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心血为江苏
——纪念韩培信同志诞辰100周年
2021-10-21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今年是江苏省委原书记、省七届人大常委会主任韩培信同志诞辰100周年。韩培信同志是在江苏大地上成长起来的革命家。他1921年出生于江苏响水,18岁投身革命,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阜东县八滩区区长,滨海县县长,苏州地区专员、地委书记,国家轻工业部副部长,江苏省代省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韩培信同志出生在江苏,在江苏参加革命,大部分时间在江苏工作,最后又在江苏去世,安息在江苏。他把毕生的心血倾注在江苏这片土地上,为江苏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卓越功绩。
韩培信一生信念坚定,对党忠诚,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韩培信是党的同龄人,青少年时期就接受进步思想,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踏上职业革命家的征途。1942年日军发动大“扫荡”,打算侵占苏北八滩区,并要在那里安据点。八滩,为黄海之滨的重镇,素有“银八滩”的美誉。但是为了战斗需要,在敌人行动之前,根据地要坚壁清野,做好战斗准备。黄克诚师长找来时任八滩区区长韩培信,命令他立刻组织发动群众,把整个八滩街拆光:“为了革命战争的需要,事关重大,刻不容缓,小局必须服从大局。现在拆了你一个银八滩,将来革命胜利了,还你个金八滩。”韩培信虽然心有不舍,但是坚决执行命令,立即行动,把当地干群发动起来,仅用三天时间就将八滩街房屋全部拆光,配合部队取得了对敌反“扫荡”的胜利。
1948年10月,滨海县委接到上级通知,要他们组织一支2000多人的支前纵队支援淮海战役。韩培信时任滨海县县长,因终日劳累过度,患有肺结核症,鼻孔经常出血。医生认为韩培信不能去支前,但韩培信坚持要去。他亲自担任支前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率领这支由担架队、小车队组成的铁流,源源不断地将粮草、弹药运往前线,将战场上的伤员抬回后方。他们在百里范围来回运输,冒着严寒,顶着飞机的轰炸扫射,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任省委秘书长的韩培信坚持真理,坚持原则,站在第一线配合省委采取措施保护了多位省委、省政府的领导。1967年省委被“一·二六夺权”后,韩培信也受到了冲击,接受批斗和劳动改造,但他始终对党忠贞不渝。1970年,韩培信被解放出来,分配到扬州当革委会主任。韩培信接到任务,兴奋不已,他下定决心要努力工作,把损失的时间补回来。他一到扬州,就立即投入到带领扬州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工作中。他在当时领导班子内部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团结一班人开展工作,深入乡村蹲点调研,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跑遍宝应所有公社,开了三十多场座谈会,广泛听取基层一线的声音,在农田水利建设、改良土壤、推广农业机械化、科学种田等方面先行先试,并着力构建扬州工业体系,全面加强基础工业建设,为改革开放后扬州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韩培信胸怀大局,始终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韩培信主政江苏的十年是江苏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也是江苏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1981年,韩培信从国家轻工业部回到江苏,先后担任代省长、省委书记。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幕拉开。中央对江苏的发展寄予厚望。邓小平提出:“江苏赶台湾怎么样?”胡耀邦号召江苏经济建设再来一次新的“七战七捷”。为落实中央的指示要求,韩培信对江苏工农业发展进行了扎实、细致的调查研究,亲自主持制订了十年内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全省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让江苏人民全面地富起来。
在江苏经济加速发展的过程中,乡镇企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韩培信对此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1970年在扬州期间,部分省领导认为乡镇企业是藏污纳垢的地方,不准搞。刚“解放”的韩培信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冒着被再次打倒的危险,写信给省委负责同志,据理力争,阐明社队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避免了一场社队企业被作为“资本主义尾巴”砍掉的命运。1985年,国家开始逐步调整经济结构,改革财政体制,反对不正之风,乡镇企业受到各方面的攻击责难。韩培信充分肯定乡镇企业正常健康发展的主流,积极调整结构,把提高效益、高水平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制定了管理的八条规定,解决了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民经济治理整顿的任务,乡镇企业的发展再次面临严峻的考验。韩培信带着调研报告专门到北京汇报,向中央建议乡镇企业不能砍,还要继续发展,同时作出江苏乡镇企业主动调整、外向开拓的重要决择。在韩培信的艰苦努力下,江苏乡镇企业经历三次曲折,产生三次腾飞,被邓小平高度评价为“异军突起”。苏南地区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基础上,经济高速增长,城乡经济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
韩培信心中一直记挂着苏北的发展。1983年,黄克诚逝世前拉着他的手问:“现在当了省委书记,金八滩还了没?”韩培信深感惭愧。看到在战争年代无私支持革命胜利的苏北老区人民生活仍很困难,他马不停蹄,深入调研,结合南北发展差距的实际,提出了“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的区域发展战略。连续多年,每年发动千余名省级机关干部到苏北挂职帮助工作。为了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他派已是副处级干部、有着大好前程的长子到滨海支援老区建设。从1985年起,组织推动苏南经济发达县与苏北13个贫困县对口支援、挂钩协作。以后又发动有经济实力的省级机关、国营企业对13个县实行定点帮扶,并在财政、税收、交通、贷款、干部培训等方面对苏北给予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在韩培信有力措施的支持下,苏北的经济面貌在短短的几年内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991年,江苏发生重大洪涝灾害。面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遭受的严重损失,当时已70岁的韩培信心急如焚,寝食不安,冒着酷暑亲自跑遍了全省1100多公里的江堤,人称“江防司令”。他亲临一线,了解情况,检查防汛工程,组织指导干部群众抗洪救灾,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灾后,韩培信专门写了调研报告《重视研究灾后深层次的问题》,反思防灾抗灾的得与失,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好评,并促进了后来江苏江堤加固工程,多年未再出险情。
