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厚植作文土壤深刻方能跳出窠臼
2021-10-20孙淑敏
孙淑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在“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指出: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缉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纵观当下作文命题,其开放性走向,有与欧美理性议论的趋同性,又契合改革后时代色彩与理性思辨相融的自身特点。基于此,高中作文教学在贴合“立德树人”这“一核”下,当务之急应提升学生整体思维水平。
针对当前高考作文的“拐点”即关注思辨能力的导向,在教学中,我从以下维度来谈学生的思辨思维的训练。
一、激活发散思维,培养思辨能力。多方位对学生展开训练,以更好唤醒思维
首先,让文字中有思考:可以有几个“?”、毋庸置疑、不可否认、试想、于情于理于法、揆诸现实、殷鉴在前、即便、固然、诚如斯言等,诸如此类文字就能彰显出学生的逻辑思维。其次,在练习中提升思辨力。再次,横纵向分析事物现象体现思维触角延伸。
最后,给学生罗列常见的思维展开角度。高中学生,虽具一定的思维能力,但资源储存无序,存在于记忆深层,唤醒时须要有一个索引,而辩证恰好为其提供了依据。
1.关系思维
时间关系思维(“先与后”“过去、现在与未来”)、空间关系思维(“内与外”“大与小”“包含与被包含”)、虚实关系思维(“精神与物质”“心理与身体”“目标与现实”)、逻辑关系思维(“主与次”“因与果”“手段与归宿”)、矛盾关系思维 (局部、个体与整体)、现象与本质(表与里)、 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可能与现实、偶然与必然、内容与形式、正面与反面(正与侧、纵与横)、量变与质变、对立统一(一分为二)、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内因与外因)。
2.近义取舍思维
针对对立双方优势、益处取舍,类似“偷换概念”,如:核心词“变通”与“执着”;贬义近义词 “固执”“死板”;褒义近义词“灵活” “坚守”。
如:马谡失街亭就是“执着”的近义词“死板”的有力支撑(贬);鲁迅弃医从文就是“变通”的近义词“灵活”的现实事例(褒)。
二、寻找要素间“关系”,突破写作瓶颈
审题时,迅速锁定材料中的“要素”,明确其关系,进行多角度思考。
1.找出关键词
《2013全国卷》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
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
抓材料中的关键句:"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论证三个或两个关键词间的关系都可。如:经验诚可贵,勇气价亦高;让勇气为经验松绑。经验、勇气,都是"完美切割宝石"这一结果的原因与条件,包含因果关系,原因复杂,可归结于勇气、实践、理论、经验、还得有技术、眼光、他人的帮助……找到关键词,立意方向就明晰了。
2.找到“角度”
朱熹《观书有感(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时中流自在行。”
先找出材料要素:水船人(推移力)。再找到其间关系:船与水是条件关系、人与船是对立关系、水船人是矛盾关系。最后揭示意义:从船与水的关系立意,事物的发展运动需要一定的条件。船要借水行舟,水是船行的必要条件;从人力与船行的关系立意:人应遵守规律。船在水中行,这是规律;无水,则人力再大也“枉费”;从船、水、人之间的关系立意:懂得规律,创造条件。人不能干让船在干岸行的蠢事,干了,就是不懂规律;给船输送一江春水吧,即创造“船行”的条件。发析出意义,就有了写作角度。
3.找到“矛盾点”
《2014广东题》黑白胶片的時代……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经过分析,材料第一段叙述对象是“黑白胶片”,它“很少”“记录瞬间”“唤起记忆”“泛黄”“模糊”,由此可以概括出黑白胶片的特点是“少”“珍贵”“易损”等。第二段叙述对象是“数码照片”,它“很多”“记录点滴”“从不泛黄、模糊”“珍惜的被稀释”,由此可以看出数码照片的特点是“多”“不太值得珍惜”“易保存、不易损”等,可见两则材料间构成对比,由此挖掘出立意。
4.找到因果关系
三、让思辨走向深刻,可尝试以下技法
1.运用不同论证方法让思辨深刻
如运用“因果论证”:“识才敢荐,源于责任。缪贤心胸开阔,发现了蔺相如的才能,不因他出身卑贱而看不起他,而是不顾群臣嘲笑,把蔺相如推荐给赵王。”
改写: ①正是因为出于责任,缪贤识才敢荐,使蔺相如的才华得以施展,最终不辱使命,成就了完璧归赵的一段佳话。②蔺相如为什么能够崭露头角,完璧归赵,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因为缪贤以国家为重,出于责任,识才敢荐。
2.挖掘材料隐含假设以达深刻
俄罗斯作曲家格拉祖诺夫听两个年轻人弹奏勃拉姆斯《第二交响乐》……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你们去发现,而我呢,什么都已经涉猎了,不幸啊。”
话中隐藏的观点:发现未知之物,体验未知之美是一种快乐;一个人所能体验的美好是有限的,是个常数,有可能在生命结束前就终结了。
3.感悟素材,“盘活”内心库存以达深刻
感悟如王安石和苏东坡 ;孙膑和庞涓;唐太宗、魏征和李建成;韩信、项羽和刘邦等历史事件,“盘活”内心素材,来打造论证中的观点与论据间逻辑关联,辩证说理,以达深刻。当然,“盘活”不限于课本,课外阅读,网络信息,日常言谈,口耳相传的,津津乐道的,都可能与论点间有潜在的相关性。
诸如此类的材料,也许只是如温儒敏先生所说的“连滚带爬”地读过,也许是来自网上的碎片文章。作为素材,是沉睡着的,是没有生命的,只有被调动,被组织到自己的文脉中,才会活起来,才有生命,这样的生命是考生在写作时赋予它的。写作中,指导学生在运用素材时,学会搜索同范围同类材料,消化后做深加工,内化后方能让说理更深入。
面对高中学生思维辐射习惯及纵向思维深度思考的两大缺失,我们应引导其以“拿来”主义之法,用“思辨”之脑髓,来得“作文”深刻之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