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监测工作中的几个注意事项

2021-10-21马文文

湖北农机化 2021年18期
关键词:基部间隙草原

马文文

(青海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院,青海 西宁 810000)

1 草原监测工作的意义及作用

1.1 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在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中,水源以及土壤是尤为重要的生态要素。在开展草原监测工作时,需对水源以及土壤重点监测。其具体监测内容主要为:在不同时间段内水源的数量以及变化;土壤具体受侵蚀情况,各营养物质含量等。与此同时,需明确各种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草原土壤以及水源所造成的影响。通过上述监测可掌握辖区内草原水源以及土壤具体状况,明确其是否得以维持牧草的生长。基于此,需对草原做好监测工作,在维持草原原有基础功能的同时,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安全性奠定基础。

1.2 维护草原生物多样性

牧草是草原监测的一个主要对象,在具体监测中需明确辖区内各种牧草分布状况、植物量、生长状况以及变化情况等。可结合不同阶段牧草的相关数据对牧草生长问题有效分析并制定解决措施,以对草场载畜量有效控制,为草场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进而为草畜平衡奠定基础。

1.3 控制自然灾害

草原监测工作的一项重点便是控制自然灾害。当前,草场内常见自然灾害主要涉及火灾、鼠灾以及虫灾等。待出现自然灾害后,草场生产能力将面临毁灭性打击,甚至整个草场生态系统将面临破坏,导致草场日渐退化,加快其沙漠化以及荒漠化进程。在草场自然灾害高发期,通过有效的草原监测,可测量并分析草原各项受灾数据,尽可能降低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1]。在草场内,其它生态系统亦可能出现自然灾害。因此通过有效监测草原,可明确这一工作对自然灾害的控制作用,进而有效应对其它系统灾害,达到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

1.4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牧场内,需要营造复杂的植物群落以及动物群落。在构建多样性的群落结构中,需涉及光照、温度、降水等多个因素,上述因素均是草原监测的工作对象。在开展草原监测工作中,监测人员需有效监测并分析气候环境内各组成要素实际变化状况,以明确各植物最为适宜的气候状况。通过在其它植物监测领域内应用上述监测内容,可实现植物生长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进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 草原监测工作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1 长期监测

2.1.1 景观照相法

(1)样线设置。通常需结合辐条分别设置3条长度为50 m的样带线。从距离中心桩5 m的位置开始样线,以尽可能减小践踏对样线的干扰。(2)记录照片信息。记录位置、日期、降水情况以及管理历史等。同时在短期监测资料表内或者记录卡内放入照片。(3)创立照相点。在中央放置长度为1.5 m的管子,对照相点的记录卡标记出来并靠在第一个样线柱子上。对记录卡拍照并创立照相点。(4)连拍3张照片。距离中央1.5 m的柱子上设置照相机,并指向第一条样线。将样线的小柱置于照片底部中间位置,接着对每个样线至少拍摄1张照片。

2.1.2 线-点法

线-点法主要用于对土壤盖度的快速以及精确测量,具体而言涉及植被、生物外层、废弃物以及岩石等盖度。其具体方法以及步骤如下:

(1)拉出卷尺,采用铁钉将两头固定。在此过程中需注意必须拉紧,使卷尺尽可能贴近地面。若存在灌木,可由底下穿过。(2)沿着线在每一个点放下指针,此时需保证指针垂直,并同一高度。若指针接触地面,需对被指针拦截的植物种类、所拦截到的第一个茎部、叶片或者植物基部详细记录,草冠植物一个点仅需记录一次。同时需记录地上所脱落的直径超过5 mm的木块。记录指针是否对植物基部拦截,或者是裸地、岩石等地表。(3)平均每1 m设置一个点,50 m长的样线上共需50个点。

(4)计算各指标。

2.1.3 间隙拦截测量法

通过间隙拦截测量法可获取植物间大间隙在样线所占的比例。植物草冠间大的间隙会存在风侵蚀以及杂草入侵。植物草基间大间隙可用于指示水流失以及水侵蚀。具体步骤为:

