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路径研究
2021-10-21胡松和
胡松和
摘要:小学阶段是儿童心智启蒙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对学生今后的整个学习生涯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意义。而数学作为小学阶段唯一一门以数理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对学生今后对于其他数理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将集中围绕小学数学教学展开讨论,分析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措施,仅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措施
新课标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兼顾基础知识技能教学和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两方面,在原本不变的课堂时间限制下,教师的教学内容得到了扩充,而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是以应试教育为前提,教学重点在于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方面,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没有起到有效的教育作用。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多样化的教学组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情境教学引发学生思考
一节优质的课堂离不开优秀的课前导入,只有教师的导入能够充分引发学生思考,将学生代入课堂,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该采用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案例进行课堂导入,从而帮助学生快速形成思维的转变过度,引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例如教师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通过问题举例法进行课堂导入,“我市出租车起步价为10元,超过三公里的部分,每公里额外收费2元,另外还需要支付油费0.5元,小王最终到达目的地支付了16.5元钱,出租车走了多少公里?”,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帮助学生带入思考问题,并让学生用传统的计算方式和利用方程解答问题进行思考,并最终给出两套不同的计算公式,传统的计算公式为“(16.5-10-0.5)/2+3=6(公里)”列方程解答的过程则为“10+0.5+2(X-3)=16.5”,通过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际案例来帮助学生反思生活,学习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的学习习惯,从而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媒体教学帮助数学建模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借用多媒体图形变换的优势,帮助学生快速在脑海中进行相应数学模型的构筑,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语言是以图形和数字为主的符号语言,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理解障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语言,形成思维过度,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的图形变换,将其展示给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一课时,如果教师单纯地讲解“圆的面积公式为:S=πr²”,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了公式的记忆和背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而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演示,教师则可以将圆形拆分成无数个扇形,并将其通过图形变换的方式变为近似“举行”,由图可知,矩形的寬就是圆的半径,而矩形的长就是“πxr”,由此可以推断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S=πr²。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建模,能够快速帮助学生形成思维跨越,在脑海中建立数学模型,以加深学习印象,促进理解,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
三、生活教学养成学习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即布置学生进行笔记整理和错题积累作业。教师的教学设计尤其要重视课堂板书的条理性,以方便学生进行整理笔记,从而将所学知识进行体系化巩固,同时教师应该安排学生准备一个错题积累本,自觉整理平时作业和考试当中的错误题目,以避免同类型的题目再次出错。例如教师的课堂板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板块:标题、定义、拓展、课堂练习题。教师还应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框架的整理统合工作,以将所学的知识体系化,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小组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开展,例如出题邀请学生小组选择代表上台解题,并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并写下解答过程。或者教师可以每周布置相应的挑战题目,题目可以从奥数竞赛当中抽取,利用黑板报、班级张贴栏的方式进行题目公布,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由解决题目,并最终得出答案后与教师交流,以此提高师生的交流互动。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自愿解答高难度题目的方式可以满足心理需求,以获得相应学习动机,还能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并将其反映到课业考核当中,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积极思索教学方式,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并采用生活话教学的方式,将教育教学带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并享受学习。为此,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沟通,打破传统的教师权威和课堂核心观念,以此获得学生的课堂配合和参与,同时教师应该以多样化的课堂组织来丰富课堂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表现机会,以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给以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吴繁荣.“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路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