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增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2021-10-21许楠
许楠
【摘要】 把高校廉洁教育与互联网相结合,对于当代大学生教育而言意义重大,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形成监督和拒绝腐败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高校以互联网为教育工具和教育方式,让廉洁教育可行性更强,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本文将从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因素谈起,为“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廉洁教育 有效对策
引言:
廉洁教育是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应该受到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强化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能够助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奋进,勇往直前。
当今,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者需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互联网时代影响廉洁教育的各种因素,寻找有效对策,提升大学生廉洁教育有效性。
一、“互联网+”时代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性
1.1改善传统廉洁教育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廉洁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公职人员,社会环境的重要影响力长期被忽略,没有充分认识教育对于反腐倡廉的根本性作用。只有通过有效的教育,营造全社会反腐的浓厚氛围,才能为反腐败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从根本上消除腐败,形成完善的舆论环境和监督机制。须知,反腐倡廉工作中,社会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全社会对廉洁的崇尚,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
1.2培养大学生廉洁品质
受到众多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拜金、追求享乐、自私自利等侵蚀着当代大学生,致使当今大学生中盛行着很多不良之风,如一些大学生以财富论成败,相互攀比,奉行成者为王败者寇,不以损人利己为耻。在高校各个学生组织中,官僚之风盛行,学生过早被官本位思想腐蚀,在学生干部竞选中去“专营”,拉帮结派,行贿受贿,腐败之风渗透学生组织。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廉洁意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对腐败的抵抗力,培养大学生廉洁自律的思想品质。
1.3强化大学生理想教育
当前,我们国家在德育教育和全民教育等方面都有一些不足,高校的思政教育大多停留在表面,没能深入学生内心,不能为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完善人格提供助力。加强廉洁教育力度,可以让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养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养成勤俭节约、洁身自好的品德,形成抵制腐败的意识和能力。
二、“互联网+”与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关系
2.1互联网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工具
“互联网+”时代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人们的思维方式也随之改变,其在教育领域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高校廉洁教育的重要工具,大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相关的廉洁教育资料,高校也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运用微课等形式和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让廉洁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打破时空局限,实现更加广泛的渗透。
2.2互联网影响大学生价值观
互联网对于高校廉洁教育影响深远,因为大学生作为网络用户中的重要群体,其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深受互联网影响。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净化网络空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才能确保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
2.3互联网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阵地
互联网也可以成为高校廉洁教育的重要阵地,实现教学形式的创新。网络中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让廉洁教育更加生动有趣,帮助学生自觉接受廉洁教育。以互联网为阵地进行廉洁教育,能够打破传统教育枯燥的、单向性的教育局限,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廉洁教育中来,提高廉洁教育的交互性和有效性。
三、影响大学生廉洁教育有效性的因素
3.1外部环境
目前,我们国家的社会氛围中,依然存在官本位的错误思想,这样的社会环境影响着大学生廉洁教育。我国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封建社会,“升官发财”的封建思想影响根深蒂固,当今社会依然有很多人把当官作为一种成功人生的标准。与此同时,中国人重视人情,崇尚礼尚往来,这就使一些腐败行为在人情往来的掩护下变得顺理成章,让大学生失去分辨腐败和正常礼仪的能力。
3.2利益观念
受到西方“拜金主义”的影响,大学生中金钱至上的观念盛行,许多大学生奋斗的目标就是“赚更多的钱”,他们往往把个人经济上的利益看得很重,不愿意为了公众利益牺牲自身利益,也没有树立高远的理想,这样的利益观念让很多大学生虽然反对腐败,但涉及自身利益时,都会忘记廉洁自律,走上腐败的“捷径”。此外,很多大学生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发现腐败行为也不愿意站出来举报和抵制,担心因此而伤害到自身的利益。
3.3重视程度
当前,一些高校对于廉洁教育重视不足,致使其在思政教育中被边缘化,没有在大学生中广泛渗透。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无法对廉洁教育形成正确而深刻的认识,不能充分认识廉洁教育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忽视了学生社会公义的培养。此外,在由于重视程度不足,致使高校廉洁教育流于形式,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仅限于枯燥的说教,导致其教学效果不佳。
