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措施
2021-10-22陈敏
陈敏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66)
影响养猪场生产的疫病除非洲猪瘟外,还有其他病毒性、细菌性疾病等。病毒性疾病主要有: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口蹄疫、流感、病毒性腹泻等。细菌性疾病主要有:喘气病、肺疫、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细菌性腹泻等。对这些疾病需正确诊断、精准用药,以避免、减少猪只死亡及对猪场内外环境的污染。
1 防控关键措施
1.1 饲料和兽药使用要求 保证猪各生长阶段的健康,提升其免疫力,保证肉品品质。
1.1.1 禁止在商品饲料中添加除中药及抗球虫药以外的抗生素,严禁使用添加违禁药物的饲料及饲料添加剂。
1.1.2 兽药处方药需具有执业兽医资格证的兽医开具。使用兽药遵守停药期和休药期的相关规定,避免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严禁使用假劣及违禁兽药。
1.1.3 中西药结合在饲养过程中的阶段性添加有重要的防疫作用。养殖场建设及内外环境不佳的猪场务必采用免疫结合用药的方法防控疫病。
1.1.4 自配饲料要注意合理使用微量元素铜和锌。抗生素及微量元素添加到饲料中,一部分被畜禽吸收利用,一部分会随畜禽粪便排出体外,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和影响。盲目使用抗生素和微量元素会对猪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并增加养殖成本,导致环境污染。为防控疫情,促进猪的生长,应分阶段合理使用微量元素。饲喂育肥猪、后备种猪、经产母猪等应注意饲料防霉脱霉。
1.2 免疫防控常识
1.2.1 预防疫情应先驱虫再用药。若已发现疫情,则先控制疫情再驱虫。治疗用药量比预防量大,大部分药物首次用量加倍。
1.2.2 严格管理圈舍环境,除做好消毒及生物防控管理外,冬季在保温的同时每天通风换气10~15 min。
1.2.3 接种病毒苗后立即使用抗生素可导致免疫失败。使用灭活菌苗(如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弱毒苗等)前后7~10 d 避免使用抗生素等抗菌药物。
1.2.4 为达到较好的免疫效果,疫苗可联合免疫,可进行联合免疫的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猪瘟、伪狂犬二联苗,口蹄疫、猪瘟联合苗,伪狂犬灭活苗、猪支原体肺炎苗可联合,猪圆环病毒灭活苗、猪支原体肺炎苗可联合。
猪场应根据免疫计划,结合自场实际制订免疫程序。通常应按要求全免,有特殊情况,不能全免的,猪瘟苗、伪狂犬苗、细小病毒疫苗必须免。
活疫苗稀释后2 h 内用完,灭活疫苗用前摇匀,剩余不用的及时放回冰箱。疫苗的废弃包装应无害化处理。免疫后作好标记和记录,并观察猪有无不良反应。
使用获得批准文号,符合《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规定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1.3 防控方案 防控方案根据猪的生长周期制订,避免盲目用药。猪场需结合自场情况及周边疫情发展情况制订防控方案。
1.3.1 哺乳仔猪免疫与保健
1.3.1.1 防控目标 增强仔猪体质,提高成活率,主要预防初生仔猪腹泻,细菌、病毒性疾病发生。保温箱温度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适当降低(1~2日龄为34 ℃,7日龄可降至32 ℃,14日龄可降至30 ℃,21 日龄可降至28 ℃)。湿度控制在60%左右。
1.3.1.2 药物防控方案 1 日龄每头肌注头孢噻呋钠制剂或混悬液0.2 mL,减少仔猪腹泻、渗出性皮炎和剪牙、剪尾、剪耳等引起的继发感染。
3 日龄深部肌注10%右旋糖酐铁1 mL,缓慢注射不超量,部分地区注意补硒。猪3日龄、7日龄和断奶时可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等药物。
1.3.1.3 免疫方案 1 日龄伪狂犬苗滴鼻,每鼻孔0.5 头份,7 日龄肌注圆环病毒(支原体)疫苗1头份(2 mL),14日龄肌注蓝耳苗1头份(2 mL)、圆环病毒苗1 头份(2 mL),21 日龄肌注支原体疫苗1头份(2 mL),加强免疫可保护210 d。24日龄猪链球菌多价蜂胶灭活苗免疫。
1.3.2 断奶仔猪(保育阶段)免疫与保健
