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岛国瑙鲁的倒掉
2021-10-20E.A.Harvey
E.A.Harvey
岛国瑙鲁,为我们真正上演了一出“资源枯竭下的人类社会及自然生态现状”的好戏。鸟粪带来的自然资源,使得国民奢靡无度,进而坐吃山空。环境的恶化、经济的衰退,加上由奢入俭难的心态,使瑙鲁俨然成为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
一国之兴衰,竟系于鸟粪。这是人类现代文明中,一个典型的“资源国”的反面教材,值得我们警惕。
孤悬海洋的袖珍岛国又远又偏,又小又穷
怎样快速找到瑙鲁这个国家?
打开世界地图,先将目光放到南半球、太平洋的西南部,广袤的澳洲大陆径直映入眼帘。接着,以澳大利亚东南沿海的著名城市悉尼为起点,向东北方向看去,进入浩瀚的太平洋,越过所罗门群岛,4000KM后将来到一片只属于海水的世界。在这里,北边一千多公里处是密克罗尼西亚,西边一千多公里处是所罗门群岛,南边是相距一千多公里的瓦努阿图和相距两千多公里的斐济,甚至东边最近的基里巴斯都在数百公里外……此时,再将地图放大到1: 20公里的比例尺,画面的中心才会出现一个孤零零的“小点”,被深邃的蓝色包围着——这便是岛国瑙鲁。
继续将图像放大,瑙鲁的全貌便清晰地展现出来。这是一个海岸线平滑流畅、大体呈椭圆形的珊瑚岛屿,全岛纵长约6公里,横宽约4公里,面积不到24平方公里,所有建筑环岛而建,岛的中央是大片空地。作为最小的岛国,瑙鲁的面积在全世界排倒数第三,仅略大于梵蒂冈和摩纳哥,常居人口只有1.3万(2017年统计数据),是当之无愧的袖珍小国。
因为实在太小,想要逛完整个瑙鲁异常简单。从小岛南部的机场(是的,尽管该岛很小,但依然有一个小巧的机场)为起点,沿着环岛公路驾车出发,将车速控制在40公里/小时,那么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完整地环岛一圈。
在环岛的过程中,公路两边普遍是一些中低层的建筑物,大部分是岛民自家的庭院,或者一些不同档次的酒店、商店和餐厅。在沿海一侧的建筑间隔中,时不时还能看到咫尺之外的海浪和沙滩,湿咸的海风吹过椰树林,很有热带风情。
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岛上的各类设施和建筑大多都带有明显的年代感,或许是因为太久没有得到良好的修缮或翻新,有的甚至已经显露出荒废破败的一面,仿佛岁月在此戛然而止;街上偶尔有几个无所事事的行人经过,百无聊赖地向空空荡荡、唯有杂草丛生的岛屿中央走去——这些场景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暮气沉沉、缺乏活力的氛围。
对于初来乍到的游客而言,或许很难想象,在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世界上人均GDP最高的国家之一,国民皆富,一切都还是欣欣向荣的样子。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让瑙鲁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这需要从瑙鲁的历史讲起。距今200多年前,瑙鲁还只是太平洋西南地区一个普普通通的无名岛屿,又小又偏,毫不起眼。岛上有一群属于克罗西亚人种分支的土著,已经在此繁衍生息了上千年之久,一直与世隔绝,不为外界所知。直到1798年,一位叫做约翰·费恩的英国船长无意中发现了这座岛屿(另一说法是一艘美国捕鲸船最先发现该岛),并将这座“除了土著、海鸟和椰树,什么都没有”的荒凉小岛命名为“快乐岛”。19世纪末,德国开始在南太平洋扩张,“快乐岛”沦为其殖民地,被并入马绍尔群岛保护地,有了一个正式的名称:瑙鲁。从此,瑙鲁迎来了新的文明纪元。
其实,得到瑙鲁之初,德国并没有过多在意这个地处僻壤的贫瘠小岛,至少在表面上,当地土著依然保持着岁月静好的生活。然而,谁都不会想到,就在短短几年后,一名德国海员的一个偶然发现,将永远改变瑙鲁和瑙鲁人的命运。
鸟粪形成的矿产资源小岛的“一夜暴富”
1896年,一名德国海员在瑙鲁短暂停留,期间他发现了一块奇怪的岩石,其表面闪闪发光,极有可能是某种矿石。随即,他将这块石头带到了4000公里外的悉尼,经过一位化验师的检测,判断出这是一块磷酸盐矿石。
磷酸盐用途广泛,工业、农业、化学、食品等领域都有着极大的需求量。因此,在得知瑙鲁发现磷酸盐矿石之后,地质勘测队迅速出发,登岛进行了详细的勘察。最终,勘测队有了“瑙鲁整座岛就是一个上等的磷酸盐富矿”的惊人发现,并将之公布于众。消息一出,引发外界震惊,人们纷纷不解,为何在太平洋的一座小小孤岛上,会蕴含着丰富的磷酸盐矿藏?
