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杉木人工林土壤氮矿化对长期氮添加和季节的响应

2021-10-22杨仕明蔡乾坤刘文飞吴建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铵态氮硝态无机

杨仕明,蔡乾坤,刘文飞,吴建平

(1. 云南大学 云南省植物繁殖适应与进化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500;2. 云南大学 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省高校土壤生态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500;3. 南昌工程学院 江西省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99)

1980−2010年间,中国陆地区域氮沉降平均增加了7.9 kg·hm−2,是世界上最大的活性氮排放国之一[1−2]。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氮沉降一部分被冠层截留,另一部分进入土壤[3],直接或间接影响地上地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等[4]。土壤氮素有效性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植物能够利用氮素进行代谢,但植物吸收的大部分土壤氮则是经矿化作用形成的无机氮,只能吸收小部分有机氮[5]。氮矿化是土壤氮循环的关键过程,通过调控土壤养分供给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功能[6−7]。因此,研究氮沉降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无机氮动态对森林管理与经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氮输入对氮素转化速率的影响包括促进[8]、抑制[9]和无影响[10]。中国陆地大多数生态系统处于氮限制状态,受碳氮耦合作用影响,少量氮输入能够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碳汇[11−12],对大气二氧化碳(CO2)升高等全球变化形成负反馈。随大气氮沉降持续增加,过量氮输入使得土壤氮饱和或过饱和[13],导致土壤酸化[14],并引发一系列生态后果[15]。土壤氮素转化受到微生物特征、气候因子与土壤理化性质等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共同调控[7, 16],但不同生态系统氮素转化速率的驱动因素具有差异性[17]。研究表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对氮沉降响应较为敏感[18],但由于其生长快、经济价值高,成为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19−20]。本研究以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氮添加梯度进行氮沉降模拟试验,并利用野外原位培养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旨在探究土壤无机氮与氮素转化对不同氮添加和季节变化的响应,为研究区杉木人工林土壤健康管理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26°30′N,117°43′E)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平均海拔约200 m,无霜期约271 d。该地区雨热同期,夏季气温高,且降雨量大。年平均气温约19.6 ℃,最热月为7月(28.8 ℃),最冷月为 1月 (10.5 ℃)。年平均降水量约 1 660.0 mm,降水量最大月为 6月 (230.2 mm),最小月为12月(31.6 mm);各季节土壤含水量为23.6%~27.8%。研究区杉木人工林土壤为红壤,林下植被稀疏,主要植物有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和菝葜Smilax china等。

1.2 实验设计

参照文献[13]设置12个林分和土壤立地条件相似的20 m×20 m样方,为减少不同样方施肥处理的相互干扰[8],在每个样方内划定15 m×15 m的核心区和外围缓冲区。2003年末进行的样方本底调查发现:研究区杉木林龄为 12 a,密度约 1 700株·hm−2,平均树高约 12.0 m,平均胸径约 16.1 cm。土壤pH约4.68,全氮质量分数为1.21 g·kg−1,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质量分数分别为14.86、22.09和5.22 mg·kg−1[21]。2004年初,依据氮沉降背景值,选择尿素为氮源模拟氮沉降;设置4个梯度的氮添加处理:对照 (N0,0 g·m−2·a−1)、低氮 (N1,6 g·m−2·a−1)、中氮 (N2,12 g·m−2·a−1)和高氮 (N3,24 g·m−2·a−1),每处理3个重复;按处理要求将尿素溶于20 L水,于每月初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各样方中。

利用PVC管盖法原位研究土壤氮矿化速率[22],该方法切断了植物根系并阻断水气交换,可能会对微生物活动产生影响,但有研究[23]证明对原位氮矿化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可用于原位估计森林土壤氮矿化。分别于2013年6月、9月、12月和2014年3月,在每个样方内选3个土壤性质基本相同的点,将3个长为15.0 cm、直径为3.5 cm的PVC管打入各土壤表层10 cm,标记为P0(上下管口镂空都不做处理,打入后即取土)、P1(上管口用保鲜膜封住,培养3个月后取土)和P2(上下管口镂空不做处理,培养3个月后取土)。将取回的土样带回实验室过筛、混匀后,测定并分析土壤pH、有机质、铵态氮、硝态氮等理化性质。

1.3 指标测定与计算

于2013年6月起按季度进行为期1 a的土壤pH、有机质、铵态氮、硝态氮等指标测定。理化性质测定方法参考文献[23]和[24],氮素转化速率计算方法参考文献[25]。公式为:

式(1)~(4)中:A为无机氮质量分数,B为硝态氮质量分数,C为铵态氮质量分数;A1为P1土样的无机氮质量分数,A0为P0土样的无机氮质量分数,B1为P1土样的硝态氮质量分数,B0为P0土样的硝态氮质量分数,A2为P2土样中的无机氮质量分数;Rm、Rn分别为净氮矿化速率、硝化速率,Rl为淋溶速率。质量分数单位为 mg·kg−1,速率单位为 mg·kg−1·月−1。

