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今天怎么读鲁迅

2021-10-20黄乔生

名作欣赏 2021年10期
关键词:鲁迅

黄乔生

鲁迅的一生经历丰富,创作和翻译的成就都很大,值得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深入研究。我们学习和研究鲁迅,经常有这样一种感觉:鲁迅学识渊博,既通中国传统文化,又很熟悉外国文化,还涉猎美术,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因此,阅读和研究鲁迅,是一个很大的题目。阅读鲁迅的方式有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验。今天我就个人最近几年在阅读鲁迅方面的一些想法、做法,跟大家做一个简短的交流。

中国人阅读鲁迅的开始——中学鲁迅阅读

在中国,鲁迅很特别,很著名。只要是上过中学的人都有阅读鲁迅作品的体验,所以说在中国读鲁迅是一种“义务”,可以说中学阶段是国民阅读鲁迅的开始。因为鲁迅的作品在我们义务教育阶段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选录了好多篇,过去选的篇目非常多,大概有十五六篇,现在减少了,也还有十篇左右的样子,应该说也不少了。

但是中学生对于鲁迅的看法怎么样?这个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有些人认为鲁迅很好,很有意思,很好玩,《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有很生动、很有趣的故事。但是也有的同学感觉到读起来拗口,诘屈聱牙,不是那么顺畅,他的文章中有些用词跟我们现在的习惯不同,所以有些同学会反感。再加上我们的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有诵读法、讲解法和讨论法等,有的方法能够让大家感觉好接受,有趣、生动,但是有些教法让同学们感觉到枯燥乏味,对鲁迅产生不好的印象。但不管怎么说,你喜欢也好,厌烦也好,在基础教育阶段都得读鲁迅。

因此,我們应该把中学的鲁迅阅读放在第一位来讲,放在出发点的位置,当我们谈论阅读鲁迅时,首先应时刻想到我们的莘莘学子,他们应该怎样来阅读鲁迅。这些年我围绕着这件事情也做了一些工作。

我认为,在中学鲁迅教学中,也不能只让学生读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这几篇鲁迅作品,我们的老师们,还有推广鲁迅著作的同行,应该把鲁迅更丰富多彩的侧面,更丰富的对于生活的描述、对于历史的观察、对于社会的批判等介绍给大家。现在中学都分文理科,很早就让大家选择到底学文科还是学理科。这办法当然有它的弊端。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好多朋友们都了解的,鲁迅实际上是工科生出身,他不是一开始就要从事文学的,他最初是在江南水师学堂学习,后来又学采矿,之后又学医,最后才是大家知道的弃医从文,成为一个文学家。鲁迅在20 世纪20 年代到中山大学当教授,有一次,广州知用中学请他演讲,题目叫作《读书杂谈》,他劝学文科的同学们一定要多看看科学的书,学理工科的也要看看文学的书,不要文理太偏向一方,因为如果不是文理结合的话很难成为一个现代人。因为他自己深有感触,他小的时候读的是四书五经之类科举考试必须熟读的经典,但是他到了南京、东京这些地方,读了声光电化一类的,矿学、化学、物理、医学这些图书以后,他感觉到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方法有了变化,因此成就了他独特的文化修养。结合鲁迅自己的读书经历,我想中学生的一般阅读,以及对鲁迅的阅读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这些年我有时候到中学去,比如去年我到了鲁迅中学、海南中学,跟同学们做了一些交流。在中国有好多所鲁迅中学,有一些鲁迅中学在当地还是相当知名的学校,教学质量高,单从名称上听起来,师生们也应该对鲁迅更熟悉一些。我就想跟他们探讨一个问题,怎么样把鲁迅作品教活,怎么样让同学们更喜欢鲁迅作品,具体说来主要是通过我们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十来篇作为引导,更深入地了解鲁迅。阅读和教学的方法可以更多样,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一开头鲁迅就讲他们家后头的百草园丰富多彩,其实我们现在去实地一看也就是那么回事,不过对小孩来说却是非常有趣的,因为对他们来说,一个很小的园子就是一个大世界。百草园的好处,与鲁迅的描写有关。他写道斑蝥、油蛉、云雀(叫天子)、皂荚树,这些东西我们上课的时候怎么讲?鲁迅这篇文章在浙江这一带大家比较好理解,因为大家都见过这些树。如果到了西北、东北的中学,大家还知道这种树和这种植物、昆虫吗?因此,我跟老师们交流探讨,能不能讲这一篇的时候,找个生物老师来一块儿讲讲呢?

