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2021-10-20黄相怀

北京支部生活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斗争总书记中国共产党

黄相怀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他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始终贯穿党的伟大奋斗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考验,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面临的各种斗争也必将是长期的。我们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彰显百年大党的鲜明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斗争主要是指革命斗争。这一时期,参加革命就意味着要承受流血牺牲的风险,就意味着要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斗争,就意味着在必要时要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在革命战争年代,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也是我们党考验和检验自己的成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共产党员经受住了考验。他们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斗争的涵义更加复杂了。一方面,从确保政权安全巩固的角度看,一些在思想上和实际中威胁国家安全和政权性质的问题,显然在斗争之列;另一方面,在一些产生于人民内部、敌我矛盾不那么明显的问题中,斗争又展示出了其多样化的特征。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斗争”以及与“斗争”紧密相连的许多词汇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使用得越来越少了,“建设”“现代化”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许多词汇使用得越来越多了,成为高频词、中心词。这是不是意味着斗争作为一种客观要求就不存在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际进程看,尽管斗争不是主要被强调的工作内容,但斗争的特殊重要性依然是不可抹杀的、不可否认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保障改革开放行稳致远等,哪一项任务都离不开斗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事业发展客观要求出发,多次强调要进行伟大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种敌对势力绝不会让我们顺顺利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郑重提醒全党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一个原因。”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他再次明确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历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的重大斗争,就是以此提醒广大党员干部:斗争始终是存在的,有的还是长期的、复杂的,甚至还将更加尖锐,忍让只能换来变本加厉,退一步后患无穷。斗争对象、内容和形式会随着形势变化而有不同,但误以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不需要了,党员干部就有可能变成广大人民群众所担心的“小绵羊”。新的征程上,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一点也不会比过去少,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理解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推进新时代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在新时代有特定涵义和指向

同其他许多马克思主义范畴的概念一样,斗争的涵义是不断发展的,是在不断被注入新内涵、提升新境界的基础上被使用的。从新的历史方位和理论创新的要求出发,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伟大斗争”新的时代内容和现实指向。因而,脱离新时代解读“伟大斗争”,在方法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危险的。

在新时代,对于斗争的合理认识是:既不能淡化弱化伟大斗争,又不能曲解误解伟大斗争。“伟大斗争”作为一个具有特定涵义和指向的词汇,其使用场景和重点指向,在百年党的历史进程中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对那种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地解读“斗争”的现象保持警惕,更不能人为制造关联,不考虑时空背景而随意界定新时代伟大斗争。一些人对“斗争”的抹黑、污名恰恰说明,在如何准确把握伟大斗争上也存在一个话语权斗争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斗争是区分性质的,对于不同性质矛盾采用不同斗争方法;是有明确原则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是有崇高目标的,是为了公义而非私利,倡导“公战”而非“私斗”。由此可以看出,新时代斗争自有其内在要求:遵循社会运行规则,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民主和法治轨道上展开,在保持正常社会秩序前提下展开,等等。正是这样的规定性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之“敢”的要义所在。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自何而来?它来自“心底无私天地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它也来自“人间正道是沧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中国共产党人何患何惧?焉能不勇?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关键要体现为党员干部的能力本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反复强调要“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将伟大斗争置于“四个伟大”的首位,对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并且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了许多方面的伟大斗争。支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不仅有大无畏,还有大智慧。

党的历史是一座有着丰富斗争智慧和经验的宝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了一系列关于斗争规律、本领和艺术的经验做法。比如,要从政治的和理论的高度认识和理解斗争,要分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要制定正确的斗争战略与策略,要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斗争方法,“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等等。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伟大建党精神时,把“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作为基本内容纳入其中,这更说明了伟大斗争在党的奋斗历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无论时空怎样变换,这些智慧、经验依然具有重要指导意義。新时代是锤炼斗争本领的好战场,广大党员干部还要积极研究新形势下斗争的新形态、新特点、新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从斗争维度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提升新时代斗争本领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进行伟大斗争提供了根本遵循,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斗争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正确进行新的伟大斗争提供了科学指引。

2021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要丢掉幻想、勇于斗争,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寸土不让,以前所未有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当软骨头的风骨、气节、胆魄。

面对新时代的考验风险,坚定不移地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共产党员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责任编辑:宋丽群)

猜你喜欢

斗争总书记中国共产党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时局图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在斗争中走向胜利
领导干部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艾滋病之役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