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1-10-20邵秀娟
邵秀娟
摘要:国家科技实力的快速增强,使得诸多信息化的设备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改善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同时,也促进着初中课堂教学的现代化发展。历史作为初中教学体系的关键组成科目,其知识内容皆源自于既定的历史,也正因此,造就了该学科知识的严谨性与复杂性。为了促进初中生历史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改善传统教学格局的同时,使初中历史教学焕发新的“生机”。
关键词:初中历史;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信息化教学作为国际科技领域与国家教育领域共同进步而衍生的新式教学手段,它主要是指教师联动多种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以更具可视化、生动化的方式改变以往板书文字的静态学习视界,为初中生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初中生的知识学习状态。以下,结合多年实际教学经验,简要对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取用。
一、联动多媒体技术,优化学习视听
学习视听是指初中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视觉与听觉的感知,优化其学习视听旨在提升初中生的课堂学习专注度,使其以更为集中的精神状态进行知识探索。对此,教师可以联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导,利用动态的影音资料代替以往的静态文字,一改传统枯燥教学氛围的同时,逐步优化初中生的课堂学习视听感受。
例如,教师在教学“秦统一中国”这一课程时,可以结合多媒体投影设备的使用,将与之相关的历史材料进行动态展示。该课程的重点是让初中生掌握秦朝大一统相关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授课前可以先组织初中生观看历史短片,借此引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时,教师可以跟随教学进度,具体展示秦朝大一统前期、中期、后期有关的历史资料,如统一前期的军事战略图、统一中期的名士名将、统一后期的律法政令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后巩固阶段结合知名的历史影片进行拓展,如《大秦帝国》、《寻秦记》等,让初中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对秦朝大一统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联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导,既有助于将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还有助于降低历史知识的理解难度,促进初中生历史学习激情提升的同时,实现课堂学习视听的优化。
二、联动微课技术,锻炼自学技能
自学技能是指初中生对于知识掌握的独立探究能力,锻炼初中生的自学技能旨在降低初中生对教师教导的依赖性,使其可以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并在自主研究的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学习质量与效率。教师联动微课技术来强化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旨在发挥微课视频便捷性、细致性的优势,利用初中生生活的碎片时间进行独立观看学习,既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时间利用率,还有助于保障不同学习水平的初中生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切实掌握当前的历史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宋代的经济发展”这一课程时,可以将授课的部分尽数录制到微课视频当中。该课程的重点是让初中生掌握宋代经济发展的内容及意义,因此,教师在录制视频时可以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方面入手。农业方面,可以解析新式的农耕器具、颁布的助农律法、农耕土地的变动等;手工业方面,可以讲解轻工业的发展、各行业的进步等;商业方面,可以剖析最早的纸币、商住区域的交融以及日趋繁荣的海外贸易等。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可以穿插与之相关的历史图片,借此加深初中生对历史内容的印象。视频最后,教师还可以布置一定的随堂练习题目,进一步巩固其对于视频知识的记忆。教师联动微课技术进行教导,既有利于缩短初中生的学习时间,还有助于将知识讲解变得更加细致,进而在观看的环节中逐步培养初中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
三、联动网课技术,塑造全面基础
中考是每一名初中生都必须要面对的挑战,而能否在中考时取得优异的成绩,知识基础尤为重要。但教材课本当中呈现的内容终究是有限的,不足以满足初中生全面基础的塑造需求。对此,教师可以联动网课技术对现有的教学材料进行延伸,让初中生可以掌握更为广泛的历史内容,促进其学习范围扩大的同时,助力其全面基础与完善思维的塑造。
例如,教师在网课教学时,组织初中生观看历史相关的纪录片。如《大国崛起》、《大国治道》、《新中国之路》等,以上影片皆围绕明确的历史主线进行讲解,既详细讲述了历史演进的过程,又高度阐释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初中生观看此类影片,既能够掌握教材以外的各種历史知识,还可以结合课外内容更进一步塑造自身的历史基础,进而在丰富、广泛的课外影片观看中,加速初中生更具高度的历史观念的树立。
总而言之,虽然历史是“旧的”事物,但它和“新的”信息技术却有着极强的相关性。教师联动多种信息技术辅助历史知识的教导,既能够为初中生带来耳目一新的学习感受,还能够为传统的历史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促进历史教导有效性提升的同时,推动初中历史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刘金军.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新智慧,2020(06):21-21.
[2]梁蓓蓓.让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闪闪发光[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