我认为这是对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一种促进,即让生物学老师走进鲁迅作品课堂。或者如果没有实物、没有标本的话,我们至少做一些课件,就像孔夫子教导我们的一样,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结合鲁迅来说,他在小的时候就很认真地阅读了《诗经》的图谱《诗鸟兽草木虫鱼疏》。现在是读图时代,像《山海经》之类的图书出版了很多图谱版,我想这都可以结合起来讲。

鲁迅不仅阅读,还注重自己动手,他年轻时候就做过很多标本,对植物很关注,也有研究,所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开头就写出那么多名目。在鲁迅几百万字的创作中,植物、动物的出现非常多,大家都知道《故乡》里有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叫猹,以前找不着,最近网上突然出现了,说是在浙江安吉的某个地方发现了闰土拿着叉子在瓜田叉的那种动物。我们通过这种读法,既让学生了解了动物学知识,也让同学走近鲁迅,与鲁迅亲近。

此外,鲁迅学过矿,所以他对这方面也很熟悉。他参考各种材料,整理过中国的矿产分布情况,还亲自下过煤矿,这对一个文学家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经验,我们在阅读他的时候也应考虑到这一点。

因此,我认为实践与书本的结合是中学的鲁迅作品的一种重要读法,应作为我们阅读鲁迅的一个出发点,也是我们从事鲁迅研究的归宿,因为我们研究鲁迅、阅读鲁迅、学习鲁迅之后,目的就是要怎样用鲁迅的精神,用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的高度,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一代代的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了解中国近现代时期的文化名人,鲁迅就是我们文化转型时代出现的文化巨人。

中学毕业以后,一部分学生去上工科、理科、医科的大学,以后不再读鲁迅,大学读鲁迅作品的学生主要在文学专业,学习中国语言文学的同学还是在认真读鲁迅的,并且大学的文学课里鲁迅占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现代文学课程,有不少老师跟我讲,他们讲现代文学史以鲁迅为主,要讲至少两三周,有的甚至讲到五六周,也有讲得更多,老师认为现代文学把鲁迅先讲透,后面就贯通了,这也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这些大学中文系的老师们,为什么要认真、更广泛、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鲁迅呢?因为他们学生中有很多人肩负着一项任务——去教中学生,所以这就将中学和大学的鲁迅阅读衔接上了,中学阅读鲁迅和大学阅读鲁迅是一条线,如果不好好学习和研究鲁迅,如何向广大的中学生去教好鲁迅呢?我觉得这条“学—教—学”的链条应该串联起来。

博物馆在阅读鲁迅中的作用及阅读方法

我今天主要是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一些体会,作为博物馆人所提供的如何阅读鲁迅的思考。博物馆和纪念馆在推广鲁迅中做些什么工作?我们在工作中如何丰富大家对鲁迅的认识?我们每天把门打开接待大中学生,除了让他们来看,给他们讲解,能不能做得更多,给他们提供更多认识与阅读鲁迅的方式,这是我这些年思考得比较多的一件事。

鲁迅的纪念馆、博物馆在全国有正规建制的六所,分别在北京、上海、绍兴、南京、厦门和广州,除了绍兴之外其他几个都是大城市,鲁迅纪念馆本身在所在城市里就是一个很好的文化地标,每天都有很多参观者。我们举办很多展览,有很多观众来看,有鲁迅的生平展览,有鲁迅各方面业绩的展览,还有鲁迅的收藏展示。

既然我们建了博物馆和纪念馆,就要展示所藏,观众朋友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些,但还有很多是观众看不到的,在我们的库房里,比如鲁迅的藏书有一万多册完整地保存在博物馆里,观众看不到,我们怎么把这部分推广给读者、观众,这就是一个问题。我们出版它的目录,我们从中挑出一些重要的做一些研究,这正是我们现在做的工作。

观众和读者从鲁迅阅读的经历中能够学到什么?鲁迅说他写小说仰仗的是百来篇外国作品,这个究竟是哪百来篇外国作品?我们从他的藏书中找一找,他的阅读范围有多大,契诃夫他读了多少,屠格涅夫他读了多少,對夏目漱石他的了解程度怎么样?