韩培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工作细致深入,重视调查研究,善于总结经验,富有开拓创新精神。韩培信在担任省委书记伊始,就在第一次亮相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定下一条规矩:凡是重大决策,首先研究提出问题,带着问题下去调查研究,然后再提出方案,省委充分讨论,再作决定。他自己总结出十六字的工作方法:“调查研究,宏观决策;典型先行,全面开花。”
为了实现全省发展目标,研究如何发展提高乡镇企业,他到无锡、张家港、华西村等地调研。当无锡汇报到堰桥乡的乡镇企业搞了“一包三改”时,他如获至宝,立即到堰桥乡去总结这个经验。他认为“一包三改”经验解决了工业企业“大锅饭”“铁饭碗”“干部终身制”等问题,对乡镇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普遍重要的意义。在他的主持下,江苏省委批转下发了无锡市委《关于总结和推广无锡县堰桥乡乡镇企业“一包三改”经验报告》,一直下发到乡一级,在全省和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苏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华西村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韩培信长期以华西村为试点,支持吴仁宝探索华西村发展模式。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吴仁宝认为,华西村人多地少,村办工业基础好,集体经济有家底,从华西的实际出发,农业可以采取集体承包的办法,富余劳动力转移到村办企业。这一倡议得到了村民的一致支持。当时,外界也有人认为华西的这种做法“异类”,提出质疑。韩培信及时给予了支持,主张让他去试验、去发展。这样,江苏其它地方都实行了联产承包,就是华西保留了集体经济。之后在每一个发展的关键节点,韩培信都对吴仁宝给予了信任和支持。吴仁宝曾拉着韩培信的手激动地说:“华西的今天,我老吴第一个不能忘掉你给予我们每一步的指点和支持!”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华西村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发展乡镇工业,成为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典型。
昆山是江苏一个传统的农业县。改革开放初期,昆山的工业经济在当时苏州市下辖的6个县中排末位,被人戏称为“小六子”。穷则思变,昆山的领导想要仿效沿海开放城市举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做法,自费开发一个工业新区。韩培信得知情况,亲赴昆山察看现场,在县委、县政府会议上明确表态,完全同意他们的想法。省委讨论时争论很大,意见不一致,说昆山成了上海的“殖民地”。韩培信力排众议,肯定了依托上海等地资源,充分利用上海的辐射来带动经济的做法。在他的亲自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同意昆山大胆闯、大胆试,搞自费开发区,并及时打报告请示国务院有关部门,很快得到了批准。就这样,昆山抢抓机遇,赶上了时代的步伐,走出了经济腾飞的“昆山之路”。
韩培信待人宽厚,作风朴实,关心同志,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革命情操。1983年韩培信担任省委书记,他思考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江苏的班子问题解决好,把江苏的干部队伍建设成一支健康的经济建设大军。他团结新老同志,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着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对待干部既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不计前嫌,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创造了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他要求全面地考察干部,从本质上去看干部,不能仅从一时一事来判断干部。“文革”中有一位干部不同意恢复韩培信的党籍,但韩培信当省委书记时,仍然同意任命他为县委书记,后又提拔他任市长和市委书记。有人不解,韩培信回答:“他一贯表现很好,应当不咎既往,特别不要搞个人恩怨。”
韩培信虽身居高位,但公私分明。父母早逝,他从小与姐姐相依为命,姐弟俩靠替人缝衣浆洗度日,生活极其艰苦。姐姐对于他来说就是依靠,就是温暖,就是最亲的亲人。但韩培信在任期间,他的姐姐从未提出过任何过分的私人要求,也从未借弟弟的名义向地方政府提出过要求照顾的申请。在大儿子韩建华赴苏北锻炼前夕,韩培信特地对妻子王浩说:“我姐姐那里的外甥,建华去工作后,他们千万别要求他办城镇户口,找好工作。”他将对姐姐的关爱升华成了对所有百姓的关爱,对革命事业、国家利益的无限忠诚。
韩培信出身农家,特别关注贫困人民和困难群体。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86岁的韩培信是“高龄代表”之一。十七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韩培信认为不能满足于“平均小康”,因为平均数会掩盖薄弱、困难甚至“后进”的一面,还要考虑“大多数”。韩培信形象地说,要像打仗时那样,占领一个村,插一面旗。江苏全省有几万个村,哪个村实现了小康就插上一面旗,进程形象可视,一目了然,然后波浪式推进,加快支持薄弱村,“全省不仅一个乡,连一个村也不能落下,这才叫全面小康”。离休后的韩培信仍然挂念江苏的父老乡亲,用自己一辈子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82.08万元,设立了“江苏韩培信扶持响水孤儿贫困学生教育基金”。自基金会运作以来,他个人累计捐入201.69万元。在他去世时,基金会共筹集资金684.09万余元,资助孤儿、贫困儿童1623人次。
“我是孤儿出身,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一切”。韩培信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在近8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奋斗不息,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为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