3.4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廉洁教育的有效性。当前,高校对廉洁教育的教学资源开发远远不足,教学内容不能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致大学生对于廉洁教育兴致缺缺。由于没有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许多大学生都觉得廉洁教育跟自己没有关系,自己不是干部,也沒有腐败的机会,接受廉洁教育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
此外,由于教学方式单一落后,更多到时候廉洁教育只是在思政教育中简要穿插,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一些教师在廉洁教育教学实践中,不能灵活运用网络工具开展教学,缺乏创新和创意,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差,无法确保教学有效性。
四、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有效性应坚持的原则
4.1大学生主体原则
高校廉洁教育要围绕大学生展开,凸显大学生在廉洁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摒弃传统单一说教模式,借力互联网,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教育信息,吸收廉洁教育内容,联系自身生活实际,不断提高廉洁的品德。
在高校廉洁教育中,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他们主动自发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习主體的作用。老师要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教学等方式来凸显学生在廉洁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大学生主动研究和解决问题。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好引导,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廉洁教育课程,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认识,实现正面引导。
4.2教育实践性原则
缺乏实践的廉洁教育是无效的,大学生的廉洁教育要坚持实践性原则。课堂教学不能局限于单纯的理论教学,要将理论与学生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例如,在开展勤俭教育的时候,要从生活实践入手,如在大学食堂组织开展光盘行动,杜绝浪费,通过一些奖励措施调动大学生参与积极性,在校园内打造节俭氛围。
4.3教育长期性原则
廉洁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长期渗透,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之中,循循善诱,长期熏陶。因此,大学生廉洁教育必须坚持长期性原则,与高校德育工作充分融合,将廉洁教育纳入大学生人格培养的范畴。从日常生活点滴入手,长期渗透廉洁教育内容,形成长效的教育机制,形成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确保廉洁教育的长期有效。
五、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5.1完善廉洁教育机制
高校要完善廉洁教育机制,推动廉洁教育深入开展。高校应根据廉洁教育目标,组建专门的教育队伍,改善教学条件。高校需要大力改善廉洁教育的环境,加强信息透明化,为廉洁教育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廉洁教育有效性的评价机制,通过“学生+老师+学校”的多方综合评价机制来实现有效的激励、监督和考评,全面提升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性。
5.2提高网络应用能力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要强化网络意识,充分利用互联网作为廉洁教育的工具和阵地开展渗透性教学。高校应考核教师互联网应用能力,打造“互联网+廉洁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在廉洁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开发互联网廉洁教学资源,实现开放、多元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借助互联网打破廉洁教育时空限制,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有效的廉洁教育。
5.3提高大学生参与度
借助“互联网+”提高廉洁教育中大学生的参与度。网络社交平台应该成为廉洁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要利用这些网络社交平台,组织廉洁教育活动,例如,可以在微博微信等平台发起廉洁模范评选活动等。通过校内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发布廉洁教育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日常的廉洁教育渗透,告诉学生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中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
5.4构建“互联网+廉洁教育”平台
高校要与互联网科技企业积极寻求合作,打造智慧校园,搭建“互联网+廉洁教育”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创设多种多样的廉洁教育情境。
例如,高校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创建问答活动,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参与廉洁知识答题,在竞答活动中体会乐趣,收获成就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构建监督举报机制,支持大学生通过线上线下互动,主动监督腐败行为,形成完善的举报纠错机制,如此来提升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性。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肩负着重要的育人使命,要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己任。“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廉洁教育的重要性,抓住互联网这一重要工具和阵地,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体制,提升教学水平,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强化大学生廉洁意识,提高大学生反腐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性。
参 考 文 献
[1]张力.网络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7,(26).25,28.
[2]张奕.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医学生廉洁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7).18-19.
[3]韩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5).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