当然,他写小说不止是仰仗百来篇外国小说,他对中国小说又有什么心得体会?他读了哪些中国古代的小说,他在中国小说的研究方面有哪些业绩?这方面他有《中国小说史略》这样重要的学术著作,此外,他还编辑了《古小说钩沉》,辑佚古代小说佚文,还编辑了《唐宋传奇集》。

从鲁迅个人阅读的经历来看,他对中外小说的研究相当精深,了解非常全面,加上他受国外文学体式的影响,因此能够创作出《狂人日记》这样精彩的作品。了解鲁迅的阅读,对我们全面阅读和认识鲁迅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从鲁迅藏书藏品以及其他方面来了解鲁迅受了哪些影响,是我们对他开展深入阅读和研究的重要方法和切入点。

1.从鲁迅的美术和文物藏品阅读鲁迅。

我们最近也在做鲁迅美术藏品的整理。这给人感觉更是惊奇,因为在我们通常的认知中,鲁迅是一个文学家,他创作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比如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等。但是我们不能只是阅读这些经典,我们要看看经典的背后还有些什么,也就是要像外国文学家形容的那样,我们要看一看冰山下边的底座到底有多大。从鲁迅的文化修养可知,他这个冰山的根基是非常庞大的,其中,美术是重要构成。鲁迅的美术藏品有几千种,中国现代版画将近两千幅,外国版画也有一千八百多幅,鲁迅藏品中像印章、书法、绘画也有不少。

美术与文学的结合是我们这些年比较关注的,比如鲁迅收藏外国版画以后,自己把它编印,自费出版,当然他有他的目的,他希望中国的美术家们来参考这些外国的著名作品,把这些优秀的技法用在我们自己的美术创作中。鲁迅在美术方面有这样高的修养,有这么强烈的爱好,对他的文学事业也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

鲁迅到教育部工作以后,协助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倡美育。蔡元培先生把美育提高到“美育代宗教”的位置,就是由于他有感于中国人的生活中缺少一种美感,很多地方都是一种马马虎虎的粗糙的生活方式、管理方式,没有把比较高的审美能力运用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上。鲁迅在教育部工作的时候写了一篇呈文,叫《拟儗播布美术意见书》,那时候中华民国刚建立不久,国家文化事业还在草创阶段,所以鲁迅提出要建美术馆、博物馆,要办展览,提倡让国民接触到更好的美术作品,而且要提倡创作,这一点可以说是贯穿了他一生的追求。

他晚年编译了一些外国的版画作品,他尤其喜欢德国一位女性画家的作品,这位德国画家叫珂勒惠支,他通过自己的学生,也通过有德国背景的史沫特莱,到德国购买珂勒惠支的作品,这在当时来说是很贵的。珂勒惠支收到鲁迅的购买费用后还给史沫特莱写了一封信,让史沫特莱问候鲁迅,希望他的文学工作取得更多的成绩。鲁迅可能跟史沫特莱商量,希望珂勒惠支给我们写一些文章,介绍一下她的创作经历,对中国国内文坛的情况,特别是我们青年人受压抑、迫害的情况表示一些看法。但是珂勒惠支拒绝了,珂勒惠支说我通过绘画、通过画笔来表现我的想法,所以文章我就不写了。鲁迅和史沫特莱还商量,希望珂勒惠支为中国创作反映太平天国的版画、美术作品,珂勒惠支在信中说,这个情况我不太了解,我不熟悉你们国家的这段历史,所以也不能应命。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鲁迅美术的取向。鲁迅引进国外的美术是有他自己的想法的,即他要把这些美术作品运用到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现在在图上看到的这个作品,表现了珂勒惠支对弱者的同情,对劳苦大众的爱和关怀。这幅画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大家看到这个画最突出的位置有一个人,他的背上背了一个儿童,这就是珂勒惠支的关注之所在,因为珂勒惠支在一战中失去了一个儿子,她晚年的一个作品的重要主题就是表现丧子之痛和对牺牲的痛切思考。鲁迅晚年还写了一篇文章叫作《死》,一开头就提到珂勒惠支,她这样反映现实中的苦难正好跟鲁迅在晚年感受到的中国的苦难相同。这就是鲁迅提倡美术的一种取向。我们从鲁迅与美术的关系中,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鲁迅,他在寻找什么,他喜欢什么,他评述了什么,这都是有联系的。这样,我们对鲁迅的认知,就将鲁迅的美术收藏、美术评论和他的文学融为一体了,也能更好地理解他的著作。

鲁迅有很多艺术藏品,外国的固然不少,但主要还是中国的,其中金石拓片是很重要的文物藏品,现在都在博物馆库房里,从他收藏到现在一百多年了,过去大家不是多关注这个东西,当然我们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在这方面也不是很专业,因为博物馆不可能招纳这么高尖端的人才,所以我们现在正把鲁迅藏的六千多张拓片整理出版,供各个门类的专家来做研究,比如鲁迅藏的砖文,可成一卷。