1.3.2.1 防控目标 减少断奶仔猪的各种应激反应,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成活率,主要防控断奶腹泻及呼吸道疾病。保育栏温度控制在25 ℃左右。
1.3.2.2 药物防控方案 仔猪断奶当天为防止链球菌、猪副嗜血杆菌、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感染,每头肌注头孢噻呋钠混悬液或制剂0.5 mL。断奶后连续7 d 预防腹泻,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粉、硫酸粘杆菌素、四黄止痢颗粒或套装的断奶仔猪三联抗。
断奶一周后为驱虫时机,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注射液或肌注多拉菌素。
15~20 kg 小猪,40~50 kg 猪连续7 d 预防呼吸道疾病,常用泰万菌素配合替米考星,氟苯尼考配合多西环素,加电解多维等。
1.3.2.3 免疫方案 仔猪断奶当天肌注猪瘟苗1头份,35 日龄肌注伪狂犬苗1 头份(2 mL)(第二次),42日龄免疫口蹄疫OA双价苗。
1.3.3 育肥猪免疫与保健
1.3.3.1 防控目标 增强育肥猪体质,提高免疫力,提高料肉比,缩短出栏时间,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育肥期适合猪生长的温度是15~22 ℃,湿度为60%左右。为保证肉品质量,确保无残留,宰前28 d停止用药。
1.3.3.2 药物防控方案 驱虫一般在仔猪9周龄时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或肌肉注射多拉菌素一次,6 月龄注射伊维菌素或多拉菌素一次,驱虫时用健胃的中药。驱虫7 d 后用药物预防发病,主要有氟苯尼考配合多西环素,加中药板青颗粒等。
驱虫7 d 后注意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如已发生呼吸道疾病,需脉冲式给药,药物连用3~5 d后药量减半使用。用药主要有:磺胺间甲氧嘧啶粉、泰万菌素配合替米考星、中药清开灵颗粒等。
1.3.3.3 疫苗免疫方案 猪63 日龄免疫猪瘟细胞苗、组织苗,70日龄口蹄疫OA双价苗二免。
1.3.4 后备母猪免疫与保健
1.3.4.1 防控目标 清除后备母猪体内毒素,增强后备母猪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发情、配种。后备母猪注意防治呼吸道疾病,细菌或病毒性疾病发生。饲养温度通常控制在15~20 ℃,湿度控制在60%左右。
1.3.4.2 药物防控方案 严格按照生物防控方法引种。隔离第一周适量添加电解多维或黄芪多维防应激,隔离第二周连续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拌料防止寄生虫感染。每月用一周的时间选择泰万菌素和替米考星,氟苯尼考和多西环素等配合使用。
配种前一周提升后备母猪体质,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配合中药保胎无忧散之类(母猪三宝、母猪通宝等中药保健类药物)。
1.3.4.3 免疫方案 配种前55 d免疫猪链球菌多价蜂胶灭活苗,配种前47 d免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弱毒苗,配种前40 d 免疫猪瘟兔化弱毒苗,配种前30 d 免疫猪伪狂犬灭活苗,配种前25 d 口蹄疫OA 双价苗二免,产前15 d 免疫猪瘟兔化弱毒苗。
1.3.5 公猪及妊娠母猪免疫与保健
1.3.5.1 防控目标 预防疫病通过精液、胎盘传播,疏通猪的肠道,清除体内毒素,增强体质。
1.3.5.2 公猪驱虫及防控方案每半年注射多拉菌素注射液驱虫一次。每月用一次药物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通常选用酒石酸泰乐菌素磺胺二甲嘧啶可溶性粉或酒石酸泰万菌素等。
1.3.5.3 妊娠母猪防控方案 妊娠早期1~28 d,妊娠中期29~90 d,妊娠后期91 d至分娩,集中投药一次。为避免母猪流产,严格按照规定量用药,切勿加量。
妊娠前期母猪连续7 d 集中用药,夏季预防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等,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阿莫西林或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粉,配合电解多维等。妊娠后期还需预防母猪便秘及仔猪产后疾病,母猪临产两周前驱虫一次,转入产房前一周用药物预防发病,配合的药物通常有盐酸大观林可霉素、保胎无优散(商品名通常为母畜宝、母猪三宝、母猪通宝等)。
1.3.5.4 免疫方案 免疫期间添加多种维生素减少应激,及时提供氨基酸、维生素,促进抗体产生。