随着研究的深入,相关学者给出了结论:原来瑙鲁的磷酸盐矿并非天然生成,而是来源于一种再常见不过的事物——鸟粪!在论证中,磷酸盐矿的来源得到了这样的解释:瑙鲁所处的位置,是众多海鸟跨越赤道迁徙的必经之路,加之附近又没有其他岛屿,因此成为鸟类落脚、栖息的首选之地。成千上万年间,无数海鸟在此停留,它们排泄的粪便年复一年地堆积在岛上,经过日晒雨淋的自然作用,產生了化学变化,有机磷盐被分解,并留下丰富的磷酸盐。此外,由于该岛的地面透水性较强、地下水盐碱度较高,渗透着岛上的岩层和土壤,与磷酸盐发生反应,从而形成了丰富的磷酸盐矿。
勘测结果显示,瑙鲁整个岛上超过2/3的区域都被厚厚的磷酸盐矿所覆盖,其深度达10米,矿藏品位更是高达38.9%,是典型的富矿。于是,瑙鲁从无人问津的荒僻小岛,瞬间成为了各个国家眼中的香饽饽,谁都想要分上一杯羹。
对于依靠传统捕鱼为生的瑙鲁土著而言,他们从没想过,这些“遍地都是的硬石头”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够让外来者们表现得如此疯狂——当然,即使是后来有了懵懂的认知,他们也无力阻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野蛮的“文明人”,驾驶着巨大的铁船前来,再四处驱使着巨大的机器,轰隆隆地在岛上掘地三尺。从此,瑙鲁不再平静。
在对瑙鲁磷酸盐矿的疯狂开采中,德国、英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构成了“主力”,开采量也是连年攀升。据不完全统计,在1908年到1913年间,磷酸盐的开采量为63万吨,1925年到1930年是170万吨,1933年到1938年超过400万吨,到了1950年,一年的开采量甚至超过100万吨……
更令瑙鲁人深感屈辱的是,为了争夺瑙鲁,一众西方国家还不惜武力相向。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瑙鲁被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轮番占领。1947年,瑙鲁成为联合国托管地,由英、澳、新三国共同托管,澳大利亚代表三国管理。此时,经过与外界长达一百余年的接触,瑙鲁人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真实世界的残酷性”,从1964年开始,瑙鲁发起了争取独立和磷酸盐控制权的斗争,虽然联合国曾提出,将瑙鲁人迁移至澳大利亚北方的克蒂斯岛定居,但遭到瑙鲁人强烈反对。
1968年1月29日,瑙鲁的宪法通过,联合国也宣布同意瑙鲁共和国独立,瑙鲁正式建国。独立之后,瑙鲁人继续争取对本国磷酸盐矿的掌控,两年后,瑙鲁赎回英国磷酸盐公司的资产,获得了磷酸盐的控制权。
从1798年到1968年,经过长达170年的斗争斡旋后,瑙鲁人从原始和封闭,走向了开放和现代,也终于迎来了一个光明的前景。接下来,面对依然可观的矿藏,“一夜暴富”的国民们,又将如何自持?
