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结合”模式下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方法研究
2021-10-22张维
张维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2020 年针对我国115 余万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基本呈上升趋势。截至2020 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小学生6.5%,初中生14.5%,高中生11.8%,而大学生为约30%,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实际状况不容乐观。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深入,如《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2)》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全面性健康类的政策指导的出台,要求高校不仅要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智力型人才,同时,肩负着促进学生的身心综合身体素质发展的重任。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提出将体育和医学两大学科进行综合,在此模式下探究提升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方法。
一、“体医结合”的相关概念
首先有必要梳理学界目前针对本领域的研究,通过厘清本研究使用的相关概念,以期为后文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体医结合”模式的提出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目前在全球范围中缺乏体育活动已经成为造成死亡最终重要的因素之一,缺乏身体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等发病的几率。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0 年发布了《关于有益健康的身体活动全球建议》针对不同年龄人群提供了有益健康的身体活动原则,积极倡导各国政府将运动纳入健康体系中,以此应对因缺乏运动而导致的健康问题及疾病风险。而我国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体医结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即通过体育与医疗手段相结合,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医疗与运动健康干预体系。
(二)“体医结合”的概念定义
综合国内学界的研究可得出“体医结合”的定义,一般是指综合运用体育运动方式配合科学的医疗康健思路从而促使身体恢复及保持健康的方法,其特点在于运用科学的医疗思维运用到运动中来,并通过检测医学检测及体征指标等评估个体的健康状态,并针对不同个体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和训练计划。
(三)“体医结合”模式的定义
需要注意的是“体医结合”是以我国当前推行的“全民健康”为基础,“全民健康”其健康促进模式是: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因此我们对“体医结合”的模式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即从医疗和体育综合的视角来重新认识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并以运动非医疗干预的方式来实现全民健康的治理,健康促进模式是:身体运动→健康风险干预→促进健康。因此“体医结合”模式就要求不能简单沿用现有的全民健身体系,需要建立基于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将医疗和体育有机相结合的,并对健康风险可进行有效干预的健康体系。
二、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
在针对“体医结合”及其模式的概念梳理和厘清的基础上,需要对本文研究的客体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而找到“体医结合”模式的运用方法及切入点。
(一)高校大学生体质现状
高校大学生的健康体质下降问题由来已久。据2000 年至今的全国性调研可见,我国19 岁至22 岁的大学生在耐力、体力、爆发力等身体素质指标上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就2017 年《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报告》显示出,我国大学生的肥胖率持续上升,每五年提高2%到3%。
(二)高校大学生体质现状成因分析
综合学界对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成因分析如下:首先,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造成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在高考后,学业压力较小,部分学生处于学习目标及人生方向不明晰的状况,而将空闲时间用在娱乐上,例如在寝室玩游戏、看电视剧等,出现了大批的“宅男”“宅女”,部分学生甚至日夜颠倒,三餐不规律,由此造成大学生体质严重下降。其次,大学体育课程本身存在吸引力差的问题,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学体育课程作为通识必修课程,一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部分政策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强加在课程内容中,如军体拳、阳光体育运动等,这些活动最终沦为形式主义,学生普遍采取敷衍了事的方式应对,因此很难达到课程开设的本来目的及运动效果。最后,部分大学生存在错误的健康意识及思维方式导致身体运动的重要性被严重忽视,大学生正处于身体状态较好的阶段,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此阶段没有必要锻炼身体,锻炼身体是中年及以后的事情,而这种错误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下降。
三、“体医结合”模式下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方法研究
在简要分析大学生体质现状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探究在“体医结合”模式下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具体方法。