当然,大家比较熟悉的是鲁迅藏的汉画像,他对汉画像那么关注,他从到北京工作后不久就开始收集山东出土的汉画像,收集了很多拓片。当然他不可能把石头弄来,因为当时已经很珍贵了。到了上海以后,他听说河南有一个地方也发现了汉画像,又赶紧寄钱、托人,陆续弄来三百多幅拓片,总计起来有七八百幅,我们已经把这些编辑出版了。我们想从这里读出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究竟是做了什么样的思考。他表面上說中国的图书都很害人,中国文化有很多问题,我们要强烈批判它,坚决抛弃它,要从文化的废墟上建设出新的文化——这些只是激烈的口号,表明一种态度。最终还是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建设新文化。那么具体的建设路径是什么?从哪里着手?从什么资料上生发?这六千张拓片能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启发呢?

现在大家都讲汉唐气魄不得了,据说那时候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最大的都市是长安城。什么叫汉唐气象?鲁迅说汉朝绘画气魄宏大,它代表中华民族在那个时代的风尚、气魄与文化素养,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汉唐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有时候我们也是流于一种人云亦云,好像挺好,很厉害,究竟好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鲁迅1925 年到西北大学讲学。他这次主要讲小说史,但是他有一个想法,本来早就想写一部小说,或者写一部戏,写什么呢?写李隆基跟杨玉环恋爱,就想借这个机会到现场看一看,究竟这个地方的形势怎么样,地势如何,好有点实感,这等于是做一个田野调查。去了以后很失望:唉,不怎么样,天空是灰蒙蒙的,好像空气也不是唐朝时候的空气了。那是什么时候的空气呢?民国时候的空气。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对历史的观念有些是想象,究竟是怎么样的,得考古学家说了算,汉朝的长安城大家都说它很伟大、很优美、很干净、很气派、很华丽,他们说的可能都是宫廷吧?老百姓的生活怎么样呢?老百姓用上卫生间了吗?是不是还满地大小便呢?所以鲁迅的西安印象,就值得我们深究了。

关于金石拓片,鲁迅也是有学术计划的。我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不管一代又一代老百姓吃了多少苦,毕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文明,有碑林,有书法,留下很多铭文、碑刻,我们从这些碑刻中能不能看得出来中华民族的精神呢?所以鲁迅想做两个学术项目,一个叫中国字体变迁史,从这些拓片上看中国的文字越变越清晰,越变越明白,越变越优美,越变表意性越强,这个变迁的过程值得一做。现在好多人都在说字,中国的字特别奇妙,这是我们文明的一大收获。另外鲁迅还想写一本中国文学史,这是他的学术研究本行。

因此,拓片和相关的学术研究也是认识鲁迅的很重要的材料,他从三四十岁就开始想这些项目,二十多岁就开始抄书,抄了几十年,积攒了大量的拓片、笔记、手稿,我们最近统计了一下手稿,大约27000 多张,可能还要多,这还只是现存的,没有存下来的不知道有多少。他一生短暂的五十五六年的生命里,有效工作时间也就是二三十年,创造出这样的业绩是很不简单的。我们把这些资料汇集起来,是我们博物馆、纪念馆对于学术界的一点儿贡献,是基础材料,希望拿出来以后,大学、研究所的专家可以拿来教授他们的学生,他们的学生毕业以后到了中学,又把鲁迅的学术思想、业绩传送给更多的学生,就这么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我觉得这种事业是有价值的。

2.从鲁迅的手稿和照片阅读鲁迅。

20世纪70年代中期,毛泽东做了一个批示说,应该好好研究鲁迅。这是在一封信上的批示,这封信讲的是怎么样把鲁迅的手稿全部出版,把鲁迅的全集注释好、校订好、出版好,这些都是国家级工程。大家接到这个批示以后开始着手出版鲁迅手稿,可是只出了大约百分之六七十就停顿了,因为社会变化,改革开放以后主要工作是发展经济,就不再搞这样的事情了,所以手稿出版中断了。最近这些年我所在的单位又呼吁大家把这件事情再做起来,现在又普查了一下,目前是27000 多张,还在收集,可能还会增加,争取在两年内出版。

