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股份合作迎来村域发展春天
—— 乐陵市前石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的强村富民之路

2021-10-21刘华彬盖风静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1年9期
关键词:种鹅养鹅糯玉米

文/刘华彬 盖风静

前石村是山东省乐陵市杨安镇一个普通的村子,全村有耕地580多亩,102户313口人。2013年前,前石村还是远近知名的经济薄弱村,可以说要啥没啥,还欠着外债。为改变村子面貌,2013年,经镇里考察、乡亲们推荐,31岁的石海岗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在以石海岗为首的村“两委”干部领导下,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激发了村域发展活力。

土地入社,吃足劳力红利

2013年,新一届村干部上任后,首先集中解决了四大难题:一是土地纷争问题。21世纪初,前石村很多村民外出打工,土地抛荒严重,一些人为了免交公粮提留(2006年国家废除了农业税),甚至要求将承包地退还村集体,于是部分抛荒土地被村集体交给了其他村民耕作或者由别的村民捡起来种了。后来,随着种粮效益的提高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原来抛荒的村民又想要回土地,导致土地纷争。二是土地灌溉问题。前石村地势比别的村高,导致水引不过来。村里集中资源、争取支持,利用村里的盐碱地建起2座水库,解决了灌溉问题。三是基础设施问题。以前,村里都是土路。村“两委”号召在外打工做生意的村民捐款,募集了3万多元,铺了一条马路,架了一些电线。四是住房破旧问题。部分村民的房子破旧不堪,有的已经没人住了。在政策的支持下,村干部动员他们搬迁到集中居住社区。搬迁后腾出的70多亩宅基地复垦成耕地,收归村集体。

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带领村民发展致富。当时的前石村,没有任何经营性资产,地里种的是玉米和小麦,村民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打工,全村2/3的人在外打工。由于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每到大秋季节,外出打工的村民都得往家赶,一个来回几千块钱没了,大家对此深感痛惜却又无可奈何。

为解决打工村民这一“痛点”,村“两委”决定逐步将村民的土地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让他们可以放心地在外打工。2017年,以复垦的70多亩宅基地为基础,正式成立了前石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石海岗担任理事长。合作社吸纳土地入股,一亩地算一股,实行“保底+分红”的分配方式,每股每年保底收益800元(与成片土地市场流转价格持平),年终再参加盈余分红。同时,合作社章程也规定,如果因天灾导致损失,后果由全体成员共担。

“年轻人把土地交给合作社,再也不用想着去打药、浇地了,可以踏踏实实地打工,一年至少多干一个月,30来岁的小两口出去,一年10万块钱很好挣。”石海岗告诉笔者。

坚持种粮,稳定土地收益

土地入股合作社后,种什么呢?成员们想过种蔬菜,但考虑到风险较大,就排除了。在当地,糯玉米产业比较成熟,建有几家糯玉米加工厂。种植糯玉米必须满足一个要求,就是要大面积连片种植,这样才能避免与普通玉米串粉而出现花粒。合作社恰好具备这个优势,于是与加工厂联系,开展糯玉米订单种植,加工厂提供技术指导,一年可种两季,全年亩利润可达两千三四百元,比种传统的小麦和玉米高,还没有市场风险。合作社种地的飞防、收割等环节,托管给专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因为土地面积大、集中连片,服务价格能享受优惠。

2021年,普通玉米收购价格涨到了1.4元/斤,种植效益明显。于是,在年初的成员大会上,大家决定将大部分土地改种普通的小麦和玉米,仅保留三四十亩糯玉米种植。

4年多来,合作社入股土地不断增加,如今达387亩,覆盖100多户,盈余除支付保底收入外,剩下的按股分红,2019年每股分红600多元,2020年分了350元,收益一点不比自己种少,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土地入社的好处。前石村共580多亩耕地,除合作社的387亩,剩下的土地由一家大户在种植,等该大户与村民的土地流转合同到期后,所有土地都会入股到合作社来。现在,全村没有一处抛荒地,连一些滩涂也被合作社利用了起来。

种养循环,看好种鹅明天

种粮虽然收益稳定,但效益还是比较低,合作社理事会对此早有注意,一直想找新的突破口。在糯玉米种植中,大家发现一来秸秆不好处理,二来那些不合格的糯玉米也不好处理。为解决这两个“不好处理”,有的成员建议养牛,但秸秆需要长时间发酵才能喂牛,后来市畜牧局的专家建议养鹅,将秸秆和糯玉米粉碎后就可以直接投喂。于是,合作社决定开展种养循环,开始试着养殖种鹅。

农村有一句老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相比粮食种植,养鹅的风险要大多了,一场疫病就能让养殖血本无归。对于养鹅项目,尽管理事会大力宣传、广泛动员,但大多数成员不愿参与。于是,2018年,石海岗争取到8户成员共同投资117万元,村集体以一处废弃的池塘入股,孵化实施种鹅养殖项目。

为保证顺利起步,合作社种鹅养殖项目与江苏盐城一家养殖合作社合作,建成了高标准种鹅孵化基地。种鹅养殖项目购进种鹅,生下的蛋用于孵鹅苗,鹅苗大部分对外销售,小部分用于自养。目前,盐城的合作社提供孵化技术,并负责鹅苗对外销售,每周大概孵出2万多只鹅苗。

种鹅养殖项目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显现良好的盈利前景。2019年,该项目盈利10多万元,2020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有所影响,今年的情况目前来看挺乐观。该项目除每年给村集体6000元池塘租赁费外,还拿出5%盈利作为村集体分红,2020年向村集体交了4万多元。此外,该项目还拿出资金,连续2年给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发油、米、面。

目前,养殖项目存栏的种鹅已由最初的2000只发展到2万只,田里种玉米、玉米秸秆和不合格玉米养鹅、鱼塘养鱼,真正实现了种养循环。石海岗说,合作社的养鹅规模在附近已算大的了,知名度越来越高,目前的问题是自己还不掌握孵化技术,也没有鹅苗客户,这两方面只能倚靠合作方,利润也被对方拿走了一半,希望接下来能提高这两方面的自主能力。

如今的前石村,村集体、合作社、村民实现了“三赢”。2020年,合作社收入160多万元,入股村民共分红35万元,村集体收入13万多元。石海岗表示,这几年办合作社,老百姓都很赞同。现在大家的共识是把村里这几百亩地种好,把种鹅养好。其中,种鹅养殖项目始终持开放的态度,因为目前挣得不多,所以大家不愿意入股,随着发展越来越好,相信最终每户村民都会入股。

猜你喜欢

种鹅养鹅糯玉米
夏季五招提高种鹅繁殖性能
甜蜜糯玉米的发现及应用
产蛋期种鹅饲养管理技术刍议
种鹅的选育和分阶段饲养管理
北方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研究
影响种鹅产蛋量的因素
浅论糯玉米苗期田间管理
如何提高糯玉米的深加工价值
养鹅失误失败教训100例
为发展养鹅产业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