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1-10-20李自华隋艳斐
李自华 隋艳斐
山东省海阳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 265100
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属于临床上比较多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类型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为系膜增生、系膜区域处有明显的IgA沉积,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血尿以及伴随或不伴随蛋白尿等[1]。当前临床上尚未对IgA 肾病的具体发病机制有详细且准确的了解,因此仍旧未找寻到一种治疗此类疾病的特异性方式。对IgA 肾病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有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硬化以及蛋白尿等多种病理性改变,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能使患者蛋白尿的排泄明显降低,并对机体内炎症以及纤维因子的过度表达进行一定的抑制[2]。本研究探讨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原发性IgA 肾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21 例,年龄范围23~76 岁,年龄(47.3±1.1)岁。研究组男26 例,女20 例,年龄范围24~75 岁,年龄(47.2±1.2)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均P>0.05)。本研究经海阳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书,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利尿、抗凝、调脂、控制血压等多种对症支持治疗,将患者血压控制在<130/90 mmHg(1 mmHg=0.133 kPa)。但所有患者均不合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其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研究组口服替米沙坦(德国勃林格殷格翰生产,规格8 mg×7 s,国药准字J20180016)治疗,40 mg/次,1 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⑴观察分析两组治疗疗效。显效:患者治疗后24 h 尿蛋白定量降低程度明显超过80%,或者是在高倍镜下检查发现红细胞数目少于3 个,且患者肾功能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有效: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程度在50%~79%之间,或者在高倍镜下检查后发现红细胞数目少于5 个,且患者肾功能已经基本上恢复到正常水平;无效:患者治疗后24 h 尿蛋白定量无明显变化,甚至病情逐渐变重[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⑵观察分析两组估算肾小球过滤率(eGFR)、平均动脉压(MAP)、24 h尿蛋白水平等变化情况。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22.0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P<0.05),见表1。
表1 92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eGFR、MAP、24 h 尿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92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对照组和研究组eGFR、MAP、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 s)
表2 92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对照组和研究组eGFR、MAP、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 s)
注: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eGFR为估算肾小球过滤率,MAP为平均动脉压;IgA为免疫球蛋白A;1 mmHg=0.133 kPa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46 46 eGFR[ml/(min·1.73 m2)]治疗前103.9±12.8 103.7±13.1 1.026>0.05治疗后112.6±16.1 109.2±13.9 16.652<0.05 MAP(mmHg)治疗前122.3±13.6 122.5±13.3 1.518>0.05治疗后113.5±10.5 101.6±11.8 16.298<0.05 24 h尿蛋白(g/d)治疗前1.6±0.3 1.7±0.2 1.367>0.05治疗后1.1±0.2 0.3±0.1 16.596<0.05
对照组治疗后有6例出现头晕,3例出现腹胀,6例出现轻微味觉失常等,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6%。研究组治疗后有7例患者出现头晕,2例出现腹胀,5例出现轻微味觉失常,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0,P=0.822)。继续治疗后,患者头晕症状消失,且未出现皮疹、喉咙水肿以及消化道症状等。
3 讨 论
原发性IgA 肾病患者最主要的临床特征为蛋白尿、腰痛、血尿以及肌肉痛等,但是也会有一部分患者无蛋白尿等症状,同时部分患者也存在肉眼可以发现的血尿以及蛋白尿等,极易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若患者病情进一步加剧,则需要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有效的血液净化处理,进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若患者病情相对较轻,临床可以选用替米沙坦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5]。
当前临床上尚未研制出治疗原发性IgA 肾病的特效方式,特别是对于部分伴随有中等量蛋白尿的患者来说,只能通过激素类、降压药以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来改善患者的血尿、尿蛋白以及水肿等不良症状,从而使病情进展得到一定程度控制,有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6]。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在临床治疗期间给予患者替米沙坦治疗能有效增强治疗效果,并促进患者多种临床症状以及病情改善,从而使患者尽快恢复。分析原因为:替米沙坦属于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血管紧张素II 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并能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进行有效阻断,进而有效避免血管紧张素Ⅱ所导致的多种损伤反应,并使患者尿蛋白的滤过进一步降低,有利于加快肾组织修复的速度,对于患者肾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7]。
原发性IgA 肾病伴中等量蛋白尿患者由于大部分免疫复合物会在肾小球基底膜处发生明显沉积,进而增加患者体内的炎症,并对肾小球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同时还会减少肾小球自身的滤过率[8]。相关研究显示,持续中等量的尿蛋白会导致患者肾小球的正常功能以及结构等发生明显变化,从而使近端肾小管细胞蛋白负荷量进一步增加,并使患者肾小球损伤明显加剧[9]。当前临床上认为对原发性IgA 肾病患者预后造成极大影响的危险性因素为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球及间质纤维化、高血压以及eGFR低等。因而,临床上需要通过调节血压以及尿蛋白量等方式来实现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的目的[10]。本研究发现,治疗后,研究组eGFR、MAP、24 h 尿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这说明给予患者替米沙坦能发挥出理想的作用,使患者24 h 尿蛋白以及水肿等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并能确保患者血压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使患者eGFR得到明显提升[11]。同时替米沙坦能对AngAT 型起一定的抑制作用,进而促使肾小球出球小动脉松弛,从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明显降低,并进一步降低蛋白尿,防止疾病持续发展[12]。替米沙坦还能发挥出有效的抗氧化应激效果,能有效促进患者胰岛功能改善,降低因糖毒性而严重损伤患者脏器功能,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13]。本研究发现,对照组治疗后有6例出现头晕,3例出现腹胀,6例出现轻微味觉失常等,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6%;研究组治疗后有7 例患者出现头晕,2 例出现腹胀,5 例出现轻微味觉失常,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4%;继续治疗后,患者头晕症状已经消失,且未出现皮疹、喉咙水肿以及消化道症状等。这说明替米沙坦原发性IgA肾病并不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反应,而且不会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能有效增强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肾功能改善,使患者尿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同时确保患者血压水平尽快恢复到正常范围,可推广使用。
利益冲突:作者已申明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