20周龄或100 kg体重开始至配种前间隔1周依次接种蓝耳(参考使用)—圆环—细小—乙脑—蓝耳(参考)—口蹄疫—伪狂犬—细小—乙脑—猪瘟—伪狂犬疫苗1头份。
1.3.6 生产母猪产前产后免疫与保健
1.3.6.1 防控目标 产前提高经产母猪生产性能,清除体内毒素,提高免疫力,避免母猪产后感染、产后炎症等。
产后提高母猪体质,减小应激反应;防治母猪产后三联症;防止母猪在生产及哺乳过程中将病毒、细菌传给仔猪;防治产后高热及仔猪腹泻。母猪分娩时温度控制在21~23 ℃,分娩 后7~10 日 温度降至19 ℃,湿度应小于65%。
1.3.6.2 药物防控方案 饲喂哺乳料期间添加多种维生素,最好是含叶酸的母猪专用维生素,减少母猪掉膘现象和淘汰率,促进母猪采食和泌乳,缩短发情间隔,提高仔猪初生重和均匀度,提高断奶仔猪窝重。
夏季预防衣原体、弓形体等引起早期流产,药物连用3~5 d,治疗量首日加倍。常用药物有强力霉素或金霉素、复方磺胺氯达嗪钠等,每年驱虫3~4次。
母猪产前及产后10 d 内预防产后炎症,常用药物有盐酸大观林可霉素粉、强力霉素或金霉素、电解多维。产前配合使用保胎无忧散(母畜宝1号),产后配合使用母畜宝2号(益母生化散)等。母猪体虚导致产前产后不食、产仔乏力的可用复方布他磷注射液20 mL∕头肌注。产后炎症较重的注射布他磷、头孢制剂等。
1.3.6.3 免疫方案 产前2~6 周肌注伪狂犬疫苗1 头份2 mL(间隔3 周加强免疫一次)或全场猪每年免疫3 次,以控制和净化猪伪狂犬病;产前2~6 周后免疫传染性胃肠炎疫苗4 mL(间隔3 周免疫二次);产前4~6 周肌注圆环病毒疫苗1 头份2 mL,防止圆环病毒垂直传播及减小排毒,产后10 d 肌注细小疫苗,产后21 d 肌注猪瘟疫苗。
此外还应在蚊虫出现前的3~5 月份接种乙脑疫苗2次,中间间隔1个月,每年10月、11月和次年2 月各后海穴注射胃流—腹泻二联苗4 mL。蓝耳疫苗可参考使用,每年免疫3次,每次1头份2 mL。口蹄疫苗每年免疫3次。
1.3.7 种公猪免疫与保健
1.3.7.1 防控目标 主要预防衣原体、弓形体。定期保健,提高公猪活力,促进精子成熟,提高受胎率,清除毒素,保护肠道。环境温度控制在15~20 ℃,湿度为60%左右。
1.3.7.2 药物防控方案 每年用药4 次,每次用3~5 d,治疗药量加大,首次用量加倍。常用药物有复方磺胺氯达嗪钠、盐酸金霉素等。
1.3.7.3 免疫方案 免疫期间可用多种维生素(维他好等)饮水,减少应激,及时提供平衡的氨基酸和维生素,促进抗体产生。
猪瘟苗全年免3次;伪狂犬疫苗全年免3次,每次一头份2 mL;口蹄疫疫苗全年免3次;蓝耳疫苗(参考使用)全年免3次,每次一头份2 mL;细小疫苗全年免2次;胃流-腹泻二联苗每年10月、11月及次年2月公猪后海穴注射4mL;乙脑苗每年蚊虫出现前的3~5月份注射两次,中间间隔一个月。
2 复养前的环境管理
密切观察猪群健康情况,发现猪只异常及时隔离排查,并根据临床症状,结合疾病流行特征做出初步判断,同时采集病料进行自检或送检,检测为阳性的,按照应急实施方案处理并管控人员、物料、粪污、废水流动。
接管感染过非洲猪瘟的猪场应慎重调研及处理,需确定猪场10 km 范围内三个月以上没有非瘟疫情,半年左右无疫情的更为稳妥。
猪场内外及周边环境、物料(包括粪尿、污水)进行彻底的清理、消毒和排查。做好生物防控与猪场内外环境评估监测,空圈达到规定时间,且再次抽样监测合格后,才能开展复养。
2.1 复产前风险评估 主要包括疾病溯源、养殖场环境评估、人员管理措施落实等。
2.2 清场消毒 猪群无害化处理后,彻底清理猪舍、生产区、生活区及猪场周围。一次性物品焚烧处理,物料、饮水、车辆均严格消毒,能用火烧的用火焰灭菌消毒。
2.2.1 粪沟粪池消毒 用2%烧碱进行处理,15 d后用盐酸调节pH 值为中性,停留24 h 后再清空。处理好的粪污才能还田,排污通道应彻底清洗。
2.2.2 猪场外围消毒 全面清理猪舍外围的杂物,污水池、粪污处理场、道路喷洒5%火碱溶液消毒,每周消毒2~3次,持续4~6周。
2.2.3 猪场内消毒 猪场内对水线、料塔等可拆卸设备进行拆分、清洗和消毒。猪舍晾干后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30 min 后用戊二醛全方位喷雾消毒。猪舍墙壁清理消毒后,用石灰乳喷涂。
2.3 复养前的试养 复养前先少量试养,并加强监测观察,确保试养猪阴性后再引种。
复养前引进少量PCR 检测为阴性的25 kg 左右的育肥猪试养(即哨兵猪),每圈约2~3 头,经过至少45 d的饲养监测周期(期间每隔7 d采样送检1次),确定猪只呈阴性的方可大量引进。
规模化猪场的养殖环境建设好以后还需进一步维护。除做好消毒、无害化处理工作,处理好猪场粪污、废水外,应加强疫情防控,避免病毒、细菌引起发病。猪场应配备具有执业资格的兽医,并因地制宜地制订防疫方案,以防疫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