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元九:个性鲜明的航天专家

2021-10-21本刊综合

发明与创新·小学生 2021年10期
关键词:脾气回国

本刊综合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滁州,194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是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自动控制、陀螺及惯性导航技术专家,主要从事惯性器件及惯性导航研究和航天工程控制问题的研究。首次提出“回收卫星”概念,创造性地运用自动控制观点和方法对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进行论述,为“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作出卓越贡献。今年,他被授予“七一勋章”,是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中最年长的。

月是故乡明

陆元九生于战乱年代,他和大多数同辈一样,磕磕绊绊地走在求学路上。

炮火中,陆元九就读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大学四年,条件艰苦,但是陸元九在学习必修课程之外还自学了空气动力学、飞机结构设计等课程。毕业后,他留校任助教,广泛接触航空工程的方方面面,扎实的理论储备为他日后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40年代中期,喜欢挑战、求知若渴的陆元九在工作之余努力学习,最终考取了赴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

历经波折抵达美国后,陆元九选择了难度极大的仪器学专业,学习惯性导航技术。他聪明刻苦,再加上功底扎实,成绩相当突出。从1945年到1949年,陆元九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美国当局甚至让学校出面强迫他把身份“升级”为美国公民。

考虑到家庭,陆元九办了绿卡,但坚决拒绝加入美国国籍。因为一旦成为美国公民,他将难以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而故乡有他思念的家人,家人所在的那片土地关系着他出国求学的初心——学成以报国。

为了扫清回国的障碍,陆元九主动一步步退出敏感的工作领域。1956年,客居他国11年的游子陆元九终于借着中美达成用战争中的美国俘虏换取中国留学生回国的协议的机会,在海上辗转23天后,终于再次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陆元九说:“过了罗湖桥到内地这边,就这一段简简单单几分钟,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回国后的半个多世纪,陆元九在惯性导航和自动化领域所做的开创性、基础性的工作,为我国卫星、火箭、导弹等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航天“拓路者”,终其一生都在为国家的航天事业作贡献。

不仅如此,陆元九还特别注重人才培养,重视年轻一代的科技工作者。他说:“我们这一代人在炮火中求学,在荆棘里拓荒,把毕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国家和民族,希望新一代的央企科技工作者把创新当作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

“个性强”的“怪老头”

陆元九性格洒脱,谦和通达,但在待人接物时表现出来的却是一个“个性倔”的“怪老头”,给人不好相处的感觉,尤其是在对待学术和做研究的时候展现出让人又敬又畏的“较真”和“严格”。

陆元九经常受邀参加各类评审会、研究生论文答辩等。一听到陆元九要参加,大家都格外紧张,因为陆元九的“苛刻”和“严格”是出了名的。

陆元九的这种“严格”来自他对科研工作、航天产品的负责。他说:“上天产品,99分不及格,相当于零分。100分才及格,及格了还要评好坏。”身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一直将认真、负责贯彻到底,对送交他审阅的技术文件秉持严肃认真的态度耐心审阅,并帮助分析和纠正错误。

这种“严格”甚至体现在科研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中。比如陆元九召集开会,要求大家准时到会,晚来的人要站在外面说明迟到的原因才能入座。对于他的认真、严格劲儿,也有人吃不消,说他太严厉,不敢接近。甚至有人觉得他脾气太倔、架子大。

为什么会这样?

这“大脾气”是陆元九在国外求学的时候面对不公正待遇据理力争所养成的。他说:“在大学念书时,脾气大的问题不突出。在国外,脾气渐渐大起来。那时候受外国人欺负,明明你做得对,他硬说你不对。那时候就怕被人欺负,所以个性很强,脾气不好,吵嘴、对骂都干过。”不过,陆元九也诚恳地反思,认为自己“脾气大”这个毛病在回国后应该改过来。他说,脾气大不是耐心不耐心的问题,而是不尊重别人。

陆元九脾气“古怪”,或许正是这种独特鲜明的性格,才书写出他的传奇人生。

猜你喜欢

脾气回国
教育部取消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欧洲激辩“IS新娘能否回国”
价值观(一)
二则
酒精脾气等
漫画 Cartoon
树的怪脾气
巴:穆沙拉夫若回国将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