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产业模式激发休闲渔业发展活力

2021-10-22

云南农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养鱼洱海渔业

杜 翔

(洱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云南洱源 671200)

休闲渔业是指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将现代渔业合理开发利用,并与旅游观光产业有效结合,利用人们的休闲时间来充实渔业的发展空间,延长产业发展链条,在突出主业的基础上发展副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的概念倾斜度越来越高,因此休闲渔业顺应人们的需求逐步发展成一种生态绿色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然环境,恢复了渔业资源,也促使休闲渔业的模式渐渐由单一的垂钓向休闲旅游观光倾斜。现代生态休闲渔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不断提高了水产品的附加值,引导市场消费,还促进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一、湿地生态系统改造为休闲渔业提供了发展契机

洱源县地处洱海的发源地,其江河溪流纵横交错,水资源十分丰富,湿地面积更是宽广,随着对生态环境的逐渐重视,洱源县把洱海保护治理和万亩湿地建设工作提上日程,坚持“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通过“退耕还湿、退塘还湿、退林还湿”等措施来确保自然湿地的建设。其中,位于洱源县城以北茈碧湖的面积就有7.8 km2,是洱海最重要的上游补水湖泊,对其进行退耕还湿以及湖滨恢复建设能有效改善洱海水质,具体的建设范围主要是在茈碧湖东、西岸湖滨带及西岸缓冲带与农田之间区域。此外,在重要的河流湖泊的下游加大人工湿地的建设,使得一些生活污水和农田尾水进入湿地净化后再流入河道。洱源县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保持湿地原风貌的同时提升了湿地的水质,对湿地休闲渔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目前,洱源县已建立湿地几十块,总面积达1200 hm2,其中东湖湿地面积最大,达454.6 hm2,湿地生态系统逐渐得到改善,为洱源县的休闲渔业发展提供契机。

二、紧密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独特的生态渔业模式

(一)稻田养鱼生态发展模式

立春苍洱新(苏字承摄)

作为“香米之乡”的洱源县,水稻种植技术是非常成熟的,大量的湿地改善增加了水稻的种植面积,同时水质的提升使得大量的生物资源得以丰富。因此,洱源县结合实际探索出与水稻种植相结合的渔业生态发展模式—稻田养鱼。水稻作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和渔业结合,形成一种新的休闲渔业模式,周边附带开设餐馆、建观赏亭、改建农宿等,这样不仅能让游客充分享受休闲渔业的乐趣,还为渔民增加了经济收入,带活县域经济。同时稻田养鱼不用施农药化肥,不但节约了种植成本还保护了生态环境,让渔业养殖有一个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贯彻了现代生态理念,有利于促进休闲渔业的转型升级。稻田养鱼模式在洱源县多个镇示范推广,结合丰富的稻田资源使得稻田鱼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比普通鱼有优势,农民的收入大幅提升,同时鱼在稻田里的活动可以起到培土和松土的作用,鱼的排泄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有机质的改善,提高水稻的养分,促进水稻的增产和整体农业的增效。

(二)“海菜+”渔业生态发展模式

洱源县水质的改善,也给海菜带来了生长契机,当地相关公司和合作社正是看到了洱源湿地片区的优良水质和健康的海菜,以生态发展为目标,构建起了“海菜+”的发展模式,在东湖湿地海菜种植区域放养对水质要求极高的金线鱼探索“海菜+”的生态模式。

洱源的右所镇是“海菜+”渔业生态模式的示范基地,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建立起26.67 hm2的生态海菜种植基地,并且投放大量的金线鱼。基地努力贯彻生态扶贫政策,实现脱贫攻坚和洱海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在示范基地首先培训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众或在海菜基地务工的人员带头种植,由当地的合作社统一采购,不断发展壮大海菜生态种植规模。随着国家近些年对洱源县湿地恢复建设投入大量的支持资金,西湖湿地、海西湖湿地、草海湿地也在不断地进行恢复建设,“海菜+”渔业生态模式将进一步融合发展,在改善洱海水质的同时又促进了群众的收入,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双重效益,让洱源县群众真正的能在绿水青山上找到自己的“金山银山”。

三、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变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逐渐根植人心,休闲渔业的发展必须要以此为引导,才能真正的在行业里站稳脚跟。目前从洱源县湿地休闲渔业发展现状里探索出的稻田养鱼和“海菜+”养鱼两种休闲渔业生态发展模式,有效地促进了稻田和湿地的开发利用,调整了渔业产业的发展结构,加快推动洱源县休闲渔业健康发展的步伐。

猜你喜欢

养鱼洱海渔业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开学第一课《洱海保护》教学设计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养鱼记
鱼经
洱海太湖石
爱上洱海,只需要这十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