1.4 数据分析

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two-way ANOVAs)检验季节和氮添加对土壤无机氮库质量分数和氮素转化速率的影响,用最小差异显著法(LSD)检验处理间的显著性,用R 4.0.4进行数据分析,用Excel 2016绘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理化性质

由表1可知:氮添加对土壤pH、有机质、全氮质量分数和碳氮比(C/N)影响显著,不同水平氮处理下,土壤pH、有机质与碳氮比显著降低(P<0.05),全氮质量分数显著提高(P<0.05)。具体表现为:在所有处理中,土壤均为酸性,土壤pH 3.85~4.28。有机质质量分数为25.32~30.57 g·kg−1,全氮质量分数为 1.35~1.67 g·kg−1,碳氮比为 8.9~13.3。此外,无机氮质量分数为 39.41~76.17 mg·kg−1,其中铵态氮质量分数为 27.14~44.51 mg·kg−1,高于硝态氮 (12.27~31.67 mg·kg−1)。

表1 不同氮添加处理土壤主要理化和养分性质Table 1 Main soil physicochemical and nutrient properties under different N addition

2.2 氮添加与季节变化对无机氮及其组分的影响

由表1可知:铵态氮、硝态氮与无机氮质量分数随氮添加梯度显著增加,从小到大依次为N0、N1、N2、N3。铵态氮占无机氮的比例(58.4%~68.9%)高于硝态氮(31.1%~41.6%),但铵态氮/硝态氮随氮添加梯度增加而逐渐降低。相对于N0,N1、N2和N3处理下无机氮年平均质量分数分别显著增加了29.1%、58.9%和93.3%,铵态氮为18.6%、44.1%和64.0%,硝态氮为52.2%、91.6%、158.1%,硝态氮质量分数增加幅度大于铵态氮。另外,季节对铵态氮和硝态氮质量分数影响显著,但对总无机氮质量分数影响不显著,且氮添加与季节无交互作用(P>0.05,表2)。在各季节间,夏秋2季铵态氮质量分数略高于冬春2季,而硝态氮则相反,无机氮质量分数在季节间变化不大(图1)。

表2 氮添加和季节影响氮质量分数的双因素方差分析Table 2 Effects of N addition, season, and their interactions on N mass fraction as indicated by two-way ANOVAs

图1 0~10 cm 土层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质量分数Figure 1 Mass fractions of ammonium, nitrate and inorganic N in 0−10 cm soil layer

2.3 氮添加与季节变化对氮转化速率的影响

双因素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表明:氮添加和季节处理对Rm、Rn和Rl的影响显著(P<0.05),且季节和处理对净氮矿化有交互影响(P<0.05,表3)。在氮添加方面,N3显著促进了氮矿化,各处理下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N3、N2、N1、N0。硝化与淋溶速率对氮添加的响应趋势与净氮矿化具有相似性。此外,在季节方面,冬季净氮矿化为负值,表现为氮固定,而冬季的淋溶也为负。不同季节土壤氮素转化速率不同,但所有处理下均表现为夏季高、冬季低,秋季逐渐降低和春季逐渐回升的规律。不同季节氮素转化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图2)。

表3 氮添加和季节影响氮素转化速率的双因素方差分析Table 3 Effects of N addition, season, and their interactions on N transformation rates as indicated by two-way ANOVAs

图2 0~10 cm 土层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硝化速率和淋溶速率Figure 2 Soil N mineralization, nitrification and leaching rates in the 0−10 cm soil layer

3 讨论

3.1 氮添加对氮矿化的影响

土壤中全氮主要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无机氮大部分由铵态氮和硝态氮组成[26]。本研究发现:氮添加显著增加了无机氮及组分质量分数,与NIE等[8]研究结果相似;表明外源氮输入能够增加土壤氮养分,原因可能是氮添加为氮矿化提供了充足氮源,提高了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多样性及活性,增强了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与吸收,产生相对较多的铵态氮与硝态氮[27]。本研究中土壤无机氮以铵态氮形式为主,与CHEN等[13]在鼎湖山阔叶林土壤中发现铵态氮占优势的结果一致。土壤pH可能是造成无机氮差异的重要因素,因为研究区土壤pH为3.85~4.28,远低于硝化细菌适宜土壤pH(6.7~8.3)[28]。酸性土壤条件下,硝化细菌活性弱,施加的氮素(尿素)主要被脲酶转化为铵态氮,造成铵态氮在土壤中累积[29];同时由于硝酸根带负电荷,更容易淋失[25],进一步导致硝态氮质量分数降低。本研究发现:铵态氮/硝态氮随氮添加的升高而降低,这可能是由于外源氮添加对微生物活性产生激发效应,并随氮添加效应增强[30]。氮素施加激发了处于休眠或具有潜在活性的微生物增长,增加了微生物对能耗较小的铵态氮利用[26],从而导致铵态氮在无机氮中的比例下降。