研究鲁迅的手稿,把他的手稿和现有的印刷出来的著作做一个对比,也是很有意义的。我们现在基本上手写的越来越少,都是在电脑上写作,像鲁迅这样写作的已经很少了。而且人民文学出版社现在也在规划,要把《鲁迅全集》重新修订注释,因为其中还是发现不少的问题,这又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我举一个例子,说明手稿与后来出版的作品的差别。《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文章是很有名的作品,当鲁迅最初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将题目的上半部分涂掉了,就剩下“先生”两个字,后来又在右上角加上“藤野”二字,因此现在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学者看了这个手稿以后感觉到好像里头有文章,鲁迅涂掉的是什么字呢?他就来到北京找到我,我们一起到了国家图书馆(因为这个手稿藏在国家图书馆),把这个手稿拿出来,对着强光灯,看看它的背面,发现里头是这样几个字:“吾师藤野先生”,鲁迅觉得“吾师”这两个字不妥,说明他在写作过程中斟酌题目,对如何称呼他这位学医时候的老师,很费了一番思量,这个对研究很有价值。鲁迅的手稿涂改的地方有很多,他如何修改文章的,这个也教给读者,教给中学生,作为一门选修课也好,也很有必要,名称不妨定为“文章大师如何修改文章”或者“跟着鲁迅学改文章”。

从手稿实物角度出发去阅读鲁迅,这就牵扯到我想讲的另外一个问题,从鲁迅的照片和图像来阅读鲁迅。

从实物中阅读鲁迅,这种阅读方式我前一段也做了一些探索。我曾在首都图书馆讲过一次,题目是“从照片中认识鲁迅”。我发现一些问题,比如鲁迅从来没有照过全家福,鲁迅没有跟他母亲合过影,当然也许合过但没留下,或者留下了我们还没有发现。他的孝顺表现在哪些方面?他跟他的母亲的亲密程度如何?

鲁迅的照片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照片中表现出他多少种样貌?鲁迅是横眉冷对吗?有没有俯首甘为?鲁迅笑过没有?生活中的鲁迅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如何通过鲁迅的形象认识他的作品?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我曾找一些鲁迅的诗歌与其相片相配,我把它称为“诗像配”,我终于找到一张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但是也不是真的“俯首”,我把它起名为“回眸一看”。鲁迅少有微笑的照片,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性格的一些特点。

因为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我们又思考了一个问题,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新文化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一次文艺复兴,这个复兴需要大批的人物,需要很多英才,需要一个团体,但是过去我们只看到鲁迅很有名,我们提起新文化运动,鲁迅就是杰出代表、旗手、主将,他周围还有谁不知道。现在我们慢慢知道了,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我们讨论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问题时,我就从图像学的角度,起了一个比较形象的题目:“他在其中是站在边缘还是站在C位?”

我用了我们博物馆藏的一幅画,这幅画是现代人画的,现代人为了表现新文化运动,把这个画起名叫《北大钟声》,因为新文化主要干将都来自北京大学,来自《新青年》杂志。这幅画有九个人,大家要注意把谁放在中间很重要,也就是这场运动谁是主导者。现在我们看最中间的是陈独秀,这是对的,陈是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也是共产党的创始人。但是这个画家虽然把陈独秀放在中间,但是把他往后推推,把他放在第二排,所以陈独秀的形象显得有点小,因为在一段时间里,大家觉得陈独秀虽然是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但是犯了错误,不好太大张旗鼓地说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了。可是,如果让陈独秀出现在画面上,把他放在边上显然又不合适,所以还是把他放在中间吧。两边是谁?蔡元培和鲁迅。蔡元培是校长,当然是核心人物。画家把鲁迅放在很靠中间的位置。

这个问题值得思考:鲁迅为什么站在中间?为什么在我们的印象中鲁迅应该站在中间?是不是因为他的道德品质、他的人生纯洁度,使他走到最后,直到晚年,品节依然详明?他是用人格魅力来感召人的。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更深入地思索。

3.从鲁迅作品的文体角度阅读鲁迅。

鲁迅是一个文体家,这是鲁迅首肯的。好多人评论鲁迅,因为鲁迅成名以后,有很多人写鲁迅批判,也有很多赞美之词,但是鲁迅有一次说有人称我为文体家是对的。鲁迅同意被称为是文体家,为什么?因为他很讲究文体、文字,这是我们学习鲁迅、阅读鲁迅特别要体会的一点。就像刚才我们举的例子,怎么称呼老师,要不要加“吾师”两个字,最后决定不加,直接就是“藤野先生”,他写他的老朋友范爱农,也是直接写《范爱农》。这也许是他做文章的一个习惯、诀窍,简练、准确,少噱头,少哗众取宠的字句,少用修饰语,这些方面都给我们启示。