(一)体医结合模式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相结合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需要高校改变传统的学校运动和教学管理体制,构建一个符合当今大学生特点的体育运动课程体系及教育体系,因此将“体医结合”模式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相结合是有利于改革的目标的有效实现。就高校体育教学而言,存在以下问题,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教学目的以体育成绩为主而非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出发点,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关键问题;其次,部分高校的体育活动校园文化氛围较差,需要在全校范围内通过一系列的体育活动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再次,在体育课程设置中,体育理论教学课时偏少,由于缺乏基础的体育理论教学,导致部分学生在体育锻炼的时候未掌握正确的方法及技巧,因此而容易受到运动伤害,从而降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落实“体医结合”模式高校进行全面的改革,要求高校在加强学生运动训练的训练的同时,体育课程需要把学生的日常健康管理纳入其中,充分兼顾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质锻炼水平及日常健康保持等。
(二)“体医结合”模式纳入大学生健康教育体系
首先需要在目前高校大学生健康体系中进行改革,将“体医结合”模式逐步纳入到高校体育课程架构及大学生日常运动生活中。可将如体育保健、体育医学、运动康复、运动指导作为体育课程的选修课程,为贯彻“体医结合”模式提供理论知识准备;与此同时,高校需要逐步配备可检测医学检测及体征指标等评估个体的健康状态的设备,为学生全面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提供数据基础,并配有专业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体育建议和指导。
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提高其健康体质中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其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转变部分学生的错误思维。通过实现多部门联动,将“体医结合”模式落到实处,结合体质健康、营养提升、心理健康等对大学生进行专项的健康讲座及公开课,让学生通过相关专家学者的讲述加深对健康体质重要性的了解,并转变错误的思维方式。高校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淘汰掉部分不适用的落后课程,而将如野外求生技巧、户外运动、极限运动、瑜伽等课程纳入到体育课程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发自主参与体育活动。
(三)搭建协同协作的健康管理组织结构
高校可借鉴美国的“体医结合”协作模式,即以学校为中心,综合学校附近的综合医院、社区康复中心及公共卫生服务部门,形成一个中心,高校与社区机构联动的机制,从运动指导、运动保持、运动损伤、运动科普等专业化服务,有效解决学生的体育活动的前中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所需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指导,从而保障学生更好实现其体质的提升。
这就高校需要积极参与到地方体质健康服务平台构建中去,并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在校内构建一整套符合学生实际的“体医结合”模式的管理组织结构,针对疾病防控、体育活动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教育等进行组织和管理,对当前高校内各项与学生身体素质相关的资源进行整合,在完成对学生体质数据的分析采集的基础上,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及营养教师,并将社区医疗资源纳入到体系内,结合社区医院、校医院、健康中心等构建符合本校的学生实际需求的,可涵盖“身体运动→健康风险干预→促进健康”模式的管理组织。
(四)搭建和完善高校体测大数据平台,落实个性化指导
“体医结合”的模式基于完善的体测数据搜集及分析体系,从而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专业的个性化体质提升的建议,这需要高校投入硬件及软件资源建立和健全体测大数据平台。高校可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或者是通过计算机学院进行开发搭建适合其该校特点的体测数据平台,同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健康测试数据建立个性化的学生健康档案,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个性化指导,并建立运动处方库,结合运动处方的形式针对不同健康层级的学生给适合的科学健身指导,与此同时,要对学生的体质测试做到实时跟踪,利用移动互联网及智能穿戴设备来监测学生的活动及作息数据,并设定部分提醒,例如通过提醒学生避免久坐等来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日常行为习惯。“体医结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对于带病及有健康潜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地尽早地干预,并结合医疗数据针对学生制定符合其自身身体状况的医疗运动处方。“体医结合”模式需要高校构建一整套配套设施及专业人员,以此将每个阶段落实到学生个体,从而形成模式的正循环反馈。
(五)高校需要构建体医复合型体育教师队伍
“体医结合”模式落实的每一个阶段皆需要专业的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的教学及指导,而传统的体育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传授式灌输式的教育观念,高校通过一系列的培训促使其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在专业技能上进行提高。高校需要根据“体医结合”模式的需要引进一批专业的健康管理从业人员,建立“运动+医学”为一体的体育教师队伍。同时,高校需要改进现有的体育教师的评级体系及绩效考核体系,转变其“吃大锅饭”的现状,将教师所教的班级的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到其考核中去,通过激励及考核机制促使体育教师提升其业务水平。
四、结论
我国现阶段大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高校须采取行之有效的行动来遏制这一趋势。本研究从“体医结合”的模式的出现背景、定义等方面入手,梳理学界的现有研究,进一步构建“体医结合”的理论基础。在综合分析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为切入点,提出如何将“体医结合”模式落实到实处。首先,在政策层面,该模式需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相结合,并纳入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其次,高校可借鉴国外的经验搭建以学校为核心、三方联动的协同协作的学生健康管理组织机制;与此同时,高校需要搭建和完善高校体测大数据平台,为落实个性化指导提供数据基础;最后,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需要协调社会资源构建体医复合型体育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