氮沉降通过影响土壤氮素储量进而影响土壤氮矿化过程,而该过程受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共同调控[7]。研究区为酸性土,土壤pH随施肥量增加显著降低[4]。一般认为,土壤酸化通过降低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多样性与活性抑制氮矿化作用[6]。本研究发现:较低的土壤pH下净氮矿化速率更高,与李一凡等[30]在重庆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发现土壤铵化、硝化速率等随土壤pH增加而下降的结果一致。推测原因是,长期氮添加下,与氮矿化相关的微生物适应了酸性环境,而较高的土壤pH下有机氮素转化受到抑制[31]。另外,碳氮比也在氮素转化过程中也扮演重要作用,充足氮素条件下,微生物处于碳限制,导致氮素转化速率通常与碳氮比变化相反[5]。本研究发现:随氮添加升高碳氮比显著下降。然而,土壤氮矿化对氮添加响应具有阈值,过高的氮输入也会降低微生物活性,导致产生的胞外酶下降,反而降低土壤氮矿化速率,使得土壤生态系统达到氮饱和或过饱和[32]。本研究暂未发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研究区杉木人工林母质气候等非生物环境和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等生物条件不同,而不同生态系统中氮矿化对不同氮沉降水平响应存在差异性[7, 24]。另一方面,研究区杉木林种植于1992年,“S”型曲线生长的杉木林仍处在速生阶段,对氮素等养分的需求较高[33]。

土壤硝化作用是氮循环的关键过程,能够改变土壤氮的有效性及促进反硝化作用,并刺激氧化亚氮(N2O)的排放,该过程受到土壤性质和气候特征等因素所影响[16]。本研究发现:硝化速率、淋溶速率对氮添加的响应规律与净氮矿化速率具有相似性,这表明土壤中各种氮素转化通量关系密切[23]。由于有机氮矿化为硝化过程提供更多的基质,矿化产生的一部分铵态氮不稳定,经异养硝化立即转变为硝态氮[34],因而硝化速率也随氮添加梯度增大。本研究利用PVC管盖法测定了原位最大潜在淋溶速率[22−23],结果发现:高氮处理显著促进淋溶速率,造成了更多无机氮淋失,这与王甜等[35]在三峡库区秭归县人工种植的柑橘Citrus reticulata园中发现的结果相似。淋溶成分以硝态氮为主,会通过径流、渗透和反硝化还原为N2O等途径流失[36]。本研究中,硝态氮随氮添加梯度在无机氮中占比逐步增大,增加了潜在淋溶风险。

3.2 季节变化对氮矿化的影响

气温和降水是影响无机氮及其组分的最主要气候因子[37−38]。本研究发现:季节变化对铵态氮、硝态氮影响显著,这与肖好燕等[39]对亚热带地区天然林、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矿质氮研究结果一致。在本研究中土壤铵态氮质量分数夏秋高于冬春,而硝态氮则正好相反。原因一方面是夏秋季杉木林正处于生长季,会吸收大量硝态氮从而减少硝态氮累积[38]。另一方面,夏秋季降雨量大,带负电荷的硝态氮淋失加剧[25];而在雨量小的冬春季,铵态氮在硝化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使得硝态氮累积,铵态氮减少。因此,表现出2种无机氮组分在夏秋季和冬春季相反的季节格局。

研究发现季节也对氮素转化速率影响显著,均呈现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动态。通常不同季节造成土壤温湿度产生差异,进而影响微生物的丰度、多样性和活性等,改变与氮素转化相关酶的分泌,对土壤氮素循环过程产生影响[25]。在本研究中,各季节土壤含水率相差不大(23.22%~27.33%),但土壤温度夏季明显高于冬季[40],推测该研究区人工杉木林土壤氮素转化季节动态主要驱动因子为温度。因此,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需要进一步监测氮循环对变暖的响应。

4 结论

本研究利用野外原位试验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探究了氮添加梯度和季节变化对人工杉木林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氮添加显著增强了氮素转化速率,土壤无机氮养分质量分数随氮添加梯度增加而增大,有利于杉木吸收和生长,但同时由于氮素淋溶增加,加大了土壤无机氮损失的风险,影响土壤养分维持和土壤健康。因此,在未来氮沉降与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需要继续监测杉木人工林土壤氮养分库和转化速率,为杉木人工林土壤健康管理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指导。

猜你喜欢

铵态氮硝态无机
离子型稀土尾矿深层土壤剖面铵态氮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河北太行山山前平原葡萄园土壤硝态氮累积特征及影响因素
锰离子对引黄灌区不同质地土壤铵态氮吸附影响
不同质地土壤铵态氮吸附/解吸特征
无机渗透和促凝剂在石材防水中的应用
不同盐碱化土壤对NH+4吸附特性研究
不同类型氮组成对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体系中氮转化的影响
植物吸收转运硝态氮及其信号调控研究进展
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方向探索
高考的“宠儿”——无机化工流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