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德育课堂的构建

2021-10-21严小华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2期
关键词:德育课堂小学音乐

严小华

摘要:在国内的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家长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越来越关注,经过实施音乐德育教育,能够对小学生全面素质提高产生正面帮助。在音乐课程教育模式在其建立健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音乐课堂开始做起,让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进一步领会音乐精神,进而在思想上出现进步,从而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建设充满信心。本文阐述了小学音乐德育课学构建的价值,基于核心素养,提出了小学音乐德育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德育课堂

前言: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对小学音乐这门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教师在讲解音乐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既要让学生能够接受德育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也要让学生用心感悟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够对我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进行弘扬传播。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结合核心素养要求构建音乐德育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音乐德育课堂构建的价值

小学音乐这门课程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帮助作用明显。首先,是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不断进步,能通过对音乐的欣赏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很多时候,人们接受美的最直观的方式是通过眼睛,但是对于音乐的欣赏更直接的是耳朵和心灵的感受,由此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意境,而这样的意境往往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学生在对于音乐中的美欣赏的过程中,理解能力逐渐增加,对于外界事物的好坏进行区分,自我的分析总结能力不断上升,这对于小学生的人格建立和形成会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二、基于核心素养小学音乐德育课堂的构建策略

1.用歌声吸引学生

在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于音乐的各种技能全面掌握,对于学生的思想也要全面引导,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音乐带来的艺术之美,通过欣赏音乐美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会逐渐地提高。对于音乐这项艺术中最能让人感受到美的便是优雅的音乐歌声,授课教师可以对优秀音乐传播,让学生能够安静地欣赏音乐的美,在对于美欣赏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地增加。此外,教师可以对所教授的音乐的作者所经历的社会环境全面讲解,学生在了解音乐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对音乐更加喜爱。比如:对“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开展教学时,授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音乐倾听,在一段音乐完成以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获取的内容有哪些,是否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享受到了快乐。音乐教师可以对音乐创作的背景条件,作曲者的社会经历全面进行讲解,讲解革命先烈的革命历史,让学生的爱国之情得到发展,在歌声传递的过程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既可以更进一步欣赏音乐,也能够提升德育教育效果。

2.利用先进教学技术

在新课改实行的阶段,音乐教师开展教学过程中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入改革,授课教师可以结合现阶段的先进网络技术,制作出优秀的PPT,将音乐视频和各种不同的音频融入教学中,通过网络视频将所教授的音乐作品全面展示出来,对于歌曲的创作背景条件,创作音乐的目的以及作者的实际情况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价值和自己在未来发展中的价值充分掌握。只有学生从内心上理解接受音乐,才能更好地欣赏。例如,音乐教师在开展对“小朋友,爱祖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网络资源对这首歌全面进行展播,对于这首歌创作的历史环境全面讲解,让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感同身受,对音乐进行传唱欣赏和理解。授课教师对于不同的教育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选用优质资源,让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美、欣赏美,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在这样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才会逐渐地增加,学习效率也会明显提高。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授课教师产生的压力会被降低,同时教学模式也要与时俱进,全面鼓励学生探索美,进而探索音乐德育的实践意义。

3.丰富教学组织形式,优化课堂氛围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个阶段对学生的成长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由于学生求知欲望强,大部分学生都愿意积极进步。因此,授课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成立小组,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德育教育活动中来,同时教师要选择正确的引导,提升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让学生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德育教育活动,在课堂中主动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教师对专门章节音乐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对教授的课堂环境全面分析,从而创造出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除此之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充分地交流沟通,师生之间可以选择共同唱歌这种学习方式,这样能够充分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课堂氛围的优化,教师也要对课堂内的秩序要全面掌握,避免音乐课堂内混乱的情况发生,让德育教育有效渗透与音乐课堂。例如:对“猜花”进行教学时,当授课内容全部结束以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轮流对这首歌进行演唱,这样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小组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学生评价,教会学生多多欣赏别人的优点,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接納其中的德育因素。此外,教师还可以对授课成果进行全面检验,可以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做出一些相应的肢体动作,从而使得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全面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中一项必不可少的一门教育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与德育方面内容合理融合已然是非常必要的。授课教师在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的音乐兴趣增加,理解音乐文化的思想内涵,还要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德育思想全面发展进步。此外,授课教师对于音乐授课方式要全面实行改革,不能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展教育,针对课堂中的教授方式要全面优化,可以充分地结合先进的网络视频音乐等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更高效地完成小学音乐德育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丁蕾.小学音乐教学德育功能的渗透路径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30):112-114.

[2]龙雪坚.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道德教育探索[J].读书文摘,2019(05):38-39.

猜你喜欢

德育课堂小学音乐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丰富教学角度演绎德育课堂
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