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挚友陈石云

2021-10-21林晓梅

世纪风采 2021年10期
关键词:张謇南通

林晓梅

陈石云摄于抗战时期

陈石云,名陈开成,字石云,1895年出生,祖籍安徽石埭。她生于官宦世家,幼读四书五经,后毕业于上海启明女中,1915年与南通张謇之子张孝若完婚,夫妇二人共育有二子四女。自原籍石埭远嫁南通,直至1947年秋不幸因病去世,陈石云最为人瞩目的,就是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儿媳、“民国公子”张孝若夫人的头衔。她所留给人们的记忆,就始终是当年那位状元府中相夫教子的“少奶奶”,而她在抗日战争中在日伪“清乡”时期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期间,帮助和掩护中共地下党的经历却鲜为人知。

全面抗战时期,作为当时苏北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城市,日伪在南通城设有重要机关并驻有重兵把守,为敌我双方高度关注。1938年日军占领南通时,将位于城中心濠南路的张謇宅邸濠南别业(今南通博物苑内)强占为司令部,而位于濠河北岸,与濠南别业隔河相望的城南别业(解放后为南通军分区机关,现南通城市博物馆东侧),则是张謇胞兄张詧宅邸,也于1943年被敌伪“苏北清乡公署”所侵占。正值侵华日军为实现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战略目标,对苏北地区进行大规模“清乡”之际,南通沦陷前夕前往上海的陈石云此时已返回南通,入住张謇晚年曾居住过的濠阳小筑(现为张謇纪念馆)。因此处与设于城南别业的敌伪“清乡公署”仅咫尺之遥,不久濠阳小筑南院又被“清乡公署”主任大汉奸张北生手下亲信孙永刚所霸占。于是陈石云只得偏居北院曼寿堂。

1943年春夏之交的一天,正是在这濠阳小筑庭院里的一次看似偶然的相遇,陈石云与时任中共南通城地下党负责人之一的袁溥相识。袁溥,江苏南通人,1940年,年仅17岁、正在南通中学高中部读书的他毅然投身革命,于1941年1月在盐城抗大五分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任新四军军法处执法队指导员,1942年6月受组织委派,随苏中四地委社会部长兼四专署保安处长陈伟达秘密前往南通城,先后任中共南通城地下党负责人、中共南通城特派员等职。他以有利的家庭条件作掩护,潜伏在日伪重兵把守的南通城从事秘密情报工作。

1942年9月,根据反“清乡”斗争的需要,袁溥奉党指示肩负特殊使命,利用与伪政工团团长孙永刚的师生关系,成功打入敌伪“清乡公署”,秘密搜集敌伪机要情报。也正是在孙永刚所占据的濠阳小筑,通过观察了解,思想进步、为人善良的陈石云给袁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汇报党组织后,袁溥亲自开展了争取陈石云的工作,他很快即以正直的品格和沉稳的性格得到了陈石云的信任。通过与这位年仅20岁的共产党人的接触,陈石云对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从此,她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真正地坚持抗战,才能彻底地挽救民族于危亡。此后的陈石云,精神面貌较之于过去有了改变。她逐渐地从丈夫意外去世、爱女死于日寇枪弹的悲痛中慢慢走出来。陈石云那日益开朗的性格,以及言谈举止中所表现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大义,获得了袁溥极大的尊重和信任。由于当时反“清乡”斗争的需要,我地下党乙种组织在搜集情报的同时,还实际承担了统一战线工作。为严格遵守地下工作纪律,避免自己过多地出头露面,于是在陈石云的关照和掩护下,袁溥将濠阳小筑作为定期与胞妹雪尔(南通女师学生,后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见面之处,通过雪尔与所联系的工作对象往来书信互通信息,在敌人眼皮底下开展社会知名人士的统战工作。从此陈石云这位“伯母”就与中共地下党结下了不解之缘。

20世纪50年代的袁溥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共南通城工委根据上级指示开始着手准备解放南通城的工作。出于对陈石云的高度信任,党组织向她提出了需要帮助的请求,陈石云欣然应允。于是她扮演起了姑母的角色,中共地下党员化名陈克然,以她娘家侄儿名义住进了濠阳小筑开展工作。不久陈石云又应党组织请求,同意提供可隐蔽200名左右地下军及武器弹药的房屋。后因形势发生变化,根据党中央指示暂不举行武装起义而未予实施。解放战争开始后,陈石云再次接纳陈克然入住,并且多次将居所提供给党组织作为会议及议事场所。

从1943年抗日战争中的反“清乡”斗争期间,到1946年进入解放战争时期,陈石云在生命最后岁月里,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冒着腥风血雨,多次为中共地下党提供帮助。在这一段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中,她的思想也不断地得到了升华,逐步成为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参与者。可惜天不假年,正当陈石云满怀希望准备迎接新时代,不料竟于1947年9月因突发痢疾而告不治,享年53岁。此时已奉命撤出南通城的袁溥(已改名林克,时任中共通如工委副书记),在这黎明前最黑暗的日子里,正与敌人作着殊死的斗争,在得到陈石云病逝的消息后,当即派人秘密前往,以特殊方式向伯母陈石云作最后的告别。

陈石云虽未能亲历五星红旗在南通城十字街钟楼升起的那一刻,但她为南通抗战胜利和解放所作的贡献,是党和人民不应忘却的。林克(袁溥)当年在敌占区出生入死进行地下斗争,出色完成了潜伏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通市市长、南京医学院(现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等职,1977年奉中组部之命调往北京,历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书记,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为清华大学各项事业逐步恢复,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陈石云夫妇的精心培育下,他们的子女均能够秉承、发扬家族的爱国精神,追求进步,向往光明。全面抗战爆发时,长女张非武、次女张柔武、四女张聪武先后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后张聪武于宣传演出途中不幸牺牲,成为抗日烈士;定居海外的长子张融武,直至晚年仍心系故土;张柔武于新中国成立后返回南通参加工作,曾任江苏省政协常委、南通市政协副主席;次子张绪武曾历任南通市副市长、江苏省副省长、全国工商联常务副主席。陈石云夫妇的孙辈们也都事业有成,他们无论身居何处,都始终不忘报效祖国。

纵观陈石云一生,她从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的大家闺秀,到思想开明追求进步的女学生,从嫁入名门处境优越的少夫人,到深明大义支持儿女投身进步活动的光荣母亲,从一个同情革命的知识女性,最终成为与共产党人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爱国人士,可以说,她在人生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以自己的方式书写下了值得后人敬仰的一笔。

猜你喜欢

张謇南通
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其兄张詧
冬奥“顶流”冰墩墩抢疯了!南通生产商:初八开工补货
改变危机唯有勤奋
翁同龢点张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