最近我们也看到很多鲁迅文章的选本,大家都在看鲁迅的散文是哪些,小说是哪些,杂文怎么样,书信、诗歌如何。我觉得这些都很重要,要把文章分成类来体察一个人的文章究竟做到什么样的程度,这其实是古代人特别重视的一门学问:文体学。过去我们经常看到桐城派讲古文,选古代的文章往往按照文体分类,十八家文抄什么的,通過类别来揣摩什么样的文章应该怎么做。比如你要写封信,这个信应该怎么写,它对文体是有要求的。比如刚才我说鲁迅在教育部的时候写过一篇《儗播布美术意见书》,这是一篇呈文,是对于他所在的科向社会教育司或更高的上级报告对这项工作的意见,应该用什么样的口吻。再如,鲁迅如果写一封启事,说我要到某个地方,现在要离开了,有一个交代,这个东西怎么写。我想在文学教育和语言教育方面,怎么写好各种文体,应该特别注意。

鲁迅的著作,如果分类编辑和阅读,读者就能了解鲁迅写作的一些奥妙。鲁迅是小说家,小说是他的文类里面很重要的一个。但他的散文也不错,《朝花夕拾》以及其他一些篇章如上海时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阿金》《夜颂》等。此外他又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又像诗又像散文,那叫散文诗。

鲁迅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体,就是短篇杂感,现在大家约定俗成称为“杂文”。杂文可以分成论辩、序跋、书信。书信中公开发表的叫“书”,这也是一种文体,是鲁迅非常擅长的文体。通过鲁迅的文体来认识鲁迅,也是阅读鲁迅的一种方式,应把文体分成类来揣摩。

如果把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编在一起,我们会发现,短篇小说这种在古代不受重视的问题,却是鲁迅的一个独特创造,是鲁迅作为新文学家代表的丰碑,这是文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成就。我们的文风真的是变了,中国的文学在鲁迅这个时代有了一个新的面貌。

刚才我们所说的呈文,因为鲁迅做过官,所以还写过一些呈文,但是比较少。我们再举一个例子,碑文。大家都知道古代的文豪们文集里的碑文很多,比如像韩文公文集里面有好几卷都是碑文,因为他是当时的大文豪,很多人家里的老先生去世了,请韩愈写一篇墓志,写一篇碑文,而且给的润笔很丰厚。韩愈写了很多这样的文字,后代很多大文豪,写碑文是一项收入可观的副业。到了鲁迅这一代少了,不大这么搞了,社会的结构也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少了吹吹拍拍,但也并没有完全绝迹。写碑文、墓志一般都是往好处说,现在换了个名词,成为悼词,把逝去的人的生平业绩罗列出来,把他吹嘘一番,说这个人很伟大,建立了什么功勋,永载史册,永垂不朽,等等,用了很多花哨的语句。这些东西在鲁迅的文章中很少,就写过几个,一个是给日本内山书店的店员写过几句碑文,一个是给他在北京的朋友韦素园写过碑文,另外就是给他的好朋友曹靖华的父亲。曹靖华的父亲在洛阳一个县的山沟里教书几十年,学生们觉得他是很平凡又很伟大的一个老师,给他立一个碑吧,叫教泽碑文。鲁迅应约写了这个碑文,其实这种碑文也没多大意思,也是泛泛地说几句好话,说他一生坚守在山沟里,勤勤恳恳教育英才,无非就是这么几句话。但鲁迅最好的纪念逝去者的文章,相当于古代的碑文,就是《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忆刘半农》《忆韦素园》《太炎先生二三事》。从中我们也能看到社会的变化和文风的变化。如果不把鲁迅的各种文体集中起来看,恐怕有时候还想不到这一点。

4. 从文学地理角度阅读鲁迅。

这些年来从文化、文学地理方面看鲁迅也很重要。刚才我说博物馆里有实物,我们要从实物出发,要做实证,我拿出东西来,你从这些实物里看鲁迅思想有什么特点,看他的文风有什么特点和变化。我们从文学的地理来看,正好跟我现在的工作地点和单位(北京鲁迅博物馆)很相近。我的意思是说,鲁迅在北京住过的四个地方,全部都在北京市西城区,绍兴会馆、八道湾胡同、砖塔胡同、宫门口西三条。往往这些实体是最能让我们发思古之幽情的,最能让我们产生一种时空感,产生现场感,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它被拆掉,你只能凭想象。