肆意开采和挥霍无度的恶果资源枯竭、生态恶化、回归贫穷
纵观世界,丰富的矿产资源曾改变过许多国家的命运,对于瑙鲁而言,也是如此。
在瑙鲁刚刚独立时,恰逢人类对磷酸盐的迫切需求期,尤其是化学肥料,市场上几乎供不应求。因此,当瑙鲁对磷酸盐矿拥有完全的掌控权后,决定继续加大力度进行开采,以求致富兴国。为此,瑙鲁花了2100万澳元,从澳大利亚原开采公司全额购买了磷酸盐业务,又从国外大量招收采矿劳工,从而开启了更加疯狂的开采模式:从第一年开始,磷酸盐矿每年出口量都超过100万吨,并一直延续到1988年,年出口量才降到80万吨。
凭借磷酸盐的出口,瑙鲁一跃进入泛太平洋地区、乃至全世界人均最富裕的国家之列,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其人均GDP就超过了25000美元——當然,该国人口较少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赚了钱,瑙鲁政府颇为豪爽阔绰,除了分发现金外,还为国民提供了各种优质福利,包括:提供房屋建设补贴;青少年出国留学可以得到全额补贴;水、电、通讯费用全免;专门开设了两所先进的公立医院,所有居民免费看病,甚至可以安排出国免费看病……随意走进一家瑙鲁居民的家里,各类新式家电如彩电、冰箱、台式电话等应有尽有,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就连不少发达国家都不一定能达到这种水准。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如此小的岛国,户均两辆汽车居然是标配。
然而,肆意挥霍的瑙鲁人觉得这样还不够。为了向全世界炫富,他们在岛上建起了豪华的高尔夫球场,甚至开起了机场和航空公司,并购买了数架波音737客机。此外,瑙鲁政府还创建了一个名为“NPRT(瑙鲁磷酸盐矿费信托)”的信托基金,用于在海外投资。美国、英国、菲律宾、新西兰、澳大利亚……瑙鲁人在世界各地“买买买”,其中最经典的一次投资是在墨尔本。1982年,瑙鲁在墨尔本买了一块比本国国土面积都大的地,接着又花费2000多万美元建起一座52层高的大楼(是当时墨尔本的最高建筑)。举行完工典礼时,瑙鲁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数百名国家代表参加,将他们安置在酒店细心招待,为的就是展示瑙鲁人的“豪气”……
无节制地疯狂开采和挥霍,最终会将资源耗尽。或许瑙鲁人明白这一点,但沉醉于享乐的他们可能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得如此快——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磷酸盐矿的开采量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从年产量100万吨到80万吨,70万吨,50万吨,甚至低于10万吨……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上的磷酸盐价格也开始跌落,瑙鲁人意识到,他们正在迅速回到贫穷。
随着磷酸盐矿的最终枯竭,瑙鲁政府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在变卖海外资产、寻求世界各国(主要是澳大利亚)经济支援以外,竟然剑走偏锋默许洗钱。当时,在瑙鲁开一家合法银行,除了需要 25000美元,再无其他任何要求。但这种行为很快被国际社会盯上,2000年6月,七国集团反洗钱机构金融工作组将瑙鲁列入洗钱黑名单,2003年,瑙鲁被迫终止洗钱交易,开设的多家银行也只能关闭。
对瑙鲁这样体量极小的岛国而言,经济下滑所带来的影响是致命的。首先,瑙鲁原住民本以捕鱼为生,但几十年来,他们早已抛弃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一切生活所需物资,都极度依赖外界,回归贫穷后,从外界购买物资已捉襟见肘;更可悲的是,多年的好逸恶劳,已让他们完全失去了养活自我的能力,并且成为了世界上最肥胖的国家。据相关数据统计,瑙鲁国民的平均体重超过100公斤,近94%的国民体重超标,有超过40%的人患有2型糖尿病!肥胖还引发了一系列慢性病,使得该国人民的平均寿命大幅降低……
但是,更恶劣的后果不在人,而在于生态。多年的磷酸盐矿开采,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修复的创伤——采矿导致整座岛屿的海平面下降,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造成了土壤结构形态的变化,使得岛上绝大部分原始植被走向灭亡,进而使鸟类也失去了生存空间。
如今,除了原住民,几乎没有人愿意来瑙鲁,岛上的居民无心工作(事实上也找不到什么工作),生存几乎全靠国际援助赖以维持。往岛屿中央的开阔地走去,随处可见坑坑洼洼的地面,如同经历了战争一般;起伏的地势间,稀疏的植被有气无力地生长着,和整座岛屿一样,显得死气沉沉。向远处望去,视线尽头的海岸边,再也见不到铺天盖地的海鸟起落,只有偶尔几声鸣叫,还在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