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探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1-10-21陈天治

学生之友 2021年3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初中语文教育

陈天治

摘要:众所周知,语文作为初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我思维能力以及阅读习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有着更高的要求。中学生作为课堂教学对象,对于语文阅读存在着许多误解和无感,因此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便要求中学语文教师秉持教师工作原则,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生活经历,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采取对应的解决方案,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奠定好语文基础,提高自主意识。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下语文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旨在帮助相关语文工作者解决教育难题,提高课堂效率,改变中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现状。

关键词:自主学习;初中语文;教育

随着新课标改革和社会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不仅对于语文成绩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生活基本常识、提高学生的见识和拓展学生视野,也能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更新教学方式,不断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创新进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其中存在的弊端不言而喻,极大的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长此以往,学生缺乏对阅读文章的自身思考,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因此,初中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使他们能够更好的把握文章。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1教师过度灌输教学内容,忽视学生感受

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这一个重要隐患,这应该引起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改变。首先,初中语文教师过分追求课堂进度,没有带给学生对文章阅读的深刻理解,在阅读过程中,语文教师为了使学生快速地了解文章中心思想和答案所在位置,便将自己简介强行灌输给学生,甚至直接将答案原封不动地念给学生,让学生跟着抄写,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没有与同学或者老师的探讨,无法靠自己的理解去探索文章所要表达地含义,长此以往,学生的惰性会征服自己,从而失去阅读地兴趣,更没有对文章的思考,因而学生不能真正的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以及能力。

1.2语文教师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方式错误

教师未能掌握语文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提前准备好语文教学教学方案,未能分层次、多角度以及针对性和多角度的教学,导致课堂进度缓慢,课堂氛围单调枯燥、缺乏趣味,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1.3学生缺乏语文学习兴趣,导致语文课堂枯燥乏味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又何谈主动去学习呢?当下,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语文教师和家长为了成绩而去逼迫学生学习语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未能感受到语文带来的乐趣,反而在感到枯燥乏味,是的语文水平得不到明显提升,难以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2.1转变语文教师传统思想,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

语文古诗词与白话文相比较难理解,这同时也是多数语文教师和学生为之所困扰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开展传统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通常不会在古诗词的深刻理解上花费太长时间,仅仅是简单的讲故事词翻译一遍,告诉学生其中的中心思想,并要求学生背诵考试所需片段便草草了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是在讲台下听见并做笔记,缺乏自我思考的过程,更没有自主学习的动力,无法切身体会到诗人所思所想,使得学生与古诗词之间产生了较大的隔阂。这一传统教学方法虽然达到了基本效果,但是偏离的基础学习目标,是不可取的。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思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2.2开展各式各样的趣味生活化教学活动

在学习语文时,多数学生认为诗中情境与自己的生活距离很远,与自己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这种思想是完全错误的,语文古诗词是诗人当时的生活,日常中的一切都来源于生活,教师若想纠正学生这一错误思想,则需要根据现有的条件开展丰富多彩诗词活动,活动内容要将生活与诗词相结合。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后抽出专门时间带领学生到一片安安静静的场地,让学生观察场地的景象,接着以小组的形式对周边的場景尽享探讨,说出自己都看到的什么,之后教师根据场景出题,要求学生作出相关诗词,从而加强他们对诗词的理解,改善诗词的学习效果。

2.3创设语文学习情境,营造语文学习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以及意识,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示尊重,积极的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育者不应将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目的,而是要将激发学生问题、加深问题的深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主要目的。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出学生潜在的问题意识、求知欲、表现欲,进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笔者在上《愚公移山》一课时,教科书中对“杂然相许”的注解是:异口同声表示赞成;杂然是纷乡的意思,许则是赞同。笔者觉得这一解释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应是“纷纷表示赞同”更加的符合文意。而现在不便直接告诉学生,所以,应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文中两处所提至的“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在语气上是否一样?愚公的妻子是不是一开始就毫无任何异议?整个家庭成员是否都异口同声的表示同意?这时发现课堂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同学们都纷纷表示自己的看法,有的说:“ 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语气不同,子是关切,而智叟是嘲讽;由于愚公家庭成员数量多,所以发表意见的人也较多,并且,愚公妻子最开始就提出了疑问纷纷赞同并不等同于异口同声的同意,通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学生们逐渐地意识到了文本中的注解不够合理,觉得纷纷表示赞同与文意更相符。通过这一方式,使得学生们懂得了批判地接受知识,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将其自主学习意识全面激发, 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2.4积极举办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知识

语文学习不能仅限于课本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有关语文学习的课外活动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生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语文教师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开展有关语文的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举办表演节目,内容可以摘取课本上的文章,在校园有限的条件范围内,给学生安排不同角色以及相关对话内容,使学生们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表达情感。如此一来,学生为了展示自己,会自主去学习语文知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学习最重要的还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学习,改善语文学习的态度,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长杰.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J].新课程,2021,{4}(25):204.

[2]温玉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4}(05):113+126.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初中语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