前几年我费了很大力气,写了一本书叫《八道湾十一号》。八道湾十一号是周氏兄弟合买的住宅,新中国成立前后成了大杂院,前些年差一点被拆掉,后来经过各方努力,保存下来了,方式上折中了一下。如果你把它开辟成博物馆,国家要配套工作人员,成立一个建制,恐怕也不是很容易。现在的办法是把这个地方交给一所中学,让这个中学把鲁迅住过的宅院圈在里头,由中学来管理。这个宅子就在西直门内新街口,西直门大内大街与赵登禹路交界的地方,这所中学是三十五中。我写了这本书,是因为通过这件事,我充分认识到实物的重要性。虽然现在保存了这个院子,因为门前的马路都很宽,周围的民房都拆掉了,其实你已经感觉不到鲁迅住的那个时代的熙熙攘攘的景象。但是毕竟还有一个院子在,你进到这个院子里,可以想象到鲁迅在这两间房里写了《阿Q 正传》,他的弟弟住在后院,可以看到苦雨斋在什么地方,它就给了你一个很好的时空感,你在这里可以回溯到很多东西,和你所读的文字对应起来了。

我希望绍兴会馆也尽快恢复原貌,现在正在腾退,据说马上变成一个文化场所,大家就可以进去参观。绍兴会馆也是与鲁迅有关的文学地理空间,《狂人日记》就是在这里写的。在八道湾十一号他写了《阿Q 正传》。《阿Q 正传》为什么产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鲁迅虽然住在北京,但是写的是绍兴,这个院子给他提供了什么样的绍兴文化?我引述了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也是绍兴人)的话,他讲绍兴文化催生出《阿Q 正传》,而绍兴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宋朝从开封前往南方的政权带去的官衙文化。宋朝皇帝带一帮随从到了绍兴,在这里建立政权,给绍兴人传递一种文书文化、官衙文化,绍兴人掌握这套技术以后会写东西了,而且写得好,写得冠冕堂皇,好像很有道理。鲁迅学到了这些东西,学到了论辩,学到了思维缜密、表达精确,这跟《阿Q 正传》有什么关系?八道湾里住的都是什么样的居民?母亲、弟弟、弟媳、佣人,绍兴带来的,讲的是绍兴话,这对鲁迅写家乡的人情风俗也是一种影响。所以,应该从文学地理角度阅读鲁迅。

由文学地理出发,还可延伸到从相应的人际关系阅读鲁迅。同样,在八道湾里我们要从家庭生活中来认识,鲁迅写给他母亲的信,特别重视家教和家训,现在还保存着鲁迅手抄的他祖父写的家训,这里头讲儿孙们要怎么样做事,怎么样做人,要提防什么人,不要去看戏,不要露富,写得非常详细。而且他的祖父有记日记的习惯,鲁迅抄录他祖父的诗,跟他祖父学习怎么样读古诗,而且鲁迅自己又是那么勤恳地记日记,记家用帐。大家可能没有见过,有一段时间,鲁迅在西三条里亲笔记下每天的用度花了多少钱,买菜花多少钱,这么一位大师、文学家,还记这种帐!这是我们中国的一种文化,对待生活就是要那么认真、一丝不苟。所以这些地方我们能够在书本外对鲁迅有另外一种认识,不是笼统模糊的,而是很实际真切的。

北京之于鲁迅是很重要的生活空间和文学地理空间,在北京,鲁迅还与新文化同人建立社会关系,也让我们可以从鲁迅与同代人关系角度去阅读他。去年我做了一个展览,叫《中国的文艺复兴——新文化八大家》,我这种对鲁迅的读法,就是把鲁迅放在一个群体里,不要把他当作一个独立的形象。当然,他有独特性,首先要强调鲁迅作为文学家的独特性,然后我们把这位文学家放在他的整个群体里,跟陈独秀做比较,跟胡适之做比较,他跟蔡元培先生有什么关系,他跟刘半农有什么关系,他跟钱玄同为什么那么亲密后来又开始疏远,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把这八个人放在一起以后才发现,我们中华民族非常幸運,在一百年前产生了这些巨人,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文化,直到现在我们还受着它的恩惠,还在民主、科学这些概念下进行艰苦的探索,我们还在阅读他们的作品。所以说新文化的杰出人物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不是一山独秀,不是只有鲁迅一个高峰。新文化领导者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叫独秀,据说他的家乡安庆有一座山,叫独秀山。但是这里任何一个人都不是一枝独秀的,要把他们放在一起,才有力量。我为什么举出“八大家”这个概念?其实也可以是九大家、十大家,我是想把他们同古代的唐宋八大家做一个比较,唐宋从韩愈到曾巩这八位古文运动的大师,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形成自己的思想,形成所谓道统,就是儒家传统,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稳定了中国文化形态。他们当时也是遇到阻力的,或者是佛教的冲击,或者是道教的渗透。在二十世纪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候,突然一下子,在很短的时间里,从日本、美国、德国回来的知识分子聚在北京,有了一个集群,有了一次总爆发,一下子就出来这八个人,乃至更多。而他们面对的是如何应对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如何将中国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融合,从而创造出一种新文化,这就是他们这一批人对我们民族的贡献,确实应该很好地表彰一下。

