丘陵岗地保土区(Ⅴ- 4- 1ws- t)、东南部低山丘陵水源涵养区(Ⅴ- 4- 1ws- h)三个水土保持分区。
3.1 沿江河湖水网人居环境维护区
沿江河湖水网人居环境维护区,位于池州市西部、北部沿江地带,涉及贵池区11个街道、6个乡镇,总面积为3226.55km2。
本区以湖积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低丘在沿江一带零星分布,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人口密度高,人为活动强度较大,城镇及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建设活动加剧水土流失。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为生态维护、水质维护和人居环境维护。
水土流失防治重点是加强城镇及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综合监管;积极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以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为主,兼顾生产和安全,防治面源污染、维护水质,改善人居环境。
3.2 东北及西南部丘陵岗地保土区
东北及西南部丘陵岗地保土区,包含东北部青阳片、西南部东至片,涉及青阳县7个乡镇、东至县6个乡镇,总面积为1829.81 km2。
本区以丘陵岗地为主,其次是平原和低山,局部区域山高坡陡,土壤抗蚀能力差,暴雨期易发生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陡坡开垦、矿山采掘、交通建设、经果林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加剧水土流失。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为生态维护、水质维护和土壤保持。
水土流失防治重点是强化对矿山开采、交通建设等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综合监管;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筹,工程、植物和耕作措施结合,注重疏林补植,营造水土保持林,开展坡耕地治理、崩岗治理,发展优质中药材、富硒农产品等特色产业,加强面源污染防治。
3.3 东南部低山丘陵水源涵养区
东南部低山丘陵水源涵养区,位于池州市东南部,涉及贵池区3个乡镇、东至县3个乡镇、石台县8个乡镇、青阳县6个乡镇,总面积为3342.36km2。
本区以低山、丘陵为主,以九华山、牯牛降为主构成山区骨架,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水源补给区,九华河、白洋河等多条河流发源于此。区域内山势陡峻,红壤广泛分布,抗冲、抗蚀能力差,遇强降雨易发生水土流失。加之毁林(草)造地、坡地开垦、耕作方式不合理、矿山开采等人为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是导致本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为生态维护、水质维护和水源涵养。
水土流失防治重点是强化对矿山开采等项目水土流失综合监管;以封育保护为主,辅以综合治理,促进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加强水源地预防保护,维护皖南生态屏障和江河源头水源涵养能力。
4 主要建设内容
4.1 水土保持综合监管
水土保持综合监管是落实“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方针,推动水土流失防治由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的重要手段。以贯彻实施水土保持法为重点,着眼于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强化政府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职能,构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池州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精简优化审批,充分应用高新技术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责任追究,全面实现人为水土流失全过程常态化监管;在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验收核查、问题认定、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等方面依法依规进行,严格生产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依法加强农林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的水土保持监管,探索农林开发活动水土保持监管的有效方式;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全面加强池州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监测能力建设,服务新时期池州市水土保持工作。
4.2 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与建设
围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现代水网建设总要求,以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科学治理为原则,在过去治理的基础上,与美好乡村建设相结合,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与建设。以对下游水资源和饮水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的九华河、秋浦河等河流源头、重要水库供水水源地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封育保护为主,辅以综合治理,促进生态自我修复,控制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能力,维护水质安全。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综合规划,工程、植物和耕作措施有机结合,沟坡兼治,生态与经济并重,优化水土资源配置,提高土地生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条件的区域,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上,与百姓需求相结合,与农村河湖水系综合治理相结合,以改善生态环境、防治面源污染、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为主,兼顾生产和安全,开展坡耕地治理、崩岗治理,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效保护、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流域内的水土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生态系统质量、稳定性、可持续性。近期实施东山河小流域等15处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唐田镇凤凰河等17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期内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0km2。
4.3 基础支撑
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新形势新情况,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配套规定和制度;适应水土保持新形势,加强水土保持机构能力建设和基层技术力量,夯实水土保持基础,保障水土保持强监管补短板落地见效;联合科研、教学等部门,加强重大基础理论和水土保持关键技术研究,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注重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加强卫星遥感、无人机、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水土保持监管等工作的应用,综合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切实做好数据录入与管理,建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水土保持信息系统;把水土保持作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媒体和平台的作用,增强全社会保护水土资源的意识和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