(1)拉出尺子,将两端用铁钉固定,确保拉紧尺线,保证其尽可能贴地,若存在灌木需从底部穿过。(2)由尺子0端开始,需确保第一个点均位于线的同一侧,同时通过直尺以确保垂直观测。(3)对一年生植物记录,标准方法仅涉及一年生的禾草,无短命植物以及其它作物。一年生植物仅具备较小的抵御风侵蚀以及水侵蚀作用,若每年发生变化较大,可忽略不计[2]。(4)冠部间隙拦截测量。由样线开始直至结束,对植物间超过20 cm的间隙记录,可适当增加或减少最小的间隙尺寸。(5)基部间隙拦截测量。由样线开始直至结束,对植物间超过20 cm的间隙记录,无论基部死活均需牢固于地面。(6)冠部间隙计算。计算25~50 cm冠部间隙、51~100 cm冠部间隙、101~200 cm冠部间隙、超过200 cm冠部间隙占总样线的比例。(7)基部间隙计算。计算25~50 cm基部间隙、51~100 cm基部间隙、101~200 cm基部间隙、超过200 cm基部间隙占总样线的比例。

2.1.4 测定土壤稳定性

通过测定土壤稳定性,可明确土壤结构具体发展状况,掌握其抗侵蚀能力。同时土壤结构稳定性亦可反映土壤生物完整性[3]。其具体步骤如下:

取适量土壤团粒,接着抽样,利用土壤稳定性测定设备对18个样品测试。

(1)随机选取18个抽样点,对抽样点的位置详细记录并填写于资料表内。样品与植物测量线的位置不得少于5 cm。(2)对表面样品采集,土壤样品厚度需达到2~3 mm,直径需达到6~8 mm。接着在干燥的筛子内轻轻置入样品,再将筛子置于干燥合理格挡内。(3)对层次样品采集,一般位于表层样品正下方3~4 cm位置。层次样品碎片厚度需达到2~3 mm,直径需达到6~8 mm。(4)保证表层样品以及层次样品处于干燥状态。(5)在空盒子内充满蒸馏水,保证每个间隔均充满,需注意水温应与样品土壤基本一致。(6)将样品置于充满水的格挡内。待样品接触水面开始计时,接着将样品稳定性级别分出。分别于5 s以及5 min后记录样品状况,同时对样品进入水中5 min的变化状况仔细观察,对稳定性级别详细记录。

2.1.5 样带法

样带法可对经常出现的或者长期存在的入侵植物以及数目类品种进行监测。其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植物级别大小。待沿着样线测量前,明确是否对植物的大小级别划分。例如,可将高度小于10 cm的植物划分为A级;将高度为10~100 cm的植物划分为B级;将高度超过1 m的植物划分为C级[4]。(2)确定样带宽度。结合密度以及植物大小确定样带宽度,一般为1~6 m间。(3)由起始“0”端沿着样线走,手拿样带PVC管,确保管中心位于样线尺子正上方。(4)计算根部位于PVC管下方的植物数量。需注意,仅需选定线-点法内盖度低于5%的品种、重要品种、感兴趣品种进行记录。(5)根据大小级别计算各个侵入植物以及苗木密度;通过样线长场以样带宽计算出样带面积。

2.2 短期监测

短期监测主要用于服务长期草原生态管理。短期监测管理目标为:确保足够的盖度,以避免土壤侵蚀,同时提升水的渗透性;将优势种的盖度保持下来并逐步增加,对物种侵入问题限制[5]。短期监测主要就是日常观察以及记录,对每日、每周、每月草原基本情况记载下来,无需对每一件事或完整短期监测数据监测,对于敏感地区,可适当增加检查以及监测。通常短期监测仅用于调整管理,无需记载趋势,主要包括草原生产力、草原利用率、草原返青以及草原留茬高度监测,同时结合步-点法监测盖度,步-间隙法监测总的裸地斑块,并综合分析。

2.3 长期监测与短期监测结合

长期监测通常用于记载草原生态趋势,短期监测用于记载年度利用情况。在具体监测中,需结合长期监测以及短期监测。长期监测是设计用来报告草原状况的改变情况,对土壤结构以及植物基部覆盖情况监测,通常每5年需充分监测一次[6]。短期监测可在任何间隔时间下进行重复测量,从而明确其是否按照管理体系而运行。通过草原的长期监测以及短期监测,可明确草原各个关键属性。

猜你喜欢

基部间隙草原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间隙
飞行过载及安装间隙对主安装节推力测量的影响
海南三七根茎芽基部的组培快繁
给你
苦难的间隙
苹果夏剪怎样转枝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