我认为下一步还要继续通过尝试其他文学地理方法做好鲁迅推广阅读。研究如何读懂鲁迅,其实也是我的工作,现在除了鲁迅博物馆以外,在北京市中心,在故宫博物院东北方不远处有一座红楼,就是原来北京大学图书馆和校部旧址。北京大学图书馆里头李大钊的办公室、陈独秀的办公室、蔡元培的办公室、鲁迅讲课的地方现在都被布置出来了,这就是一个文化地标,这就是八大家活动的场所,这就是中国新文化的起源地,也是鲁迅在其中得以成名、得以在文学上取得重要成就的所在,所以这个地方非常重要。

结语

关于如何阅读鲁迅,阅读鲁迅有多少方法,什么方法最好,我只能提出一些粗浅的想法,因为这个题目很大,是一个终生都应思考的题目。我今天把它提出来,也是让更多研究思想史、近代史、中共党史的人都来探讨,我们在共同阅读中,对鲁迅会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根据我自己的阅读体验,我觉得阅读鲁迅,最终还是要落实在文学上,他的文学家身份最重要。说到文学,在社会上大家感觉到没有文学也行,我不读你这几篇小说我能怎么样?饭还是有得吃,社会还是照常运作。但是不要以为文学没用,它有时候特别有用,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我去年写了一篇文章纪念新文化运动,我说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起步很晚、慢了半拍的,人家那几个人早就开始呐喊了,钱玄同到绍兴会馆拽他好几次,反复劝他写文章吧,才把他拉进来。他起步虽然慢半拍,但是他蓄积已久,突然爆发,用文学的方式,一下子震惊了世人。我在文章中讲,1919 年5 月4 日那天,那些去天安门广场集会的,后来火烧赵家楼的学生中,有不少是读了《狂人日记》的,因为《狂人日记》发表以后影响不小,学生游行队伍的领队傅斯年就写了评论文章的,给予很高的评价,所以青年人那时是很受鲁迅这种文风影响的。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青年都在受着鲁迅的影响,这个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我们现在还在读这些作品,读了《阿Q正传》这样的作品,还能会心一笑,甚至还会内心隐隐作痛,好像鲁迅活在我们中间,阿Q 好像并没有完全消失。

最后,我想说,阅读鲁迅最好的方法就是结合自己的经历,得出自己的感悟。中国的读者们都熟悉鲁迅,对鲁迅都有自己的观感和看法,一千人有一千个读鲁迅的方法。有一点值得注意,鲁迅最好的作品还是写他自己的,因此说,任何阅读和写作都不能越出自己,只有把自己放在其中的东西才是真的好东西。你看鲁迅的作品里,真正让人感动的是那些孤独者,在酒楼上的孤独者,仿佛就是写他自己的,你看了以后,他那个身影就在字里行间。这次疫情,大家都被禁闭了,禁闭期间都干了什么呢?读书是不可少的。读鲁迅是我的工作,过去我读,有时候是为了完成工作,做一些项目,这次我在家里当然仍然要继续做项目,但有时候闲翻一下鲁迅的文集、鲁迅的年谱,还有书信,结合当下的境况,突然就读出一种悲哀来。例如,当我读到鲁迅后期在上海的境遇时,突然悟到,并不只有瘟疫才能让我们禁闭,我们还有其他各种方式禁闭自己。鲁迅晚年在上海就是被禁闭,在半租界里出不去,摆脱不了禁锢,久而久之,过早地耗费完了生命,在报刊文章中、在应酬交际中、在论战中、在人事的缠斗中消耗了自己。

当然,对于先贤们的崇敬、学习和研究,是为了我们今天和以后更好地工作。在读出悲哀以后,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做更深的思考。希望朋友们也能读一读鲁迅这个时期的著作,感受他的精神状态,或者能从中得到启发。

猜你喜欢

鲁迅
鲁迅防窃
鲁迅《祝福》漫画版
孔乙己
回望鲁迅(二)
《鲁迅遗风录》
阿迅一族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enuti’s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Ah Q Zhengzhuan
鲁迅理发
从鲁迅给取名谈起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